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6296
標題: | 福山試驗林食蟹?(Herpestes urva)的巡遊行為與空間分佈 Ranging Behavior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rab-eating Mongooses (Herpestes urva) at Fushan Forest |
作者: | Te-Hao Chen 陳德豪 |
出版年 : | 1997 |
學位: | 碩士 |
摘要: | 本研究的目的在以捕捉標放、無線電追蹤及行為觀察的方法,研究福山試驗林食蟹?的空間分佈、棲地利用、巡遊行為與社會結構。 捕捉標放自1995年1月進行至1997年3月,總計使用單門踏板式捕捉籠共3616捕捉籠天,使用松鼠籠共494捕捉籠天,共捕獲食蟹?58隻98隻次。再捕獲率為27%,以雌性非成體最高,雌性成體次之,雄性成體又次之,雄性非成體最低。非管制區的捕捉籠每個捕捉籠天所捕獲的食蟹?隻次和個體數都較管制區高。扣除資料不完整的個體,有雄獸22隻,雌獸32隻,成體40隻,非成體16隻。成體性比偏離1:1,非成體性比為1:1。研究期間捕獲7隻曾被捕獸陷阱所傷的動物,顯示研究區中有狩獵壓力存在。食蟹?有避籠現象,常會由籠外搆餌吃。這種情形,可由將捕捉籠套上黑色大型塑膠袋來改善。 自1995年7月至1997年3月,共有27隻食蟹?掛上發報器,其中17隻訊號在兩個月之內消失。雄性成體訊號消失的比率最高,雄性非成體與雌性成體次之,雌性非成體最低。發報器壽命差異相當大,最短不到一個月,最長可達六個月以上。 分析自1996年1月至1997年4月無線電追蹤資料較完整的10隻食蟹?(2雄,8雌)的活動範圍,面積由6.85至54.07公頃不等,平均33.26±15.70公頃。非成體活動範圍43.77±13.85公頃,成體活動範圍平均22.75±9.33公頃,兩者有顯著差異。不同個體活動範圍重疊度很大,由0到91%不等。雄性之間活動範圍不會重疊,雄性與雌性、雌性與雌性之間活動範圍會有相當程度的重疊,但活動範圍重疊的個體並不一定會有接觸或在一起活動。所追蹤的18隻食蟹?中,有13隻在非管制區活動,5隻在管制區活動。食蟹?的活動範圍內一定有水域,調和平均中心都在溪溝、河床或垃圾場附近。 食蟹?的移動方式可分為兩型,第一型為較快速、較呈直線型的奔走,第二型為較慢速、曲折地巡遊。在第一型與第二型的移動中,食蟹?在溪流活動的比率都較森林中高出許多。在經過森林的移動中,第一型所佔的比率較高;在經過溪流的移動中,兩型所佔的比率相近。食蟹?的移動速率最小11.71公尺/小時,最大506.67公尺/小時。第一型移動平均速率171.77±112.29公尺/小時,第二型移動平均速率104.35±84.29公尺/小時,兩者有顯著差異。在森林、溪流的移動速率無顯著差異,成體、非成體的移動速率也無顯著差異。 野外目擊食蟹?的記錄共有93筆,隻數組成由1隻到3隻不等,以1隻最常見,佔76%,其次為2隻者佔20%,3隻者最少,佔4%。全年各季看到1隻活動的比例最高;2隻者亦全年都可看到,但在冬季較高;3隻者只在冬季看到。食蟹?並非完全獨居性,雄性之間可能有領域性,推測配對系統為一夫多妻制。 |
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6296 |
全文授權: | 未授權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動物學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