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JSPUI

DSpace preserves and enables easy and open access to all types of digital content including text, images, moving images, mpegs and data sets

Learn Mor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Browse
    •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 Publication Year
    • Author
    • Title
    • Subject
  • Search TDR
  • Rights Q&A
    • My Page
    • Receive email
      updates
    • Edit Profile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文學院
  3. 中國文學系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56402
Title: 辛棄疾之自我探求──以稼軒詞人物意象為例
Hsin Ch'i-Chi’s Self-Exploration: using figure images in Jia-Hsuan Ci as an example
Authors: 林湘如
Hsiang-Ju Lin
Advisor: 劉少雄
Keyword: 辛棄疾,辛稼軒,稼軒詞,典故,人物意象,自我探求,
Hsin Chia-Hsuan,Jia-Hsuan Ci,allusions,figure images,self-exploration,
Publication Year : 2014
Degree: 碩士
Abstract: 《辛棄疾之自我探求──以稼軒詞人物意象為例》,論文的核心關懷在於,探討稼軒詞中人物意象,如何呈現辛棄疾尋求自我安頓的生命歷程。稼軒詞中的人物意象,大多來自典故。辛棄疾在詞中大量用典之現象,究其成因,既受時代環境和詞史發展脈絡影響,亦有來自創作者的內緣因素。此內緣因素即是辛棄疾自我實踐面臨困難,以詞中人物為典範、師友,反思自我之生命抉擇。論文分為五章,結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在詞中廣泛用典始自北宋蘇軾,南宋辛棄疾更加以拓展。針對稼軒詞中的人物典故和意象此一課題,回顧當前研究成果,指出一個尚未充分受到重視的現象。那就是在辛棄疾長達四十年的作詞生涯裡,在各個生命階段,偏好使用的人物意象類別不同,甚至對同一人物的評價,有前後不同時期的轉變。循此揭示本論文所欲探討的重心:為何有這些變化?這些變化又具有何種意義,是否能反映辛棄疾作詞當下的生命情境乃至縱貫的心路歷程?此外也說明本論文的結構。
第二章以辛棄疾的生平與創作背景為開端,呈現他恢復故土的主觀意願受到南宋外在環境限制,因而壯志難酬,深感困頓無奈。這份壯志與困頓之情,即透過稼軒詞中的英雄志士呈現出來。換言之,英雄志士乃是稼軒詞的人物意象中,最直接切近地反映出辛棄疾之生命特質與人生追求的一類。辛棄疾對於失意的志士,由同情轉為反省,此現象展現他超越困境、自我提振的用心。而晚期稼軒詞頻頻出現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則透露辛棄疾壯志無成的悵恨之情。
第三章主要目的在於指出,稼軒詞中的飲酒之人,代表辛棄疾在困境中的一種應對態度。稼軒詞中最常用的飲酒之人屬魏晉名士,象徵他與現實對立,藉酒釋放自我以與現實抗衡、反撲困境的精神。此種對立與反撲,在辛棄疾家居帶湖時期所作的詞篇中鮮明可見。隨著他年歲增長與仕途起落,飲者蘊含的自我與外在之關係由緊張稍趨平和,反映辛棄疾面對困境,內心漸有餘裕的一面。
第四章探討稼軒詞中另一類人物意象──處士。處士象徵辛棄疾面對困境的另一種態度。辛棄疾借重「知機」和「樂道」的思想內涵,以理性疏導一己困頓之情志。辛棄疾早期任官江淮兩湖與家居帶湖時,對於處士尚不甚契合,任官福建以後,對處士的情意轉趨認同、親近。他最為欣賞、引以為起居吟遊伴侶的,即是陶淵明。縱觀各個時期,辛棄疾用以自喻的人物類型,主要經歷如下變化:由失意的志士變為飲者,再轉為處士。此變化軌跡意味著他面臨現實壓抑,由深陷困頓不能開解,變為強烈衝撞排拒,再轉而試加接納、卻又不免遺憾的整體過程。
第五章為結論,總結上述成果,並提出延伸展望,包含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如何幫助辛棄疾安頓自我,以及稼軒詞中未能見到辛棄疾全然安頓,與他選擇以詞體做為抒寫情志的主要文體是否有所關聯。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56402
DOI: 10.6342/NTU.2014.10527
Fulltext Rights: 未授權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ntu-102-2.pdf
  Restricted Access
1.43 MBAdobe PDF
Show full item record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