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文學院
  3. 中國文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7458
標題: 上古韻部格局研究
A Study on the Rhyme Categories of Old Chinese
作者: Yu-Yin Pai
白右尹
指導教授: 李存智
關鍵字: 上古音,歷史音韻,戰國楚簡,模擬,
Old Chinese,reconstruction,Historical phonology,Bamboo slips of chu in warring state,
出版年 : 2018
學位: 博士
摘要: 上古韻部可以分為平行的兩個系列,一個系列屬於非圓唇元音,另一個系列屬於圓唇元音。李方桂構擬的上古音有四個元音,其中a元音可以再分為a與ɑ兩種元音,形成五元音的格局。普遍來說,現代學者都認為上古時有聲調,但陽聲韻部卻分不出聲調。陽聲韻部的聲調可能由低元音韻部開始產生,漢代之後才形成四聲的格局。
Old Chinese rhyme groups are able to be distinguished into two paired series, one of which series is based on the unrounded vowel, while the other is based on the rounded vowel. There are four vowels for the old Chinese phonology reconstructed by Li Fang-kuei, wherein the vowel [a]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wo vowels, vowel [a] and vowel [ɑ], forming a pattern of five vowels.
In general, modern scholars consider that there are four tones in old Chinese phonology, but the nasal-final categories actually couldn’t distinguish the tones. The tones of the nasal-final categories may occur from the low vowel rhyme group, and the pattern of four tones is formed after the Han Dynasty.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7458
DOI: 10.6342/NTU201804091
全文授權: 未授權
顯示於系所單位:中國文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7-D03121004-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5.89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