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4123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黃慕萱 | |
dc.contributor.author | Mei-Hsueh Fan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方美雪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08T05:16:27Z | - |
dc.date.copyright | 2006-02-09 | |
dc.date.issued | 2006 | |
dc.date.submitted | 2006-01-25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一、中文部份
(一)圖書 中華民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民9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申請書。臺北市︰作者。 王萬宗(1988)。情報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行健、曹聰孫、云景魁編(1993)。新詞新語詞典。北京︰語文出版社。 辛希孟、郝蘊卿、張樹華、金恩暉主編(1995)。中國圖書館和情報機構名錄大全。瀋陽︰東北大學出版社。 周文駿主編(1991)。圖書館學情報學詞典。北京︰書目文獻。 周陽山主編(民91)。中國大陸研究基本手冊(上、下冊)。臺北市:陸委會。 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主編(1990)。中國圖書情報工作。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施光亨、李行健、李鍌編(2003)。兩岸現代漢語常用詞典。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科技查新教程編寫組(2001)。科技查新教程。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胡幼慧(民8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胡述兆(民81)。中國大陸的圖書館學教育。在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編,大學人文教育的回顧與展望︰大學人文教育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27-142)。臺北市︰教育部。 胡述兆、吳祖善(民80)。圖書館學導論。臺北市︰漢美。 胡述兆等編(民84)。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1-3冊)。臺北市︰漢美。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民83)。大陸科技政策研究(一)—大陸科技體制與計畫體制改革分析(ITRI-151-S102(83))。新竹市︰作者。 陳達仁、黃慕萱(民91)。專利資訊與專利檢索。臺北市︰文華圖書館管理。 陳靜萱(民86)。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中國大陸圖書館之變革。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臺北市。 傅雅秀(民85)。從科學傳播的觀點探討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專家的資訊尋求行為。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學研究所,臺北市。 彭斐章(1990)。書目情報需求與服務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楊炳芝(1993)。中國科學技術法律知識全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楊開煌(民81)。中國大陸研究概論。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鄒志仁、姜希強(1987)。情報學基礎。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漢美編輯委員會編(民82)。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海峽兩岸名詞對照表。臺北市︰漢美。 劉俊立(2004)。我國醫藥衛生科技項目查新諮詢工作系統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南大學,中國。 蔣沁、王昌亞(1989)。情報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 賴茂生、徐克敏(1994)。科技文獻檢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謝新洲、滕躍主編(2003)。科技查新手冊。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鞠茂勤、趙長峰主編(1992)。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概說。濟南︰濟南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力曉蓉(1990)。從用戶調查看情報查新諮詢工作。醫學情報工作,1,18-20。 于清濤、王汝寬(2002)。醫藥衛生科技項目查新諮詢單位工作現狀分析。醫學情報工作,5,300-301,303。 于錦霞(1999)。軍隊醫藥衛生科技查新工作五年文獻分析。醫學情報工作,20(5),15,40-41。 于錦霞、王永清(2002)。開展立項查新深化科研管理。醫學情報工作,5,302-303。 云洁(2003)。淺論科技項目查新與專利查新的異同。情報科學,21(10),1064-1065。 孔曉惠(1999)。搞好科技查新是提高高校圖書館地位的一個有效途徑。圖書館理論與實踐,1,56-57。 方勇(2004)。發揮科技查新在技術創新中的作用。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7(2),61,63。 王小瓊(2005)。論阻礙我國科技查新行業發展的問題。情報探索,93,16-19。 王汝寬、馬智、于清濤、李海燕(2000)。科技查新諮詢研究與發展。醫學情報工作,21(5),1-3。 王克明(1993)。如何升級為國家級查新單位。大學圖書館學報,69,32-34。 王克明(1994)。國家對科研成果查新諮詢的管理辦法。科技管理研究,3,14-16。 王克明(1995)。國家科委對國家級查新單位的要求。情報科學技術,5,17-19。 王敏、盧朝暉、趙芳、孫燕(2005)。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總要求在查新諮詢工作中的體現。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誌,18(4),232-233。 王淑琴(2004)。淺析《科技項目查新委託書》對查新質量的影響。醫學情報工作,2,142-143。 王晶、戚歡(2003)。淺析科技查新。現代情報,10,24-25。 王榮宗(2005)。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查新站科技查新顯成效。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5,28-29。 付光璽(1999)。高校科研項目的立項查新研究。安徽農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13(2),93-94。 田書敏(1999)。科技查新用戶分析及對策。醫學圖書館通訊,31,37-38。 白志峰(2003)。科技查新工作規範化實踐與應用。河南科技,12,8-9。 江永真(2001)。論社會科學查新體系的構建。情報資料工作,5,8-10。 何祖才、黃杏英(1993)。查新諮詢工作規範化初探。中國情報信息,1,15-16。 吳志宏、陳華偉(1997)。為高校科研用戶開展查新工作的探索。鄭州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1,84-86。 吳恒岱(2000)。查新工作的特點及其在研究工作中的作用。海洋信息,4,6-8。 吳培紅(1995)。我國十年來查新諮詢工作的回顧與思考。圖書館學研究,6,8-10。 吳潔霞(2003)。廣西科技查新的實踐與探索。廣西科學院學報,19(3),141-144。 李丹(2003)。試論科技查新服務與專題情報服務的整合。情報科學,21(11),1204-1206,1216。 李世蘭(1997)。對我國查新諮詢工作的回顧和反思。四川圖書館學報,95,31-35。 李玉萍(2005)。農業科技查新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農業圖書情報學刊,17(4),88-91。 李國成(2003a)。淺談農業信息資源與科技查新工作。福建農業科技,5,47-48。 李國成(2003b)。提高農業科技查新工作質量的探討。農業圖書情報學刊,5,117-121。 李翠霞、胡美芝(2003)。試論農業科技查新的質量控制策略。津圖學刊,4,66-67,72。 杜娟、李凱剛、楊慶元(1997)。醫藥衛生立題項目中標率與查新關係分析。浙江實用醫學,2(3)。 沈玉蘭(1994)。我國科技查新諮詢工作的回顧與展望。中國信息導報,4,22-23。 肖榮貴(1993)。查新項目管理統計分析與預測。情報學刊,14(5),359-362,337。 周永康、黃薇、黃俞敏(2004)。試論醫學查新諮詢機構的改革。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13(1),48-49。 周毅華(2002)。論用戶查新諮詢教育。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11(5),43-45。 周嬰、陶永漢(1999)。科研人員和審查者對查新諮詢效果評價的調查。情報雜誌,18(4),87-88。 林海、高安娜、袁醉敏(1994)。淺談農業科技查新工作。農業圖書情報學刊,4,39-42。 金武剛、范并思(2000)。社會科學創新與文獻信息工作對策—兼論社會科學成果查新體系的構建。情報資料工作,3,1-5。 金國鈞(1992)。情報查新諮詢工作。情報理論與實踐,3,40-41,45。 施豔聲、金國鈞(1994)。用戶對科技查新工作的看法和評價。醫學情報工作,15(1),40-42。 胡文秀、金宇、黃世勇(2004)。如何處理分析不同類型的查新課題。醫學情報工作,3,228-229。 胡瑋(2004)。淺析用戶對醫學查新諮詢工作的幾點錯誤認識。醫學情報工作,3,222,235。 范小華(1991)。層次分析法在科技成果查新中的應用與實踐。情報學刊,12(5),373-375,368。 韋成禮(1998)。成果查新用戶的心理特點分析。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46-48。 唐筱嵐、文莉蓉、彭曉非(2004)。不同查新體系中四個主要環節的異同比較。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5(3),462-463。 唐蔚(2003a)。中醫藥課題查新諮詢中檢索問題探討。廣西中醫學院學報,6(3),164-166。 唐蔚(2003b)。醫學科技查新工作中的情報分析。廣西醫學,25(12),2614-2615。 唐蔚(2005)。2000∼2003年廣西醫藥衛生查新課題統計分析。廣西醫藥,27(2),282-284。 夏旭、張草賢、陳鳴鳳(1995)。我國科技查新工作10年文獻的定量分析。情報理論與實踐,5,41-44。 夏旭、董為人、陳漢祥、陳鳴鳳(1994)。查新諮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幾點建議。中國信息導報,4,21。 席慶奎、馮海華、潘勇(1997)。根據用戶反餽情況改進查新工作。圖書館學研究,5,64-65。 徐路(2004)。1994年至2002年醫藥衛生查新項目統計分析。遵義醫學院學報,27(1)72-73。 秦惠基(1988)。談情報查新服務。科技情報工作,8,19-22。 秦惠基、張曉碧(1997)。科技項目信息查新諮詢效益典例分析。醫學情報工作,18(2),48-50。 袁雅君(2004)。查新結論的表述方法。甘肅科技,20(1),25-26。 馬丹、趙麗紅(2003)。溫州地區醫藥衛生科研課題查新統計分析。醫學情報工作,6,448-449。 馬桂蓮、張琴(2004)。查新報告中幾個關鍵問題及提高查新的對策措施。農業圖書情報學刊,15(1),75-76。 馬景娣(2005)。我國科技查新研究論文文獻計量學分析。現代情報,6,9-13。 高安娜、林海、袁醉敏(1994)。模糊綜合評判在成果查新報告質量評價中的應用初探。農業圖書情報學刊,6,59-63。 高為寶(1994)。產品開發與技術查新。河南科技,4,28。 崔白璐(2002)。如何開展科研課題查新諮詢立項服務。醫學情報工作,3,179-180。 崔白璐、劉悅、郭曉黎、范紅霞(2003)。開封市醫藥衛生查新課題的情報學分析。醫學情報工作,5,377-379。 康斌(2003)。Internet網絡信息資源與科技查新工作。四川冶金,4,33-35。 張小云(2001)。論科技查新工作中的用戶行為。情報雜誌,4,60-61。 張永梅(2005)。高校圖書館設立科技查新機構的意義與作用。科技情報發展與經濟,15(11),16-17。 張星明(2003)。關於我國科技查新及其發展的探討。科技與法律,1,26-27,35。 張梅、韓光輝、邢軍(2000)。科技查新—科技與經濟發展的好幫手。科技進步與對策,17(6),153-154。 張福林、劉學良、韓冰梅(2002)。課題查新結論與立項決策。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11(5),45-47。 張薇、程駿(2003)。對科技查新工作的思考。情報雜誌,8,85-87。 張纓、馬燕玲(2003)。立足科技查新拓展信息服務。甘肅科技,19(11),52,55。 張豔榮(2003)。循證醫學研究方法在醫學文獻查新檢索中的應用。醫學情報工作,6,438-439。 曹紹文(2004)。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做好科技查新工作。今日科技,4,11。 曹勤、李文俊、李科(2000)。對四川省1996∼1998年醫藥衛生查新課題的統計分析。醫學情報工作,21(6),42-45。 梁翎(2003)。我國科技查新文獻調查分析。醫學情報工作,1,56-57,60。 莫迪(1992)。一種新型的情報服務—查新諮詢工作。情報理論與實踐,2,13-15。 許家梁、劉彥慶、褚衍昌(2004)。對開展社會科學成果查新研究的探討。津圖學刊,3,4-6,29。 許躍福(1998)。淺議科研課題查新諮詢立項及信息跟蹤服務。醫學情報工作,9(2),43-44。 陳永勝、孫昌玲(2002)。社會科學查新工作指標體系的結構模型與價值分析。情報資料工作,6,6-8。 陳迎春(2004)。科技查新中的問題與發展對策研究。圖書館論壇,24(1),113-115。 陳炳剛(1990)。努力把科技立項和成果管理的情報查新諮詢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科技情報工作,12,2-3。 陳敏、楊持(2003)。2002年福建省中醫藥查新課題統計與分析。情報探索,88,55-56。 章繼華、陳玲慶、熊玉林(1997)。談談保證查新質量的措施。圖書情報工作,9,37-38,17。 閆蓓、蘇桂貞、銀曉燕(2002)。查新工作中用戶的心態分析及對策。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誌,11(4),56-57。 彭玲、施豔聲、梅良英(2003)。醫藥科技項目查新諮詢相關問題探討。預防醫學情報雜誌,19(4),337-338。 黃如花、王小瓊(2005)。我國科技查新機構的分布及特點。情報理論與實踐,28(3),255-259。 黃宗坊(1992)。查新諮詢報告質量的綜合評價—附50份查新報告質量試評分析。醫學情報工作,5,28-30。 黃豔玲、鄭小莉(2000)。廣東省醫藥查新工作現狀、需求和發展。廣東藥學院學報,16,349-351。 楊井敏(1991)。政策性諮詢—查新︰概念、效應和管理。情報學刊,12(4),277-280。 楊引雪(1994)。查新與專利申請。科技、人才、市場,4,57-58。 楊志鵬(2003)。在科技查新工作中進行競爭性情報服務的思考。情報探索,88,1-3。 楊傳瑞(1991)。查新檢索中相關文獻的年代分佈。情報學刊,12(6),446-448。 羨秋盛、張厚德(1995)。對70項查新諮詢報告的回顧性調查分析。解放軍醫學情報,9(1),51。 鄒瑩(1994)。查新工作初探。農業圖書情報學刊,4,43-45。 裴麗(2005)。科技查新與中醫藥科研工作。中醫藥學報,33(2),1-3。 趙躍民(2004)。競爭情報服務與科技查新工作的開展。情報科學,22(1),47-50。 劉玉華、馬智(2003)。河北省1999~2001年醫藥衛生科技查新項目分析。醫學情報工作,6,445-447。 劉俊立、馬智、于清濤、王汝寬(2000)。衛生部醫藥衛生科技項目查新諮詢單位工作現狀的分析。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誌,13(4),230-233。 劉春銀(民86)。從支援學術研究看臺灣地區二十一世紀的圖書館發展。中國圖書館學會會訊,5(1),9-10。 劉雲(1994)。我國查新諮詢工作的概況及對策。山東工程學院學報,8(4),69-72。 劉寶元(1994)。淺談我國科技查新諮詢工作的發展。中國信息導報,10,18-19。 劉寶華、馬智、沈敏(2004)。與時俱進拓展醫藥衛生科技項目查新諮詢工作的功能。醫學情報工作,1,61-62。 蔡瑛、凌琪、陳永勝(2001)。論文獻信息工作在社會科學創新中的作用。東岳論叢,22(3),135-139。 蔡麗(1997)。查新用戶的需求與心理分析。情報學報,16(增刊),109-112。 鄭力、朱鴿昀、譚忠德、王先林、龔建偉(1998)。綜觀我軍查新隊伍的發展趨勢談重視查新隊伍整體效應的發揮。醫學圖書館通訊,26,36-37。 鄭秀娥(1994)。淺談查新諮詢工作。情報雜誌,13(2),34-35。 鄭墾荒(2003)。加強查新工作努力實現雙盈目標。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13(9),31-32。 盧雨民(2005)。淺談新時期的科技查新。科技廣場,4,99-100 謝陽群、任書俊(1996)。試論科研查新及其意義。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11-13。 謝麗(1994)。查新諮詢在科研工作中的時間問題。農業圖書情報學刊,4,60-62。 謝寶煖(民87)。專利與專利資訊檢索。大學圖書館,2(4),111-127。 羅紅彬(2005)。科技查新中存在問題的思考。現代情報,1,133-134。 羅書練、鄭萍(2004)。發揮情報查新作用搞好課題查新服務。醫學情報工作,2,140-141。 羅曉鳴(2005)。高校科技查新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高校圖書館工作,25(105),63-65,47。 譚靜(1996)。十年查新諮詢工作研究綜述。農業圖書情報學刊,1,35-40。 蘇東波(1994)。科技成果的檢索與查新。科技管理研究,5,20-22。 蘇遠志(民89)。生物技術產業國內外市場發展趨勢。生物醫學報導,1,18-36。 二、英文部份 (一)圖書 Brophy, P. (2001). The librar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services for the information age. London: Library Association. Bunch, A. (1984). The basics of information work. London : Clive Bingley. Faries, C. (1994). Reference librarian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Learning from the past to control the Future. In G. Z. Eckwright, & L. M. Keenan (Eds), Reference services planning in the 90s. (pp. 9-28). New York: Haworth Press. Katz, W. A. (2002). Introduction to reference work (8th ed., Vols. 1-2). New York: McGraw-Hill. Mikhailov, A. I., Chernyi, A. I., & Giliarevskii, R. S. (1984).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cs (R. H. Burger, Trans.). Arlington, Va.: Information Resources Press. Naisbitt, J. (1984). Megatrends: Ten new directions transforming our lives. New York: Warner Books. Neuman, W. L. (2003).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5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Rockman, H. B. (2004).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for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Hoboken: IEEE Press. Warnken, K. (1981). The information brokers: How to start and operate your own fee-based service. New York: Bowker. Weinberg, A. (1967). Science, government, and information. In M. Kochen (E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Readings on organization and retrieval of information (pp. 36-59). New York: John Wiley. (Reprinted from President’s Science Advisory Council. (1963). Science, government, and information: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technical community and the government in the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pp. 7-37) Washington, DC: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hite, H. S. (1984). Managing the special library: Strategies for success within the large organization. New York: Knowledge Industry Publications. Whittaker, K. (1993). The basics of library-based user services. London: Library Association. (二)期刊論文 Armstrong, J. S. (1982). The ombudsman: Is review by peers as fairs as it appears? Interfaces, 12(5), 62-73. Atkinson, R. (1996). Library functions,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the foundation of the digital library: Laying claim to the control zone. The Library Quarterly, 66(3), 239-265. Bloomer, S. (2004). Non-U.S. patent coverage. INFORM, 15(12), 776. Burnham, J. C. (1990). The evolution of editorial peer review.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63(10), 1323-1329. Cicchetti, D. V. (1991). The reliability of peer review for manuscript and grant submission: A cross-disciplinary investigation. Th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14(1), 119-186. Doyle, D., & Toit, A. du (1998).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a law firm. Aslib Proceedings, 50, 3-8. Felicetti, B. W. (1979). Information for fee and information for free: The information broker and the public librarian. Public Library Quarterly, 1(1), 9-20. Fuller, S. S. (1992). Creating the future: IAIMS planning premises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Bulletin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80(3), 288-293. Harvey, J. F. (1982). Irania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policy development progress.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8(2), 195-202. Hopkins, D. K. (2001). The seven steps: Basic novelty patent searc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ies, 22(1/2), 23-38. Kutt, W., & Schmiemann, M. (1999). Quick Scan: A novelty search service in the framework of Euro-RandD programmes. World Patent Information, 20(2), 146-147. Moffett, A. (2000). The right way to obtain a patent. Time, 156(23), 133. Murdock, J. W. & Brophy, C. A. (1966). A comparison of the functions of libraries and information centers. Library Trends, 14(3), 347-352. Newman, P., & Hoegberg, E. I. (1978). What the patent attorney needs from a patent information point of view. Journal of Chemical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s, 18(2), 83-85. Peters, D. P. & Ceci, S. J. (1982). Peer-review practices of psychological journals: The fate of published articles, submitted again. The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5(1), 187-255. Rosen, B. C. (1988). The age of the information broker: An introduction. Reference Librarian, 22, 5-16. Rowland, F. (2002). The peer review process: A report to the JISC 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group. Learned Publishing, 15(4), 247-258. Sweeney, R. T. (1997). Creating library services with wow! Staying slightly ahead of the curve. Library Trends, 46(1), 129-151. Wilson, P. (1993).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44, 376-382. 三、網路資源 European Patent Office (2004). Patent information. Retrieved December 1, 2004, from http://www.european-patent-office.org/patinfopro/index.htm Hunter, R. M. (2000). Patent and non-patent literature searching. Retrieved December 1, 2004, from http://www.webpatent.com/content/search.htm Netherlands Industrial Property Office (2004). Patent rights. Retrieved December 1, 2004, from http://www.bie.nl/en/algemeen/octrooirecht/?Loket=6 Rensselaer Research Libraries (2004). Patents. Retrieved December 1, 2004, from http://library.rpi.edu/update.do?artcenterkey=398 Swedish Patent and Registration office (2004). New service - extended novelty search. Retrieved December 3, 2004, from http://www.prv.se/english/news/extended_novelty_search.html Xip (2004). Novelty search. Retrieved December 3, 2004, from http://www.xip.com.au/bxip_patsearch_nov.htm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課題查新。上網日期︰93年10月21日。網址︰http://www.lib.sjtu.edu.cn/chinese/user_services/ktcx.htm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科技查新。上網日期︰93年10月21日。網址︰http://www.lib.ecnu.edu.cn/chaxin/chaxin.htm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1984)。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上網日期︰93年10月13日。檢自中國國家法規數據庫。 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2004)。關於科技查新業務資質認定問題。上網日期︰93年9月15日。網址︰http://edu.istic.ac.cn/istic/training/sub-page/on-job/training_search.htm 中國科技部863計畫聯合辦公室(2002)。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課題申請書。上網日期︰93年10月28日。網址︰http://www.863.org.cn/863_105/download/down_requisition/200404290064.doc 中國科學技術委員會(1987)。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辦法。上網日期︰93年10月13日。檢自中國國家法規數據庫。 中國科學技術委員會(1988)。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辦法若干問題的說明。上網日期︰93年10月13日。檢自中國國家法規數據庫。 中國科學技術委員會(1994)。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辦法。上網日期︰93年10月13日。檢自中國國家法規數據庫。 中國科學技術委員會(1997a)。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推薦和評審工作補充規定。上網日期︰93年10月15日。檢自中國國家法規數據庫。 中國科學技術委員會(1997b)。國家科委關於複審一級科技查新諮詢單位的情況和公佈第三批科技查新諮詢單位的通知。上網日期︰93年11月5日。網址︰廣東省從化市政府網站http://www.conghua.gov.cn/aspweb/chst/ZCFG/KJZCML.HTM 中國科學技術委員會等(1997c)。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管理辦法。上網日期︰93年10月15日。檢自中國國家法規數據庫。 中國科學技術部(2000a)。科技查新機構管理辦法。上網日期︰93年9月10日。檢自中國國家法規數據庫。 中國科學技術部(2000b)。科技查新規範。上網日期︰93年9月10日。網址︰中國國家科技成果網http://www.nast.org.cn/nastapp/FrontFindColumnInfoByPK.do?columnId=Column03&columnInfoId=0000000178 中國國家建築材料工業局(1991)。建築材料工業科學技術成果登記辦法。上網日期︰93年10月15日。檢自中國國家法規數據庫。 中國國務院(2003)。國務院關於取消第二批行政審批專案和改變一批行政審批專案管理方式的決定。上網日期︰93年9月15日。網址︰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網站 http://edu.istic.ac.cn/istic/training/sub-page/on-job/training_search.htm 中國教育部(2004)。關於申報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的通知。上網日期︰93年9月27日。網址︰http://www.cutech.edu.cn/chengguo/search/000009.asp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部(1990)。對外經濟貿易部科學技術成果鑒定辦法實施細則。上網日期︰93年10月15日。檢自中國國家法規數據庫。 中華民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民93)。學術補助�獎勵統計。上網日期︰93年12月28日。網址︰https://nscnt12.nsc.gov.tw/WAS/as100/as101/as10102.aspx 北京清華大學圖書館。查新簡介。上網日期︰93年10月16日。網址︰http://www.lib.tsinghua.edu.cn/service/chaxin/jianjie.html 李春(民87年3月6日)。羅幹今報告「機構改革方案」︰原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將改制為「體改辦」由朱鎔基任主任 以所有部長任成員。聯合報,9版。上網日期︰93年9月8日。檢自聯合知識庫。 浙江省科學技術廳(2002)。關於印發浙江省科技計畫與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上網日期︰93年10月28日。網址︰http://kjt.zjinfo.gov.cn/html/kjjh/list.jsp?lmbh=0201&lmms=公告与通知 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2000)。杭州理德機電技術研究所與高金海買賣合同糾紛上訴案。上網日期︰93年10月20日。檢自中國國家法規數據庫。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學技術資料中心(民91)。生命科學資料庫系統建置與發展趨勢分析。上網日期︰94年1月16日。網址︰http://www.stic.gov.tw/ndarmy07.htm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4123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研究從使用者觀點探討研究人員之科技查新服務需求,以台灣大學生物科學領域研究人員為研究對象,研究目的包括:(1)探討研究人員執行研究工作時之科技查新服務需求。(2)探討研究人員執行審查工作時之科技查新服務需求。(3)探討研究人員對查新機構與查新人員的看法。(4)比較研究人員執行研究工作與審查工作兩種不同任務時對科技查新服務需求的異同。(5)比較研究人員對科技查新服務的實施方式、查新機構、查新人員等三方面的看法與中國大陸現行實況和相關規定的異同。
本研究採質化研究進行。首先透過文獻分析法瞭解科技查新服務的意義與基本概念、科技查新服務的實施與管理方式、科技查新服務的評價與發展趨勢,建立研究之基礎。實證部份透過深度訪談法,共訪談20位台灣大學生物科學領域研究人員,藉以探索研究人員執行研究工作與審查工作時對科技查新服務的需求,以及研究人員對查新機構與查新人員的看法,而訪談所蒐集到的資料採歸納分析,以敘述性描述來詮釋訪談結果。 本研究結果得到對研究人員科技查新服務需求的瞭解,研究結果可歸納為六方面:(1)研究人員資訊掌握方面經常遭遇之問題:研究人員執行研究工作時最常遭遇之資訊掌握問題為「資訊檢索技巧不佳」與「無法做全面的資訊搜尋工作」;而執行研究計畫審查工作時則以「時間有限而無法逐一蒐集各所審案件相關資訊」及「所審案件非個人熟悉之議題使得相關研究現況難以知悉」為主要問題;研究人員執行研究成果審查時則無資訊掌握的問題。(2)研究人員科技查新服務需求程度:多數研究人員執行研究計畫審查工作時有強烈的科技查新服務需求;但多數研究人員執行研究工作與研究成果審查工作時對科技查新服務需求不高或完全無需求。(3)研究人員科技查新服務可能帶來的影響:「提高相關資訊的掌握」是研究人員預期科技查新服務可為研究工作與審查工作帶來的主要正面影響;但研究人員也擔心科技查新服務可能對整體研究環境產生負面影響。(4)研究人員對查新報告內容的需求:查新報告不論作為研究工作或研究計畫審查工作參考時,「檢索結果與附件清單」是研究人員最需要的查新報告內容,其次才為「查新結論」。(5)研究人員對查新機構與查新人員的看法:研究人員認為查新機構應具備之首要條件為擁有充沛的人力資源,且研究人員肯定圖書資訊機構從事科技查新服務的合適性,但也認為其他非營利性資訊服務機構或一般企業單位亦可提供科技查新服務;另外在查新人員能力要求上,研究人員對查新員專業學科知識與資訊檢索能力要求頗高。(6)研究人員對科技查新服務的實施方式、查新機構、查新人員等之看法與中國大陸現行實況和相關規定的異同:研究人員對科技查新服務實施方式的看法,在強制性與委託方式兩方面,與中國大陸現行實施狀況有所不同;查新機構方面,研究人員未如中國大陸相關規定將擁有文獻資源列入查新機構應具備之條件,也不認為唯有圖書資訊機構適合提供科技查新服務;在查新人員應具備之能力的要求上,研究人員看法則與中國大陸相關規定一致。 依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分別對圖書資訊機構、委託審查工作之機關與研究人員提出若干建議,並提出進一步研究建議,作為未來相關研究者參考。 | zh_TW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8T05:16:27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5-R91126016-1.pdf: 6935747 bytes, checksum: b7cfa8ad10061445749dc73b4ef1e4f9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6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摘要………………………………………………………………i
目次………………………………………………………………iii 表目次……………………………………………………………v 圖目次……………………………………………………………v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問題陳述………………………………………………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四節 名詞解釋………………………………………………6 第貳章 文獻分析………………………………………………9 第一節 科技查新服務的意義與基本概念……………………9 第二節 科技查新服務的實施與管理…………………………20 第三節 科技查新服務的評價與發展趨勢……………………27 第參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38 第一節 研究方法………………………………………………38 第二節 研究對象………………………………………………39 第三節 研究程序與步驟………………………………………43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45 第肆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詮釋…………………………………48 第一節 研究人員執行研究工作時之科技查新服務需求……48 第二節 研究人員執行審查工作時之科技查新服務需求……66 第三節 研究人員對查新機構與查新人員的看法……………86 第四節 綜合討論………………………………………………9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105 第一節 結論……………………………………………………105 第二節 建議……………………………………………………109 第三節 進一步研究之建議……………………………………113 參考書目…………………………………………………………115 附錄 附錄一 科技查新機構管理辦法………………………………129 附錄二 科技查新規範…………………………………………133 附錄三 訪談邀請函……………………………………………153 附錄四 提供受邀對象參考之資料—科技查新服務概述……154 附錄五 提供受邀對象參考之資料—查新報告範例…………156 附錄六 訪談導引………………………………………………163 附錄七 訪談資料謄錄範例……………………………………164 表目次 表3-1 受訪者基本資料………………………………………41 表4-1 受訪者資訊掌握方面經常遭遇之問題………………94 表4-2 受訪者對科技查新服務的需求程度…………………96 表4-3 受訪者認為科技查新服務可能帶來的影響…………97 表4-4 受訪者對查新報告內容的需求………………………99 表4-5 受訪者對查新機構應具備之條件的要求與中國大陸 《科技查新機構管理辦法》之規定比較……………102 表4-6 受訪者對查新員應具備之能力的要求與中國大陸 《科技查新規範》之規定比較………………………104 圖目次 圖2-1 科技查新工作步驟流程圖……………………………21 圖3-1 本研究之研究步驟流程圖……………………………45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研究人員科技查新服務需求之研究—以台灣大學生物科學領域研究人員為例 | zh_TW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94-1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吳明德,陳書梅 | |
dc.subject.keyword | 科技查新,資訊服務,生物科學,使用者研究,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Novelty Evaluation of Technology Achievement,Information Service,Biological Science,User Study, | en |
dc.relation.page | 173 | |
dc.rights.note | 未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06-01-26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文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圖書資訊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5-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6.77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