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管理學院
  3. 國際企業管理組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93480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盧秋玲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Chiuling Luen
dc.contributor.author張志豪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Zhi-Hao Zhangen
dc.date.accessioned2024-08-02T16:07:20Z-
dc.date.available2024-08-03-
dc.date.copyright2024-08-02-
dc.date.issued2024-
dc.date.submitted2024-07-22-
dc.identifier.citation一、 中文部分
1. 方翊琴,“地方民意代表服務品質對選民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新北市林國春議員服務處為例”,致理科技大學,(2016)。
2. 王青楣,“民意代表運用影響力收賄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2022)。
3. 王俊明教授,《論文撰寫的方法與技巧》,(2024)。
4. 甘鈺甄,“民意代表斡旋賄賂行為之入罪化評估”,中原大學,(2021)。
5. 朱彩鈴,“政治品牌體驗量表發展的初探性研究-以民意代表服務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2017)。
6. 何俊輝,“政治幕僚轉職地方民意代表之研究:台中市議員自我敘事觀點”,國立中興大學,(2023)。
7. 余蘋,“自媒體如何成為意見領袖?以知識型自媒體為例”,國立清華大學,(2021)。
8. 余仁河,“地方民意代表經營選舉關鍵因素之探討-以花蓮縣新城鄉為例”,大漢技術學院,(2023)。
9. 吳燕玲,<柯文哲為何能從素人變成柯神>,BBC中文網,(2014)。
10. 吳安蕙,“臺灣區域民意代表提名機制研究”,國立臺灣大學,(2018)。
11. 呂俍佑,“民意代表屬性與政府支出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臺北商業大學,(2020)。
12. 李雨庭,“地方民意代表之服務行為對選民滿意度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科技大學,(2020)。
13. 李晉毅,“地方民意代表運用自媒體對服務品質與服務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2020)。
14. 阮青梅,“地方民意代表選民服務與問政行為之研究-以和美鎮民代表會第廿、廿一屆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21)。
15. 周海威,“以kano二維品質模式探討民意代表服務處服務品質之研究”,亞洲大學,(2022)。
16. 林宛柔,“我國地方民意代表建議款弊案犯罪模式與特徵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2016)。
17. 林明順,“屏東縣地方民意代表休閒參與、休閒阻礙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2017)。
18. 林冠維,“民意代表選區經營之關鍵成功因素-以台南市市議員為例”,國立台南大學,(2020)。
19. 林鈺祺,“宗教組織參與地方選舉政治動員之研究-以台中市長老教會與宮廟組織為例”,國立中興大學,(2022)。
20. 林昀儒,“民意代表職務犯罪類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2023)。
21. 姚博晏,“網路個人品牌之研究-以Facebook為例”,朝陽科技大學,(2019)。
22. 翁俊楠,“國會民意代表選舉總部區位與得票率之空間關聯分析-以101年台中市立法委員選舉為例”,逢甲大學,(2015)。
23. 康家豪,“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之體制、認知及條件分析-以南部地區民意代表為例”,國立中山大學,(2012)。
24. 康進昇,“民意代表助理人格特質與選民服務績效關係之研究”,開南大學,(2014)。
25. 許少凡,“受賄罪爭議問題之研究-兼論民意代表受賄罪”,中央警察大學,(2017)。
26. 許雯婷,“政府採購人員與行政效能之研究-以花蓮縣地方民意代表機關為例,國立東華大學,(2018)。
27. 許朝童,“地方民意代表人格特質、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相關性探討”,開南大學,(2020)。
28. 許淑惠,“個人品牌經營影響客戶忠誠度之探討-以C保險公司保險經紀人為例”,南臺科技大學,(2023)。
29. 許湘藟,“自媒體創作者之集體勞動意識與行動-以網路自媒體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2023)。
30. 莊喻臻,“消費者對社會議題的立場如何影響品牌背叛與抵制決策”,國立臺灣大學,(2021).
31. 張亞莉,“個人品牌建立:斜槓的跨域學習演藝與廚藝之綜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21)。
32. 張欣倩,“地方民意代表選民服務與選民支持度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逢甲大學,(2022)。
33. 陳韋曄,“民意代表候選人形象管理關鍵因素之研究”,中原大學,(2020)。
34. 陳睿緹,“個人品牌之商業模式研究:以台灣知名彩妝師sandy chen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21)。
35. 陳俊維,“民意代表培養新生代參政之研究-以新北市民進黨籍市議員助理為例”,銘傳大學,(2022)。
36. 陳瑞媛,“探討關係品質與成長策略-以苗栗造橋鄉民意代表為例”,育達科技大學,(2023)。
37. 陳奕維,“民意代表助理職涯經驗中的自我建構敘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2023)。
38. 曹淯翔,“國軍提升網頁社群經營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2023)。
39. 彭余美玲,“探討民意代表心理資本、情緒勞動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中華大學,(2017)。
40. 黃香菽,“台灣民意代表服務之評比-以高雄市為例”,正修科技大學,(2017)。
41. 黃士軒,“自媒體與品牌經營個案研究”,實踐大學,(2018)。
42. 黃傅淑香,“民意代表為選民服務之成功關鍵因素”,開南大學,(2019)。
43. 黃瓊誼,“地區性民意代表的選民服務品質對選民滿意度之影響-以員林某區民意代表為例”,南華大學,(2020)。
44. 黃露慧,“民意代表連任之關鍵成功因素-以嘉義市議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 (2013)。
45. 楊永昌,“運用DEA法於民意代表工作負荷評估之研究”,康寧大學,(2012)。
46. 楊惠美,“影響建立個人品牌的關鍵因素之研究-以M保險公司業務員為例”,國立高雄大學,(2023)。
47. 温宗翰,“探討在社群平台經營個人品牌之關鍵成功因素-以Instagram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2021)。
48. 蔡易呈,“竹山鎮民意代表休閒運動參與及身體健康之研究”,大葉大學,(2016)。
49. 蔡明原,“派出所主管領導風格認知之研究-以民意代表介入為中介效果”,中央警察大學,(2019).
50. 劉育銓,“從4C策略行銷分析架構探討自媒體之經營:以Instagram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2023)。
51. 賴梵秦,“現行地方民意代表遞補制度與實務運作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2020)。
52. 鍾任明,農業鄉鎮地方民意代表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雲林縣西螺鎮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2012)。
53. 簡湘陵,“地方民意代表經營Facebook網站之研究”,銘傳大學,(2013)。
54. 魏銘佐,“2020總統大選社群平台之策略研究-以蔡英文社群經營為例”,輔仁大學,(2021).
55. 蘇柏全,“民意代表犯貪污罪之量刑分析”,東吳大學,(2023)。

二、英文部分
1. Aaker, D. A., “Building Strong Brands”, (1996).
2. Barack Obama, “Change We Can Believe In: Barack Obama's Plan to Renew America's Promise”, (2008).
3. Chen, L., “Social Media and Public Engagement: A Study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021), 43(1), 16-34.
4. Cialdini, R. B. “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Rev. ed.). Harper Business, (2006).
5. Covey, S. R.,“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Powerful Lessons in Personal Change”. Free Press, (1989).
6. Hasson, U. “This is Your Brain on Communication”. TED. Retrieved from, (2016).
7. Houraghan, S., “The 21-Step Process For Brand Building Success”. Brand Master Academy, (2020). Web link:https://brandmasteracademy.com.
8. Huntsman, J. “Time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2024).
9. Johnson, M. “Branding: In Five and a Half Steps”. Thames & Hudson, (2016).
10. Jones, B. & Martin, D. “Brand Consistency and Voter Loyalty in Political Marketing”.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020), 54(6), 1423-1442.
11. Keller, K. L. “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 Build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Brand Equity” (4th ed.). Pearson, (2013).
12. Kotler, P., Kartajaya, H. & Setiawan, “I. Marketing 3.0: From Products to Customers to the Human Spirit”. Wiley, (2010).
13. Kotler, P., Kartajaya, H., & Setiawan, “I. Marketing 4.0: Moving from Traditional to Digital”. Wiley, (2017).
14. Kotler, P. “Marketing Management” (15th ed.). Pearson, (2017).
15. Mark, M. & Pearson, C. S. “The Hero and the Outlaw: Building Extraordinary Brands Through the Power of Archetypes”. McGraw-Hill, (2001).
16. Peters, T. “The Brand Called You”. Fast Company, (1997), 10, 83-90.
17. Porter, M. E. “Competitive Strategy: Techniques for Analyzing Industries and Competitors”. Free Press, (1980).
18. Saleh, K. & Shukairy, A. “Conversion Optimization: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onverting Prospects to Customers”. O'Reilly Media, (2010).
19. Sinek, S. “Start With Why: 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Everyone to Take Action”. Penguin Books, (2009).
20. Sinek, Simon. “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 TED, 2009. [Video]. TED Talks. Web. https://www.ted.com/talks/simon_sinek_how_great_leaders_inspire_ action.
21. Smith, A. “The Impact of Branding on Political Campaigns and Voter Trust”. Journal of Political Marketing, (2018), 17(2), 123-145.
-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93480-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民意代表個人品牌建立的條件,並通過問卷調查選民對這些條件的關注程度,評估其對選民支持度的影響。我以參選台北市議員的經驗為例,分析其品牌建立過程,最後歸納出關鍵要素,以資未來有意願從政者的參考。
本研究形成一套可檢視的品牌建立指南,幫助民意代表建立成功的個人品牌。藉由過去學者:Tom Peters、Simen Sinek以及Stephen Houraghan的研究,並結合研究者自身經驗,覆盤台北市議員選舉的品牌建立過程,佐證學術上與實無執行上的契合。
從「為什麼」開始,定義使命和願景,確定立場並制定政見,傳達訊息和價值觀。藉由Houraghan提出的21步驟品牌建立流程,可與民意代表品牌建立流程相結合,強調長期投入和服務對象需求。這些步驟包括建立有實體連接的Human Brand、設立品牌宗旨、願景、價值觀,識別目標受眾及市場定位,創造品牌訊息和故事等。
本研究結果提供了個人品牌創建的指導框架,使民意代表能按步就班打造個人政治品牌,吸引選民的支持和信任。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deeply analyze the conditions for establishing a personal brand for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e assess voters' attention to these conditions and their impact on voters’ support. Using my experience as a Taipei City Council candidate as an example, I analyze the brand-building process and summarize key elements for future political aspirants.
The study forms an evaluable brand-building guide to help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establish a successful personal brand. By referencing past scholars such as Tom Peters, Simon Sinek, and Stephen Houraghan, and combining the researcher's own experiences, this research reviews the brand-building process in the Taipei City Council election, confirming the alignment between academic theories and practical execution.
Starting with "why," defining the mission and vision, determining positions, and formulating political views, we communicate messages and values. By integrating Houraghan's 21-step brand-building process with the personal brand-building process for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the research emphasizes long-term commitment and meeting the needs of the audience. These steps include establishing a physically connected Human Brand, setting brand purposes, visions, and values, identifying target audiences and market positioning, and creating brand messages and stori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guiding framework for creating personal brands, enabling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to systematically build their political brands, attract voters’ support, and gain trust.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Submitted by admin ntu (admin@lib.ntu.edu.tw) on 2024-08-02T16:07:20Z
No. of bitstreams: 0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4-08-02T16:07:20Z (GMT). No. of bitstreams: 0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目次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i
謝誌 ii
中文摘要 iii
THESIS ABSTRACT iv
目次 v
圖次 vi
表次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 1
第二節、研究目的 2
第二章 文獻回顧 3
第一節、從著名的商業觀點與民意代表個人品牌創建結合 3
第二節、如何運用黃金圈理論與21個步驟打造民意代表品牌 11
第三節、探討民意代表的職責與功能 30
第三章 品牌創建實證與深度訪談分析 34
第一節、從空中飛人到台北市議員的品牌塑造之旅:熱血機長張志豪的品牌創建歷程 34
第二節、21個品牌創建步驟覆盤【熱血機長張志豪】的品牌創建過程 37
第三節、品牌影響力實證:台北市議員的民意調查報告資料 48
第四節、品牌建立的重要性與意義:基於民意調查的實證分析 51
第五節、民意代表品牌創建研究:民意代表的深度訪談 56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62
第一節、研究結論 62
第二節、未來研究建議 66
參考文獻 68
附錄 73


圖次
圖 3-1 熱血機長張志豪正直誠信品牌標誌 41
圖 3-2 熱血機長張志豪消防員品牌標誌 42
圖 3-3 錢櫃大火事件協助民眾疏散 44
圖 3-4 熱血機長張志豪參選政見 45
圖 3-5 選民最看重民意代表的特質 52
圖 3-6 選民最看重議題與民意代表建立聯繫 53
圖 3-7 選民最看重民意代表應該如何呈現其公眾形象 53
圖 3-8 選民最看重民意代表的價值觀 54
圖 3-9 選民最看重民意代表的關鍵行動 54




 
表次
圖 3-1 民意代表品牌創建訪談比較表 60
-
dc.language.isozh_TW-
dc.title論民意代表個人品牌創建與實證:以台北市議員張志豪為例zh_TW
dc.titleOn the Creation and Empirical Study of Personal Branding for Public Representatives:The Case Study of Taipei City Councilor Zhi-Hao Zhang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12-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賴慧文;林永松;張元晨zh_TW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Christine W. Lai ;Frank Yeong-Sung Lin ;Yuan-Chen Changen
dc.subject.keyword民意代表,個人品牌,影響力,社群經營,市政監督,台北市議員張志豪,zh_TW
dc.subject.keywordRepresentative,Personal Brand,Influence,Community Management,Municipal Supervision,Taipei City Councilor Chang Chih-Hao,en
dc.relation.page120-
dc.identifier.doi10.6342/NTU202401930-
dc.rights.note同意授權(限校園內公開)-
dc.date.accepted2024-07-22-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管理學院-
dc.contributor.author-dept碩士在職專班國際企業管理組-
dc.date.embargo-lift2027-06-21-
顯示於系所單位:國際企業管理組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12-2.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7.53 MBAdobe PDF檢視/開啟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