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e
Collection's Items (Sorted by Title in Ascending order): 1 to 20 of 159
Publication Year | Title | Author(s) | Department |
---|---|---|---|
2013 | Clifford Geertz人類學理論評述-符號-語用的觀點 | I-Lin Liu; 劉以霖 | 人類學研究所 |
2019 | K-means集群方法在區域性考古遺址空間分佈研究上的應用:以晚商山東地區為例 | ZHENGQIAN WANG; 王崢騫 | 人類學研究所 |
2018 | Taiwan Through the Lens of its Museums - A Clear View? | Koert R. Stijne; 施德納 | 人類學研究所 |
2015 | "Taiwan's Multicultural Tongzhi: Popular Representations, Activist Engagements, Markets and Space" | Timothy Quinn; 丁崑天 | 人類學研究所 |
- | TDR Test | - | - |
- | TDR Test9 | - | - |
2013 | Yagé: 波哥大的病苦與療癒 | Tzu-Yun Hung; 洪子芸 | 人類學研究所 |
2020 | 上演婆姐,表現臺灣:臺灣國家品牌下可愛藝陣的舞蹈景觀 | Charles C Lee; 李橋河 | 人類學研究所 |
2013 | 不該來的不要來:花蓮民宿家裡的新陌生人 | Yung-Chen Cheng; 諶泳丞 | 人類學研究所 |
2016 | 世界救世教的自然療癒實踐:以台日MOA自然農法網絡為例 | Wen-Hsin Lee; 李文馨 | 人類學研究所 |
2012 | 「中心」博物館與國家角落-臺東史前與沖繩博美的館脈論述 | Chih-Hsing Lin; 林志興 | 人類學研究所 |
2010 | 五條港高腳漁村的聚落建構與空間形塑:一個馬來西亞華人移民社會的研究 | Siang - Chai Koh; 許湘彩 | 人類學研究所 |
2007 | 五營兵將:台灣民間宗教研究 | Yu-hsuan Lin; 林雨璇 | 人類學研究所 |
2005 | 「交換」與「個人主義」:蘭嶼野銀聚落的例子 | Yu-Chian Huang; 黃郁茜 | 人類學研究所 |
2013 | 以植物矽酸體分析和陶器壓痕翻模法探討卑南遺址的植物遺留 | Yun-Ning Kang; 康芸甯 | 人類學研究所 |
2019 | 做國寶的家人:Kaviyangan文化復振中的物質實踐 | Chia-Cheng Wu; 吳佳錚 | 人類學研究所 |
2019 | 儀式、記憶與政治行動:排灣望嘉文化遺產化的協商與認同 | Yu-Min Kuo; 郭玉敏 | 人類學研究所 |
2018 | 八尺門之後:國宅空間與都市部落的共生 | Yu-Chen Chuang; 莊淯琛 | 人類學研究所 |
2020 | 再探花蓮花岡山遺址之甕棺葬 | Hsiao-Wei Yu; 尤筱薇 | 人類學研究所 |
2007 | 再現的政治:玻利維亞高地原住民女性意象之建構 | Ping-Heng Chen; 陳品姮 | 人類學研究所 |
Collection's Items (Sorted by Title in Ascending order): 1 to 20 of 159
Discover
Department
- 157 人類學研究所
Advisor
Publication Year
- 12 2020 - 2021
- 98 2010 - 2019
- 47 2004 - 2009
Rights
- 75 有償授權
- 55 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 27 未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