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JSPUI

DSpace preserves and enables easy and open access to all types of digital content including text, images, moving images, mpegs and data sets

Learn Mor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Browse
    •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 Publication Year
    • Author
    • Title
    • Subject
  • Search TDR
  • Rights Q&A
    • My Page
    • Receive email
      updates
    • Edit Profile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管理學院
  3. 商學組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8712
Title: 台灣青少兒網路直播使用者自我形象分析
Analysis on the Self-image of Real Streaming Users for Teenagers in Taiwan
Authors: 黃葳威
We-wei Vivian Huang
Advisor: 郭瑞祥
Keyword: 網路直播使用者,整體自我形象,外貌導向自我形象,個人導向自我形象,成就導向自我形象,
live streaming users,self-image,appearance-oriented self-image,persona-oriented self-image,achievement-oriented self-image,
Publication Year : 2019
Degree: 碩士
Abstract: 網路直播成為自媒體的新興型態,從企業、公部門、名人、乃至素人、學生,看直播或開直播,此起彼落。本研究聚焦台灣各縣市小三至大三使用直播的青少兒學生,分析其自我形象及相關影響因素。經由全台22縣市分層抽樣,進行親身問卷調查,對57所國小、30所國中、57所高中、46所大學,共計190所大學、高國中小學,發出16500份問卷,回收16169份有效問卷。其中青少兒直播使用者佔整體有效樣本的百分之六,共計946份有效問卷。研究結果呈現,青少兒直播使用者將網路直播,視為社會資本的建置與累積一、從因素分析得知,小三至大三青少兒直播使用者的自我形象分為三個構面,分別是外貌導向、個人導向、及成就導向。其中成就導向得分(M=3.22),分別高於外貌導向(M=3.08)、個人導向(M=2.79)。
這顯示青少兒直播使用者的自我形象,偏重專業表現、其次為外貌展現,個人導向的比例較低,反映此階段成長的年輕直播使用者,重視成就感與個人外貌形象,也相當在意同儕、網友的觀感或點閱率。以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發現,個人導向與外貌導向的相關係數(r=.361,p<.01**)高於個人導向與成就導向的相關係數(r=.355,p<.01**)。成就導向與外貌導向的相關係數(r=.543,p<.01**)高於成就導向與個人導向的相關係數(r=.355,p<.01**)。青少年直播使用者愈看重外貌導向自我形象,其愈看重成就導向自我形象,反之亦然。青少年直播使用者愈看重外貌導向自我形象,其愈看重個人導向自我形象,反之亦然。這反映直播平台如同一表現自我的舞台。二、從個人、家庭、科技面,檢視青少兒直播使用者的自我形象的影響,驗證獲得支持的假設一包括:H1-1:青少兒直播使用者的年齡愈長,其外貌導向自我形象愈顯著。H1-2:學習階段不同,青少兒直播使用者的外貌導向、個人導向、成就導向自我形象有明顯差異。H1-3:父親職業不同,青少兒直播使用者的自我形象有明顯差異。H1-4:網路對青少兒直播使用者的家長的重要性,與青少兒直播使用者的外貌導向、成就導向自我形象呈正相關。驗證分析獲得支持的假設二有:H2-1:青少兒直播使用者上網時數愈高,其外貌導向自我形象愈顯著。H2-2:青少兒直播使用者手機使用時間愈多,其外貌導向自我形象愈顯著。H2-3:青少兒直播使用者上網動機不同,其外貌導向、個人導向、成就導向自我形象有差異。H2-4:青少兒直播使用者社群參與類型不同,其外貌導向、個人導向、成就導向自我形象有差異。用逐步迴歸模式,以自變項是基本人口變項:性別、年齡、學習階段、宗教信仰、家庭型態、家長教育、家長職業、家者科技觀、上網時間、上網頻率、網路社群參與類型、上網動機等變項,及依變項是整體自我形象所做出的預測模式,可以得到其方程式為:整體自我意象= 0.38父親職業父親職業為專業者,對青少兒直播使用者的整體自我形象具正向預測力。外貌導向自我意象= 0.49父親職業 父親職業為專業者,對青少兒直播使用者的外貌自我形象具正向預測力。成就導向自我意象= -0.26母親職業 - 0.29上網頻率這意味母親職業為工商服務業,上網頻率,對青少兒直播使用者的成就導向自我形象具負向預測力。母親職業為無業、無業、自由業、退休、其他等較彈性型態,親子相處與溝通機會較多,有助青少兒成就導向自我形象建立。三、研究提出各類型社群平台的行銷策略建議外,也發現台灣青少兒網路直播使用者的自我形象,家長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父親職業為專業工作者的直播使用者,較父親從事非專業工作的直播使用者,前者整體自我形象及外貌導向自我形象得分較高。從逐步迴歸分析結果獲知,父親職業的專業角色,對青少兒直播使用者的整體自我形象(客體我)、外貌導向自我形象(物質我),具正向預測力。母親職業為無業、無業、自由業、退休、其他等,以及愈不常上網,對青少兒直播使用者的成就導向自我形象(社會我),反倒具正向預測力。研究結果再次反映一般華人社會中家長在家庭角色的分工樣態,男主外,女主內;父親主要提供物質、生活消費資源;母親則肩負子女人際互動調適教養職責。究竟這是現實社會的樣貌?或肇始於網路直播平台內容所傳遞的價值觀?值得後續研究,性別分工、與個人職能多元開發等觀念仍待落實。青少兒網路社群參與類型各有不同,被視為弱連結的連接型社會資本,反形成青少兒直播使用者的重要延伸網絡。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8712
DOI: 10.6342/NTU201902174
Fulltext Rights: 未授權
metadata.dc.date.embargo-lift: 2024-08-05
Appears in Collections:商學組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ntu-107-2.pdf
  Restricted Access
2.39 MBAdobe PDF
Show full item record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