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701
Title: | 跨國工程顧問公司在中國之進入模式策略:制度理論觀點 The entry mode strategies for subsidiaries of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firms in China : Institutional theory perspective |
Authors: | Huan-Yueh Li 李桓岳 |
Advisor: | 荷世平 |
Keyword: | 進入模式,工程顧問,工程諮詢,中國大陸,制度理論,個案研究, Entry mode,Engineering consultant,Mainland China,Institution theory,Case study, |
Publication Year : | 2012 |
Degree: | 碩士 |
Abstract: | 根據美國工程期刊(Engineering News-Record, ENR)之統計,已開發國家之營建產值逐年下降,主要營建活動已經轉移至世界各地之新興國家,加上營建相關產業之國際工程專案產值也節節高升,看出各個大型跨國顧問公司之業務,也逐漸走向國際化。而各個新興市場中,市場發展最快且受矚目的國家即為中國大陸。雖然改革開放後僅僅十數年,但國土廣大也帶來許多的機會,吸引許多外國廠商的進入。選擇之進入模式關係到資源的投入程度、獲得的當地資源能力、營運風險的高低等因素,故本研究針對工程顧問業進入中國之進入模式做一研究。
過去探討進入模式的理論如交易成本理論、資源基礎理論等,多是由成本或是組織本身能力的角度,決定其進入模式的選擇,但在中國因為制度環境較不成熟,出現許多人治的現象,造成組織在中國不能只單純考慮成本與自身能力,而是會先考慮如何在當地生存,在此種制度環境不成熟的地區,過去常用制度理論的方式進行討論,並能得到很好的成果,故本研究亦採用制度理論作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探討制度因素如何影響企業在進入模式上的選擇。 本研究採用探索式的個案研究法,透過深入的個案訪談四個大型跨國顧問公司,加上過去其他研究的訪談內容、企業網站資料等進行討論,發現政策、資質體系、與設計公司合作的方式、國營企業文化、母公司服務品質、與文化認知相關之介面及誠信問題,都對進入模式有顯著的影響。 本研究期望可提供跨國顧問公司在進入中國選擇進入模式時,可以有另一個決策角度,並由前人之經驗避免因錯誤的選擇造成不利的影響;亦可以提供營建業與顧問業,於進入時可比較因產業特性造成之不同考量因素。 |
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701 |
Fulltext Rights: | 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土木工程學系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
ntu-101-1.pdf | 622.04 kB | Adobe PDF | View/Open |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