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86330
Full metadata record
???org.dspace.app.webui.jsptag.ItemTag.dcfield??? | Value | Language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王梅霞(MEI-HSIA WANG) | |
dc.contributor.author | PO-KANG HSIEH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謝博剛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3-03-19T23:49:29Z | - |
dc.date.copyright | 2022-08-30 | |
dc.date.issued | 2022 | |
dc.date.submitted | 2022-08-25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參考文獻 研究專著 Anaya, S. James 2004 Indigenous Peoples in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nks, Marcus 2007 Using Visual Data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 London : SAGE. Barclay, Paul D.,2018 Outcasts of Empire : Japan's Rule on Taiwan's 'Savage Border,' 1874-1945. Oakland, 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nnett, Tony 1998 Culture: A Reformer’s Science. London: Sage. Boast, Robin 2010 Neocolonial Collaboration: Museum as Contact Zone Revisited. Museum Anthropology 34(1): 56-70. Clifford, James 1997 Routes :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lifford, James 2013 Returns : Becoming Indigenou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dwards, Elizabeth 2001 Raw histories : photographs, anthropology and museums. Oxford : Berg. Ferme, Mariane C.2001 The underneath of things : violence, history, and the everyday in Sierra Leone.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Fforde, Cressida 2002 Collection, Repatriation and Identity. In The Dead and Their Possessions: Repatriation in Principle, Policy and Practice. Cressida Fforde, Jane Hubert and Paul Turnbull, eds. Pp.25-46.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Gell, Alfred 1992 The Technology of Enchantment and the Enchantment of Technology. In Anthropology, Art and Aesthetics. J. Coote and A. Shelton, eds. pp. 40–66. Oxford: Clarendon. Harry Yi-Jui, Wu(吳易叡)2012 The Missionary Gaze: The Social Biography and Archiving of Dr. David Landsborough IV’s Photographic Collection.臺灣人類學刊10(2):01-57. Hoskins, Janet 1993 The play of time : Kodi perspectives on calendars, history, and exchange.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oskins, Janet 2006 Agency, Biography and Objects. In Handbook of Material Culture. Tilley, Chris; Webb Keane; Susanne Kuchler; Mike Rowlamds; Patricia Syper, eds. Pp.74-84.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Jane Hubert and Cressida Fforde 2002 Introduction: the Reburial Issu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 The Dead and Their Possessions: Repatriation in Principle, Policy and Practice .Cressida Fforde, Jane Hubert and Paul Turnbull, eds. Pp.1-16.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Kopytoff, Igor 1986 The Cultural Biography of Things: Commoditization as Process. In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Arjun Appadurai,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netree, Amy. 2009 Museums as Sites of Decolonization: Truth Telling in National and Tribal Museums. In Contesting Knowledge: Museums and Indigenous Perspectives.Susan Sleeper-Smith ed. Pp. 322-337. Lincoln & London: Univ. of Nebraska Press. O’Hanlon, Michael 2000 Introduction. In Hunting the Gatherers : Ethnographic Collectors, Agents and Agency in Melanesia, 1870s-1930s. Michael O’Hanlon and Robert L. Welsch, eds. Pp.1-34. New York : Berghahn Books. Paul Turnbull and Michael Pickering 2010 The Long Way Home: The Meaning and Values of Repatriation. New York : Berghahn Books. Pratt, Mary Louise1992 Imperial eyes :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Scott, James C., 1998 Seeing Like a State :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 New Haven ; Londo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Charles 1994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Multiculturalism :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Charles Taylor; Amy Gutmann eds. Pp.25-74. 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hornton, Russell 2002 Repatriation as Healing the Wounds of the Trauma of History: Case of Native America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 The Dead and Their Possessions: Repatriation in Principle, Policy and Practice. CressidaFforde, Jane Hubert and Paul Turnbull, eds. Pp.17-24.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Tilley, Christopher 2006 Objectification. In Handbook of material culture. Tilley, Chris; Webb Keane; Susanne Kuchler; Mike Rowlamds; Patricia Syper, eds. Pp.60-73.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Ulrich, Laurel 2001 The age of homespun : objects and stories in the creation of an American myth. New York : Alfred A. Knopf : Distributed by Random House. 山田奈美 2009 〈忘れられた時代―祖父の望鄉をおってー〉。地域研究年報(6):1-44。 方鈞瑋2020 〈共作屬於當代人群與土地的展覽:七步走•找東C─2020年東區原民館聯合策展〉。「發現」史前館電子報(433),2020年12月15日上線。https://beta.nmp.gov.tw/enews/no433/page_01.html 王學新1998 《日據時期東臺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石丸雅邦2008 《臺灣日本時代的理蕃警察》。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 石丸雅邦2011 〈從「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看理蕃警察通譯兼掌制度〉。刊於《第六屆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整理組編,頁263-298。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瓦歷斯・諾幹(Walis Nokan)2020 〈關於日據時期老照片的解/反殖民書寫練習〉。《Voices of Photography攝影之聲》(29):34-41。 安納亞(S. James Anaya) 2010[2004] 《國際法中的原住民族》。蔡志偉(Awi Mona)譯。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李子寧2005 〈從殖民收藏到文物回歸:百年來臺灣原住民文物收藏的回顧與反省〉。刊於《博物館、知識建構與現代性》。王嵩山主編,頁23-36。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李子寧2014〈從「民族誌物件」到「文化資產」--臺博館藏原住民文物「返鄉」意義的探討〉。「第六屆博物館研究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文化與自然遺產的復原與回春:博物館學的透視會議」宣讀論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10月30日-31日。 李子寧等2017 《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臺北市:國立臺灣博物館。 吳文星、施添福總編纂2001-2002 《關山鎮志》。臺東:關山鎮公所。 李金賢2013 〈進出博物館之間:文物歸還與木乃伊柯象〉。《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66(1):49-74。 呂孟璠2013《蒐藏者與蒐藏品:總督府博物館時代尾崎秀真的蒐藏意圖與實踐》。國立臺灣博物館研究報告。 宋秀環2015 《菁英與權力的再現 : 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部落菁英的養成與實踐》。臺北市:大新書局。 吳密察2017 〈蕃地開發調查與「蕃人調查表」、「蕃人所要地調查書」〉。《原住民族文獻》32:50-73。 李敏慧1997 《日治時期臺灣山地部落的集團移住與社會重建-以卑南溪流域布農族為例》。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夢蝶2000 〈霧鹿部落日據時代族人遭屠殺事件整理記錄〉。刊於《八九年度原住民自助文化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研究中心承辦,頁114-143。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林一宏2004 《八二粁一四五米 : 八通關越道路東段史話》。南投: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林一宏2017 《日本時代臺灣蕃地駐在所建築之體制與實務》。臺中: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論文。 林一宏2019 〈國立臺灣博物館藏三吋速射野戰砲之考證〉。臺灣博物142(38):48-55。 林えいだい1995 《台湾植民地統治史 : 山地原住民と霧社事件・高砂義勇隊》。福岡市 : 梓書院。 金子展也2015 《台湾旧神社故地への旅案内 : 台湾を護った神々》。東京都 : 神社新報社。 金子展也2020 《遠渡來台的日本諸神:日治時期的230所臺灣神社田野踏查》。陳嫺若譯。新北市:野人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 青木說三2020[2002] 《遙想當年臺灣 : 生活在先住民社會的一個日本人警察官的紀錄》。張勝雄譯註。臺東:東臺灣研究會。 松田京子2019 《帝國的思考:日本帝國對臺灣原住民的知識支配》。新北市:衛城出版。 林古松等1989 《玉山國家公園關山越嶺古道調查研究報告》。南投: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林玉茹2011 《國策會社與殖民地邊區的改造 : 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東臺灣的經營(1937-1945) 》。臺北市:中央硏究院臺灣史硏究所。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2016 《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 》。林偉盛等譯。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松岡格2018 《「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 : 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周俊宇譯。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林素珍, 林春治, 陳耀芳著2005 《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七腳川事件》。臺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林頌恩2012 〈從去殖民角度看博物館與原住民社群合作知識生產之道:以白鷺部落文史書製作為例〉。博物館與文化(4):31-68。 林頌恩2015 〈根源與路徑:從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手紋特展探討生產地方性〉。南島研究學報6(1):1-24。 邱夢蘋(Langus Lavalian)2016 《食慾.食域:霧鹿布農人當代飲食經驗再現的空間》。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邱夢蘋(Langus Lavalian)2018a 〈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的地方資源整合經驗〉。《博物館簡訊》86:6-11。 邱夢蘋(Langus Lavalian)2018b〈靈的賦歸與復還-從「kulumah in 回家了!─臺博館海端鄉布農族百年文物返鄉特展」看物件復返其社會文化脈絡的多重意義〉。「臺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 2018 年會:『超越與復返」會議」宣讀論文。 邱夢蘋(Langus Lavalian)2019 〈「製作在地」: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歷年展覽的連結經驗再探討〉。「臺 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2019年會:『回到未來』會議」宣讀論文。 邱夢蘋(Langus Lavalian)2021 〈走入烈日疊影:原住民地方文化館策展人的自我實踐經驗〉。《原住民族文獻季刊》49:33-48。 近藤正己2014 《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胡台麗2015〈阿美族太巴塱Kakita’an祖屋重建:「文物」歸還與「傳統」復振的反思〉。民族學研究所60週年所慶「跨‧文化」研討會」宣讀論文,中研院民族所,9月17日-19日。 胡家瑜2020[2006] 〈文化調查、標本收藏與攝影:十九世紀中葉起的台灣調查採集動力與歷史脈絡〉。《Voices of Photography攝影之聲》(29):2-15。 施添福2000 〈地域社會與警察官空間:以日治時代關山地方為例〉。《東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不著編輯者。頁1-36。 洪健榮, 田天賜主編2004 《延平鄉志》。臺東:延平鄉公所。 岩瀨彰著;陳柏瑤譯 2018 《昭和上班族,月薪一百円:戰前日本社會、文化與生活》。臺北市:麥田出版。 保羅.D.巴克萊(Paul D. Barclay)2020 [2018] 《帝國棄民 : 日本在臺灣「蕃界」內的統治(1874-1945)》。堯嘉寧譯。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馬田2012 《部落策展人的地方館省思:以海端鄉布農族文物館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如林、楊南郡2010 《大分・塔馬荷:布農抗日雙城記》。臺北市:南天出版。 徐佑驊2011 《日治時期「臺灣寫真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俊明2020 〈「不看」的能指—關於理蕃攝影中的「歸順者」之眼〉。《Voices of Photography攝影之聲》(29):24-33。 馬淵東一2014 《臺灣原住民族移動與分布》。楊南郡譯註。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臺北:南天書局。 宮崎聖子2019 《殖民地臺灣之青年團與地域變貌(1910-1945) 》。郭婷玉譯。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徐聖凱2014 《臺北市立動物園百年史》。臺北市:臺北市立動物園。 夏黎明總編輯2007 《鹿野鄉志》。臺東:鹿野鄉公所。 海樹兒.犮剌拉菲2006 《布農族:部落起源及部落遷移史》。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陳玉峰2006 《臺灣植被誌卷六:闊葉林(1)南橫專冊》。臺中市:前衛出版。 陳采邑2018 〈揭開原住民自製獵槍的神秘面紗-從布農族王光祿狩獵案件談起〉。《全國律師》(22:11):23-26。 黃同弘2018 《反轉戰爭之眼 : 從美軍舊航照解讀臺灣地景脈絡》。新北市:暖暖書屋文化出版;聯合發行總經銷。 游永福2019 《尋找湯姆生:1871臺灣文化遺產大發現》。新北市:遠足文化。 湯浅浩史2009 《瀨川孝吉臺灣原住民族影像誌-布農族篇》。臺北市:南天書局。 黃宣衛2005 《國家、村落領袖與社會文化變遷:日治時期宜灣阿美族的例子》。臺北:南天出版。 黃清琦2010 《臺灣輿圖暨解說圖研究》。臺南市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黃學堂主編2017 《臺東民間手稿圖錄》。臺東:臺東縣政府文化處。 黑澤隆朝原著2019 《臺灣高砂族之音樂》。王櫻芬主編;王櫻芬、劉麟玉、許夏珮譯註。臺北市:南天書局: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 黃應貴1992 《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應貴2004 〈物的認識與創新: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刊於《物與物質文化》,黃應貴主編,頁379-448。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應貴纂修;施添福總編纂2001 《臺東縣史. 布農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黃翰荻2020 〈「空中鳥跡」與「依風彩畫」—寄鳥居龍藏與森丑之助〉。《Voices of Photography攝影之聲》(29):16-23。 詹姆士.克里弗德2017[2013] 《復返 : 21世紀成為原住民》。林徐達, 梁永安譯。苗栗:桂冠出版。 詹姆士.克里弗德2019[1997] 《路徑 : 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Kolas Yotaka譯 ; 張瀠之, 林徐達審譯苗栗:桂冠出版。 楊南郡等1987 《玉山國家公園八通關越嶺古道西段調查研究報告》。南投: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楊南郡等1988 《玉山國家公園八通關古道東段調查研究報告》。南投: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楊南郡;森丑之助原著2000 《生蕃行腳 : 森丑之助的臺灣探險》。臺北市 : 遠流出版。 葉家寧2002 《臺灣原住民史.布農族史篇》。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教室調查2011-2022 《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硏究》。楊南郡譯註。臺北:南天書局。 遠藤寬哉著2021a 《臺灣蕃地寫真帖》。陳怡如翻譯;黃智慧監譯、導讀。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遠藤寬哉著2021b 《蕃匪討伐紀念寫真帖》。陳怡如翻譯;黃智慧監譯、導讀。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原編;黃幼欣主編2016a[1932-1935] 《理蕃之友:第一卷中文初譯本》。陳連浚譯。臺北:原住民族委員會;臺北:南天書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原編;黃幼欣主編2016b[1935-1938] 《理蕃之友:第二卷中文初譯本》。黃幼欣譯。臺北:原住民族委員會;臺北:南天書局 。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原編;黃幼欣主編2016c[1938-1943] 《理蕃之友:第三卷中文初譯本》。陳瑜霞譯。臺北:原住民族委員會;臺北:南天書局。 駒込武著2017 《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吳密察, 許佩賢, 林詩庭譯。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鄭安睎2000 《臺灣最後祕境:清代關門古道》。臺中市:晨星出版。 鄭安睎2010 《日治時期蕃地隘勇線的推進與變遷(1895-1920)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安睎2019 《消逝的中之線 : 探尋布農巒郡舊社》。臺北市:采薈軒文創美學。 蔡承豪2020 〈「番贅婿」與「土生仔」:小人物陳宗寶的故事〉。《故宮文物月刊》 452:64-73。 劉曼儀(Langus)2017 《Kulumah.內本鹿:尋根踏水回家路》。新北市:遠足文化。 潘繼道2008 〈光緒初年臺灣後山中路阿美族抗清事件之研究〉。《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3:143-186。 謝博剛2017 〈文本與記憶的傳統領域辯證玄想-新武呂溪流域的案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數位博物館」計畫網站內文。 謝博剛2020 〈走上回家的山徑,讓石板家屋升起煙來:由一趟臺東布農社群「尋根之旅」思考「文化資產」的認同與實踐〉。《民俗曲藝》210:1-40。 謝博剛2022 〈海端鄉志:經濟篇〉。刊於《海端鄉志》。鄭漢文總編纂,頁542-624。臺東:臺東縣海端鄉公所。 簡永彬等2019 《凝視時代:日治時期臺灣的寫真館》。新北市:左岸文化出版;遠足文化發行。 藤井志津枝2001 《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三)》。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史料 劉銘傳著 ;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97[清] 劉壯肅公奏議。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胡傳編著 ;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93[清] 臺東州採訪冊。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中村文治1942a 〈比島雜感〉。《臺灣警察時報》6月號。臺北:臺灣警察協會。 中村文治1942b 〈南方に戰ふ高砂族〉。《臺灣警察時報》6月號。臺北:臺灣警察協會。 毛利之俊1933 《東臺灣展望》。臺東:東臺灣曉聲會。 江口貞吉1932 《花蓮港蕃語集》。花蓮:花蓮港廳警察文庫。 寺澤芳一郎1937 〈新高國立公園候補地「關山方面の栞」〉。《台灣の山林》133:21-57。 浅野義雄1933 《大關山蕃害事件の顛末》。出版項不詳。 森丑之助1910 《ぶぬん蕃語集》。臺北:臺灣總督府蕃務本署。 臺東廳警務課1932 《臺東廳警察法規》。臺東:臺東廳警務課。 臺灣日日新報(日文版)1930 〈身命を賭して入蕃兇蕃ラホアレこ會見會見前アリマンとの談合小林巡查部長の入蕃記〉。1930年3月5日至3月10日連載。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1895 〈牧朴真以下高等官待遇者一同ノ勳功明細書及經歷書履歷書〉。收入於《明治二十八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追加第三卷官規官職》。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000053001。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1896a〈公告及諭告發布(臺東撫墾署)〉。收入於《明治二十九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乙種永久保存第十五卷文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000084026。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896b〈臺東地方出張ノ恒春支廳長相良長綱復命書〉。收入於《明治29年乙種永久保存第二卷永久保存第二卷官規官職》。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000071005。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897a〈各蕃社長及通事召集及月手當給與臺東署長報告〉。收入於《明治三十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第十六卷殖產》。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004533024。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897b〈里龐庄附近ノ殺害事件調查及高山蕃地巡視ノ件臺東署報告〉。收入於《明治三十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第十六卷殖產》。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000164035。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897c〈明治三十年九月中臺東撫墾署事務報告「番社戶口通事社長」〉。收入於《明治三十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乙種永久保存第十九卷文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000164035。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01 〈臺東廳長相良長綱死亡ニ關スル件〉。收入於《明治三十四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至明治三十七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追加第一卷官規官職》。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000706034。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09 〈輕便鐵道工事ニ使役ノ蕃人監督及取締巡查及巡查補旅費額支給ニ關シ通達ノ件〉。收入於《明治四十二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十三卷警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001465023。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11a〈志田梅太郎任府技手ノ件〉。收入於《明治四十四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判)第八卷秘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001889013。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11b〈囑託志田梅太郎昇給、賞與〉。收入於《明治四十四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進退(判)第八卷秘書》。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001889044。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15 〈里壠支廳設置認可(臺東廳)〉。收入於《大正四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永久保存第二十七卷地方》。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002367011。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18 〈佐久間財團法人設立許可〉。收入於《大正七年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十五年保存第四卷地方》。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006509005X001。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30 〈冨永藤平任地方理事官、俸給、勤務〉。收入於《昭和五年十月至十二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高等官進退原議》。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010062080X001。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33 〈瀨野尾寧任地方警視、俸給、補職〉。收入於《昭和八年十月至十二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高等官進退原議》。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010076081X003。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34 〈瀨野尾寧退官、昇級、賞與〉。收入於《昭和九年十月至十二月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高等官進退原議》。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010080084。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42 《臺灣總督府勤行報國青年隊要覽》。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 臺灣總督府府報1910 〈臺東廳下卑南里隴間輕便鐵道臺車貸下營業開始〉。臺灣總督府報第2970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71012970a001。 臺灣總督府府報1932 〈昭和7年訓令第83號「理蕃善行章授予規程」〉。臺灣總督府報第1703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71031703a002。 臺灣總督府府報1932 〈昭和7年訓令第84號「頭目章規程」〉。臺灣總督府報第1703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71031703a002。 臺灣總督府博物館 不著年代 《佐久間財團蕃族參考品目錄》。臺北:臺灣總督府。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7 《森林事業計畫報告書》。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2008 [1919] 《蕃族調查報告書:布農族前篇》。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臺灣總督府蕃務本署編;森丑之助原著1910 《ぶぬん族蕃語集》。臺北:臺灣總督府蕃務本署。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18 《理蕃誌稿:第一編、第二編》。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21 《理蕃誌稿:第三編》。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31a《高砂族調查書》。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31b《理蕃政策大綱》。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32 《理蕃誌稿:第四編》。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35 《蕃人所要地調查》。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37 《蕃地開発調査概要並高砂族所要地調査表》。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38 《理蕃誌稿:第五編》。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33-1939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40 《臺灣警察遺芳錄》。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43 《高砂族授產年報(昭和18年度)》。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93 [1932-1943] 《理蕃の友(復刻再版發行)》。東京:綠蔭書房。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1916 《蕃俗一斑》。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 臺灣警察時報1931 〈第23號〉。臺北:臺灣警察協會。 關文彥1936 〈關山越〉。《台灣の山林》123:145-160。 瀨野尾寧1933 〈大關山事件始末〉。《臺灣山岳》(7):35-49。 瀨野尾寧1935 《蕃界稗史殉職秘話》。臺北:作者刊行。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50 〈據電請海端鄉霧鹿利稻兩村移住平地一節復希遵照由〉。收入《山地人民移住案(0039/144/40/1)》。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數位典藏件號0041440012152008。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第四科主編1954 《進步中的本省山地》。臺北: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臺灣省政府警務處1953 《臺灣省山地警政要覽》。臺北:臺灣省政府警務處。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86330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研究旨在於以「文化動態顯相化」(cultural dynamic embodiment process)的概念,探討當代後殖民情境下的原住民族文化事業的行動者,如何藉由「物」的索引性,連結原有的社會脈絡,進而開展出如James Clifford(2013)所論的「復返」路徑。筆者與地方青年夥伴們,進行了兩批關於卑南溪流域布農族地區的老相片詮釋研究,也參與了「臺東縣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以下簡稱:海端館)後續的策展工作,並進行了海端館與地方文化工作者網絡協力關係的研究。影像與檔案如同時空索引,在田野調查的過程裡,協助年輕的工作者走上逐漸隱沒的歷史記憶之中。 新發現的相片,來自於兩個中央山脈東南段的漢商/警察家族:何昧與鄭江水,流傳給後世的相冊集,影像內容都與早期布農族地區被納入國家治理的過程有關,是相當微觀的地方視角,也呈現了帝國凝視的企圖。因此,筆者在本論文的先行研究中,先進行了日本時代發行的「寫真帖」研究,回顧了原住民族身影在不同「理蕃」階段的視覺再現,作為兩批老相片研究的詮釋參照。進而當筆者透過檔案與歷史材料,探究1880-1950年代長達三代的家族史,更看見「中介者」在新的現代國家治理秩序建立過程,所展現出的能動性與韌性—他們曾左右了「國家可視化」(legibility)的推進,協助溝通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進而成為影響殖民治理的關鍵人士。以兩家族近百年流轉歷程、留下的相片見證與宏觀的歷史視野,所構築的社會影像誌(Social photography),讓我們得透過「中介著的視點」(intermediating gaze),動態的捕捉與詮釋影像內容與意義,讓原本作為帝國凝視的檔案紀錄,成為逆寫現代國家為原住民族地區族人帶來種種苦難的見證。 第二個主題則是「博物館人類學」,筆者以「海端館」作為田野場域探討「物」的「離散」與「再復返」。由日本時代里壠支廳「佐久間財團蕃族參考品」的蒐藏脈絡研究切入,呈現1920年代末原住民族文物藉警察網路離散進入博物館庫房的樣貌。海端館在2015年舉辦的佐久間財團文物返鄉展覽,是該館首度以「文物返鄉」為題與大型博物館的合作,無論策展過程、展示期間與展覽後的後續影響,都十足呈現了新博物館學「接觸地帶」的意義,在地族人透過「靈」所呈現的敘事,表達對於古老物件的認知情感,也藉此面對這些復返回來的物件,重新釐清社會秩序的方式。2020年,東區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聯合策展的背景下,海端館藉由跨域的支持網絡,將前述何昧家族的老相片研究規劃為一特展,策展人們以更細膩及富含多重觀點的展示語言,以歷史影像所具象化更深入的殖民歷程為見證,重塑了過去較為簡化單一的國族抗日論述。讓展覽成為事件當事人後裔、受殖民遺緒影響的當代族人、來自他處的遊客、歷史研究者、國家官僚與政治人物等交會的中介地帶。 本研究藉由上述內容,盼能補充中央山脈東南段原住民族近代史的研究視野,提出以老相片(家族相冊)作為「社會影像誌」的方法,讓影像為社會作傳。同時也描述了地方原住民族文化館及文化工作者們,是如何努力透過展覽及各種行動,將老人家的故事活在自己的生命經歷,讓「博物館」成為促成批判性思考,具有知識性、包容性與實踐性的場域。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indigenous activists connect with the original social context through the concept of ' Cultural Dynamic Embodiment Process ' under post-colonial social context, just like James Clifford's 'Return' theoretical concept. I had conducted two batches of local old photos research with local youth partners at the ' Bunun Cultural Museum of Haiduan Township, Taitung County'(BCMH), as well as the extended curatorial work. These images and archives are like indexes, assisting young cultural activists to step into the disappearing historical memory in the proces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two batches of old photos related to the early modern history of the Bunun people in this study are from merchants/police families in the southeastern highlands of the Taiwan Central Mountains: He Mei(何昧)and Zheng Jiangshui(鄭江水), and the content of these photos are related to the process of Taiwan Indigenous Peoples being incorporated into the country’s colonial governance, which is a rather microscopic local perspective. Therefore, in research review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uses the 'photo album'(写真帖/Shashin jō)issued during the Japanese Ruled Period to connect the representation of Indigenous People in different policy stages, as a research reference. When I delved into the history of the two families from 1880's to 1950's, I saw the agency and resilience of these 'intermediaries' in the face of the new modern state governance order-they helped to communicate two very different worlds, and then became a key person influencing colonial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nearly 100-year biographies of the two families, historical photographs and macroscopic historical research, this 'Social Photography' allows us to dynamically capture and interpret the content and meaning of images through the 'Intermediating Gaze'. So that originally those archival record under the gaze of the empire, could be the testimony to the misery brought by the modern state to Bunun peoples in the region. The second theme is 'Museum Anthropology'. The author conducts field research in 'BCMH'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Diaspora' and 'Return' of objects/cultures. The first study was the 'Sakuma Foundation's Indigenous Cultural Objects Collection Operation' (佐久間財團蕃族參考品)during the Japanese Ruled period, showin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Indigenous cultural objects entering the museum warehouse through the police in the late 1920s. In 2015, 'BCMH' and the 'National Taiwan Museum' jointly held a homecoming exhibition of ' Sakuma Foundation's Indigenous Culture Collections'. The curatorial process, exhibition period and subsequent influence all present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ntact zone' of new museology. The narratives presented by the Bunun through 'Hanitu' (spirits) express their emotions towards ancestral objects and the way they redefine the social order. During 2020, under the collaborative curating of the Taiwan Eastern District Indigenous Cultural Museum, 'BCMH' planned the old photos of 'He Mei'(何昧) as a special exhibition. The exhibition uses photos of visualize colonization process as the theme of the exhibition. Through multiple perspective curating framework to re-establishes the modern history discourses of Bunun people in the Beinan River Basin(卑南溪流域).Encouraging audiences to develop their own views, make the museum a truly democratic 'contact zone'. Based on the above content, this dissertation supplements research vision about the modern history of Bunun Peoples territory in Taiwan southeastern highlands, and proposes a method of using 'family albums' as 'Social Photography'. This study also describes how local indigenous cultural workers strive to bring the stories of the elderly into their own lives through exhibitions and various actions. Make museums place of knowledge, inclusiveness, practice and critical thinking.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3-03-19T23:49:29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U0001-2408202208375400.pdf: 22935144 bytes, checksum: 01f98f09de1693c0abb60998e5fac56c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22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問題意識與先行研究(3) 第三節 研究背景與方法(48) 第四節 論文章節安排(77) 第二章 旭日初上:何昧家族與卑南溪流域北部社會影像誌(80) 第一節 沿山通事網的脈動:19 世紀末帝國接觸(1880-1900)(80) 第二節 何氏一族東遷與20 世紀初國家可視化的濫觴(102) 第三節 如捲入秋霜與烈日:事件/結構與何昧主題影像解譯(130) 本章結論:國家視野裡臺灣史最後填入的空白(202) 第三章 鞏固山地:鄭江水家族與內本鹿地方社會影像誌(205) 第一節 抵抗或結盟:內本鹿-六龜里商道(1880-1920)(206) 第二節 江水滔滔:鄭江水外勤警務影像集的殖民見證 (227) 第三節 國家再可視化:戰後山地行政/警政的草創 (285) 本章結論:治理秩序的鞏固與再可視化的見證 (313) 第四章 再現:離散與再復返的博物館之路(317) 第一節 文化的可視化:「佐久間財團蕃族參考品」蒐藏脈絡(322) 第二節 《Kulumah in 回家了!》特展:物與靈的復返 (345) 第三節 《烈日疊影》特展:海端近代史論述的重構實驗(372) 本章結論:離散,但又乘博物館而來的復返之路 (413) 第五章 結論與後續研究課題(417) 第一節 本研究結論(417) 第二節 後續研究課題 (426) 結語 (429) 參考文獻 (430) 附件 1、HM 影像集相片清冊 (452) 附件 2、ZGS 影像集相片清冊 (455) 附件 3、佐久間財團蕃族參考品目錄(黑字/紅字)補充與修正(466) 附件 4、「烈日疊影」展板與文案內容 (477) 圖目次 圖1- 1 論文問題意識網絡關係 3 圖1- 2 本研究相關領域 5 圖1- 3 日本的臺灣殖民地人類學發展與歐美同期比較 25 圖1- 4具有體質人類學意味的人物肖像 26 圖1- 5圖譜中大量的族群文化影像 27 圖1- 6圖像裡再現的社會結構 28 圖1- 7山岳地景攝影 29 圖1- 8並未靜止的寫實主義時態 30 圖1- 9森氏鏡頭美學 31 圖1- 10討伐寫真帖內的戰地實況 35 圖1- 11戰鬥結束後的見證 36 圖1- 12高階官員視導 36 圖1- 13「凱旋」紀念碑 37 圖1- 14戰爭或順從並置的帝國影像語言 38 圖1- 15代表日本統治秩序初成的視覺跡證 40 圖1- 16當事者的「展望」:理蕃勤務 40 圖1- 17日本人眼中新發現的「風景」 41 圖1- 18日治後期去體質化的肖像照 43 圖1- 19傳統農業生業調查 44 圖1- 20狩獵與搗米的日常 45 圖1- 21鞣皮與織品工藝紀錄 46 圖1- 22文化資產化的詠唱藝術 46 圖1- 23相片集的日本時代紙質相冊 56 圖1- 24觀察與驗證流程示意 64 圖1- 25個人生命史輪廓判讀(何萬金/何昧) 65 圖1- 26不同類型相片人物驗證重點 66 圖1- 27相片背後的筆記 67 圖1- 28間接文字訊息示例(內本鹿移住式) 67 圖1- 29文字訊息用於時間判讀的範例 68 圖1- 30非文字符號用於判讀之範例(Aziman官方談判) 69 圖1- 31自然地景的時代比較(戰後來臺美軍家庭影帶) 71 圖1- 32以園藝植物的生長高度進行時序推估 71 圖1- 33自然地景與人造建物空間關係比對 72 圖1- 34地方地標建物之當代比對 73 圖1- 35持續功能對應之範例(豊里神祠與新武路神祠) 73 圖2- 1《臺灣輿圖後山總圖》 84 圖2- 2 臺東市「陴南天后宮」(敕封碑文碑) 91 圖2- 3 雷公火戰役戰況圖 92 圖2- 4 1897年通事領域範圍示意 98 圖2- 5 1896年新武路坑略圖 99 圖2- 6 以集集為焦點的南向視角 104 圖2- 7 穿著布農服飾的婦女 105 圖2- 8 何壽往來大里廚社推估路線 107 圖2- 9 1896年新武路坑高山蕃地巡視復命書 110 圖2- 10 疑為日警探險隊的布農部落留影 113 圖2- 11 五萬分之一蕃地地形圖 120 圖2- 12 任職於里壠支廳時期的何昧 121 圖2- 13 何氏全家合影 122 圖2- 14 里壠山駐在所時期的巡查何昧與下屬 123 圖2- 15 何昧夫婦合影 124 圖2- 16 擔任巡查時以腳踏車巡邏 125 圖2- 17 與親友合影於天龍鐵線橋 126 圖2- 18 穿著體面之何昧及其友人 127 圖2- 19 何昧職涯晚期的勤務合影 128 圖2- 20 民國58年春節何昧全家福 129 圖2- 21 何昧晚年胞妹來訪 130 圖2- 22 關於花東輕便鐵道興築工事原住民勞動管理之意見書 132 圖2- 23 東5線,山麓地帶古戰場 134 圖2- 24 霧鹿部落空拍圖 146 圖2- 25 Lanihu復仇隊可能的伏擊地點 147 圖2- 26 1920年代末霧鹿社布農族改造槍械 149 圖2- 27 カシバナ事件(Qasipanan)紀念碑 151 圖2- 28 1914-1915年區域事變空間示意 152 圖2- 29 新設「里壠支廳」管內範圍 153 圖2- 30 山麓警備線通報事故趨勢 155 圖2- 31 遠距離包圍警備網示意 156 圖2- 32 昭和4年(1929)Aziman Sikin與官方懇談見面會 160 圖2- 33 ブルブル駐在所(Bulbul) 161 圖2- 34 小林正樹會見Dahu Ali剪報 165 圖2- 35 Aziman Sikin之女Puni的少女時期 168 圖2- 36 成為「理蕃」樣板 168 圖2- 37 Aziman Sikin家屋 169 圖2- 38 何昧領隊的測量勤務隊與溪底吊橋 170 圖2- 39 何昧領隊的測量勤務隊山頭合影 171 圖2- 40 攜行測量器具的調查隊伍 171 圖2- 41 高海拔地區勤務之現地宿營 172 圖2- 42 勤前出發合影 173 圖2- 43 測量人伕勤務隊於黑水塘留影 175 圖2- 44 向陽森林遊樂區嘉明湖步道內的黑水塘 176 圖2- 45 昭和8年(1933)里壠測量區三角測量路徑推定 177 圖2- 46 一張居高臨下的紀念照 178 圖2- 47向陽山東南稜中華電信基地台 178 圖2- 48新武呂溪下游的視野 179 圖2- 49新武呂溪上游的視野 179 圖2- 50 《臺東廳管內行政區劃圖》(1931) 180 圖2- 51 都鑾山社集團移住宣誓式會場 187 圖2- 52 參與移住宣誓式的里壠仕紳 188 圖2- 53 內本鹿社Salizan率領族人宣誓 188 圖2- 54 國家凝視視野下的移住者 189 圖2- 55 貿易運輸與授產 191 圖2- 56 ブルブル教育所第一回生卒業記念寫真 193 圖2- 57 ブルブル教育所前穿著布農服飾男子 194 圖2- 58 公學校學生合影 195 圖2- 59 森太郎(萬金)前往臺灣神社 196 圖2- 60 參訪總督府博物館的畢業旅行 197 圖2- 61《皇記2600年參訪北投溫泉》 197 圖2- 62 當時臺灣最潮的亞洲象瑪小姐 198 圖2- 63 一場日本內地人的夜間飲宴 199 圖2- 64 一場日本神話的戲劇演出 200 圖2- 65 里壠支廳前天長節表彰 200 圖2- 66 總督府前青年團代表會 201 圖3- 1 19-20世紀卑南溪流域布農族週邊族群分佈 206 圖3- 2 鄭氏三代家族男性戶長傳承關係 207 圖3- 3 推測可能為鄭森的影像 210 圖3- 4 六龜里事件/西來庵事件時序示意 211 圖3- 5 1915年前後中央山脈南部事件空間彙整 212 圖3- 6 內本鹿警備線故平野治一郎遙拜所 216 圖3- 7 任職「臺北南警察署」署長時期的今澤正秋地方警視 219 圖3- 8 鄭森父子所開發的鹿野高台地區 222 圖3- 9 穿著內本鹿領袖服裝的鄭江水 224 圖3- 10 與內本鹿「總頭目」一家合影的鄭江水 224 圖3- 11 1930年臺東廳領袖家族赴總督府參訪 225 圖3- 12 移住都鑾山後的合影 226 圖3- 13 戰後Salizan家族合影 226 圖3- 14由鄭江水到平山江一郎的職業生涯 227 圖3- 15 青年時期穿著全套西服的鄭江水半身肖像 228 圖3- 16報載鄭江水升任巡查 229 圖3- 17 於壽駐在所的勤務留影 229 圖3- 18 擔任巡查後的肖像攝影 230 圖3- 19 鄭江水語言考試合格證書 230 圖3- 20 里壠支廳ブルブル蕃語講習終了式紀念 233 圖3- 21 江口貞吉《花蓮港蕃語集》警察勤務對話 234 圖3- 22 日本時代後期鄭江水職務名片 234 圖3- 23 里壠街上的網球場 235 圖3- 24 「理蕃文學」家本間善庫 237 圖3- 25 關山越道路之勝景 237 圖3- 26 本間善庫巡視マテングル砲台(Bacingul)周邊 238 圖3- 27 マテングル砲台(Bacingul)巡視與內部配置 239 圖3- 28 新武路布農族人的飛行見學 240 圖3- 29 警備線上的蕃地警備員 240 圖3- 30 ブルブル砲台(Bulbul)及サクサク砲台(Saksak)舊照 241 圖3- 31 三座炮台現地與Saksak高地空拍 242 圖3- 32 海拔最高的兩座駐在所:關山/溪頭 243 圖3- 33 疑為戒莫斯/利稻駐在所 243 圖3- 34 天龍鐵線橋與ブルブル駐在所(Bulbul/霧鹿) 244 圖3- 35 檢閱三吋野戰砲的古藤里壠支廳長 245 圖3- 36 駐在所視導慰問紀念寫真 246 圖3- 37 陪同長官部落巡視紀念 247 圖3- 38 未知的大型據點式警察機關 248 圖3- 39 安撫小孩的巡查大人 248 圖3- 40 充滿肅殺氣氛的群眾召集 250 圖3- 41 大關山事件中遭難的Lamata Sinsin與Talum Suqluman家族 251 圖3- 42 大關山事件相關地點 254 圖3- 43 大關山事件相關資料 256 圖3- 44 內本鹿事件檔案影像 258 圖3- 45 臺東廳下領袖家族集合 259 圖3- 46 獲頒頭目章與善行獎章、表彰狀的領袖頭人 259 圖3- 47 頭目章及理蕃善行章樣式 260 圖3- 48 教育所學童合影 262 圖3- 49 ハイトトワン農業講習所(Haitutuan/海端)與學生勞動 263 圖3- 50 打破與再結構的身體規訓與社會距離:觀光行旅與運動競技 264 圖3- 51 跨地域組團的臺灣神社參拜 266 圖3- 52 1940年代前後原住民族社會劇變的開端 268 圖3- 53 部落女青年組織 269 圖3- 54 內本鹿上的常盤青年團 271 圖3- 55 臺東在鄉的勤行報國青年隊 272 圖3- 56 昭和14年,身著國民服的燦爛少年 273 圖3- 57 女性的國民服半身肖像 273 圖3- 58 奈良興福寺外的鹿群 274 圖3- 59 同僚所贈與之相片 275 圖3- 60 奉召出征的同僚 275 圖3- 61 武德殿前的關山郡高砂義勇隊員 278 圖3- 62 第一回高砂義勇隊編成 279 圖3- 63 1942年春,關山郡挺身報國隊送行 279 圖3- 64 由菲律賓戰地帶回來的寫真 280 圖3- 65 菲律賓戰地私人合影 281 圖3- 66 1943年夏季的出征送行 282 圖3- 67 關山郡警察課前的送行留念 283 圖3- 68 第六回高砂義勇隊紀念攝影 283 圖3- 69 戰後繼續擔任警察工作的鄭江水 285 圖3- 70 警幹班再訓練期間留影 287 圖3- 71 戰後警察工作掠影 288 圖3- 72 新武呂鐵橋的生命史三階段 289 圖3- 73 里壠一號石堤竣工 291 圖3- 74 深入山地查獲美軍失事飛機槍械 292 圖3- 75 武陵村家宅落成 293 圖3- 76 鹿野大圳工程施作 293 圖3- 77 武陵村水道落成典禮 294 圖3- 78 延平鄉公所辦公廳及桃源分駐所落成紀念 295 圖3- 79 山地鄉:戰後初期的原住民族地區可視化階段成果 296 圖3- 80 推動原住民族行政的山地行政指導室 297 圖3- 81 鄭江水偕其妻胡照蘭Tanivu Istanda留影 302 圖3- 82 片面且具象化的「改進前後」宣傳 303 圖3- 83 臺灣省各縣山地推動國語調查統計 304 圖3- 84 臺東縣武陵國校民教班結業留念 305 圖3- 85 戒嚴體制夾縫下的山地警察 306 圖3- 86 保安司令報手抄命令 307 圖3- 87 延平鄉管內自衛槍枝登記完了紀念 309 圖3- 88關山警察分局失槍搜查隊員留念 310 圖3- 89 被當局視為失槍案主導者的古銀財(川上氏/Takiscibanan氏族) 311 圖3- 90 由鄭江水提出的利稻/霧鹿兩村移住案 312 圖3- 91 鄭江水晚年故友來訪 313 圖4- 1 佐久間財團設置條例 326 圖4- 2 日本時代臺灣重要蒐藏家尾崎秀真 329 圖4- 3 周邊地區關係(臺灣西南部丘陵平原視角) 331 圖4- 4 周邊地區關係(正東向西視角) 332 圖4- 5 周邊地區關係(坐南朝北視角) 333 圖4- 6 周邊地區關係(與北方鄰接關係) 333 圖4- 7 來源地與鄰接機關的空間關係 334 圖4- 8 霧鹿社周邊理蕃機關設施 335 圖4- 9 新武路社/Saksak社周邊理蕃機關設施 336 圖4- 10 位於匯流口的新武部落 336 圖4- 11 海端社周邊理蕃機關設施 337 圖4- 12 內本鹿社周邊理蕃機關設施 338 圖4- 13 2020年霧鹿pasibutbut(祈禱小米豐收歌) 342 圖4- 14 臺東縣海端鄉布農族文化館 345 圖4- 15 園區正射空拍影像 346 圖4- 16 開館初五大社群家屋等比例模型 347 圖4- 17 耆老前往臺博館參與返鄉文物啟運儀式 351 圖4- 18 辦理鄉內聯合射耳祭活動的人潮 352 圖4- 19 文化館所承辦的鄉內技藝研習課 353 圖4- 20 新社岩棺返回原址的噶瑪蘭儀式 356 圖4- 21臺大人類學博物館的接觸地帶 357 圖4- 22 兩場儀式中豐富的文化符碼 358 圖4- 23《Kulumah in 回家了!》展覽海報 359 圖4- 24 焦點展品:Aliman的獵首刀 361 圖4- 25 於海端館會議室召開的原住民族狩獵權利座談 363 圖4- 26 サクサク社(Saksak)頭目兄弟 365 圖4- 27 2015文物啓運記者會由胡金娘女士舉行儀式 367 圖4- 28 鎂光燈外的儀式準備 368 圖4- 29 送別物/靈儀式 369 左圖4- 30 坑頭社婦女的纏頭巾樣式 371 右圖4- 31 霧鹿青年Ibu所重製的纏頭巾 371 圖4- 32 烈日疊影:何昧典藏早期海端鄉影像故事展 372 圖4- 33 東區聯合策展工作坊海端場 373 圖4- 34 創造出「七步走,找東C」聯合策展的七館夥伴 374 圖4- 35 夥伴們相互參與彼此館舍開幕 376 圖4- 36 海端鄉境內三座抗日紀念碑 377 圖4- 37 社團法人臺東縣布農青年永續發展協會 381 圖4- 38 東布青創始六人小組 382 圖4- 39 為青少年埋下一顆文化的種子 383 圖4- 40 鹿鳴巴尼青年空間 384 圖4- 41 Dalah拜訪小組 384 圖4- 42 「愛湧現」計畫說明會於崁頂3062空間 386 圖4- 43 戶口資料與家族史詮釋工作坊熱鬧的氣氛 389 圖4- 44 計畫所採錄家族記憶故事的圖文書 390 圖4- 45 「烈日疊影」策展團隊組成 391 圖4- 46 展示單元架構圖 392 圖4- 47 展覽空間與動線安排 393 圖4- 48 「烈日疊影」展示色彩計畫 394 圖4- 49 烈日疊影展覽當中C位的端景語言 395 圖4- 50 觀點視角的差異:沈浸式端景設計 396 圖4- 51 單元「治理」實況全景視圖 397 圖4- 52 訴諸同理的典藏方法教育推廣 398 圖4- 53 由館員擔當展板美編製作與文案校對 400 圖4- 54 各種實體展示物件 401 圖4- 55 每週固定舉辦的策展進度會議 402 圖4- 56 館員親力親為的佈展過程 402 圖4- 57 開幕式上公開簽署授權 403 圖4- 58 開幕後與本論文主角後裔合影 403 圖4- 59 蔡英文總統蒞臨觀展 404 圖4- 60 何豊國先生感想圖文書 407 圖4- 61 替換的新文案 409 圖4- 62 將整棟館舍作為烈日疊影的戲劇導覽舞台 411 圖5- 1 文化動態顯相化過程概念示意 417 表目次 表1- 1 民族分類之改訂 25 表1- 2 部落核定公告清單 49 表1- 3 ZGS-001相冊內容規格統計一覽 58 表1- 4 ZGS-002相冊內容規格統計一覽 58 表1- 5 ZGS-003相冊內容規格統計一覽 59 表2- 1 昭和12年統計狩獵物產值(單位:日圓) 82 表2- 2 臺東直隸州時期正副社長給銀 86 表2- 3 臺東直隸州時期「高山番」通事管轄區域彙整 88 表2- 4 樺山資紀總督任內的撫墾署制 90 表2- 5 1896年歸順庄社總理社長略表 93 表2- 6 番社戶口通事社長一覽表(1897.9) 95 表2- 7 通事所轄範圍(1897) 97 表2- 8《里隴庄附近殺害事件及高山蕃地巡視》件新武路蕃社一覽 99 表2- 9 森丑之助《ぶぬん蕃語集》的地理紀錄 116 表2- 10 1911-1913間日方交戰協調一覽 133 表2- 11 1916-1919年間臺東廳方面警備線周邊戰鬥及意外通報 154 表2- 12 金川又次郎參與地方協商談判事務 163 表2- 13 卑南溪流域森林計畫事業作業時序彙整 173 表2- 14 卑南溪流域森林事業計畫實施內容 174 表2- 15 《高砂族調查書》〈蕃社概況〉里壠支廳下各社 181 表2- 16《蕃人所要地調查》集團移住分類原則 183 表2- 17 卑南溪流域布農人集團移住 185 表3- 1 內本鹿通事14人動態 213 表3- 2 內本鹿探勘行動大要 214 表3- 3 兼掌通譯等級津貼金額 232 表3- 4 歷次高砂族派遣軍彙整 277 表3- 5 中華民國政府時期履歷 286 表3- 6 海端鄉布農氏族與漢姓對照 299 表3- 7 布農族親族組織的分類意義與功能 300 表4- 1 里壠支廳/關山郡歷任首長官階 323 表4- 2 日治中後期警備線推進新設單位 325 表4- 3 蕃族品蒐集計畫書品名 327 表4- 4 來源地件數彙整 330 表4- 5 來源地與鄰接機關的整理 334 表4- 6 來源者及其物件 338 表4- 7 可考據的物件提供者 340 表4- 8海端館歷年展示 348 表4- 9 原住民族地方館東區聯合策展各館主題 375 表4- 10 東布青學校與Palihansiap知道論壇歷年活動 385 表4- 11 「讓愛湧現」:臺東布農的家族回憶錄辦理工作坊系列課程 387 表4- 12 布農人相關歷史詞彙表 410 表5- 1 本論文具體研究貢獻 425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中介著的視點:卑南溪流域布農族地區近代社會影像誌(1880-1950)及博物館再現 | zh_TW |
dc.title | Intermediating gaze:The Modern historical social photobiography of ”Bunun tu dalah”(1880-1950) and the representation in museum field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10-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博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劉璧榛(PI-CHEN LIU),李子寧(ZIH-NING LI),官大偉(DA-WEI GUAN),林文玲(WEN-LING LIN) | |
dc.subject.keyword | 歷史人類學,殖民研究,社會影像誌,博物館人類學,原住民族地方文化館,布農族,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Historical Anthropology,Colonialism Study,Social Photography,Museum Anthropology,Regional Indigenous Cultural Museum,Bunun Peoples, | en |
dc.relation.page | 488 | |
dc.identifier.doi | 10.6342/NTU202202737 | |
dc.rights.note | 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 |
dc.date.accepted | 2022-08-26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文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人類學研究所 | zh_TW |
dc.date.embargo-lift | 2022-08-30 | -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人類學系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
U0001-2408202208375400.pdf | 22.4 MB | Adobe PDF | View/Open |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