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6913
Title: | 魏晉詩歌中的懷歸意識 |
Authors: | Fang-Ju Shen 沈芳如 |
Advisor: | 王國瓔 |
Keyword: | 魏晉詩,懷歸,思鄉,隱逸,遊仙,玄言, |
Publication Year : | 2005 |
Degree: | 碩士 |
Abstract: | 所謂「懷歸」意識,指的是由於無法安頓於當下環境,因此思欲回歸某一理想境地,並且認同此處為其最終安身立命之所在。在這樣的意義之下,思鄉戀土之情固然是一種懷歸意識,那麼詩歌中同樣在抒發離棄當下,傳達回歸之意的遁世隱逸之思、長生遊仙之想,以及玄虛淡遠之企,自然也是一種懷歸意識的表現。是以筆者認為,魏晉詩歌所傳達的思鄉戀土之情、遁世隱逸之思、長生遊仙之想,以及玄虛淡遠之企,都應視為一種思欲離棄當下環境,進而回歸心中理想境地的懷歸意識。其中所傳達的,都是冀望回歸以尋求安頓的情懷。而歷來研究魏晉詩歌者,大多已經作了深入的研究以及探討,可謂成果豐碩,其中對於詩中的懷歸意識多少亦有所觸及。平心而論,這些成果固然已就各類表達懷歸意識的作品,作了深入周全的觀察與論析,不過研究角度大多著眼於「詩歌類型」上。換言之,這些研究成果大多是以「思鄉詩」、「隱逸詩」、「遊仙詩」、「玄言詩」等詩歌類型之研究為其重點,顯然提供了某一個詩歌類型的完整視野。但由於懷歸意識並非研究詩歌題材類型時的主要課題,因此倘若僅以題材類型這一角度來觀察詩歌,則較不容易突顯出詩歌所傳達的懷歸、安頓之意。
本文寫作目的,即在透過魏晉詩歌的內容意涵,梳理其中所傳達的思鄉戀土、遁世隱逸、長生遊仙,以及玄虛淡遠等懷歸意識,並且作一綜合觀察,分析四者之間存在的聯繫關係。在分論各種題材類型所傳達的懷歸意識之後,再綜論各類題材中的懷歸意識有何特色,以及各類題材所傳達的懷歸意識之間,存在著如何的重疊聯繫關係。本文之研究課題大致如下:第一章主要在說明研究動機與方法、研究材料;並且略論先秦至兩漢之間,詩歌作品所傳達的懷歸意識為何。第二章析論魏晉詩歌中的思鄉戀土之情,分析其點明思鄉情懷的作法為何,以及詩歌中之內容意涵。而魏晉詩歌中的思鄉之情,在意義上的開拓之處,尤其是陶詩中所傳達的思鄉懷歸意識,與隱遁懷歸意識之間的聯繫關係,亦有所說明。第三章析論魏晉詩歌中的遁世隱逸之思,分析其點明隱遁之思的作法為何,說明詩歌內容自憂心世俗險惡,轉變至生活悠遊情趣的狀況。第四章析論魏晉詩歌中的長生遊仙之想,除了分析詩歌如何點明其遊仙之想外,也說明了仙隱合一、仙玄合一,以及藉遊仙以詠懷等特色。第五章析論魏晉詩歌中的玄虛淡遠之企,既說明其點明玄虛之企的作法,亦分析詩歌意涵自嚮慕玄境,至悠遊玄趣的轉變。前述第二至第五章,主要分別析論詩歌之內容意涵,不再強調其題材類型,旨在突顯其情懷特色。第六章則綜論各類傳達懷歸意識的詩歌,其藝術風貌為何。並分別自意象安排、典故運用,以及對比設計,分析詩歌在傳達懷歸意識所運用的藝術手法,並突出藝術風貌與內涵情意之間的表裡關係。第七章為結語,為本文前述各章的分析,作一總結性說明,將魏晉詩歌區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建安詩歌,以及其後的正始、兩晉詩歌,討論其詩歌所傳達的懷歸意識特色何在,以及比較兩個時期的詩歌,在懷歸意識的表現上有何差異。 以下說明本文的研究資料。本文所引述之魏晉詩歌,以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為據。至於相關參考資料,就筆者目前所知,目前尚無以「懷歸意識」作為主題,來綜觀魏晉詩歌的研究論文。然而關於思鄉詩、隱逸詩、遊仙詩、玄言詩等課題,卻已有相當的研究成果。其中如王立先生《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即有中國古代文學中的出處主題、遊仙主題,以及思鄉主題,乃是以主題式的綜論角度,分析中國古代文學中的遁世隱逸之思、長生遊仙之想,以及思鄉戀土之情,為本文寫作提供了一個觀察視角上的參考。本文即在通過觀察表達懷歸意識的魏晉詩歌,再參以前人所累積的研究成果之後,綜述總結魏晉詩歌中,思鄉、遁隱、遊仙,以及玄虛等懷歸意識的內涵以及特色,期望能夠藉此勾勒出一幅魏晉文人企求安頓的心靈圖景。 |
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6913 |
Fulltext Rights: | 有償授權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中國文學系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
ntu-94-1.pdf Restricted Access | 1.55 MB | Adobe PDF |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