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JSPUI

DSpace preserves and enables easy and open access to all types of digital content including text, images, moving images, mpegs and data sets

Learn Mor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Browse
    •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 Publication Year
    • Author
    • Title
    • Subject
  • Search TDR
  • Rights Q&A
    • My Page
    • Receive email
      updates
    • Edit Profile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生命科學院
  3. 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52780
Title: 2013-2014年狂犬病陽性的臺灣鼬獾(Melogale moschata subaurantiaca)之空間分布與疫區擴張趨勢探討
Spatial Analyses on Rabies-positive Formosan Ferret-Badgers (Melogale moschata subaurantiaca)in Taiwan, 2013-2014
Authors: Xin-Yi Lee
李欣怡
Advisor: 李培芬
Keyword: 狂犬病,臺灣鼬獾,擴散模式,熱點分析,地理阻隔,
Rabies,Formosan Ferret-badger,diffusion pattern,hot spot analysis,geographical barrier,
Publication Year : 2015
Degree: 碩士
Abstract: 狂犬病在臺灣已被認為絕跡五十年以上,直到2013年7月再度檢驗出帶有狂犬病的臺灣鼬獾(Melogale moschata subaurantiaca),至2014年6月,已累計共有400起確診的狂犬病毒陽性案例, 且據2013年官方文件及私人通訊資料知臺灣鼬獾狂犬病病毒株包涵三個族群,顯示可能有隔離機制阻隔宿主鼬獾族群的交流。在野生動物狂犬病發生初期,國際間預防擴散的常用策略包括:投放口服疫苗及設立預防擴散之防堵牆,因此瞭解疾病的空間分布與動態變化為集中防疫資源於關鍵地帶的重要依據。
本研究目的為找出狂犬病毒陽性的鼬獾分布位置之重要地理特徵,建立其在空間上的擴散模式,並以病毒株演化三分群資料為基礎,進行三區疾病擴散趨勢探討,試圖找出可能影響或阻擋疾病擴散並形成病毒分群的潛在阻隔。
研究方法在案例特徵部份,以2013年7月3日至2014年6月22日間被動監測蒐集的鼬獾狂犬病案例點位為主要分析資料,將案例點位位置之環境因子與正常鼬獾所在網格之環境因子進行比較,找出案例位置環境之年均溫與海拔特徵;在空間擴散模式分析中,以狂犬病病毒株三族群資料為基礎將鼬獾的陽性案例分三群,以地理資訊系統Time Windows Analysis工具將案例變化依據案例送檢時間切分成7天為間隔的連續變化圖,逐步檢視疫區的邊界變化趨勢、疫區擴張方向,以及計算狂犬病的擴張速度,並且在疫區擴張停滯或停止處以及病毒株族群分群處找出對疾病擴散造成阻擋效果的潛在地理阻隔。
研究結果發現(1)多數案例出現位置之特徵與鼬獾分布網格相比,偏向海拔較低、年均溫較高之區域,分別為海拔1000公尺以下以及年均溫24℃之地點;(2)全臺的鼬獾狂犬病熱點呈多點分布,於相近時間在異地出現,熱點出,並可能為疾病的起源點;(3)擴散趨勢均為往低海拔區域擴張,疫區擴張變化集中於各區第一起案例通報後二至三個月;(4)疫區的擴散速度可能依地形複雜度而有所不同,臺灣三個狂犬病疫區之擴張速度範圍在1-3公里/日;(5)潛在的狂犬病擴散阻隔為大安溪、高屏溪支流荖濃溪、秀姑巒溪支流樂樂溪-清水溪河段、海拔2200公尺以上之山區,以及西部人類聚落密度較高之區域,而中山脈與河流阻隔可能造成鼬獾族群交流少,因而使狂犬病病毒分群。
案例分布特徵與鼬獾分布區域顯著不同。疾病熱點除了可能為疾病起源外,呈現多點分布亦可能暗示有多個區域存在著族群量大的鼬獾,有較高的機率保存病毒並形成下一次的擴散來源。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連續帶可能為帶病動物擴散的廊道以及熱點形成區。疾病的擴張方向可能與地形及地景結構有關,擴張速度在地形較平坦區域會較快速。
本研究之結果可作為評估潛在風險區以及規劃野生動物狂犬病防治移除工作之參考。案例特徵分析強調了大尺度下疾病潛在風險區,可作為選擇主動監測區之依據。案例熱點分析以及案例擴散趨勢可作為擴張阻隔帶地點設置以及防疫資源集中區域之參考,防堵帶寬度以及防堵工作展開之黃金時期則可以擴張速度結果為依據。防疫工作則應結合天然地理阻隔以有效控制疫情以及疫區之擴張。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52780
Fulltext Rights: 有償授權
Appears in Collections: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ntu-104-1.pdf
  Restricted Access
31.81 MBAdobe PDF
Show full item record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