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91405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李文良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Wen-liang Lee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王威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Wei Wang | en |
dc.date.accessioned | 2024-01-26T16:21:40Z | - |
dc.date.available | 2024-01-27 | - |
dc.date.copyright | 2024-01-26 | - |
dc.date.issued | 2024 | - |
dc.date.submitted | 2024-01-08 |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月摺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生員陳上達等陳情簽稟〉(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藏品編號:20190310026。 〈光緒八年署理台灣府正堂袁為行知事札恒春縣〉(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藏),藏品編號:AH534-40。 〈光緒十三年台灣府正堂程為轉行事札恒春縣〉(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藏),藏品編號:AH000534。 《軍機處檔摺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宮中檔摺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淡新檔案〉(臺大:國立臺灣大學藏)。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丁玉熙重修,《丁協源家譜》,猶他家譜學會微縮影片檔案GS007073252(美國猶他州鹽湖城 : 猶他家譜學會攝影,1982年微卷製作)。 丁瑞鉠,《懷恩感舊錄》(鹿港:作者自印,1986)。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80)。 土居智典,〈清末湖南省の省財政形成と紳士層〉,《史學研究》227(2000年1月),頁23-39。 山本英史編,《伝統中国研究の地域像》(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06)。 山本英史,《清代中国の地域支配》(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2007)。 山田賢,《移住民の秩序:清代四川地域社会史研究》(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5)。 王雲洲,《清代臺灣北路理番同知研究(1766-1888)》(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王世慶等輯,『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影本』(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1977-1984)。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4)。 王世慶,《臺灣史料論文集(上冊)》(臺北:稻鄉出版社,2004)。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朝硃批奏摺》(北京:中華書局,199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海峽兩岸出版交流中心編,《明清宮藏臺灣檔案匯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伊能嘉矩,《伊能文庫手稿及抄寫:M001 臺灣叢書.第二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朱幹隆,《兼善集》,方寶川、謝必震主編,《臺灣文獻匯刊續編》23(北京:九州出版社,據清光緒8年刻本影印,2016)。 朱金甫、張書才主編,李國榮副主編,《清代典章制度辭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台中州員林郡寺廟台帳》(臺北: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聯合圖書館藏)。 《台中州彰化郡寺廟台帳》(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聯合圖書館藏)。 江煌輝等撰,《江東興公族譜》,猶他家譜學會微縮影片檔案GS007486591(美國猶他州鹽湖城 : 猶他家譜學會攝影,2013微卷製作)。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彰化縣篇》(臺北: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1997) 何培夫主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臺中縣市.花蓮縣篇》(臺北: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1997)。 村上衛,《海の近代中国―福建人の活動とイギリス・清朝》(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13)。 吳維岳,《七十年回憶錄》(南投:作者自印,1961)。 吳文星等撰,《鹿港鎮志.人物篇》(鹿港:彰化縣鹿港鎮公所,2000)。 吳密察,〈「歷史」的出現〉,收於黃富三、古偉瀛、蔡采秀主編,《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頁1-21。 吳攀桂,《吳氏渡台第二代祖先攀桂翁自傳生平述說》,猶他家譜學會微縮影片檔案GS007073311(美國猶他州鹽湖城 : 猶他家譜學會攝影,1983微卷製作)。 吳輝祖,《吳氏族譜》,猶他家譜學會微縮影片檔案GS007922907(美國猶他州鹽湖城 : 猶他家譜學會攝影,1983微卷製作)。 吳德功,《彰化節孝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08種,1961)。 吳德功,《瑞桃齋詩話》(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吳德功,《瑞桃齋詩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吳德功,《戴案紀略》(臺北:國立臺灣圖書館藏),無頁碼,文獻編號:135718。 吳德功,《施案紀略》(臺北:國立臺灣圖書館藏),無頁碼,登錄號:195039。 吳德功,《讓臺記》(臺北:國立臺灣圖書館藏),無頁碼,文獻編號:195037。 李昭容,《鹿港丁家之研究》(彰化:左羊出版社,2002)。 李昭容,《鹿港意樓:慶昌行家族史研究》(臺中:晨星出版社,2011)。 李昭容,《宜樓掬月意樓春──鹿港慶昌家族史續探》(臺中:晨星出版社,2015)。 李昭容等撰稿,《新修彰化縣志.卷九.人物志.文化人物篇》(彰化:彰化縣政府,2018)。 李仁淵,〈在田野中找歷史:三十年來的中國華南社會史研究與人類學〉,《考古人類學刊》88(2018年6月),頁109-140。 李文良,〈晚清臺灣清賦事業的再考察──「減四留六」的決策過程與意義〉,《漢學研究》24:1(2006年6月),頁387-416。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1680-1790)(增訂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李文良,〈清乾隆年間南臺灣的邊防整備與社會發展〉,《國史館館刊》52(2017年6月1日),頁1-32。 李柏賢,《晚清北臺灣的義倉與地方社會──以「明善堂」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4)。 李佩蓁,〈商民樂從?臺灣釐金制度與官商利益結構(1857-1886)〉,《臺灣史研究》25:2(2018年6月),頁61-95。 林筠奎輯,《鰲西林氏族譜》,猶他家譜學會微縮影片檔案GS007912794(美國猶他州鹽湖城 : 猶他家譜學會攝影,1982微卷製作)。 林嘉平錄,《林恆茂家族譜稿》,猶他家譜學會微縮影片檔案GS007923710(美國猶他州鹽湖城 : 猶他家譜學會攝影,1990微卷製作)。 林紹年,《林文直公奏稿》,《清末民初史料叢書》20(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16年刊本影印,1968)。 林文凱,〈再論清代臺灣開港以前的米穀輸出問題〉,收入林玉茹主編,《比較視野下的臺灣商業傳統》(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2),頁99-133。 林文凱,〈再論晚清臺灣開港後的米穀輸出問題〉,《新史學》22:2(2011年6月),頁215-252。 林文龍,《彰化書院與科舉》(臺中:晨星出版社,2012)。 林玉茹,〈從屬與分立:十九世紀中葉臺灣港口城市的雙重貿易機制〉,《臺灣史研究》17:2(2010年6月),頁1-37。 林豪,《東瀛紀事》(臺北:國立臺灣圖書館藏),無頁碼,文獻編號:135722。 周璽總纂,《彰化縣志》,《中國方志叢書台灣地區》16(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道光16年刊本影印,1983)。 周璽總纂,洪燕梅點校,《彰化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周長庚等撰,《支社詩拾》,南江濤選編,《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選編》1(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據民國間鉛印本影印,2013)。 周健,《維正之供:清代田賦與國家財政(1730-1911)》(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20)。 邵式柏(John R. Shepherd)著,林偉盛等譯,《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姚瑩,《東槎紀略》,《中國方志叢書台灣地區》52(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道光12年刊本影印,1983)。 姚瑩,《東溟奏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49種,1959)。 施學賢,《臨濮堂施氏族譜》,猶他家譜學會微縮影片檔案GS007068742(美國猶他州鹽湖城 : 猶他家譜學會攝影,1923)。 施添福等撰,《鹿港鎮志.地理篇》(鹿港:彰化縣鹿港鎮公所,2000)。 柯志明,《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1)。 洪棄生,《瀛海偕亡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59種,1959)。 洪敏麟,《洪氏族譜》,(臺中:信成文具印刷承印,1994)。 洪安全總編輯,《清宮洋務始末臺灣史料》2(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9)。 范咸等鑽纂輯、陳偉智點校,《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 高銘鈴,〈清代臺米供輸中國大陸與兩岸財經關係(1725-1867)〉,《臺灣文獻》61:1(2010年3月),頁299-329。 高仕凡,《清水蔡泉成家族研究(1723-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3)。 恭阿拉等修,《欽定學政全書》(清嘉慶17年武英殿刻本)。 倪贊元纂輯,張光前點校,《雲林縣采訪冊》(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 崑岡等修,《欽定大清會典事例》(清光緒25年石印本)。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臺灣經濟銀行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1962)。 張勝彥,《台灣建省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1972)。 張勝彥總編纂,《臺中縣志 卷七 人物志》(臺中:臺中縣政府,1987)。 張瑞和,《維繫傳統文化命脈──員林興賢書院與吟社》(臺中:晨星出版社,2009)。 張芯瑜,《清日政權轉換期間臺中社會的變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9)。 郭明芳,〈乙未臺灣史料新輯校(二):《讓臺記》(一)〉,《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2015年5月),頁89-112。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 許雪姬,〈福建台灣省的研究──由建省到分治〉,《政大歷史學報》3(1985年3月),頁193-242。 許雪姬,〈二劉之爭與晚清政局〉,《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4(1985年6月),頁127-161。 許雪姬,《龍井林家的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 許文穆補修,許逸漁撰,《慶福堂許氏族譜》,猶他家譜學會微縮影片檔案GS007069028(美國猶他州鹽湖城 : 猶他家譜學會攝影,1982微卷製作)。 陳傳纘,《陳益源族譜》(彰化:陳益源祭祀公業,1970)。 陳深泉,《羅陳家族譜》,猶他家譜學會微縮影片檔案GS00 7922907(美國猶他州鹽湖城 : 猶他家譜學會攝影,1982微卷製作)。 陳朝龍等纂,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新竹縣采訪冊》(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 陳雲林總主編,《民間遺存臺灣文獻選編》(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陳珮羚,〈清代臺灣中部「筱雲山莊」呂家的發展〉(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陳正祥,《臺灣地誌》中冊(臺北:敷明產業地理研究所,1960)。 陳靜寬,《從省城到臺中市:一個城市的興起與發展》(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2)。 莊垂璜錄,《錦繡莊姓族譜:青陽后軒三房》,猶他家譜學會微縮影片檔案GS007922906(美國猶他州鹽湖城 : 猶他家譜學會攝影,1982微卷製作)。 莊幼岳,《紅梅山館瑣稿》(臺北:作者自印,1995)。 曾品滄,〈十九世紀臺江海埔墾地開發與臺灣郡城的官商利益結構〉,《臺大歷史學報》55(2015年6月),頁125-171。 黃美娥,〈北臺文學之冠——清代竹塹地區的文人及其文學活動〉,《臺灣史研究》5:1(1998年6月),頁91-139。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一七二九~一八六四)》(臺北:自立晚報,1987)。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中挫(1861-1885)》(臺北:自立晚報,1992)。 黃富三,〈試論霧峰林家之族性與族運〉,《國史研究通訊》2(2012年6月),頁17-28。 黃富三等解讀,何鳳嬌、林正慧等編輯,《霧峰林家文書集:墾務 腦務 林務》(臺北:國史館,2013)。 黃富三等解讀,何鳳嬌、林正慧等編輯,《霧峰林家文書集:棟軍相關收支單》(臺北:國史館,2014)。 黃富三解讀,何鳳嬌、林正慧、吳俊瑩編輯,《霧峰林家文書集:閩臺相關信函》(臺北:國史館,2016) 黃富三,〈林朝棟與清季臺灣樟腦業之復興〉,《臺灣史研究》23:2(2016年6月),頁1-64。 黃驗等撰文,黃清琦地圖繪製,吳密察等審定,《臺灣歷史地圖(增訂版)》(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2018)。 菊池秀明,《広西移民社會と太平天國》(東京:風響社,1998)。 楊緒賢,〈吳德功與磺溪吳氏家譜〉,《臺灣文獻》28:3(1997年9月),頁113-126。 楊彥杰,〈林日茂家族及其文化〉,《台灣研究集刊》2001:4(2001年12月),頁23-33。 馮爾康,《清史史料學》(臺北:臺灣商務,199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 276 種,1969)。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明清臺灣檔案彙編》(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劉璈,《巡臺退思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21種,1958)。 劉璈,《巡臺退思錄》(臺北: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85輯,1981)。 劉銘傳,《劉壯肅公(省三)奏議》(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 劉淑芬,〈清代臺灣的築城〉,《食貨月刊》14:11(1985年3月),頁484-503。 劉澤民主編,臺灣古文書學會策畫,《契文解字:解碼臺灣古文書》(臺北:玉山社,2020)。 劉永華,《禮儀下鄉:明代以降閩西四保的禮儀變革與社會轉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9)。 葉大沛,《鹿港發展史》(彰化:左羊出版社,1997)。 葉韻翠、陳國川,〈清末臺灣行政空間的調整與整合對臺中市發展之意義〉,《中國地理學會會刊》45(2010年12月),頁41-57。 賈小葉,〈晚清台灣建省的台前與幕後〉,《史學月刊》7(2016年),頁88-98。 趙翼,《皇朝武功紀盛》,《叢書集成新編》120(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趙翼,《甌北集》,收入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編,《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清嘉慶17年湛貽堂刻本影印,2010)。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6)。 蔡青筠,《戴案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206種,1964)。 蔡江澤編撰、蔡聰文校正,《清水蔡源益蔡源順兩家世譜並先世祖之事績功德略志》,猶他家譜學會微縮影片檔案GS00 7923741(美國猶他州鹽湖城 : 猶他家譜學會攝影,1983年微卷製作)。 蔡淵絜,《清代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80)。 賴玉玲,〈紅旗白旗反──戴潮春事件義民首羅冠英〉,《故宮文物月刊》445(2020年4月),頁66-77。 薛紹元總纂,《臺灣通志稿》(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 蔣敏全,〈翰林曾維楨考〉,收入陳益源、鄭大主編,《科舉制度在台灣》(臺北:里仁書局,2014),頁151-182。 盧德嘉撰,詹雅能纂輯,《鳳山縣采訪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臨時土地調查局編,《大租取調書附屬參考書 上卷》(臺北 :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4)。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第三回報告書: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第一卷 上》(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1911)。 謝美娥,《清代臺灣米價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2008)。 謝金鑾、鄭兼才總纂,《續修臺灣縣志》,《中國方志叢書台灣地區》11(臺北:成文出版社,據道光13年刊本影印,1983)。 濱下武志、辛島昇編,《地域史とは何か》(東京:山川出版社,1997)。 羅玉東,《中國釐金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羅士傑,《清代台灣的地方菁英與地方社會:以同治年間的戴潮春事件為討論中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0)。 羅士傑,〈地方宗教傳統與「去中心化」的地方政治:重探溫州金錢會事件(1850-1862)〉,《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5(2012年3月),頁159-202。 Benjamin A. Elman, Civil Examination and Meritocrac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David Faure, Emperor and Ancestor: State and Lineage in South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Foreign Office,” references: 228/505. London: The National Archives. G. William Skinner, eds.,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Helen F. Siu and David Faure eds., Down to Earth: the Territorial Bond in South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Johanna Menzel Meskill, A Chinese Pioneer Family: The Lins of Wu-feng, Taiwan 1729-1895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Joseph R. Dennis, Writing, Publishing, and Reading Local Gazetteers in Imperial China, 1100-1700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Mary Backus Rankin, 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Zhejiang Province, 1865-1911(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Michael Szonyi, Practicing Kinship: Lineage and Desc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Mary C. Wright, The 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 The T’ung-Chih Restoration, 1862-1874(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Paul A. Cohe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Peter K. Bol, “The Rise of Local History: History, Geography, and Culture in Southern Song and Yuan Wuzhou,”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1: 1 (Jun., 2001), pp. 37-76. Philip A. Kuhn,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Ren-yuan Li, Making Texts in Villages: Textual production in Rural China during Ming-Qing Period (Ph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2014). Steven B. Miles, The Sea of learning: Mobility and Identity in Nineteenth-Century Guangzhou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Steven B. Miles, Opportunity in Crisis: Cantonese Migrants and the State in Late Qing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21). Sarah Schneewind, Community school and the State in Ming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91405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光緒14年(1888)彰化爆發民眾抗賦動亂──施九緞事件,福建臺灣巡撫劉銘傳在動亂過後指控鹿港士紳和動亂首領施九緞串通,企圖阻礙清賦政策進行,並據此下令捉拿審問地方士紳。對於這起事件,過去研究大多將之放在晚清建省改革討論中,視之為土地清賦失敗的顯著例子,並據此說明劉銘傳的改革為何受挫。與過往研究不同,本文主要以事件中的彰化、鹿港和臺中士紳為焦點,具體分析中臺灣的地方政治,在清朝統治政策和社會發展交互影響下的演變發展。
本文將具體說明,施九緞事件中的官紳衝突與其被放在清賦政策框架下,倒不如將之置於清領中臺灣地方官紳關係變化下理解。施九緞事件前,彰化、鹿港士紳已經和巡撫在省址選擇上發生衝突,而從地方社會的內部發展看來,彰化、鹿港士紳以鹿港為治理中心的想法,早在書院組織興起、地方動亂頻仍之嘉道年間就已初步形成。往後到戴潮春動亂後,彰化、鹿港士紳一直處於地方政治中心,掌握嘉道年間興起之書院機構,同時將之與官府推動之地方建設結合。相較之下,倚靠團練勢力而興起之臺中士紳卻面臨官府打壓,短暫消跡。這樣的政治格局直到建省改革而面臨巨變。在劉銘傳的行政改革下,彰化、鹿港士紳之政治和經濟利益受到衝擊;相對的是,臺中士紳得以運用他們在建省改革中的結構性位置,改變前此的不利地位。最終,彰化、鹿港士紳政治地位在建省後從核心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以霧峰林家為中心的臺中士紳。總結來說,觀察中臺灣地方士紳勢力興衰,可以讓我們具體而微地見到晚清政治局勢如何牽動地方權力結構變動。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The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local politics of central Taiwan in latter Qing period. In the 14th year (1888) of Guangxu 光緒in the Qing Dynasty, there was an outbreak of popular uprising against land survey, Shi-Jiu-Duan施九緞 incident. After the revolt, Liu Mingchuan, the governor of Taiwan, initiated the mass arrest and interrogation of local gentries in the Lokang area he suspected of colluding in the incident. Unlike most research that views the Shi Jiu-Duan Incident as an example of the Qing government’s failure in land reform dur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aiwan Province,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revision by looking at the interplay and transformation of power politics and society from the local level. This study uses the local gentry in Changhua, Lokang and Taichung as case studies to illustrate the changing dynamics of local power, how the transition of power led to conflicts between the gentry.
Before the Shi-Jiu-Duan incident, the gentry of Changhua and Lokang had long been in a debate with the governor of Taiwan about the location of the provincial capital. The idea of making Lokang the provincial capital dates back to the Jiaqing-Daoguang period, a time that saw the thriving growth of academies of classical learning and constant local turmoil. The gentry in Lokang and Changhua came to and remained at the center of local politics in central Taiwan after the Dai Chao-Chun Incident due to their control of the official academies and their corporation in municipal works with local officials. This political configuration faced a challenge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aiwan Province, and the following reforms that had further diminished the power of the gentry in Lokang and Changhua. In contrast, the gentry in Taichung, whose power came from the local militia and had been suppress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 previously, rose to power as a result of their advantage in the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 Under Liu Mingchuan’s administrative reforms,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of the gentry in Lokang and Changhua were impacted, while the gentry in Taichung utilized their structural position during the reform to improve their previously disadvantaged position. In the end,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the local gentry in Changhua and Lokang in local politics had been replaced by the gentry in Taichung. To sum up, observing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entries’ power in central Taiwan can help us see how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late Qing period had an impact on the structure of local power specifically and meticulously.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Submitted by admin ntu (admin@lib.ntu.edu.tw) on 2024-01-26T16:21:40Z No. of bitstreams: 0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4-01-26T16:21:40Z (GMT). No. of bitstreams: 0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目次
口試委員審定書 i 謝辭 iii 摘要 v Abstract vi 圖次 viii 表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一、研究課題緣起和目的 1 二、研究回顧 7 三、研究方法和史料 10 四、章節安排 13 第二章 清領後期中臺灣士紳及其地域崛起(1820-1860) 15 一、書院組織興起 15 二、文開、白沙書院和縣志編修 29 二、團練擴大和戴潮春事件 34 第三章 同光年間中臺灣之士紳發展及地方政治 40 一、戴潮春事件後的彰化、鹿港士紳 40 二、同光年間的臺中士紳 52 第四章 臺灣建省及中臺灣地方政治 57 一、省址爭議及施九緞事件 57 二、建省及臺中士紳 68 三、施九緞事件後之彰化鹿港士紳 73 四、《臺灣通志》編纂事業 78 結論 84 一、書院、方志和士紳政治 85 二、晚清政治與士紳勢力變動 86 附錄一 光緒年間士紳、書院與地方建設 89 附表一 白沙書院租 99 附表二 廖案抄封租 102 引用書目 108 | - |
dc.language.iso | zh_TW | - |
dc.title | 清領後期中臺灣的地方政治與社會發展(1820-1895) | zh_TW |
dc.title | The Local Politics and Societal Development of Central Taiwan during Latter Qing Period, 1820-1895 | en |
dc.type | Thesis | - |
dc.date.schoolyear | 112-1 |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林文凱;李仁淵 | zh_TW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Wen-Kai Lin;Ren-yuan Li | en |
dc.subject.keyword | 清領後期臺灣史,建省改革,地方政治,中臺灣地域社會,士紳政治集團,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History of Taiwan in Latter Qing Era,Reform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aiwan Province,Local Politics,Local Society in Central Taiwan,Political Gentry, | en |
dc.relation.page | 115 | - |
dc.identifier.doi | 10.6342/NTU202400036 | - |
dc.rights.note | 同意授權(限校園內公開) | - |
dc.date.accepted | 2024-01-09 |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文學院 | -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歷史學系 | -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歷史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12-1.pdf 授權僅限NTU校內IP使用(校園外請利用VPN校外連線服務) | 8.79 MB | Adobe PDF | 檢視/開啟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