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JSPUI

DSpace preserves and enables easy and open access to all types of digital content including text, images, moving images, mpegs and data sets

Learn Mor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Browse
    •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 Publication Year
    • Author
    • Title
    • Subject
  • Search TDR
  • Rights Q&A
    • My Page
    • Receive email
      updates
    • Edit Profile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文學院
  3. 圖書資訊學系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5121
Title: 「台大電子圖書館與博物館臺灣平埔族探源皺形系統」之評估研究
Authors: 張嘉彬
Publication Year : 1999
Degree: 碩士
Abstract: 摘 要
本研究主要是從使用者角度評估台大電子圖書館與博物館-臺灣平埔族探源雛形系統(以下簡稱台大電子圖書館系統),所採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獻分析法、問卷法、查詢過程記錄分析法、不介入觀察法及深度訪談法等。本研究除評估台大電子圖書館雛形系統之系統功能外,另從檢索者觀點評估台大電子圖書館雛形系統,包括分析線上問卷、分析讀者之查詢過程記錄(transaction logs)、探討一般使用者及具有淡新檔案學科背景者對於系統之整體觀感,並瞭解系統支援具有學科背景者從事學術研究之能力,以作為加強台大電子圖書館雛形系統之建議參考。
就系統功能而言,研究者利用系統功能評估簡表檢視系統是否提供這些功能,並進一步利用深度訪談方式逐一詢問一般使用者及具有學科背景者對於系統功能之看法。訪談結果顯示,使用者普遍對系統所提供之功能不滿意, 因此他們希望系統再增加布林邏輯or及not功能、切截功能、縮小範圍查詢及索引典功能等,並希望檢索結果應有獨立之展示畫面、取消多重視窗方式、電子檔建立後應進行人工判斷、古文書原件應放置於明顯處並具備局部放大功能及檢索結果具備年代排序功能等。此外,他們相當希望系統具備輔助說明功能,而輔助說明功能可以包括系統介紹、錯誤訊息顯示、檢索歷史清單、專有名詞解釋、系統需求及常問問題集等內容。最後,研究者根據系統功能簡表及訪談結果,發展評估中文古文書之系統功能簡表。
就線上問卷而言,本研究共蒐集1,033份有效問卷。問卷結果顯示,使用本系統者以男性居多,其年齡以20歲以下及20-29歲兩族群之使用者佔大多數,有七成以上的使用者具備大專學歷,且將近七成左右使用者為學生,而大部分使用者使用本系統的目的乃從事課堂作業。此外,學生使用木系統的目的乃進行課堂作業;教師及研究人員使用本系統的目的乃從事學術研究;而排除以上三種職業的其他人使用本系統的目的,大致是因為個人興趣或嗜好。
就查詢過程記錄分析而言,本研究共區分為查詢過程記錄及查詢敘述兩部分進行分析。在查詢過程記錄方面,43.2%的使用者進入首頁不久後隨即跳出或關掉視窗;而進入首頁後,使用者讀取(access)虛擬博物館的次數最多,最少者為人物小傳相關文獻。此外,資料館是目前系統資訊量最多的部分,其內共包含古文書、器物及地圖,其中使用者讀取地圖的次數最多,器物的次數最少。再則,古文書提供原件及器物提供3D功能是目前系統的兩大特色,但使用者利用的情形並非相當踴躍。在查詢敘述方面,本研究共區分為關鍵字查詢、複合查詢輸入一個欄位元及搜尋引擎輸入兩個欄位以上者等三種情形進行分析。其中,最多者為關鍵字查詢,計431個;最少者為搜尋引擎輸入兩個欄位以上者,計99個。本研究發現,使用者所輸入的查詢敘述相當分歧,很多都僅輸入一次,並且很多查詢敘述根本不可能在本系統中找到答案,而這可能是他們所認知的系統收錄範圍與實際上有所差距所致。此外,很多使用者都直接以自然語言方式輸入查詢敘述,且他們有時也會輸入英文的查詢敘述。
就使用者對系統之觀感而言,本研究共招募一般使用者及具有學科背景者各十位進行深度訪談。訪談結果顯示,兩群使用者皆認為,目前系統的資訊量相當不足,因此他們希望系統持續數位化,並且希望瀏覽款項可以增加說明、瀏覽後系統能夠維持上次瀏覽之款項、檢索畫面設計可以合併關鍵字查詢及複合查詢、虛擬博物館之功能列應中文化、古文書及器物主畫面設計應取消框架(frame)設計、器物部分應提供3D功能及成立專責機構負責系統之運作及維護。此外,大部分具有學科背景者表示,目前的數位化進度並不能支援他們從事學術研究。
研究者依據上述四個部份所得,研擬系統改進之道。並且建議未來系統評估研究宜從使用者角度進行評估、應考慮系統週邊人員之觀點、應廣及各個層次之評估及採用量化和質化兼具之方法從事系統之評估研究。此外, 應針對電子圖書館之使用者進行評估,以改善系統之介面設計及資源的組織與整理等。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5121
Fulltext Rights: 未授權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圖書資訊學系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Show full item record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