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文學院
  3. 中國文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5197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楊秀芳
dc.contributor.authorChin-Feng Chuangen
dc.contributor.author莊金鳳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13T06:43:45Z-
dc.date.available2005-08-01
dc.date.copyright2005-08-01
dc.date.issued2005
dc.date.submitted2005-07-29
dc.identifier.citation參考書目
(一) 專書
丁邦新、張雙慶編 2002 《閩語研究及其與周邊方言的關係》 中文大學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1988.7 4刷 《方言調查字表修訂本》 北京商務印書館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語言學教研室編 1982.6 《漢語方音字匯》第二版 文字改革出版社
何大安 1991.8 2版 《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 大安出版社
─── 1988.6 《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如龍 2001.6 《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 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思敬 2001.11 2刷 《音韻》 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珍華、周長楫編撰 1999.1 《漢字古今音表》修訂本 北京中華書局
李新魁 1994.10 《廣東的方言》 廣東人民出版社
李榮等編 1987 《中國語言地圖集》 中國社會科學院、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合編
林倫倫編 1997.10 《李新魁音韻學論集》 汕頭大學出版社
林倫倫、陳小楓 1996.6 《廣東閩方言語音研究》 汕頭大學出版社
周長楫、歐陽憶耘 1998.12 《廈門方言研究》 福建人民出版社
施其生 1996.11 《方言論稿》 廣東人民出版社
─── 1997.12 《汕頭話音檔》 上海教育出版社
袁家驊等著 2001.1 《漢語方言概要》第二版 語文出版社
馬重奇 1998.5 《漢語音韻學論稿》 巴蜀書社
高本漢著,趙元任、李方桂譯 1962.6在臺一版 《漢語音韻學研究》 臺灣商務印書館
高雄市潮汕同鄉會 1968 《潮州府志》 高雄市潮汕同鄉會
張光宇 2000.5 2刷 《切韻與方言》 臺灣商務印書館
─── 1996.9 《閩客方言史稿》 國立編譯館
曹逢甫、蔡美慧編 1995.2 《臺灣閩南語論文集》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 1995.2 《臺灣客家語論文集》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梅祖麟 1995.5 〈方言本字研究的兩種方法〉,《吳語和閩語的比較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陳彭年等重修 1996.11 16刷 《新校正切宋本廣韻》 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冠學 1984.3 《臺語之古老與古典》 第一出版社
陳曆明編 1993.12 《潮汕考古文集》 汕頭大學出版社
黃家教 1997.6 《漢語方言論集》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楊秀芳 1998.3 《閩南語字彙(一)》 教育部編印
─── 2002.5 《閩南語字彙(二)》 教育部編印
─── 1991.4 《台灣閩南語語法稿》 大安出版社
董同龢 1998.10 15版 《漢語音韻學》 文史哲出版社
董忠司主編 1996.5 《「臺灣閩南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 臺灣語文學會
詹伯慧主編 1991.8 《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 湖北教育出版社
漳州師範學院閩南文化研究所、閩南方言研究室編 2001.5 《閩南方言˙漳洲話研究》 中國文聯出版社
蔡俊明編著 1976.8 《潮語詞典》 周法高發行
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中心 1995.3 《潮學研究》第三輯 汕頭大學出版社
橋本萬太郎著、余志鴻譯 1985 《語言地理類型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
譚其驤主編 1992.2 《中國歷史地圖集》 曉園出版社
羅常培 1930 《廈門音系》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甲種之四
A.M.Fielde 1883 《A Pronouncing And Defining Dictionary of The SWATOW Dialect, Arranged According To Syllables And Tones》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Jerry Norman 1988 《Chinese》 Cambridge Language Surveys
John C. Gibson, M.A. 1886 《A Swatow index:to the syllabic dictionary of Chinese》 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二) 期刊論文
何大安 1993.9 從中國學術傳統論漢語方言研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3本第4分
─── 2000.12 語言史研究中的層次問題 《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
吳瑞文 2002.1 論閩方言四等韻的三個層次 《語言暨語言學》第3卷第1期
─── 2002.4 現代漢語方言中精莊知章的類型-以陽韻為例的觀察 《第二十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李 榮 1965.5 語音演變規律的例外 《中國語文》1965年第2期
─── 1983.8 《切韻》與方言 《方言》1983年第3期
李竹青 李如龍 1994 潮州方言語音的演變 《潮州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冊暨南大學出版社
李如龍 2001.11 閩方言的特徵詞 《第七屆閩方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李新魁 1996 從潮汕方言古老的語言特點看其分化、發展的歷史過程 《第二屆閩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1994.7 潮音証古(韻母部分) 《潮學研究》第二輯汕頭大學出版社
─── 1993.11 潮音証古(聲母部分) 《潮學研究》第一輯汕頭大學出版社
─── 1993.1 二百年前的潮州音 《汕頭大學學報》第9卷第1期
─── 1983.10 論廣州方言形成的歷史過程 《廣州研究》第1期
林倫倫 2001.1 古濁聲母上聲、去聲字汕頭話今讀考察 《汕頭大學學報》第17卷第1期
─── 2000.1 廣東閩粵客方言古語比較研究 《汕頭大學學報》第16卷第1期
─── 1994.7 潮汕方言韻母與中古音韻部的比較研究 《潮學研究》第二輯汕頭大學出版社
─── 1994.5 廣東省澄海方言同音字匯 《方言》1994年第2期
─── 1993.11 潮汕方言韻母與中古音系聲類的比較研究 《潮學研究》第一輯汕頭大學出版社
─── 1991.5 汕頭方言詞匯(一) 《方言》1991年第2期
─── 1991.8 汕頭方言詞匯(二) 《方言》1991年第3期
─── 1991.11 汕頭方言詞匯(三) 《方言》1991年第4期
─── 1992.2 汕頭方言詞匯(四) 《方言》1992年第1期
─── 1994 閩方言在廣東的分布及其音韻特徵的異同 《中國語文》1994年第2期
姚榮松 1994.5 渡江書十五音初探 《聲韻論叢》第二輯
─── 1994.5 廈門話文白異讀中鼻化韻母的探討 《聲韻論叢》第二輯
洪惟仁 2001.11 台灣漢語共時方言學:歷史與展望 《第七屆閩方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張 琨 1984.9 論比較閩方言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5本第3分
─── 1989.12 再論比較閩方言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0本第4分
張光宇 2000.12 論條件音變 《清華學報》新30卷第4期
張盛裕 1979.11 潮陽方言的文白異讀 《方言》1979年第4期
─── 1981.2 潮陽方言的語音系統 《方言》1981年第1期
梅祖麟 2000.12 中國語言學的傳統和創新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
野間晃 2002 潮州十五音初探-《增三潮聲十五音》的音系 《第四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程俊源 2002 音韻變遷的條件與速率-台灣閩南語陽聲韻的歷史變化及其與現代漢語方言的歷史聯繫 《第四屆臺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1998.3 台灣閩南語聲母去鼻化之詞彙擴散現象 《聲韻論叢》第七輯
楊秀芳 2001.7 從漢語史觀點看「解」的音義和語法性質 《語言暨語言學》第2卷第2期
─── 音位中的互補跟跟互補有關的問題 《大陸雜誌》第79卷第3期
─── 1989.12 論漢語方言中全濁聲母的清化 《漢學研究》第7卷第2期
董同龢 1957 廈門方言的音韻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29本上冊
─── 1959 四個閩南方言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0本下冊
詹伯慧 1996 廣東省粵、閩、客家三大方言相互影響述略 《第二屆閩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1993.5 廣東省饒平方言記音 《方言》1993年第2期
鄭張尚芳 2002.4 漢語方言異常音讀的分層及滯古層次分析 《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組》
羅杰瑞著、蔡寶瑞譯 1998.8 漢語歷史語言學的新方法 《語言文字學》1998年第8期

(三) 學位論文
徐芳敏 1991.5 《閩南廈漳次方言白話層韻母系統與上古音韻部關係之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麗雪 2000.6 《閩南語韻書“彙音妙悟”「高」韻及其相關問題研究》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屏生 1992 《潮陽話和其他閩南語的比較》 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秀芳 1982.5 《閩南語文白系統的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5197-
dc.description.abstract《汕頭方言辭典》是英國浸信會傳教士A.M. Fielde花費四年時間,蒐羅汕頭地區的潮汕話編輯而成,成書於十九世紀末。本書保存了當時當地閩南族群的口語,是十九世紀少數內容豐富的完整資料,對於現代閩南方言的研究來說,是相當重要的語料。
  用現代語音學「音位」的平面方法處理《汕頭方言辭典》的音韻系統,往往兩難於客觀分類標準與主觀的語音特色之間。為了能見方言的全貌,縱然從「音位」的立場可以取消的韻母,也因為深怕忽略可能透露出的語音現象而猶豫。我們盡量在客觀與主觀當中找合適的定位:既不能斷然否定語音實存的本質,也兼顧語音規則的運作。在這個條件之下,第二章裡我們歸納聲母為十八個、韻母八十八個以及聲調八個。
  由於閩南方言文白異讀十分複雜,本論文並不以解析音韻的歷史層次為主要目的,內文主要對於《汕頭方言辭典》的平面音系進行梳理,讓我們知道作者記音的原則,並比較現今潮汕話的音讀之後,將書中的符號轉寫為國際音標,讓讀者能夠一目瞭然。第三章在《汕頭方言辭典》的音節結構和同音字匯著力頗多,也是本論文的重點所在。第四章透過歷史比較,整理出十九世紀末汕頭話和中古音系的比較。
由於潮汕方言歷史古老,超越中古音,因此有許多存古的特徵,例如:沒有輕唇音、知系白讀音讀如端系、章組和端組互諧、精莊章讀為一系、曉匣母讀如見系以及次濁明泥來日疑云以讀為喉擦音h-。聲母部分,全濁聲母全部清化,平聲字多讀為送氣、仄聲字多讀為不送氣,許多兼讀為送氣和不送氣清音。韻母發現山攝陽聲韻大部分字以及臻攝少數字變讀為舌根音韻尾;相對的入聲韻也變讀為舌根音韻尾,依據李新魁參酌十九世紀初期的《韓江聞見錄》,山攝尚未發生變化,可知現在汕頭話鼻音韻尾只剩下-m、-N兩套是近百年來發生的創新音變。
zh_TW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3T06:43:45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4-R89121005-1.pdf: 2310582 bytes, checksum: 0284c68bc644a7065ec88028dd2d5ec6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5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潮汕方言在閩方言分區上的地位……………………………1
第二節 潮汕方言的早期文獻記錄………………………………… 1
第三節 前人的研究成果……………………………………………2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預期成果………………………………………7
第二章 《汕頭方言辭典》語音系統…………………………………8
第一節 輔音與元音…………………………………………………8
  一、輔音 ………………………………………………………8
二、元音 ………………………………………………………10
1. o-、o的區別………………………………………………11
2. w的實際音值是[ua] ……………………………………11
3. uÐ和u的區別 ……………………………………………12
4. 鼻化符號 < ……………………………………………12
第二節 聲母系統……………………………………………………13
  一、聲母的音值…………………………………………………13
二、 聲母的特點…………………………………………………14
b-、l-、g-與m-、n-、ng-分立……………………………………14
三、小結………………………………………………………16
第三節 韻母系統……………………………………………………17
一、 《汕頭方言辭典》中的鼻化韻………………………………17
二、 代表相同韻母的符號-「oa」與「ua」…………………………17
三、 小結………………………………………………………19
第四節 聲調 ………………………………………………………20
第三章 《汕頭方言辭典》的音韻結構、連音變化與同音字匯………22
第一節 音節結構…………………………………………………22
第二節 音節結構限定 ……………………………………………23
第三節 連音變化 ………………………………………………27
第四節 同音字匯 …………………………………………………30
第四章 《汕頭方言辭典》聲韻調和中古音的比較 ………………64
第一節 《汕頭方言辭典》聲母和中古音的比較………………………64
一、 幫系與非系聲母 ……………………………………………64
二、 泥來日母 …………………………………………………65
三、 端知系聲母…………………………………………………66
四、 精莊章系聲母 ……………………………………………67
五、 見系聲母 …………………………………………………68
六、 影系聲母 …………………………………………………69
七、 小結 ………………………………………………………70
第二節 《汕頭方言辭典》韻母和中古音的比較………………………70
一、 蟹攝………………………………………………………71
二、 山攝………………………………………………………72
三、 效攝………………………………………………………75
四、 咸攝………………………………………………………76
五、 果攝………………………………………………………78
六、 假攝………………………………………………………79
七、 遇攝………………………………………………………80
八、 止攝………………………………………………………81
九、 流攝………………………………………………………82
十、 通攝………………………………………………………83
十一、 江攝………………………………………………………84
十二、 宕攝………………………………………………………85
十三、 梗攝………………………………………………………86
十四、 曾攝………………………………………………………87
十五、 臻攝………………………………………………………88
十六、 深攝………………………………………………………90
十七、 小結………………………………………………………90
第三節 《汕頭方言辭典》聲調和中古音的比較……………………91
第四節 《汕頭方言辭典》陽聲韻尾的變化…………………………93
第五章 結論 ………………………………………………………94
參考書目………………………………………………………………96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汕頭方言辭典》音韻系統zh_TW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93-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徐芳敏,姚榮松
dc.subject.keyword汕頭方言辭典,潮汕方言,語音系統,zh_TW
dc.subject.keywordA Pronouncing And Defining Dictionary of The SWATOW Dialect, Arranged According To Syllables And Tones,The Southen Min Dielect,en
dc.relation.page101
dc.rights.note有償授權
dc.date.accepted2005-07-29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文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中國文學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中國文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4-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2.26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