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5305
Full metadata record
???org.dspace.app.webui.jsptag.ItemTag.dcfield??? | Value | Language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黃應貴 | |
dc.contributor.author | Yu-Chian Huang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黃郁茜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3T06:47:26Z | - |
dc.date.available | 2005-07-30 | |
dc.date.copyright | 2005-07-30 | |
dc.date.issued | 2005 | |
dc.date.submitted | 2005-07-29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王崧興
1986[1965] 非單系社會之研究。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黃應貴編,頁565-597。台北:聯經。 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都市計畫研究室 1984 蘭嶼地區自然及人文資源保育與開發研究。省政府民政廳委託。未出版。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 1999 Ivarinu聚落改善計畫:蘭嶼實質環境改善第五期細部規劃。台灣省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委託。未出版。 余光弘 1992 田野資料的運用與解釋:再論雅美族之父系世系群。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4: 48-75。 1993 食物的分類及其社會文化意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6: 21-42。 1995 蘭嶼美族以同易同式交換的經濟實用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37-60。 1998 雅美族。臺灣原住民文化基本教材下冊,第十章。頁125-155。台北:國立編譯館。 2004a 雅美族。台北:三民書局。 2004b 「不可理喻」背後的文化邏輯:以雅美(達悟)社會文化研究為例。發表於「2004蘭嶼研究群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台北南港,12月20日。 余光弘、董森永 1998 臺灣原住民史:雅美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呂鈺秀 2004 達悟歌會中的音樂行為探討。發表於「2004蘭嶼研究群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台北南港,12月20日。 李亦園 1960 Anito的社會功能。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0: 4-56。 林希娟 2004 蘭嶼重建住宅與雅美文化之衝突與適應——以建築平面構成元素為例。發表於「2004蘭嶼研究群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台北南港,12月20日。 林秋綿 2001 臺灣各時期原住民土地政策演變及其影響之探討。台灣土地研究2: 23-40。 林綱偉 1986 蘭嶼雅美族的環境適應與變遷。國立台灣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衡立 1959 雅美族工作房落成禮。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9:109-138。 胡正恆 2004 蘭嶼始祖遷移記憶中的卜運磋商。東台灣研究9: 3-105。 夏曼藍波安 1997 冷海情深。台北:聯合文學。 2002 海浪的記憶。台北:聯合文學。 2003 原初豐腴的島嶼:達悟民族的海洋知識與文化。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2004 達悟驅逐惡靈(反核)省思。刊於當達悟遇上基督,頁223-237。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 夏鑄九、陳志梧 1995[1988] 台灣的經濟發展,蘭嶼的社會構造與國家公園的空間角色。刊於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1987-1992,夏鑄九著。頁233-246。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徐瀛洲、余光弘 2003 蘭嶼紅頭部落的漁船組。發表於「2003蘭嶼研究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蘭嶼研究群主辦,12月6日,台東大學。 張文傑 1990 排灣族與雅美族的農耕及生計適應──以士文村和朗島村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舒梅 2000 流動的權力──以朗島村為例探討達悟族權力機制的形成與延續。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美 1994 論蘭嶼雅美族的社會組織:從當地人的一組概念Nisoswan(水渠水源)與Ikauipong do soso(喝同母奶)談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4):1029-1052。 1995 夫妻、家屋與聚落。刊於空間、力與社會,黃應貴主編,頁133-166。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6 文化接觸與物質文化的變遷:以蘭嶼雅美族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2): 415-443。 1999 時間、工作與兩性意象:蘭嶼Tao的時間觀。刊於時間、歷史與記憶,黃應貴主編,頁127-156。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1 臺東縣史雅美族篇。臺東: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2002 兩性、物與力:試論蘭嶼Tao人與物的關係。發表於「物與物質文化」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6月11日—15日,台中東勢林場。 陳敏慧 1987 從敘事形式看紅頭始祖傳說中的蛻變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3: 133-193。 黃旭 1995 雅美族之住居文化及變遷。板橋:稻鄉出版社。 黃應貴 1986[1981] 東埔社土地制度之演變:一個臺灣中部布農族聚落的研究。刊於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黃應貴編,頁371-419。台北:聯經。 1993 牟斯:關於交換與社會的象徵起源。刊於見證與詮釋,黃應貴編,頁52-83。台北:正中書局。 1999 時間、歷史與實踐: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刊於時間、歷史與記憶,黃應貴主編,頁423-483。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2 關於情緒人類學發展的一些見解:兼評臺灣當前有關情緒與文化的研究。刊於人類學的評論,頁341-376。台北:允晨文化。 楊政賢 1998 蘭嶼東清部落「黃昏市場」現象之探討──貨幣、市場與社會文化變遷。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森永 1997 雅美族漁人部落歲時祭儀。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 蘭嶼達悟生命禮俗。發表於「第一屆原住民訪問研究者期末發表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台北南港,12月19日。 董瑪女編 1995 芋頭的禮讚。板橋:稻鄉出版社。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 1997[1918]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誌稿第一卷(原名:理蕃誌稿)。陳金田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欣怡 2004 蘭嶼達悟(雅美)族的老人照護關係與社會界限之建構:護理人類學的民族誌研究。慈濟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斌雄 1982 蘭嶼漁人社大船落成禮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4: 147-196。 1989 序:雅美文化的特質。刊於雅美族及雅美文化的維護與發展,劉斌雄主持,頁1-8。內政部營建署委託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稻葉直通、瀨川孝吉 1952[1931] 紅頭嶼。野人、姍姍譯。臺東:臺灣風物雜誌社。 蔣斌 1986 蘭嶼雅美族家屋宅地的成長、遷移與繼承。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8:83-117。 蔡筱君 1997 達悟(Tao)人家屋空間之社會生產。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筱君、夏鑄九 1998 重讀達悟家屋:達悟家屋之空間生產。城市與設計學報4:37-89。 衛惠林 1959 雅美族的父系世系與雙系行為團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1-41。 1972 臺灣省通志卷八:同胄志。第八卷:雅美族篇。台中:台灣省文獻會。 衛惠林、劉斌雄 1962 蘭嶼雅美族的社會組織。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鄭惠英 1985 雅美族的大船文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7:95-155。 鄭惠英、董瑪女、吳玲玲 1986 野銀村工作房落成禮。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8:119-151。 盧幸娟 2001 發展中的台灣原住民自治:以蘭嶼達悟族為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永泉 2004a 傳統達悟神觀與基督宗教神觀的比較。刊於當達悟遇上基督,頁111-141。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4b 達悟傳統死亡觀初探:Iraraley的觀點。發表於「2004蘭嶼研究群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主辦,台北南港,12月20日。 簡鴻模 2004a 對達悟天主教本地化的初步觀察。刊於當達悟遇上基督,頁143-181。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 2004b 雅美文化與基督信仰—對蘭嶼朗島部落國宅新居落成儀式的田野觀察。當達悟遇上基督。頁303-357。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 簡鴻模等 2004 當達悟遇上基督。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 關華山 1988 雅美族的生活實質環境與宗教理念。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7: 143-175。 2004 試論雅美族傳統住居文化的可持續性。發表於「蘭嶼在地文史研究人才培訓」,台東市政府文化局主辦,台東蘭嶼,5月28-30日。 關曉榮 1991, 1992, 1994 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台北:時報。 Benedek, Dezsö 1991 The Songs of the Ancestor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ashiic Folklore. 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Bloch, Maurice & Jonathan Parry eds. 1989 Money and the Morality of Ex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hannan, Paul 1967[1959] The Impact of Money on an African Subsistence Economy. In Tribal and Peasant Economies. G. Dalton ed. Pp.123-135. Bourdieu, Pierre 1990[1980] The Logic of Practi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Burling, Robbing 1968[1962] Maximization Theories and the Study of Economic Anthropology. In Economic Anthropology. E. Leclair & H. Schneider eds. Pp. 168-187. New York :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de Beauclair, Inez 1960 Display of Wealth, Gift Exchange and Food Distribution on Botel Tobago.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8:185-210. Geertz, Hildred & Clifford Geertz 1976 Kinship in Bali.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ibson, Thomas 1986 Sacrifice and Sharing in the Philippine Highlands.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Godelier, Maurice 1977[1973] Perspectives in Marxist Anthropology. R. Brain, tra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The Making of Great Men: Mali Domination and Power among the New Guinea Baruya. R. Swyer, tra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egory, C. 1982 Gifts and Commodities. London: Academic Press. Levi-Strauss, Claude 1987 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Marcel Mauss. F. Baker trans. London: Routledge and Kagan Paul. Mabuchi, Toichi 1956 On the Yami People. In Illustrated Ethnography of Formosan Aborigines. Vol. 1, The Yami. T. Kano & K. Segawa eds. Pp. 1-18. Tokyo : Marugen. Parry, Jonathan 1986 The Gift, the Indian Gift and the “Indian Gift”. Man 21:453-73. Malinowski, Bronislaw 1984[1922] 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An Account of Native Enterprise and Adventure in the Archipelagoes of Melanesian New Guinea. Illinois: Waveland Press. Mauss, Marcel 1990[1950] The Gift: The Form and Reason for Exchange in Archaic Societies. London: Norton. Meillassoux, Claude 1981[1975] Maidens, Meal and Money: Capitalism and the Domestic Commun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hlins, Marshall 1972 Stone Age Economics. Chicago: Aldine-Atherton. 1976 Culture and Practical Reas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Cosmologies of Capitalism: The Trans-Pacific Sector of “The World System”. In Culture/Power/Knowledge: A Reader in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 N. B. Dirks, G. Elly & S. B. Ortner, eds. Pp.412-455.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Goodbye to Tristes Tropes: Ethnography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World History. In Assessing Cultural Anthropology. R. Borofsky ed. Pp.377-394. New York: McGraw-Hill. 1999 What is Anthropological Enlightment? Some Lesson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8: i-xxiii. Sharp, Lauriston 1970[1953] Steel Axes for Stone-age Australians. In Cultures of the Pacific. T. G. Harding & B. J. Wallace eds. Pp. 385-396. New York: Free Press. Wolf, Eric 1982 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 Berkeley & 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5305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這篇論文,是以蘭嶼Tao族社會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交換為主題,試圖將之區辨出幾個類型,並對應到幾個主要的社會範疇。藉由對交換類型的分析,探討為什麼「交換」可以作為當地文化特色,可以解釋各種社會範疇的構成,甚至解釋個人的成立與逐漸完整。全文主要的論證為二:(1)交換的形式如何對應到社會範疇的建構;(2)對於交換中「個體」性質的探討。最後的結論是:(1)雖然當地存在著共享(sharing)、只取不予、互惠(reciprocity)、競爭等好幾種不同的「交換」形式,分別對應到不同社會範疇:家、親戚zipos、父系「家族」,甚至「個人」。但由給予、收受、還報構成的「互惠」(reciprocity),是最基本的交換形式,其他形式都是由此發展而來。從這一點出發,重新理解上述由不同交換形式所建構的不同社會範疇;(2)進一步由父母與子女之間長期不平衡的交換,討論交換中「個體」的成立。由第六章落成禮,以及第七章個人與個人之間競爭性交換的討論,帶出:除了個體的成立之外,個體的完整也是藉由交換的機制達成。換言之,「交換」與「個體」兩者並不是相互獨立,而是「交換」界定了「個體」。
這個結論,可以解釋民族誌上強烈的「交換」行為與強烈的「個人主義」並存的現象,也可以回答蘭嶼研究史上幾個主要的問題──親屬制度中「雙邊偏父系」的傾向,是涉及「父系」範疇與(男性)個人之間生命(有限命運)的傳遞;核心家庭的重要地位,是涉及到其作為生命繁衍的節點。因此帶出對當地社會「個人」和「交換」的新理解。自然,這篇論文也留下了未解決的問題:沒有解釋「母系」範疇以及相關的婚姻交換;也沒有進一步探討聚落的性質。但至少論文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解框架──利用「交換形式」重新解釋當地社會。 | zh_TW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3T06:47:26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4-R91125005-1.pdf: 3490235 bytes, checksum: b1419c82d64fc253c7a04dd39e63a344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5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次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主題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3 1.從「經濟」層面討論蘭嶼的「交換」3 2.「交換」作為Tao社會文化特性 5 3.透過「生計經濟」與象徵體系了解蘭嶼社會 8 4.「交換」與「個人主義」 11 第三節 田野地點說明 12 第二章 田野概況 第一節 「歷史」與外在條件 14 1.日治時期的封島政策 14 2.1950年代:國家力量進入 17 3.1960年代:奠定觀光化基礎、國宅興建政策 18 4.1970年代至今:觀光事業發展、核能廢料場設置 20 第二節 野銀聚落介紹 22 1.自然環境 22 2.起源傳說 23 3.野銀聚落現況 25 第三節 討論 28 第三章 共享(sharing) 第一節 定義 29 第二節 家內的共享 30 1.一個家asa ka vahai 30 2.家內的idiom of sharing 32 第三節 Zipos內的分享 35 1.親戚zipos 35 2.Zipos內的idiom of sharing 37 3.Zipos內的親疏遠近 40 第四節 討論 44 第四章 只取不予的交換 第一節 定義 45 第二節 媒介物 45 1.傳說 45 2.水 47 第三節 「家族」50 第四節 討論 53 第五章 互惠(reciprocity) 第一節 定義 57 第二節 朋友關係 57 第三節 村人之間的互惠:建屋幫工 64 1.Syaman CE的家 66 2.Syaman Y的家 67 第四節 無法等值的回報:救命之恩 71 第五節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不平衡互惠 74 1.不平衡的互惠(unbalanced reciprocity) 74 2.深層平衡的互惠(deeply balanced reciprocity) 77 (1) 子嗣繁衍的重要性 77 (2) 命名 78 (3) 有限的命運觀 79 第六節 討論 81 第六章 一個水泥房落成禮的舉行 第一節 落成禮的意義和性質 83 第二節 落成禮的程序 84 1.籌備 84 2.儀式程序簡述 86 3.討論 93 第三節 Idiom of sharing:芋頭的分享 94 第四節 Idiom of reciprocity:豬肉的分享 95 第五節 Extreme reciprocity / competition:禮歌贈答 97 第六節 討論 100 第七章 競爭性的交換 第一節 定義 101 第二節 個人與個人之間的競爭 102 1.由直接交換產生的競爭 102 2.比較 103 3.模仿(emulation) 106 4.討論 108 第三節 競爭與限制:住宅重建計畫下的水泥房 109 1.背景 109 2.重建的家戶 110 3.空間上的競爭 112 4.家屋的擴張與信仰的規制 114 第四節 競爭與限制:土地登記 121 1.背景 121 2.傳統的土地利用概念與現代的土地登記制度 123 3.野銀的土地登記狀況 126 第五節 討論 132 第八章 結論 第一節 結論:「交換」與「個人主義」 135 第二節 討論:論文的定位 138 1.親屬制度上的爭辯 138 2.個人的生命作為長久的過程 140 3.擴大對Tao社會「交換」的理解 140 第三節 未來的發展課題 141 1.「個體」的性質與「人」的觀念 141 2.聚落的性質 142 3.「交換」的討論 143 參考書目 147 附錄 附錄1:蘭嶼地形與聚落分佈圖 153 附錄2:野銀聚落圖(1984) 154 附錄3:野銀聚落平面圖 155 附錄4:野銀水泥房區俯瞰圖 156 表目錄 表1-1 Tao文化象徵對立圖表 9 表1-2 台東縣蘭嶼鄉各村里住戶人口統計表(2005年2月) 12 表2-1 「國宅計畫」實施成果表 19 表3-1 野銀聚落一戶人口數(2005年5月) 31 表3-2 野銀聚落家戶類型表(2005年5月) 31 表3-3 野銀聚落家戶類型表(按家戶成長階段排列) 32 表3-4 魚valavonot的分配 38 表3-5 1983野銀工作房落成禮高級禮肉分配表 41 表4-1 兩個社會範疇的對照:zipos與「家族」 55 表6-1 豬肉分配部位與對象 95 表6-2 落成禮程序中的豬肉分配 95 表6-3 落成禮中的「交換」媒介物與對象 100 表7-1 野銀聚落住宅整(新)建計畫 受補助者申請經費年度 110 表7-2 野銀聚落住宅整(新)建計畫 執行進度 110 表7-3 野銀聚落受補助住宅 整(新)建家戶樓層數 113 表7-4 蘭嶼Tao族傳統土地使用 123 表7-5 野銀地段土地登記筆數 126 表7-6 野銀地段每人土地登記筆數統計 127 表7-7 野銀地段每人土地登記面積統計 127 表7-8 野銀地段土地登記面積比例(按地目分類) 128 表8-1 不同交換類型所對應的社會範疇 135 圖目錄 圖1-1 Tao食物分類範疇關係圖 9 圖2-1 2005年4月野銀聚落設籍人口數 26 圖2-2 2005年4月野銀聚落實住人口數 26 圖3-1 Zipos成員及親屬稱謂 36 圖6-1 落成禮豬肉分配示意圖 96 圖7-1 Syapen T的家屋平面圖 114 圖7-2 Syaman L的家屋平面圖 115 圖7-3 Tao傳統家屋單元配置圖 116 圖7-4 Syapen Lg的家屋一樓平面圖 117 圖7-5 Si P的雜貨店兼住家平面圖 119 圖7-6 土地登記面積與人數比 128 圖7-7 野銀地段土地登記類別比例 129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交換」與「個人主義」:蘭嶼野銀聚落的例子 | zh_TW |
dc.title | 'Exchange' and 'Individualism': A Case Study at Ivalino, Lan-Yu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93-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陳玉美,童元昭 | |
dc.subject.keyword | 交換,互惠,共享,個人主義,達悟族,蘭嶼,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exchange,reciprocity,individualism,Tao,Lan-Yu, | en |
dc.relation.page | 156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05-07-29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文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人類學研究所 | zh_TW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人類學系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
ntu-94-1.pdf Restricted Access | 3.41 MB | Adobe PDF |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