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6236
標題: | 流動化混凝土配比演繹及澆置振動特性之研究 A Study on Rational Mix Proportion and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Flowing Concrete |
作者: | Ming-Chih Li 李銘智 |
指導教授: | 詹穎雯(Yin-Wen Chan) |
關鍵字: | 流動化混凝土,振動特性,反應曲面法,最佳化, High Flowing Concrete,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Optimization, |
出版年 : | 2010 |
學位: | 博士 |
摘要: | HFC是一種流動化混凝土,其未能達到如SCC般之完全免震搗的程度,但可以OPC相同的振搗方式而不產生粒料析離。HFC之特性為具高流動性、易泵送、澆置速度快、可有效節省人力及工時、以及實際強度可受控制,避免與設計強度有過大落差,工作性能雖不及SCC但優於OPC,其產製門檻較SCC低,預拌混凝土廠生產品質較易於控制,且經濟性較高,故可普遍應用於一般混凝土構造物。
本研究旨在發展一種設計強度介於28~42MPa的流動化混凝土,用以銜接普通混凝土與SCC。同時針對流動化混凝土提出配比設計方法流程,並探討砂漿與混凝土工作性之間流動性與黏滯性的相關性,提出砂漿與混凝土工作性的對應關係。以期能於配比設計過程中,以砂漿試拌作為初步評估基楚,以減少混凝土試拌時,所需的人力與時間。 本研究在第四章,藉由大量的砂漿與混凝土工作性實驗與歸納分析,顯示砂漿坍流度與混凝土坍流度的相關性是顯著的,同時利用logistic迴歸分析,獲得砂漿坍流度23cm以上,砂率在0.50~0.56之間時,混凝土坍流度有90%的機率達50cm以上的結論。第五章確認,以粉體量375~450 kg/m3設計強度28~42MPa的流動化混凝土是可行的。文中第六章則探討流動化混凝土的振動特性,以振動析離實驗,配合混凝土坍流度、坍流50公分時間,歸納分析得到有意義的結果,即當流動化混凝土的坍流度小於70cm、坍流50公分時間達5.5秒以上,則在經過15秒的振動後,混凝土的粒料仍可保持均勻性。並藉由第四章、第五章及第六章的結果,提出流動化混凝土配比設計方法與新拌性質檢試驗方法。最後於第七章,以統計方法建立流動化混凝土新拌性質、力學性質及耐久性質的模型,配合反應曲面法探討各種性質之最佳化粉體組成,並以反應曲面法探討流動化混凝土配比最佳化設計,相信藉由此方法可設計具低成本、良好工作性、力學性質及耐久性質的流動化混凝土。 |
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6236 |
全文授權: | 有償授權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土木工程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9-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4.19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