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醫學院
  3. 牙醫專業學院
  4. 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82498
標題: 在斑馬魚以CRISPR/Cas9基因編輯方法建立ndr2突變之人類遺傳疾病模式
CRISPR/Cas9 gene editing of zebrafish ndr2 mutation for modeling human disease
作者: Hong-Xuan Lu
盧弘軒
指導教授: 張百恩(BEI-EN CHANG)
關鍵字: Nodal,cyclops,兩側右心房症,CRISPR/Cas9,Cas9 D10A Nickase,double nicking,斑馬魚,
Nodal,cyclops,right atrial isomerism,CRISPR/Cas9,Cas9 D10A Nickase,double nicking,zebrafish,
出版年 : 2021
學位: 碩士
摘要: Right atrial isomerism (RAI) 又稱兩側右心房症,屬於一種先天性心臟病,新生兒發生率大概約0.02~0.05%,如果不治療,致死率極高。一般的正常人心臟會有4個腔室,包含左右的心房和心室,但RAI的病患只有一個右心房和一個右心室,這會導致充氧血和缺氧血無法阻隔且混合,血氧濃度偏低,出現發紺的缺氧現象。發生的主因是因為在胚胎形成時,控制左右器官分化的基因突變,導致身體無法正常分化,變成兩邊都是右邊的器官,且常合併無脾症。 我們在RAI患者抽血,然後把血液樣本拿去做NGS次世代定序,結果發現Nodal基因有突變發生,307位置的精胺酸 (Arginine) 發生missense變成麩醯胺酸 (Glutamine) (R307Q)。Nodal基因是TGFβ家族的一員,位於10號染色體上,與早期胚胎的發育相關,在人類中,Nodal的突變可能導致異位綜合症 (Heterotaxy)。在斑馬魚中可分為ndr1 (squint mutant) 和ndr2 (cyclops mutant),此實驗是將一段突變的序列-ndr2 (R307Q),以及Crystallin眼睛促進子,附帶綠色的螢光標記蛋白的質體,利用CRISPR/Cas9的方式進行斑馬魚轉殖實驗,爾後觀察斑馬魚的心臟發育。 CRISPR/Cas9是一種細菌遭噬菌體入侵的防禦機制,後來被應用於基因編輯技術上,在此CRISPR/Cas9系統,我們使用了Cas9 D10A Nickase,並提供兩條guide RNA (gRNA),透過double nicking的方法進行基因編輯,藉此降低脫靶效應(off-target effects)。 首先在in vitro實驗,測試gRNA-58號和gRNA-71號以及Cas9 Nuclease,是否能將pGEMT-R307R-1st (ScaI線性化) 和pGEMT-R307Q-1st (ScaI線性化) 和BS-L-oligo-ndr2-exon2-intro2-exon3-R307R-Hu-Cr-IRES-GFP-3'-UTR-R-oligo-1st質體 (XhoI和EcoRI線性化) 切斷。結果顯示,gRNA-58號都會切所有測試的。但是,兩個核苷酸突變 (R307Q) 之後,gRNA-71號依然會辨識R307Q,且切斷DNA,表示有脫靶效應(off-target effects)。 由於上述的效應,我們在兩個gRNA對應的位置進行多點核甘酸序列的突變 (wobble mutation),避免脫靶效應,得到pGEMT-R307R-2nd和pGEMT-R307Q-2nd,這兩個質體,測試結果都不會被gRNA-58號和gRNA-71號所辨識,因此可進行後續in vivo的顯微注射實驗。 在in vivo的實驗,以顯微注射的方式將兩個gRNA、Cas9 D10A Nickase、donor DNA打進一個細胞期的斑馬魚受精卵,爾後進行觀察。在F0第四天的胚胎中,觀察到綠色的螢光蛋白在神經管、neuromast、floor plate以及尾巴區域零星表現。經過篩選,F1的穩定品系中,在第五天時,觀察到綠色的螢光蛋白在神經細胞、floor plate、neuromast零星表現。F1綠色螢光表現的位置,是否對應ndr2基因表現的位置,有待釐清。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82498
DOI: 10.6342/NTU202102494
全文授權: 同意授權(限校園內公開)
電子全文公開日期: 2023-08-31
顯示於系所單位:口腔生物科學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U0001-1808202122084500.pdf
授權僅限NTU校內IP使用(校園外請利用VPN校外連線服務)
24.61 MBAdobe PDF檢視/開啟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