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9389
標題: | 台灣當代社會陽宅風水中的「物」與「氣」∼∼試論漢人命運觀念於物質空間之體現 The Objects and Chi of Living House Feng-shui in Taiwan Comtemporary Society~Discussing about the Embodiment of the Concept of Ming-Yun |
作者: | Shih-hsiang Sung 宋世祥 |
指導教授: | 胡家瑜(Chia-yu Hu) |
共同指導教授: | 葉春榮(Chuen-rong Yeh) |
關鍵字: | 台北都會,命運,陽宅風水,風水,漢人,物質文化, Feng-shui,Living House Feng-shui,Han People,Taipei City,Ming- Yun, |
出版年 : | 2004 |
學位: | 碩士 |
摘要: | 風水至今仍為臺灣漢人對於命運操作重要的機制,在都會地區尤其重視「陽宅風水」的部分,影響了當代日常生活中建築室內空間的表現。本研究以當代大台北都會區為田野地,以風水先生、風水先生的客戶、空間相關業者作為報導人,探討陽宅風水如何透過住宅,體現當代漢人命運觀中對於「運勢」的重視。本文提出「當代社會陽宅風水特性」、「物與氣的交互關係」與「當代漢人命運觀念」 三個議題為切入點,對於當代社會風水現象進行分析。
在「當代社會陽宅風水特性」中,都會地區的社會形態、建築形式、地景樣貌等等,都讓風水術的實踐別於傳統聚落以陰宅風水為主,而改以陽宅風水為大宗。媒體雖然成為當代人接觸風水的主要途徑,民眾仍以關係網絡決定延請哪位風水師到府幫忙。陽宅風水的實行場域,也自住家延伸的商業與工作空間,成為各行業業主追求財富的方法之一。 在「物與氣的交互關係」中,風水師與民眾以「氣」連結了「人」與「物」兩個範疇,開運物件與住宅空間也才得到了影響運勢的力量,成為追求風水實踐過程裡的選項。而漢人「氣」文化之傳播並非僅靠著實際的體驗,更是在生活物質環境體現了對於「氣」的想像,讓物質空間成為認識氣文化體系的鑰匙。 「當代漢人命運觀念」方面,當代都會地區的漢人正是以「運」的觀念面對社會生活的壓力,藉著「改運」來解決社會生活裡的挫折與困頓,而對於「好運」的追求與強調,也成為當代漢人命運的特性。這整體是一個文化實踐的過程,漢人對於宇宙的想像、對於物質的概念,都在陽宅風水實踐過程中,繼續在當代漢人的日常生活裡延續下去。 綜合言之,本文指出了漢人的「命運觀」、「氣」、「風水」等文化觀念並未隨著環境變遷而消失,而是跟著環境的變遷而變化,進一步地找尋與當代意識形態與生活形態接合的面向。 |
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9389 |
全文授權: | 有償授權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人類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3-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2.95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