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公共衛生學院
  3. 食品安全與健康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82880
標題: 以微型QuEChERS搭配極致效能液相層析廣用游離串聯質譜法分析包裝果蔬汁與牛奶中紫外線吸收化合物之含量
Determination of ultraviolet-absorbing compounds in packaged juice and milk by micro-QuEChERS coupled with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niSpray ionization-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作者: Chia-Sheng Hsieh
謝嘉聲
指導教授: 陳鑫昌(Hsin-Chang Chen)
關鍵字: 包裝果蔬汁,牛奶,紫外線吸收化合物,QuEChERS,極致效能液相層析廣用游離串聯質譜法,
Packaged juice,Fresh milk,Ultraviolet-absorbing compounds,QuEChERS,UPLC-USI-MS/MS,
出版年 : 2021
學位: 碩士
摘要: "紫外線吸收化合物 (Ultraviolet-absorbing compounds, UVACs) 已廣泛應用於個人護理產品與紫外線固化油墨 (UV-cured ink) 中作為光引發劑 (photoinitiators, PIs) 經照射紫外光活化產生自由基,引發油墨單體聚合進而使油墨瞬間硬化於食品包材。因不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與有機溶劑,省去等待溶劑揮發時間及降低生產者接觸有機溶劑之機會,且因具環境友善特點,已逐漸取代傳統溶劑型油墨。近年來研究發現,油墨固化後仍會殘留紫外線吸收化合物於油墨與包裝材質中,並藉化學與物理方式遷移至食品中造成食物污染。 自2005年起,歐洲發生多起紫外線吸收化合物從包裝材質上油墨滲入食品中的案例,致使歐盟於2011年訂定塑膠包裝材料中紫外線吸收化合物遷移限量 (specific migration limit),目前已有多個國家針對紫外線吸收化合物訂定相關遷移限量。近年來相關毒理研究發現,紫外線吸收化合物之毒性主要為遺傳毒性與造成內分泌干擾,其中二苯甲酮(benzophenone, BP) 已被國際癌症研究署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列為Group 2B疑似人類致癌物。因目前臺灣尚未建立食品包裝材質與油墨之紫外線吸收化合物之遷移限量規範,且為了解國人經飲用包裝果(蔬)汁與牛奶暴露紫外線吸收化合物之風險,本研究為其建立分析方法。 本研究擬採用微型QuEChERS進行樣品前處理,減少試劑及大體積耗材之使用量以達永續化學之目的,並結合極致效能液相層析廣用游離串聯質譜法 (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niSpray ionization-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UPLC-USI-MS/MS) 提升分析靈敏度,檢測136件市售包裝果(蔬)汁與51件牛奶中16個微量PIs之含量。實驗方法參數最佳化包括使用果(蔬)汁與牛奶樣品之體積,以達微小化之效果,並調整QuEChERS前處理方法 (萃取與淨化步驟) 及UPLC-USI-MS/MS參數最佳化,以得最佳之分析結果。優化後方法確效部分,果(蔬)汁與牛奶基質中各分析物之基質匹配檢量線 (matrix-matched calibration curve) 決定係數 (r2) 皆大於0.990,顯示呈良好線性關係;16個紫外線吸收化合物於果(蔬)汁樣品中定量極限為0.005 - 7.255 ng/mL,而於牛奶樣品中定量極限為0.004 - 7.143 ng/mL;同日間 (intra-day) 與異日間 (inter-day) 之實驗中,各分析物在果(蔬)汁基質中均有良好之準確度 (回收率93.9% - 110.1%) 與精密度 (1.5% - 16.8%),而在牛奶基質中亦能獲得良好之準確度 (回收率66.8% - 114.6%) 及精密度 (0.6% - 22.2%),顯示此分析方法符合國內食藥署及歐盟頒佈之確效規範。 將此UPLC-USI-MS/MS方法應用至187件樣品檢測,其定量結果顯示,187件樣品均可檢出微量PIs。136件果(蔬)汁樣品裡16個分析物中BP在每件樣品中均可測得,並在塑膠包裝柳橙汁中可測得最高濃度 (51.39 ng/mL) 之BP,可能源於柳橙汁纖維吸附非極性之BP;51件牛奶樣品中,鮮乳樣本可測得7種待測分析物,其中BP檢出率為100%,濃度範圍為4.15 - 16.34 ng/mL,4-甲基二苯甲酮 (4-methylbenzophenone, 4-MBP) 檢出濃度最高,在冷藏紙盒包鮮乳中濃度高達150.02 ng/mL。本研究已成功建立並確效一套快速且有效分析市售包裝果(蔬)汁與牛奶中紫外線吸收化合物之定量方法,未來可結合國家攝食資料庫,評估國人經食品暴露紫外線吸收化合物之風險,以達降低食品安全之目的。"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82880
DOI: 10.6342/NTU202102119
全文授權: 未授權
電子全文公開日期: 2023-08-31
顯示於系所單位:食品安全與健康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U0001-0508202116570000.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4.02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