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社會科學院
  3. 國家發展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94293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蕭全政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Chyuan-Jenq Shiauen
dc.contributor.author張孟湧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Meng-Yung Changen
dc.date.accessioned2024-08-15T16:39:40Z-
dc.date.available2024-08-16-
dc.date.copyright2024-08-15-
dc.date.issued2024-
dc.date.submitted2024-08-03-
dc.identifier.citation壹、中文
一、專書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11)。《毛澤東傳:第六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宣傳部(1989)。《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北京:人民出版社。
尹俊、徐嘉(2022)。《中國式規劃:從「一五」到「十四五」》。香港:中和出版公司。
毛澤東(1977)。《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1)。《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丹莉(2014)。《中國的走向:經濟體制改革》。北京:北京時期華文書局。
王滬寧(1989)。《王滬寧集-比較・超越》。黑龍江: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白信(2018)。《習近平是如何成為一位超級政治強人的?對一場柔性政變的持續觀察》。台北:新銳文創。
朱嘉明(2013)。《中國改革的崎路》。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江澤民(2006)。《江澤民文選: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余汝信(2021)。《風暴歷程-文革中的人民解放軍》(上冊、下冊)。香港:新世紀出版公及傳媒公司。
吳大英、劉瀚(2007)。《政治體制改革與法制建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吳偉(2014)。《中國80年代政治體制改革的台前幕後》。香港:新世紀出版社。
吳國光、鄭永年(1994)。《論中央-地方關係:中國制度轉型中的一個軸心問題》。香港:牛津出版社。
李文志(1997)。《後冷戰時期美國的亞太戰略:從扇型戰略到新太平洋共同體》。臺北:憬藝企業有限公司。
李志綏(2023)。《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台北:時報文化。
李坤睿(2018)。《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政治》。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宗鳳鳴(2007)。《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修訂版)》。香港:開放出版社。
林尚立(2007)。〈從中共「十七大」前瞻中國大陸的政治體制改革〉,天津:新華書店。
林洸興(2011)。《2012中國經濟不能說的秘密:一個趨勢投資家的真實告白》。台北:高寶國際出版。
林洸耀(2016)。《把脈中國:對習近平的第一手觀察》。台北:遠見天下文化。
俞可平(2001)。《中國政治體制》。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姚桂榮(2013)。《大躍進運動的社會心理基礎研究》。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
胡逢瑛、吳非(2016)。《俄羅斯公共外交與地緣政治-烏克蘭危機之下普京時期的再造》。台北:獨立作家出版社。
胡鞍鋼(2014)。《民主決策:中國集體領導體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范恆山(1988)。《政治體制改革辭典》。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
郎咸平、王牧笛、王今(2015)。《郎咸平、王牧笛、王今說:中國進入從亂局到變局關鍵十年》。台北:高寶國際。
徐中約(2002)。《中國近代史(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10)。《2010年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報告》。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寇健文(2010)。《中共菁英政治的轉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10》。台北:五南圖書。
張士義、王祖強、沈傳寶(2018)。《從一大到十九大: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北京:東方出版社。
張亞中、孫國祥(1999)。《美國的中國政策》。台北:生智出版社。
張執中(2022a)。《從上而下的改革:習近平時期中共幹部監督與動員》。台北:五南圖書。
張榮豐(1983)。《中共經濟特區之研究》。台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
習近平(201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
習近平(201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
習近平(2020)。《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
習近平(2021)。《論中國共產黨歷史》。香港:中華書局。
習近平(202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
陳永發(1998)。《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陳德昇(1999)。《中共國務院機構改革之研究(1978-1998)》。台北:永業出版社。
陳麗鳳(2008)。《中國共產黨領導體制的歷史考察:1921-200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陸南泉、姜長斌(1999)。《蘇聯劇變深層次原因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楊光斌(2011)。《中國政治發展的戰略選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楊奎松(1994)。《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楊開煌(2007)。《新政:胡錦濤時期的政治變遷》。台北:海峽學術出版。
鄒讜(2012)。《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角度看》。香港: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趙全勝(2010)。《大國政治與外交-美國、日本、中國與大國關係管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趙建民(2014)。《中國決策:領導人、結構、機制、過程》。台北:五南圖書。
趙紫陽(2009)。《國家的囚徒-趙紫陽的秘密錄音》。台北:時報文化。
遠藤譽(2022)。《習近平對鄧小平的復仇-陷害其父親習仲勳的罪魁禍首正是鄧小平》。新北:匠心文創。
劉智峰(2007)。《中國政治:當代中國政治若干問題分析》。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劉麗華、季小軍(2014)。《強勢領袖習近平》。香港:明鏡出版社。
鄧小平(1993)。《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鄧小平(1994)。《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鄧聿文(2023)。《不合時宜的人民領袖:習近平研究》。台北:獨立作家出版社。
鄭永年(2000)。《政治漸進主義:中國的政治改革與民主化前景》。台北:吉虹資訊。
鄭永年(2016)。《中國模式:經驗與挑戰》。北京:中信出版集團公司。
鄭謙、龐松、韓鋼、張占斌(1988)。《當代中國政治體制發展概要》。北京:中央黨史資料出版社。
蕭功秦(2008)。《中國的大轉型:從發展政治學看中國變革》。北京:新星出版社。
蕭全政(1988)。《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台北:桂冠圖書。
蕭全政(2020)。《臺灣政治經濟學:如何面對全球化與鍾美海陸爭霸的衝擊?》。台北:時報文化。
戴鴻超(2015)。《槍桿、筆桿和權術:蔣介石與毛澤東治國之道》。台北:時報文化。
鍾延麟(2013)。《文革前的鄧小平:毛澤東的「副帥」(1956-1966)》。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韓文甫(1993)。《鄧小平傳v.2治國篇》。台北:時報文化。
魏明鐸(1993)。《中國共產黨紀律檢察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蘇紹智(2001)。《中國大陸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丁永康(1997)。〈毛、鄧時代的政治發展:左與右政治路線探析〉,《中國大陸研究》40(10):1-13。
丁樹範(1994)。〈黨政分開的改革〉,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治發展》,頁83-123。台北:政大國關中心。
尹鈦(2020)。〈當代中國政治中「領導核心」制之研究〉,《二十一世紀》第178期:86-104。
王文杰(2018)。〈中共全面依法治國政策與影響:法治運作與實踐—以監察法為中心〉,《展望與探索》16(4):89-102。
王信賢(2018)。〈科技威權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大陸國家社會關係〉,《展望與探索》16(5):111-127。
王信賢(2021)。〈百年中共與中國政治-習近平的天命與挑戰〉,《臺灣民主季刊》18(4):129-154。
王信賢(2023)。〈2023 年中共「兩會」觀察與評析〉,《遠景論壇》,第22期:1-3。
王祐年(2017)。〈習近平掌握軍權的策略〉,《海軍學術雙月刊》51(2):127-141。
王尊彥(2022)。〈中共20大後中國大陸安全環境初步評估〉,《展望與探索》20(11):31-37。
王欽雙(2010)。〈八大前後毛澤東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央領導體制的若干思考與實踐〉,《黨的文獻》2010年第4期:30-35。
王鵬程(2022)。〈俄烏戰爭與恐怖主義〉,《俄烏戰爭專題論文集》,頁61-86。桃園市:國防大學。
包煒杰(2021)。〈從「舉國體制」到「新型舉國體制」:歷史與邏輯〉,《社會主義研究》第五期:104-110。
巨克毅(2008)。〈當前美國的東亞戰略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21期:19-44。
石之瑜(1993)。〈中共第三世界外交原則之評析〉,《問題與研究》32(7):69-80。
吳秀玲(2017)。〈中共中央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評析〉,《展望與探索》15(2):37-44。
吳秀玲(2019)。〈中共國家監察委運作現況〉,《中共「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一週年之觀察」》,頁17-23。台北: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研究報告。
吳若瑋(2018)。〈中國大陸倡設「亞投行」的策略、發展與影響〉,《展望與探索》16(3):42-63。
宋國誠(1994)。〈中共「八屆人大二次會議」後的發展情勢與對策〉,《中國大陸研究》37(5):5-19。
宋國誠(2008)。〈科學發展觀-中國第三次社會轉型〉,《中國大陸研究》51(2):97-134。
李志強(2021)。〈美中新局對兩岸經貿可能的影響〉,《兩岸經貿》第351期:8-11。
李亞明(2006)。〈中共「政黨居主」的政治體制改革策略〉,《復興崗學報》第87期:121-146。
李承禹(2012)。〈美國「戰略緊縮」與「重返亞洲」策略下的美「中」競局〉,《戰略與評估》3(3):79-106。
李明峻(2023)。〈東北亞軍事對峙對安保情勢的影響〉,《遠景論壇》,第80期:1-4。
李浩銘(2018)。〈路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後的司法獨立問題〉,《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4(2):99-116。
李福鐘(2003)。〈中國共產黨為什麼放棄新民主主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0期:189-240。
李福鐘(2022)。〈黨的路線與權力鬥爭:回顧毛澤東以來中共重大路線鬥爭〉,《遠景基金會季刊23(1):45-93。
沈有忠(2004)。〈鄧小平與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展望與探索》2(5):79-90。
侍建宇(2020)。〈半途而廢的美國「新絲路倡議」及其啟示〉,《歐亞研究》第十一期:27-34。
周望(2015)。〈「領導小組」如何領導?—對「中央領導小組」的一項整體性分析〉,《理論與政策》2015年第1期:95-99。
林正義(2023)。〈拜登對中國的「小院高牆」政策〉,《遠景論壇》,第58期:1-3。
林佳宜(2022)。〈近期美國對中晶片禁令之發展及對台影響〉,《國防安全雙週報》第70期:7-12。
林秋明、葛惠敏、黃基禎(2022)。〈習近平時期數位維穩政策及意涵研究(2012—2022年)〉,《安全與情報研究》5(2):103-134。
林雅鈴(2022)。〈中共二十大後的經濟走向分析〉,《國防安全雙週報》第66期:7-10。
林經緯(2006)。〈中俄軍事合作的轉變-從中俄聯合軍演探討〉,《中國大陸研究》49(4):49-75。
邱延正(2020)。〈從辯證法邏輯看中共領導人更替之指導思想¬-否定觀之揚棄定律〉,《展望與探索》18(2):39-72。
邱師儀(2023)。〈拜登與川普印太戰略之異同〉,《歐亞研究》第25期:71-78。
邵宗海(2005)。〈中共中央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定位〉,《中國大陸研究》48(3):1-23。
金耀基(1971)。〈舒曼:共產中國的意理與組織〉,《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1):264-271。
金觀濤、劉青峰(1992)。〈中國共產黨為甚麼放棄新民主主義?〉,《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13期:13-25。
洪銘德、李玫憲(2012)。〈歐巴馬政府東南亞外交政策之分析〉,《亞太研究論壇》第55期:77-113。
孫彩紅(2022)。〈改革開放以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歷史與發展邏輯〉,《行政論壇》,第2期:54-61。
徐斯勤(2007)。〈中國大陸中央與各省關係中的水平性與垂直性權力競 爭,1993~2004:菁英政治與投資政策的議題聯結分析〉,《中國大陸研究》,50(2):1-33。
徐斯儉(2001)。〈中國大陸九〇年代之政治改革與制度變遷〉,《中國大陸研究》44(2):1-29。
徐湘林(2000)。〈以政治穩定為基礎的中國漸進政治改革〉,《戰略與管理》2000年第5期:16-26。
徐湘林(2002)。〈「摸著石頭過河」與中國漸進政治改革的政策選擇〉,《天津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43-46。
徐湘林(2004)。〈政治改革政策的目標設定與策略選擇〉,《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年第6期:21-27。
徐湘林(2005)。〈中國政治改革政策的目標和策略選擇〉,黃衛平、汪永成(主編),《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報告Ⅳ》,頁156-16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徐湘林(2015)。〈社會轉型與國家治理-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取向及其政策選擇〉,《政治學研究》2015年第1期:3-10。
徐湘林(2017)。〈政治體制改革與國家治理現代化〉,《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7年第4期:22-26。
耿曙(2009)。〈大陸失業勞工潮對社經之影響〉,《展望與探索》7(1):21-26。
袁易(1994)。〈論中國大陸轉型期中的認同政治〉,《中國大陸研究》37(6):5-18。
袁易(1995)。〈中共威權政體轉型的政治動力〉,《中國大陸研究》38(6):5-17。
袁新濤(2016)。〈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與軍委主席負責制的形成和發展〉,《黨的文獻》第175期:104-113。
高王凌(2012)。〈中國共產黨為甚麼放棄新民主主義?〉,《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133期:32-43。
高長(2017)。〈大陸倡議「一帶一路」的政治經濟分析〉,《展望與探索》15(6):52-70。
寇健文(2006)。〈中共與蘇共高層政治的演變:軌跡、動力與影響〉,《問題與研究》45(3):39-75。
崔金梅、石微巍(2017)。〈新時期中俄貿易影響因素實證分析〉,《歐亞經濟》2017年第6期:43-126。
張孟湧(2013)。〈美國重返亞洲後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走向之研究〉,《國家發展研究》13(1):157-197。
張執中(2018a)。〈中共19屆2中與3中全會評析〉,《展望與探索》16(3):8-15。
張執中(2018b)。〈黨國意識形態的權力與制度:習近平時期的觀察〉,《展望與探索》16(4):71-88。
張博(2019)。〈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部門機構改革的歷史與邏輯〉,《理論與改革》第五期:93-106。
張新宇、康乃馨(2017)。〈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政府與市場關係的思想研究〉,《經濟縱橫》第10期:12-20。
張鐵志(2005)。〈新書介紹:《中共新領導層:十六大後的挑戰與機遇》〉,《遠景基金會季刊》6(1):215-219。
連弘宜(2006)。〈世紀之交的俄羅斯東亞政策-析論俄中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係」之運作現況〉,《國際關係學報》第二十一期:71-111。
郭祥瑞(2019)。〈從監察委員會入憲案評析對中國大陸「依法治國」之挑戰〉,《展望與探索月刊》17(2):73-90。
郭瑞華(2003)。〈中共十六大之人事布局分析〉,《展望與探索月刊》1(1):9-24。
陳至潔(2010)。〈重鑄紅色天平:中國司法改革的政治邏輯及其對法治的影響〉,《政治科學論叢》第45期:69-105。
陳明明(2008)。〈「一線」「二線」體制的由來與變遷〉,《復旦政治學評論》第6輯:283-339。
陳勁、陽鎮、朱子欽(2021)。〈新型舉國體制的理論邏輯、落地模式與應用場景〉,《改革》第5期:1-17。
陳美菊(2008)。〈次級房貸風暴對全球經濟之影響〉,《經濟研究》第8期:249-271。
陳美菊(2009)。〈全球金融危機之成因、影響及因應〉,《經濟研究》第9期:261-296。
陳德昇(2018)。〈習近平時期體制變遷與治理策略〉,《展望與探索》16(5):41-61。
陶儀芬(2006)。〈政治權力交替與經濟修正主義:集體行動與改革時期中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問題與研究》45(3):77-102。
黃信豪(2023)。〈習近平時期高層領導小組的發展:中共游擊式政策風格〉,《遠景基金會季刊》24(1):5-46。
楊奎松(1997)。〈毛澤東為什麼放棄新民主主義-關於俄國模式的影響問題〉,《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4期:139-153。
楊喜慧、陳明通(2016)。〈中國發展模式是否成為亞洲國家的學習對象?-一項東亞13國民眾的調查〉,《政治學報》第61期:1-27。
楊開煌(2014a)。〈中共「依法治國」的分析〉,《海峽評論》第288期:82-86。
楊開煌(2014b)。〈習近平出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小組長之政治意涵〉,《展望與探索》12(2):7-16。
趙建民(1993)。〈論中共的政治體制改革〉,《中國大陸研究》36(3):5-20。
趙建民(2014)。〈「法治中國」長路迢遙-評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展望與探索》12(11):1-4。
鄢一龍(2017)。〈六權分工:中國政治體制概括新探〉,《清華大學學報》32(2):158-171。
劉孟俊、鄭至涵(2020)。〈解析中國大陸「雙循環與新基建」戰略〉,《兩岸經貿》第346期:2-5。
蔡文軒(2004)。〈中共「二線分工」變遷之研究:歷史制度主義的觀點〉,《政治學報》第38期:207-244。
蔡文軒(2021)。〈中國大陸修改《全國人大代表會組織法》研析〉,《展望與探索》19(6):1-6。
蔡文軒(2023)。〈中共政治法規的本質:辯證邏輯與制度化視野〉,《中國大陸研究》66(1):109-130。
蔡文軒、林瑞華(2022)。〈科技創新與央地關係:習近平時代的政策汲取、擴散與調適〉,《遠景基金會季刊》23(4):3-51。
蔡明彥(2015)。〈中國「強軍夢」面臨的三大挑戰〉,《新社會政策》第40期:33-35。
盧業中(2021)。〈拜登政府外交新政:大國政治的解析〉,《全球政治評論》第75期:7-12。
蕭功秦(2004)。〈中國大陸的發展型權威政治演變的過程及其對經濟與社會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47(4):107-118。
蕭全政(1994)。〈兩種社會科學典範〉,《政治科學論叢》第5期:59-85。
蕭全政(2004)。〈論中共的「和平崛起」〉,《政治科學論叢》第22期:1-30。
薛健吾(2022)。〈中國「一帶一路」的進展與影響,2013~2021〉,《中國大陸研究》65(2):117-157。
謝沛學(2019)。〈習近平防範七大風險談話之觀察〉,《國防安全雙周報》第33期:1-6。
謝宜澤、胡鞍鋼(2021)。〈新型舉國體制:時代背景、基本特徵與適用領域〉,《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8(4):18-26。
謝念億(2023)。〈解讀中國大陸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經濟前瞻》第208期:32-37。
謝順峰、鍾銘泰(2016)。〈當前中國大陸供給側改革成效初探-兼論對台資銀行之影響〉,《兩岸金融季刊》4(4):65-91。
鍾延麟(2010)。〈鄧小平在「高饒事件」中之角色與作為〉,《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2(4):521-562。
鍾富國(2021)。〈中國大陸突破「卡脖子」技術的政策觀察〉,《經濟前瞻》第198期:82-86。
魏百谷(2009)。〈喬治亞境內南奧塞梯及阿布哈茲爭議之探討〉,《新世紀智庫論壇》第47期:83-90。

三、專書譯著
江威儀、黃富琪(譯),Kevin Rudd(原著)(2022)。《可避免的戰爭:美國與習近平治理下的中國》。台北:遠見天下文化。
吳潤璿(譯),Pantsov, Alexander V.(原著)(2016)。《鄧小平:革命人生》。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呂增奎、王新穎(譯),Shambaugh, David L.(原著)(2012)。《中國共產黨:收縮與調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林育立(譯),Kai Strittmatter(原著)(2022)。《和諧社會:中國,大數據監控下的美麗新世界》。台北:時報文化。
林添貴(譯),Lampton, David M.(原著)(2020a)。《中國夢從鄧小平到習近平》。台北:遠流出版。
林添貴(譯),Mahbubani, Kishore.(原著)(2020b)。《中國贏了嗎?挑戰美國的強權領導》。台北:遠見。
林添貴(譯),Pantsov, Alexander. & Levine, Steven.(原著)(2021)。《毛澤東:真實的故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林添貴(譯),Pillsbury, Michael(原著)(2015)。《2049百年馬拉松:中國稱霸全球的秘密戰略》。台北:麥田,城邦文化出版。
侯英豪(譯),Shambaugh, David L.(原著)(2018)。《中國的未來》。台北:好優文化。
柯洛漪(譯),Nathan, Andrew J.(原著)(2000)。《蛻變中的中國:政經變遷與民住化契機》。台北:城邦文化出版。
洪慧芳(譯),Julia Lovell(原著)(2022)。《毛主義:紅星照耀全世界:一部完整解讀毛澤東思想的全球史》。台北:麥田出版公司。
卿文輝、崔海智、周益躍(譯),Pantsov, Alexander V.(原著)(2015)。《毛澤東傳:插圖本》。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
張苓蕾、黃妤萱、鄭依如(譯),Whitlock, Craig(原著)(2022)。《阿富汗文件:從911反恐開戰到全面撤軍,阿富汗戰爭真相揭密》。新北:黑體文化。
梁文傑(譯),Pei, Minxin(原著)(2022)。《出賣中國》。新北:八旗文化。
馮克利(譯),Vogel, Ezra F.(原著)(2020)。《鄧小平改變中國》。台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溫恰溢(譯),Shirk, Susan. L.(原著)(2008)。《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廖怡錚(譯),天兒慧(原著)(2016)。《巨龍的胎動:毛澤東、鄧小平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
霍燕丹(譯),石川禎浩(原著)(2023)。《中國共產黨百年史:革命、開放到專政,共產黨特質的世紀追尋》。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
薛青詩(譯),Ringen, Stein(原著)(2017)。《完美的獨裁: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新北:左岸文化。
譚天(譯),Economy, Elizabeth C.(原著)(2019)。《習近平與新中國:中國第三次革命的機會與挑戰》。台北:遠見天下文化。
譚天(譯),Green, Michael J.(原著)(2022)。《安倍晉三大戰略》。新北:八旗文化。
蘆荻(譯),峰村健司(原著)(2016)。《站上十三億人的頂端:習近平掌權之路》。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四、編著論文
丁樹範(2019)。〈中國大陸軍事研究〉,徐斯勤(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專書:「十八大」以來中國大陸的發展與變遷》,頁194-220。台北:陸委會。
王元綱(2006)。〈中共在美國安全戰略中的角色〉,宋燕輝(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2001-2003》,頁97-120。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王韻(2022)。〈習近平十年:「頂端優勢」邏輯下的政社關係變化〉,吳玉山、寇健文、王信賢(主編),《一個人或一個時期: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頁215-247。台北:五南圖書。
江振昌(1994)。〈政治體制改革的背景〉,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治發展》,頁39-81。台北:政大國關中心。
吳玉山(2022)。〈習近平現象〉及〈從比較共產主義看中共百年〉,吳玉山、寇健文、王信賢(主編),《一個人或一個時期: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頁1-55。台北:五南圖書。
林正義(2002)。〈美國與中共建設性戰略夥伴關係及其對台灣的影響〉,裘兆琳(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8-2000》,頁1-36。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俞可平(2006)。〈中國模式:經驗與鑒戒〉,俞可平等(主編),《中國模式與「北京共識」-超越華盛頓共識》,頁11-2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徐斯勤(2019)。〈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關係〉,徐斯勤(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專書:「十八大」以來中國大陸的發展與變遷》,頁118-159。台北:陸委會。
徐斯儉(2016)。〈後集權轉型的極限〉,徐斯儉(主編),《習近平大棋局:後集權轉型的極限》,頁23-49。台北:INK印刷文學。
徐斯儉、王占璽(2016)。〈消失中的威權韌性-習近平時期的國家社會關係〉,徐斯儉(主編),《習近平大棋局:後集權轉型的極限》,頁83-113。台北:INK印刷文學。
馬德普(2006)。〈漸進性、自主性與強政府-分析中國改革模式的政治視角〉,俞可平等(主編),《中國模式與「北京共識」-超越華盛頓共識》,頁211-22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寇健文(2012)。〈中共「十八大」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人選〉,陳德昇(主編),《中共「十八大」菁英甄補:人事、政策與挑戰》,頁89-116。台北:INK印刷文學。
寇健文(2022)。〈政治領袖眼中的政治:習近平和他的中國〉,吳玉山、寇健文、王信賢(主編),《一個人或一個時期: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頁59-87。台北:五南圖書。
張弘遠(2022)。〈習近平時期的經濟治理:「以黨領政」下的管制型市場社會主義〉,吳玉山、寇健文、王信賢(主編),《一個人或一個時期: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頁185-213。台北:五南圖書。
張國城(2016)。〈軍委集權、政令合一-習近平執政下的中國軍事改革〉,徐斯儉(主編),《習近平大棋局:後集權轉型的極限》,頁175-201。台北:INK印刷文學。
張執中(2022b)。〈找回「初心」:習近平時期黨紀處分與政治秩序的重建〉,吳玉山、寇健文、王信賢(主編),《一個人或一個時期: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頁131-156。台北:五南圖書。
郭瑞華(2019)。〈中國大陸概況〉,徐斯勤(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專書:「十八大」以來中國大陸的發展與變遷》,頁14-56。台北:陸委會。
陳亮智、陳鴻鈞、鍾志東(2018)。〈美國的「印太戰略」〉,李哲全、李俊毅(主編),《2018印太區域安全評估報告》,頁19-30。台北: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
曾偉峯(2022)。〈個人集權與地方分權並存:習近平時期之央地管控〉,吳玉山、寇健文、王信賢(主編),《一個人或一個時期: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頁157-181。台北:五南圖書。
黃介正(2002)。〈美國臺海安全戰略:政治與軍事分析〉,裘兆琳(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1998-2000》,頁123-150。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黃宗鼎、龔祥生、洪子傑、陳穎萱(2018)。〈習近平核心的中共政治發展〉,歐錫富、黃宗鼎(主編),《2018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頁5-38。台北: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
董立文(2016)。〈從孤鳥到十二把刀-習近平的權力之路〉,徐斯儉(主編),《習近平大棋局:後集權轉型的極限》,頁51-81。台北:INK印刷文學。
趙建民(2004)。〈胡溫體制下中共政治改革與修憲〉,朱新民(主編),《2003胡溫體制權力與政策總體檢》,頁43-64。台北:兩岸遠景交流基金會。
劉致賢(2019)。〈中國大陸經濟情勢〉,徐斯勤(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專書:「十八大」以來中國大陸的發展與變遷》,頁222-246。台北:陸委會。
歐陽新宜(1994)。〈政治體制改革的理論〉,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治發展》,頁7-37。台北:政大國關中心。
蔡文軒(2022)。〈黨政融合:與習近平中國的集權化領導〉,吳玉山、寇健文、王信賢(主編),《一個人或一個時期: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頁109-130。台北:五南圖書。
蔡明彥(2016)。〈進兩步、退一步-習近平主政下中國的強勢外交〉,徐斯儉(主編),《習近平大棋局:後集權轉型的極限》,頁143-174。台北:INK印刷文學。
蔡欣怡(2023)。《中國的演化式治理:威權主義下國家與社會互動》。徐斯儉、蔡欣怡、張鈞智(主編),《威權演化論:中國如何治理?國家與社會如何維持動態關係?》,頁29-66。新北:左岸文化。
鄧聿文(2017)。〈中國政改:歷程、原則、方向與可能性〉,郝志東(主編),《遙望星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困境與出路(上)》,頁37-81。新北:致學學術出版社。
盧俊偉、邱俊榮(2016)。〈從政左經右到新常態-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極限與變革〉,徐斯儉(主編),《習近平大棋局:後集權轉型的極限》,頁115-142。台北:INK印刷文學。
鍾志東、陳亮智(2019)。〈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政策作為〉,李哲全、王尊彥(主編),《2018印太區域安全情勢評估報告》,頁5-20。台北: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
鍾延麟(2022)。〈「社會主義習近平化」:對中共第三個《歷史決議》的內容分析〉,吳玉山、寇健文、王信賢(主編),《一個人或一個時期:習近平執政十週年的檢視》,頁91-107。台北:五南圖書。
聶日明(2017)。〈中國司法制度的歷史、現狀及其改革路線圖〉,郝志東(主編),《遙望星空: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困境與出路(上)》,頁175-220。新北:致學學術出版社。
魏澤民(2000)。〈毛澤東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陳百年先生學術論文獎論文集(三)》,頁51-84。台北:陳百年先生學書基金會。

五、學位論文
王絲瑩(2018)。〈普丁時期俄羅斯對韓國外交政策之研究(2000—2016年)〉。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
包淳亮(2004)。《共黨國家二元領導體制之研究-蘇聯與中共個案分析》。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呂雅雯(2020)。《川普政府對中國牽制政策:從印太戰略至美中貿易戰》。嘉義:中正大學戰略暨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世明(2009)。《中共中央紀檢組織反腐功能研究-以偵辦陳良宇案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高順德(2007)。〈中共後冷戰時期的睦鄰政策〉。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卓穎(2023)。《習近平時期「中國式現代化」研究(2012-2023)》。台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如音(2003)。《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人大與中國共產黨關係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華昇(2013)。《鄧小平時期廣東個案之分析》。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賴皆興(2002)。《中共意識型態發展中的後殖民意涵:由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到三個代表》。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庭萱(2023)。《習近平反腐運動下地方官員的忠誠信號》。台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六、研討會論文
蕭全政(2003)。〈何謂政治經濟學?〉,「政治經濟學學科定位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10月18日。

七、報紙
徐尚禮(2012)。〈兩國常態化演習5次陸軍1次海上〉,《旺報》,4月23日,版A3。
陳一新(2012)。〈美國亞太戰略部署針對性日益升高〉,《旺報》,6月4日,版C7。

八、網路資料
BBC NEWS中文(2015)。〈觀點:中共需要重建合法性〉。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09/150923_rebuilding_ccp_legitimacy。2023/01/25檢索。
BBC NEWS中文(2017)。〈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黨章 權力比肩毛鄧?〉。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1732749。2023/03/25檢索。
BBC NEWS中文(2020)。〈WTO稱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違反貿易規則 但裁決效力幾乎為零〉。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4175607。2023/10/30檢索。
BBC NEWS中文(2021a)。〈中共軍隊與核心權力:余汝信新書揭秘「文革」中的人民解放軍〉。2024/03/19檢索。
BBC NEWS中文(2021b)。〈拜登外交政策定調:強硬應對中俄威脅 遏制專制主義崛起〉。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5946302。2024/05/30檢索。
BBC NEWS中文(2022a)。〈中國戰略關注:支持俄羅斯共同反對北約擴張 但在烏克蘭問題上「謹慎行事」〉。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0433794。2024/03/30檢索。
BBC NEWS中文(2022b)。〈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芯片法案 企業如何在中美間「選邊站隊」〉。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62420404。2023/10/30檢索。2024/05/30檢索。
BBC NEWS中文(2023)。〈美中科技戰從技術管控到投資管控 高科技背後的博弈與風險〉。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66530604。2024/05/30檢索。
FT中文網(2014)。〈習近平反腐能走多遠?〉。https://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5263?archive。2023/09/21檢索。
FT中文網(2015)。〈鄭永年:中國未來30年的任務〉。https://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5137?full=y&archive。2023/09/21檢索。
FT中文網(2017)。〈「一帶一路」與中國的「新改革開放」〉。https://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75165?archive。2023/09/21檢索。
FT中文網(2023a)。〈成朝庭:戰略競爭視角下的「一帶一路」〉。https://big5.ftchinese.com/story/001100682?archive。2023/10/21檢索。
FT中文網(2023b)。〈葉勝舟:中國十年「打虎」路〉。https://big5.ftchinese.com/story/001100520?archive。2023/09/21檢索。
RFA(2022)。〈中國透視:懷念鮑彤先生〉。https://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zhongguotoushi/panel-11162022153300.html。2023/05/21檢索。
RFA(2024)。〈習近平否定鄧氏政治體制改革也是師承江澤民〉。https://www.rfa.org/mandarin/zhuanlan/yehuazhongnanhai/gx-02262024160528.html。2024/03/1檢索。
RFI(2015)。〈評論指江澤民上海幫勢力土崩瓦解〉。https://www.rfi.fr/tw/中國/20150813-評論指江澤民上海幫勢力土崩瓦解。2023/06/20檢索。
RFI(2018a)。〈中共下週召開十九屆二中全會 專門討論修憲問題〉。https://www.rfi.fr/tw/中國/20180112-中共下週召開十九屆二中全會-專門討論修憲問題。2023/06/20檢索。
RFI(2018b)。〈習近平要國人練好內功 大不了自力更生〉。https://www.rfi.fr/tw/中國/20180927-習近平要國人練好內功-大不了自力更生。2023/12/20檢索。
RFI(2020)。〈李克強提中國6億人月入僅1000元 專家受官媒訪問強調是平均〉。https://www.rfi.fr/tw/中國/ 20200601-李克強提中國6億人月入僅1000元-專家受官媒訪問強調是平均。2024/05/20檢索。
RFI(2022)。〈10年後拜登與習近平重聚首:曾經相談68小時後今對決?〉。https://www.rfi.fr/tw/中國/20221112—10年後拜登與習近平重聚首-曾經相談68小時後今對決。2024/05/20檢索。
RFI(2023)。〈2022年美中貿易額與貿易逆差雙雙創新高〉。https://www.rfi.fr/tw/中國/ 20230208—2022年美中貿易額與貿易逆差雙雙創新高。2023/06/20檢索。
RFI(2024)。〈兩會前最後一關? 習近平審閱政治局委員述職報告〉。https://www.rfi.fr/tw/中國/20240226-兩會前最後一關-習近平審閱政治局委員述職報告。2024/02/28檢索。
VOA(2021)。〈專訪傅士卓:重新思考中國政治與中共十九大六中全會前瞻〉。https://www.voacantonese.com/a/interview-with-Joseph-Fewsmith-rethinking-Chinese-politics-20211020/6278104.html。2024/02/28檢索。
VOA(2023)。〈吳國光:權體制重建的大補丁—評中共組建中央社會工作部〉。https://www.voacantonese.com/a/wu-guoguang-on-ccp-social-work-department-20230327/7024383.html。2024/04/28檢索。
人民網(2012)。〈習近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http://cpc.people.com.cn/18/n/2012/1116/c350821-19596022.html。2024/03/6檢索。
人民網(2014a)。〈毛澤東時代的央地關係變遷〉。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2014/0825/c388253-25532921.html。2023/12/16檢索。
人民網(2014b)。〈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1次會議〉。http://cpc.people.com.cn/BIG5/n/2014/0123/c64094-24201660.html。2023/12/16檢索。
人民網(2015a)。〈中央決定新設8家中央紀委派駐機構〉。http://fanfu.people.com.cn/BIG5/n/2015/0212/c64371-26557534.html。2023/06/25檢索。
人民網(2015b)。〈辯證看待「人走茶涼」〉。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0810/c1003-27434178.html。2024/02/25檢索。
人民網(2016a)。〈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實現派駐紀檢機構全覆蓋〉。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16/0105/c1001-28015866.html。2023/06/25檢索。
人民網(2016b)。〈王岐山:用擔當的行動詮釋對黨和人民的忠誠〉。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0719/c117092-28565024.html。2023/10/31檢索。
人民網(2016c)。〈栗戰書: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http://dangjian.people.com.cn/BIG5/n1/2016/1116/c117092-28871091.html。2023/10/31檢索。
人民網(2018a)。〈全面從嚴治黨大事記〉。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18/0303/c64387-29845199.html。2023/06/25檢索。
人民網(2018b)。〈總書記帶領我們「精准脫貧」〉。http://cpc.people.com.cn/n1/2018/1005/c64387-30325615.html。2023/10/31檢索。
人民網(2022)。〈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http://cpc.people.com.cn/n1/2022/1028/c64387-32553528.html。2023/10/30檢索。
人民網(2023)。〈我國已與152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n1/2023/0825/c1004-40063789.html。2023/10/30檢索。
人民網(2024)。〈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24/0716/c1001-40278656.html。2024/07/20檢索。
上觀新聞(2018)。〈18年兩次「卡脖子」報導,中國科技經歷了什麼?〉。https://m.jfdaily.com/wx/detail.do?id=103210。2023/05/30檢索。
大紀元(2014)。〈賀國強十八大後罕見「露面」曾與胡錦濤聯手逼迫薄熙來〉。https://www.epochtimes.com/b5/14/1/2/n4049079.htm。2024/02/12檢索。
大紀元(2017)。〈地方換屆結束 江派利益地盤沒落〉。https://www.epochtimes.com/b5/17/7/1/n9343172.htm。2023/11/12檢索。
大紀元(2022)。〈中共兩會前 52名副國級以上官員向習近平述職〉。https://hk.epochtimes.com/news/2022-03-04/60364371。2023/10/30檢索。
大紀元(2023)。〈王友群:傅政華「電視認罪」等四件事劍指誰?〉。https://www.epochtimes.com/b5/23/1/11/n13904741.htm。2023/10/30檢索。
工商時報(2017)。〈習近平:太平洋夠大 容的下中美〉。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110000103-260202?chdtv。2023/10/30檢索。
工商時報(2023a)。〈地球容得下中美 習近平:兩國關係前途光明〉。https://www.ctee.com.tw/news/20231116700483-430701。2023/10/24檢索。
工商時報(2023b)。〈深化中俄金融合作 習普將會面 聚焦本國貨幣結算〉。https://www.ctee.com.tw/news/20231015700037-439901。2023/10/24檢索。
工商時報(2024)。〈大摩預測陸今年半導體自給率22%〉。https://www.ctee.com.tw/news/20240710700133-439901。2024/07/22檢索。
中央社(2018)。〈美軍8/31結束阿富汗任務 20年大事記〉。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8130336.aspx。2023/11/12檢索。
中央社(2021)。〈中共實施改革開放政策 深圳成試點〉。https://project.cna.com.tw/20210601-China/202106133001。2024/04/22檢索。
中央社(2022)。〈安倍晉三印太國際戰略 如何由日本推向美國【書摘】〉。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207095017.aspx。2024/05/02檢索。
中央社(2023)。〈習近平:黨和機構改革方案著力解決重大難點問題〉。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303010035.aspx。2023/06/10檢索。
中央廣播電台(2021)。〈北約挺烏克蘭 拒俄國排除烏克蘭參與要求〉。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19688。2023/09/10檢索。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2016)。〈毛澤東為什麼要提出趕超戰略〉。https://www.dswxyjy.org.cn/BIG5/n1/2016/0219/c396981-28135638.html。2023/05/22檢索。
中房網(2020)。〈「三道紅線」滿月,規模房企普遍「踩線」〉。http://m.fangchan.com/news/320/2020-09-28/6716196127336895338.html。2024/05/25檢索。
中時新聞網(2014)。〈蓋茨:訪陸遇殲20試飛是侮辱〉。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118002433-260409?chdtv。2024/05/23檢索。
中時新聞網(2022a)。〈中國製造2025晶片自給率目標落空 只剩一招解困〉。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630000740-260407?chdtv。2024/05/23檢索。
中時新聞網(2022b)。〈查賄不止 近十年553位中管幹部遭立案審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1208000746-260309?chdtv。2023/12/23檢索。
中國金融信息網(2023)。〈全國四批130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區透視〉。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ghxwj/202012/t20201216_1252897.html。2024/06/10檢索。
中國政府網(2008)。〈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8-06/23/content_1024934_6.htm。2023/07/15檢索。
中國政府網(2009)。〈兩千萬失業農民工返鄉之後—川豫魯皖四省調查〉。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govweb/jrzg/2009-02/10/content_1226480.htm。2023/07/15檢索。
中國政府網(2013)。〈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https://www.gov.cn/jrzg/2013-11/15/content_2528179.htm。2023/09/21檢索。
中國政府網(2014)。〈國家首個「扶貧日」:我國將10月17日設為「扶貧日」〉。https://www.gov.cn/xinwen/2014-10/14/content_2764981.htm。2023/09/21檢索。
中國政府網(2015a)。〈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https://www.gov.cn/xinwen/2015-12/07/content_5020963.htm。2023/10/31檢索。
中國政府網(2015b)。〈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三證合一」 登記制度改革的意見〉。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29/content_9988.htm。2024/10/31檢索。
中國政府網(2016)。〈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樓市發展方向:「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https://www.gov.cn/zhengce/2016-12/16/content_5149066.htm。2024/05/21檢索。
中國政府網(2018a)。〈 一張清單打開市場活力之門—聚焦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https://www.gov.cn/zhengce/2018-12/25/content_5352116.htm。2023/09/21檢索。
中國政府網(2018b)。〈中國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 非禁即入〉。https://www.gov.cn/xinwen/2018-12/26/content_5352217.htm。2023/09/21檢索。
中國政府網(2020)。〈國家發展改革委 商務部關於印發《市場准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的通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12/16/content_5569975.htm。2023/11/12檢索。
中國政府網(2022a)。〈國家發展改革委 商務部關於印發《市場准入負面清單(2022年版)》的通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3/26/content_5682276.htm。2023/11/12檢索。
中國政府網(2022b)。〈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xinwen/2022-08/13/content_5705217.htm。2023/09/21檢索。
中國科技網(2024)。〈增長8.1%!2023年我國研發經費支出達33278億元〉。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402/286ec115fff54e4b90eaefd8104dcbdb.shtml。2024/05/31檢索。
中國紀檢監察報(2022)。〈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 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http://www.qizhiwang.org.cn/BIG5/n1/2019/0109/c422407-30512518.html。2023/10/30檢索。
中國國家統計局(2017)。〈國家統計局關於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最終核實的公告〉。https://www.stats.gov.cn/xw/tjxw/tzgg/202302/t20230202_1893850.html。2023/11/12檢索。
中國國家統計局(2021)。〈國家統計局關於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最終核實的公告〉。https://www.stats.gov.cn/xxgk/sjfb/zxfb2020/202112/t20211217_1825447.html。2023/11/12檢索。
中國國家統計局(2023a)。〈國家統計局解讀《2022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http://big5.www.gov.cn/gate/big5/www.gov.cn/lianbo/bumen/202309/content_6904755.htm。2023/11/12檢索。
中國國家統計局(2023b)。〈國家數據資料庫〉。https://data.stats.gov.cn/index.htm。2023/11/12檢索。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1978)。〈關於越南驅趕華僑問題的聲明〉。https://zh.wikisource.org/ zh-hant/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关于越南驱赶华侨问题的声明。2023/09/10檢索。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11)。〈胡錦濤同奧巴馬舉行會談 就中美關係發展提5點建議〉。https://www.mfa.gov.cn/web/ziliao_674904/zt_674979/ywzt_675099/2011nzt_675363/hujintaozhuxifangwenmeiguo_675423/201101/t20110120_7956622.shtml。2023/09/10檢索。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12)。〈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方塊架下戰略對話具體成果清單(全文)〉。https://www.mfa.gov.cn/ziliao_674904/1179_674909/201205/t20120505_9868184.shtml。2023/09/10檢索。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2019)。〈市場准入負面清單(2019年版)〉。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jiguanzx/201911/20191102916059.shtml。2023/09/10檢索。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2020)。〈市場准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ghxwj/202012/t20201216_1252897.html。2023/09/10檢索。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2022)。〈市場准入負面清單(2022年版)〉。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ghxwj/202203/t20220325_1320231_ext.html。2023/09/10檢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5)。〈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製造2025〉的通知〉。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5/content_2873744.htm。2023/10/25檢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2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3/content_5748649.htm。2023/10/21檢索。
太報(2023)。〈中俄去年擴大聯合軍演 次數之多創20年最高〉。https://www.taisounds.com/news/content/72/70228。2023/05/30檢索。
日經中文網(2023)。〈「亞投行」投融資僅為想定的逾5成〉。https://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efinance/52491-2023-05-25-08-50-56.html。2023/09/10檢索。
王文杰(2023)。〈中國法體系下的習近平依法治國〉。https://voicettank.org/中國法體系下的習近平依法治國/。2023/12/24檢索。
世界銀行(2022)。〈中國減貧四十年:驅動力量、借鑒意義和未來政策方向〉。https://thedocs.worldbank.org/en/doc/f692402b5b3b21154f103ee64c0c551d-0070012022/original/Poverty-Synthesis-Report-cn.pdf。2023/09/24檢索。
央視網(2023)。〈亞投行成員數量增至109個〉。https://ydyl.cctv.com/2023/09/28/ARTIlAGShBJWvzkxq4myapkE230928.shtml。2024/02/22檢索。
共產黨員網(2017)。〈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https://www.12371.cn/special/zyqmshggldxzhy/。2023/11/25檢索。
共產黨員網(2022)。〈中國共產黨黨章〉(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2022年10月22日通過)。https://www.12371.cn/special/zggcdzc/zggcdzcqw/。2023/1/10檢索。
朱琳慧(2019)。〈2018年中國與俄羅斯雙邊貿易全景圖〉。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90911-e12ee9e6.html。2023/10/24檢索。
朱雲漢(2012)。〈中國大陸興起與全球政治經濟秩序重組〉。台大開放式課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5SBcPBPp-I。2023/09/24檢索。
自由時報(2023)。〈上海幫勢力瓦解!中國人行:明天系、安邦系已精準拆彈〉。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228097。2023/09/10檢索。
吳安琪(2021)。〈美國印太戰略最新發展〉。https://web.wtocenter.org.tw/Page/13615/364161。2024/04/25檢索。
李忘雲(2020)。〈脫貧了嗎-中國大陸與小康社會的距離〉。https://www.sef.org.tw/article-1-129-8751。2024/05/15檢索。
李哲全(2018)。〈美中貿易戰下習近平的領導與決策挑戰〉。https://indsr.org.tw/respublicationcon?uid=12&resid=647&pid=3147&typeid=3。2023/10/25檢索。
李海文(2006)。〈中共中央書記處的由來與職權(2)〉。http://cpc.people.com.cn/BIG5/68742/69118/69658/4835920.html。2023/05/20檢索。
求是網(2024)。〈必須堅持自信自立〉。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4-07/15/c_1130179374.htm。2024/07/22檢索。
旺報(2017)。〈七上八下是什麼?〉。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019000723-260301?chdtv。2023/12/6檢索。
旺報(2022)。〈因應中美鬥爭 習要提高中國影響力〉。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1024000537-260303?chdtv。2023/12/6檢索。
杭子牙(2022)。〈從九龍治水到定於一尊 中共領導體制之變〉。https://www.hk01.com/中國觀察/804113/從九龍治水到定於一尊-中共領導體制之變。2023/11/15檢索。
武力(2023)。〈中國「舉國體制」的形成與演變》〉。https://www.jingjidaokan.com/icms/null/null/ns:LHQ6LGY6LGM6MmM5ZTg0M2Y4YTdkMjQzNjAxOGFkMDJkMmQ1NTAwMGQscDosYTosbTo=/show.vsml。2023/11/15檢索。
阜成門六號院(2023)。〈四十年前,那場匆匆結束的「清除精神污染運動」〉。https://new.qq.com/rain/a/20230912A04X1100。2023/05/20檢索。
施世駿(2011)。〈大陸戶籍制度的過去、現在與未來〉。https://www.sef.org.tw/article-1-129-5550。2023/1/15檢索。
洞察中國(2023)。〈新聞辭典:「小院高牆」戰略〉。https://insidechina.rti.org.tw/news/view/id/2176937。2024/05/21檢索。
胡鞍鋼、楊竺松(2017)。〈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中國啟示〉。https://www.sppm.tsinghua.edu.cn/info/1007/5272.htm。2023/12/15檢索。
重慶市民政局(2022)。〈關於《2022年城鄉低保等社會救助保障標準調整方案》 的政策解讀〉。https://mzj.cq.gov.cn/hdjl_218/zdjcygk/zdjccajd/202305/t20230531_12014597.html。2024/05/15檢索。
香港01(2016)。〈共青團遭炮轟「貴族化」「娛樂化」 承諾將整改〉。https://www.hk01.com/中國/18212/共青團遭炮轟-貴族化-娛樂化-承諾將整改。2023/12/5檢索。
香港01(2017)。〈薄熙來一手締造的「唱紅打黑」為何褒貶兩極?〉。https://www.hk01.com/中共百科/123308/薄熙來一手締造的-唱紅打黑-為何褒貶兩極。2023/04/25檢索。
香港01(2022)。〈從九龍治水到定於一尊 中共領導體制之變〉。https://www.hk01.com/中國觀察/804113/從九龍治水到定於一尊-中共領導體制之變。2023/04/25檢索。
徐麗華(2021)。〈中國共產黨土地改革的歷程及成就〉。http://www.sky.yn.gov.cn/xsyj/zgsd/6028724645276621678。2023/10/10檢索。
馬蕭蕭(2018)。〈觀點:從中興到中國製造2025 給美中貿易戰算筆數字賬〉。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4544133。2023/09/10檢索。
寇健文(2012)。〈中共第五代領導人與決策模式〉。http://140.119.184.164/view_pdf/01.pdf。2023/10/15檢索。
張孟湧(2009)。〈中國大陸推動政府組織改造之研究〉。https://www.npf.org.tw/2/5360。2023/10/15檢索。
許先春(2024)。〈新型舉國體制的時代特征及構建路徑〉。https://www.dswxyjy.org.cn/BIG5/n1/2024/0314/c427152-40195709.html。2024/3/24檢索。
連俊翔、徐嘉瀅、張思睿(2023)。〈中美貿易總額創新高,但這些進出口產品的資料變化值得關注〉。https://m.jfdaily.com/wx/detail.do?id=582103。2023/10/24檢索。
郭子健(2016)。〈獨家解碼:中國政治為何離不開「小組長」?〉。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310-opinion-politics-in-china-why-group-leader-important-guozijian。2023/11/15檢索。
陳雅琴(2011)。〈由胡潤財富報告探討兩岸富豪財富分配與拓銷商機〉。https://www.tami.org.tw/market/market_1001220-2.pdf。2023/12/15檢索。
曾建元(2014)。〈歡迎俄國重返亞洲〉。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926。2023/11/15檢索。
黃靖(2014)。〈新加坡學者黃靖:有習近平領導,是中國人的福音〉。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67540。2023/10/15檢索。
新紀元(2017)。〈江家親信、上海高官戴海波受審〉。https://www.epochweekly.com/b5/526/17676p2.htm。2023/10/20檢索。
新唐人電視台(2019)。〈港媒揭江澤民給習近平的「求饒書」〉。https://www.ntdtv.com/b5/2019/01/26/a102497872.html。2024/02/15檢索。
新唐人電視台(2021)。〈江澤民勢力坍塌 盤點「上海幫」5虎淒涼下場〉。https://www.ntdtv.com/b5/2021/04/22/a103101656.html。2023/10/15檢索。
新唐人電視台(2023)。〈李克強退休被「連根拔」中南海人事調整釋信號〉。https://www.ntdtv.com/b5/2023/03/23/a103674475.html。2024/05/15檢索。
新浪財經(2021)。〈任澤平:房地產對經濟金融影響的量化測算〉。https://finance.sina.cn/zl/2021-10-29/zl-iktzscyy2363864.d.html?vt=4&cid=79615&node_id=79615。2024/05/25檢索。
新華網(2015)。〈背景資料: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06/24/c_1115704629.htm。2023/10/15檢索。
新華網(201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lh/2016-03/17/c_1118366322.htm。2023/10/15檢索。
新華網(2021)。〈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大事記(1921年7月-2021年6月)〉。http://www.xinhuanet.com/2021-06/28/c_1127603399.htm。2023/1/10檢索。
新華網(2023a)。〈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公報〉。http://www.news.cn/politics/2023-02/28/c_1129403909.htm。2024/05/24檢索。
新華網(2023b)。〈我國發佈共建「一帶一路」未來十年發展展望〉。http://www.news.cn/politics/2023-11/24/c_1129991242.htm。2023/09/24檢索。
新華網(2023c)。〈民政部:已歸集6600多萬低收入人口基本資訊〉。http://www.news.cn/2023-10/25/c_1129938105.htm。2024/05/25檢索。
新華網(2023d)。〈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http://www.news.cn/politics/zywj/2023-03/16/c_1129437368.htm。2024/07/22檢索。
新華網(2024a)。〈習近平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發表70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24/0628/c1024-40266475.html。2024/07/02檢索。
新華網(2024b)。〈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http://www.news.cn/politics/leaders/20240718/a41ada3016874e358d5064bba05eba98/c.html。2024/07/22檢索。
楊宗新(2023)。〈習近平邁向集權的基礎與軍隊的特殊淵源〉。網址:https://www.storm.mg/article/4842769?page=5。2023/12/6檢索。
經濟50人論壇(2020)。〈樊綱:展望「十四五」,在「變局」中找到平衡是重點〉。http://www.50forum.org.cn/home/article/detail/id/8020.html。2024/02/21檢索。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2023)。〈俄中本(2023)年前3季雙邊貿易額持續成長〉。https://www.trade.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5&pid=772207。2023/05/30檢索。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2024),〈中俄本(2024)年1至3月雙邊貿易額成長幅度減緩至5.2%〉。網址:https://www.trade.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45&pid=782194&areaID=4&infotype=1&country=5L+E576F5pav&history=&PointWork=1。2024/05/25檢索。
鉅亨網(2024),〈美國2023年外貿總額反超中國成全球第一〉。https://news.cnyes.com/news/id/5455881。2024/05/25檢索。
蔡文軒(2014)。〈習近平的反腐肅貪與政治權力鞏固〉。https://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482111175074.pdf。2023/03/15檢索。
蔡文軒(2017)。〈中共十九大:延續與變革〉。https://www.sef.org.tw/article-1-129-4783。2023/02/15檢索。
鄭至涵(2022)。〈中國大陸《市場准入負面清單(2022年版)》的調整重點分析〉。https://www.seftb.org/cp-4-1624-8056b-1.html。2023/11/15檢索。
盧佳(2022)。〈盧佳:鄧小平與「中國式現代化」道路〉。https://www.theorychina.org.cn/c/2022-10-08/1447760.shtml。2023/11/15檢索。
聯合早報(2022)。〈因應美國在芯片上「卡脖子」 習近平重提新型舉國體制 籲大幅提升技術攻關能力〉。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20908-1310776。2023/10/15檢索。
聯合新聞網(2024)。〈學者:三中全會有跡象顯示 習近平為其第四任期鋪路〉。https://udn.com/news/story/7331/8110539。2024/07/23檢索。
譚瑾瑜(2022)。〈2022 年中國大陸科技自主進度觀察評估(第三季)〉。https://www.sef.org.tw/article-1-14-13445。2024/02/21檢索。
關鍵評論網(2017)。〈21世紀中國奇蹟背後的真相:為什麼貪腐沒有阻礙經濟成長?〉。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9610。2024/02/21檢索。
關鍵評論網(2020)。〈拜登與川普的印太政策有何不同?對台灣的國防會有什麼影響?〉。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43077。2024/05/21檢索。

貳、英文
一、專書
Armitage, R. L. & Nye, J., S. (2007). CSIS Commission on Smart Power: A Smarter, More Secure America.Washington, D.C.: The CSIS Press.
Bo, Zhiyue. (2002). Chinese Provincial Leader: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Political Mobility since 1949. New York: M. E. Sharpe.
Fewsmith, J. (2021). Rethinking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ennan, F. G. (1951). American Diplomacy: 1900-1950.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Kennan, F. G. (1996). At a Century’s Ending: Reflections, 1982- 1995. New York: W.W. Norton.
Manion, M. (1993). Retirement of Revolutionaries in China: Public Policies, Social Norms, Private Interests.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ei, Minxin. (2006). China’s Trapped Transition: The Limits of Developmental Autocrac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amo, J. C. (2004). The Beijing Consensus. London: The Foreign Policy Centre.
Schattschneider, E.E.(1960), The Semisovereign People: A Realist's View of Democracy in America. Hinsdale, Illinois: The Dryden Press.
Schurmann, F. H. (1968).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hambaugh, D. L. (2021). China’s Leaders: From Mao to Now. New York: Polity Press.
Shirk, S. L. (1993).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hirk, S. L. (2022). Overreach: How China Derailed Its Peaceful Ri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二、期刊論文
Baker, J. A. (1991-92). “America in Asia: Emerging Architecture for a Pacific Community.” Foreign Affairs 70(5): 1-17.
Bidan, J. R. (2020) . “Why America Must Lead Again: Rescuing U.S. Foreign Policy After Trump.” Foreign Affairs 99 (2): 64–76.
Blanchette, Jude. & Medeiros, E. S. (2022). “Xi Jinping’s Third Term” Global Politics and Strategy 64(5): 61-90.
Clinton, H. R. (2011).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Foreign Policy 189: 56-63.
Dittmer, L. & Wu, Yu-Shan. (1995). “The Modernization of Factionalism in Chinese Politics,” World Politics 47(4): 467-494.
Dittmer, L. (2001) . “The Changing Shape of Elite Power Politics,” The China Journal, No. 45: 53~67.
Kissinger, H. A. (2012). “The future of U.S.-Chinese relations: Conflict is a choice, not a necessity.” Foreign Affairs 91(2): 44-55.
Kou, Chien-Wen. & Tsai, Wen-Hsuan. (2021). “Dual Elite Recruitment Logic and Political Manipulation under Xi Jinping” Issues & Studies 57(4): 38-49.
Lee, Sangkuk. (2017).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Xi Jinping’s Centralization of Powe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6(105): 325-336.
Nathan, A. J. (2003). “China's Changing of the Guard: Authoritarian Resilience.”Journal of Democracy 14(1): 6-17.
Pei, Minxin. (2018). “China in Xi’s “New Era”: A Play for Global Leadership.” Journal of Democracy 29(2): 37-51.
Shambaugh, D. L.(2001). “The Dynamics of Elite Politics during the Jiang Era.” The China Journal, No. 45:101~111.
Sheng, Yumin. (2005). “Central-Provincial Relations at the CCP Central Committees: Institutions, Measurement and Empirical Trends, 1978-2002.”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82: 338-355.
Shirk, S. L. (2016). “China in Xi’s “New Era”: The Return to Personalistic Rule.”Journal of Democracy 29(2): 22-36.
Tsai, Wen-Hsuan. & Zhou, Wang.(2019). “Integrated Fragmentation and the Role of Leading Small Groups in Chinese Politics.” The China Journal, No 82: 1-22.
Wang, Shaoguang. (2003). “China's Changing of the Guard: The Problem of State Weakness.” Journal of Democracy 14(1): 36-42.
Zhang, Yunling. (2015). “One Belt, One Road: A Chinese View.” Global Asia10(3): 8-12.

三、編著論文
Fu, Diana. & Dirks, Emile. (2022). “The Party’s Struggle to Tame Civil Society,”In Jacques DeLisle and Guobin Yang (eds.), The Party Leads All, , pp.268-294.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Hsu, S. P. (2011). “In Search of China's Development Model: Beyond the Beijing Consensus.” In Hsu, S. P., Wu, Yu-Shan. & Zhao (eds.), In Search of China's Development Model: Beyond the Beijing Consensus, pp. 1-24. New York: Routledge.
Kou, Chien-Wen. (2024). “The reshaping of the Chinese party-state under Xi Jinping’s rule: A strong state led by a political strongman”In Ben Hillman and Chien-Wen Kou (eds.), Political and Social Control in China, pp. 21-52. Canberra: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Ross, R. S. (1999). “Engagement in U.S. China Policy.” In 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bert S. Ross (eds.), Engaging China: 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 pp.181-185. London: Routledge.
Wang, Hsin-Hsien. (2011). “The Evolution into NGOs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Hsu, S. P., Wu, Yu-Shan. & Zhao (eds.), In Search of China's Development Model: Beyond the Beijing Consensus, pp. 204-223. New York: Routledge.

四、網路資料
Bloomberg(2023b). “Israel Calls State of Alert for War as Gaza Rockets Strike.”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10-07/rocket-barrage-from-gaza-strikes-israel-several-wounded?utm_source=google&utm_medium=bd&cmpId=google. Retrieval Date: 2023/12/24.
Bloomberg. (2023a). “Meloni May Signal Plan to Exit China Pact During US Visit.”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3-07-24/meloni-may-signal-plan-to-exit-china-pact-during-us-visit?embedded-checkout=true. Retrieval Date: 2023/12/24.
Clinton, H. R. (2010a). “A Secretary of State Fluent in ASEAN.” https://www.csis.org/analysis/hillary-clinton-secretary-state-fluent-asean. Retrieval Date: 2023/02/25.
Clinton, H. R. (2010b). “A Conversation with U.S.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Rodham Clinton.” https://www.cfr.org/event/conversation-us-secretary-state-hillary-rodham-clinton-2. Retrieval Date: 2023/02/25.
CNAS (2021). “The Case for a Technology Alliance.” https://www.jstor.org/stable/pdf/resrep27424.6.pdf. Retrieval Date: 2023/12/24.
CNN (2008). “U.S. wins NATO backing for missile defense shield.”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612193607/http://www.cnn.com/2008/WORLD/europe/04/03/nato.members/. Retrieval Date: 2024/02/24.
IIP DIGITAL(2012a). “President Obama’s Remarks on New Defense Strategic Review”.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english/ texttrans/2012/01/20120105120113su0.4327748.html#ixzz1vse 6Y1GA.. Retrieval Date: 2023/09/18.
IIP DIGITAL(2012b). “Panetta on New U.S. Defense Strategy, Asia-Pacific Policy”. http://iipdigital.usembassy.gov/st/english/texttrans/ 2012/06/201206026706.html#axzz1xAHQ7B2b. Retrieval Date: 2023/09/18.
Japan Ministry of Defense. (2016). “Achieving the “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FOIP)” Vision Japan Ministry of Defense’s Approach.” https://www.mod.go.jp/en/d_act/exc/india_pacific/india_pacific-en.html. Retrieval Date: 2023/09/18.
Lowy Institute (2019). “ Asia Power Index 2019 KEY FINDINGS.” https://power.lowyinstitute.org/downloads/lowy-institute-asia-power-index-2019-key-findings.pdf. Retrieval Date: 2023/11/20.
Lowy Institute (2021). “ Asia Power Index KEY FINDINGS 2021.” https://power.lowyinstitute.org/downloads/lowy-institute-2023-asia-power-index-key-findings-report.pdf. Retrieval Date: 2023/11/20.
Lowy Institute (2023). “ Asia Power Index 2023 KEY FINDINGS REPORT.” https://power.lowyinstitute.org/downloads/lowy-institute-2023-asia-power-index-key-findings-report.pdf. Retrieval Date: 2023/11/20.
Shirk, S. L. (2019). “Overreach and Overreaction: The Crisis in US-China Relations.” https://cscc.sas.upenn.edu/podcasts/2019/02/07/ep-9-overreach-and-overreaction-crisis-us-china-relations-susan-shirk. Retrieval Date: 2024/06/25.
The Economist. (2016). “Chairman of everything.” https://www.economist.com/china/2016/04/02/chairman-of-everythin. Retrieval Date: 2023/09/18.
The New York Times . (2015). “Iran and the Obama Doctrine.” https://www.nytimes.com/2015/04/06/opinion/thomas-friedman-the-obama-doctrine-and-iran-interview.html. Retrieval Date: 2023/07/17.
The New York Times . (2020). “Joe Biden’s China Journey.” https://www.nytimes.com/2020/09/06/us/politics/biden-china.html. Retrieval Date: 2024/05/17.
The New York Times . (2023a). “China Is on Edge as Fallout From Its Real Estate Crisis Spreads” https://www.nytimes.com/2023/08/20/business/china-property-crisis-country-garden.html. Retrieval Date: 2024/05/17.
The New York Times . (2023b). “Ukraine. Israel. Can America Support Two Wars and Still Handle China? ” https://www.nytimes.com/2023/11/09/world/asia/gaza-israel-asia.html. Retrieval Date: 2024/05/17.
The Washington Post. (2012). “Views from China’s vice president.”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asia_pacific/views-from-chinas-vice-president/2012/02/08/gIQATMyj9Q_story.html. Retrieval Date: 2023/10/24.
The White House. (2010).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ashington, D.C.:U.S. Washington House. http://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rss_viewer/ national_security_strategy.pdf. Retrieval Date: 2023/09/18.
The White House. (2013). “Remarks by President Obama and President Xi Jinp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fore Bilateral Meeting.” 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the-press-office/2013/06/07/remarks-president-obama-and-president-xi-jinping-peoples-republic-china-. Retrieval Date: 2023/09/18.
The White House. (2017).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ashington, D.C.:U.S. Washington House. https://trumpwhitehouse.archives.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 Retrieval Date: 2024/03/18.
The White House. (2022). “Indo-Pacific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U.S. Washington House.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2/02/U.S.-Indo-Pacific-Strategy.pdf. Retrieval Date: 2024/05/30.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2022).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2022.” https://www.transparency.org/en/cpi/2022. Retrieval Date: 2024/02/25.
U.S. Census Bureau. “Trade in Goods with China.” https://www.census.gov/foreign-trade/balance/c5700.html。Retrieval Date: 2024/05/25.
U.S. DoD. (2010).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Washington, D.C.: U.S. DoD. http://www.defense.gov/qdr/images/QDR_as_ of_12Feb10_1000.pdf. Retrieval Date: 2023/09/18.
U.S. DoD. (2018). “Summary of the 2018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The United of America.” https://dod.defense.gov/Portals/1/Documents/pubs/2018-National-Defense-Strategy-Summary.pdf. Retrieval Date: 2024/05/20.
U.S. DoS. (2023). “Secretary Antony J. Blinken at a Press Availability.” https://www.state.gov/secretary-antony-j-blinken-at-a-press-availability-41/. Retrieval Date: 2024/05/20.
World Bank. (2020). “Poverty and Shared Prosperity 2020.” ht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server/api/core/bitstreams/611fc6f2-140b-551e-9371-468eec64c552/content. Retrieval Date: 2024/05/25.
World Bank. (2022). “China Economic Update - June 2022.” https://www.worldbank.org/en/country/china/publication/china-economic-update-june-2022. Retrieval Date: 2024/05/25.
Zoellick, R. B. (2005). “Whither China: From Membership to Responsibility?” http://www.ncuscr.org/files/2005Gala_Robert Zoellick_Whither_China1.pdf. Retrieval Date: 2023/03/25.
-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94293-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研究以習近平時期為重點,但是依照實存的歷史脈絡而論,中共政治體制改革具有連貫性及辯證性的特徵。因此,本研究必須先後論及毛澤東、「鄧江胡」、習近平等三個時期,並探討三個時期在政治體制改革上的連貫與正、反、合等辯證過程。本研究發現,中共政治體制改革並不是完全在配合經濟發展和社會結構轉變所進行的必要調整,而是中共領導人基於自身的政治理念及政治現實需要,配合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變化,對當時政治局勢的判斷,以及中國特色的實存經驗,透過由上而下的方式進行一連串政策選擇,藉以解決各時期所面臨的實存問題與挑戰,進而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過程。
另外,從實存的大歷史脈絡而論,可以發現「鄧江胡」時期政治體制改革的特色,乃是要改掉毛澤東時期的不當制度,且改革開放的基調是透過開放觸動改革,要解決毛澤東時期權力高度集中所衍生出的各項問題。而習近平時期政治體制改革的特色,則是要改變「鄧江胡」時期因為過度開放,加上黨政分開、放權讓利所衍生的各項問題。因此,中共政治體制改革呈現出一種正、反、合的辯證過程,當歷史情境與政治需要改變時,政策也就連帶做出改變。
習近平時期政治體制改革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集權,本研究透過偏差(bias)與偏差動員(mobilization of bias)的概念運用,發現習近平不斷透過各種偏差動員的類型,包含「形塑組織」(如「頂層設計」的領導小組及委員會、國家監察委員會),「形塑政策」(如「雙循環」、「一帶一路」),「形塑制度」(如「習核心」、取消國家主席及副主席任期限制),「形塑程序與規則」(如政治局委員及常委每年向總書記書面述職、反貪腐八項規定),「形塑理論」(如「習思想」入章入憲、通過第三個歷史決議),「形塑訴求」(如精準扶貧、共同富裕)等,促成對自己有利的偏差內容與結構形成,改變了「鄧江胡」時期的黨政分開、放權讓利等改革方向,並朝黨政融合、黨管一切的方向邁進。另外,在集權脈絡下,中共黨國體制亦回歸到強人統治,中國共產黨的權威也不斷擴張延伸,黨和國家的關係、國家與社會的關係都在不斷改變與重塑。換言之,集權恐怕只是習進平時期政治體制改革的手段,重塑黨與國家、社會等各層面關係才是主要目的。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This study centers on the Xi Jinping period. However, noti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China’s political reforms, this study will discuss three periods in sequence: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Jiang Zemin-Hu Jintao and Xi Jinping. This study finds that China’s political reforms are not necessarily adjustments that need to be adopted in respons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or social transformation. Leaders may adopt reforms based on personal ideals and political realities, in conjunction with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 evaluation of current affairs and past experiences. Through a top down process, decision makers make policy choices that aim to resolve existential issues and challenges and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socialism.
In terms of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regime survival, it is apparent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of political reforms in the Deng-Jiang-Hu period was to correct unfit institutions that carried over from the Mao period. The direction of open reform was to initiate change through liberalization, and resolve issues that resulted from the over concentration of power under Mao Zedo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political reforms under Xi Jinping, in contrast, was to correct the excessive relaxation under Deng Xiaoping, Jiang Zemin and Hu Jintao such as the separation of the party and state and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designation of powers. Thus political reforms in China demonstrate a dialectical process – when the historical or political context demands change, policy adjusts accordingly.
The most apparent characteristic of the Xi Jinping regime is centralism. This study adopts the concepts of “bias” and “mobilization of bias” and argues that Xi Jinping mobilized multiple biases to establish a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realizing the integration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party state. The biases include the reshaping of organization, policy, institution, rules and procedures, theory and demand. In the context of centralism, the party state has returned to strongman governance. Authorit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ontinued to expand while the party-state and state-society relations continued to transform. In other words, under Xi Jinping, the centralization of power may only be the mean for realizing the main goal of reshaping the party’s relations with the state and society.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Submitted by admin ntu (admin@lib.ntu.edu.tw) on 2024-08-15T16:39:40Z
No. of bitstreams: 0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4-08-15T16:39:40Z (GMT). No. of bitstreams: 0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口試委員會審定書⋯⋯i
謝辭⋯⋯ii
中文摘要⋯⋯iv
英文摘要⋯⋯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意識⋯⋯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檢討⋯⋯6
壹、毛澤東時期(1949-78)⋯⋯7
貳、「鄧江胡」時期(1978-2012)⋯⋯12
參、習近平時期(2012-24)⋯⋯17
肆、綜合檢討⋯⋯22
第三節 分析觀點與研究途徑⋯⋯25
壹、以事實為中心的分析觀點⋯⋯26
貳、歷史結構論政經分析的研究途徑⋯⋯30
參、偏差與偏差動員的概念運用分析⋯⋯31
第四節 論文章節安排⋯⋯37
壹、研究架構與脈絡⋯⋯37
貳、章節安排說明⋯⋯38
第二章 毛澤東時期的政治體制改革⋯⋯41
第一節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政治體制(1949-53)⋯⋯43
壹、總體政經情勢分析⋯⋯43
貳、毛澤東時期政治體制的形成⋯⋯47
第二節 從以俄為師到「二線分工」的政治體制(1953-59)⋯⋯50
壹、總體政經情勢分析⋯⋯50
貳、毛澤東時期政治體制的轉型⋯⋯55
第三節 從集權左傾走向全面癱瘓的政治體制(1959-76)⋯⋯61
壹、總體政經情勢分析⋯⋯61
貳、毛澤東時期政治體制的崩潰⋯⋯66
第三章 「鄧江胡」時期的政治體制改革⋯⋯71
第一節 從撥亂反正到黨政分開的政治體制(1976-89)⋯⋯73
壹、總體政經情勢分析⋯⋯73
貳、鄧小平時期的政治體制⋯⋯76
第二節 從黨政分開到集體領導的政治體制(1989-2002)⋯⋯83
壹、總體政經情勢分析⋯⋯83
貳、江澤民時期的政治體制⋯⋯91
第三節 從集體領導到「九龍治水」的政治體制(2002-12)⋯⋯94
壹、總體政經情勢分析⋯⋯94
貳、胡錦濤時期的政治體制⋯⋯98
第四章 習近平時期的政治體制改革⋯⋯103
第一節 從「九龍治水」到「頂層設計」的政治體制(2012-14)⋯⋯106
壹、總體政經情勢分析⋯⋯106
貳、習近平第一任期初期的政治體制⋯⋯110
參、政治體制改革的偏差動員⋯⋯115
第二節 從「頂層設計」到「習核心」的政治體制(2014-16)⋯⋯118
壹、總體政經情勢分析⋯⋯118
貳、習近平第一任期末期的政治體制⋯⋯125
參、政治體制改革的偏差動員⋯⋯129
第三節 從「習核心」到黨政融合的政治體制(2016-22)⋯⋯134
壹、總體政經情勢分析⋯⋯134
貳、習近平時期第二任期的政治體制⋯⋯138
參、政治體制改革的偏差動員⋯⋯141
第四節 從黨政融合到黨管一切的政治體制(2022-24)⋯⋯145
壹、總體政經情勢分析⋯⋯145
貳、習近平時期第三任期的政治體制⋯⋯149
參、政治體制改革的偏差動員⋯⋯153
第五章 習近平時期政治體制改革解決問題之評估⋯⋯157
第一節 應對中共內部菁英政治問題的評估⋯⋯159
壹、改變集體領導體制及弱勢總書記的評估⋯⋯159
貳、打破權貴資本主義集團壟斷的評估⋯⋯160
參、打破利益固化藩籬的評估⋯⋯163
第二節 應對國內經濟成長降速問題的評估⋯⋯165
壹、處理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評估⋯⋯165
貳、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評估⋯⋯172
第三節 應對國內政權與社會關係問題的評估⋯⋯176
壹、扶貧及共同富裕的評估⋯⋯176
貳、重塑國家與社會關係的評估⋯⋯182
第四節 應對國際經濟外交安全問題的評估⋯⋯185
壹、「一帶一路」與「亞投行」的評估⋯⋯185
貳、處理美中貿易戰及科技戰的評估⋯⋯188
第六章 結論⋯⋯195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195
壹、中共政治體制改革具有連貫性與辯證性特徵⋯⋯195
貳、習近平推動集權式政治體制改革的因果分析⋯⋯198
參、習近平推動政治體制改革的偏差動員⋯⋯201
肆、習近平時期政治體制改革解決問題的評估⋯⋯204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212
壹、政治體制改革應對美中科技戰的成效⋯⋯212
貳、政治體制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成效⋯⋯213
參、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成效⋯⋯214
參考文獻⋯⋯217
壹、中文⋯⋯217
貳、英文⋯⋯237
-
dc.language.isozh_TW-
dc.title習近平時期政治體制改革之政經分析zh_TW
dc.title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Xi Jinping’s Political System Reform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12-2-
dc.description.degree博士-
dc.contributor.coadvisor周嘉辰zh_TW
dc.contributor.coadvisorChia-Chen Chouen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周繼祥;徐斯勤;寇健文;施世駿zh_TW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Jih-shine Chou;Szue-chin Hsu;Chien-Wen Kou;Shih-Jiunn Shien
dc.subject.keyword習近平,政治體制,頂層設計,領導小組,集體領導體制,新型舉國體制,zh_TW
dc.subject.keywordXi Jinping,political system,top-level design,leadership groups,collective leadership system,new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en
dc.relation.page241-
dc.identifier.doi10.6342/NTU202403196-
dc.rights.note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dc.date.accepted2024-08-07-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社會科學院-
dc.contributor.author-dept國家發展研究所-
顯示於系所單位:國家發展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12-2.pdf3.18 MBAdobe PDF檢視/開啟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