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法律學院
  3. 法律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9154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蔡宗珍
dc.contributor.authorYang-Sheng Chenen
dc.contributor.author陳陽升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5-20T20:11:05Z-
dc.date.available2009-07-30
dc.date.available2021-05-20T20:11:05Z-
dc.date.copyright2009-07-30
dc.date.issued2009
dc.date.submitted2009-07-28
dc.identifier.citation中文文獻
學位論文
任芳儀,《法令變動與信賴保護:溯及立法行為的合憲性探討》,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林合民,《公法上之信賴保護原則》,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洪培根,《從公法學觀點論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許慶源,《法規變動下信賴保護原則適用問題之研究—以土石採取法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法律專業組碩士論文,2006。
張珮琦,《論信賴保護原則與行政函釋的溯及適用》,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
連煌林,《從信賴保護觀點論我國公務人員退休制度之改革》,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建宇,《法的變動與信賴保護:法律理論的探索與重構》,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陳雍之,《法律之溯及效力—從德國判例及學說論法律變更時人民權益之保護》,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陳傳宗,《論暫時性行政處分與行政法上承諾》,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蔡輝斌,《情事變更原則與信賴保護原則關聯性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專書
Larenz, Karl著,陳愛娥譯,《法學方法論》,初版,1996。
Luhmann, Niklas著,瞿铁鹏、李强譯,《信任:一个社会複杂性的简化机制》,1版,2005。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合著),《民事訴訟法新論》,2004。
王昌華,《中國行政法新論》,再版,1969。
李建良、陳愛娥、陳春生、林三欽、林合民、黃啟禎(合著),《行政法入門》,3版,2006。
李惠宗,《行政法要義》,4版,2008。
李震山,《行政法導論》,修訂7版,2007。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10版,2007。
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3版,2004。
林三欽,《法令變遷、信賴保護與法令溯及適用》,1版,2008。
林子儀、葉俊榮、黃昭元、張文貞(合著),《憲法:權力分立》,2版,2008。
林紀東,《行政法原論(下)》,台初版,1966。
林紀東,《中國行政法總論》,台1版,1952。
林錫堯,《行政法要義》,3版,2006。
許志雄、陳銘祥、蔡茂寅、周志宏、蔡宗珍(合著),《現代憲法論》,4版,2008。
許育典,《憲法》,2版,2008。
陳敏,《行政法總論》,5版,2007。
陳新民,《憲法學釋論》,6版,2008。
陳新民,《行政法學總論》,8版,2005。
陳慈陽,《憲法學》,2版,2005。
陳慈陽,《行政法總論:基法原理、行政程序及行政行為》,2版,2005。
陳慈陽,《環境法總論》,2版,2003。
程明修,《國家法講義(一)—憲法基礎理論與國家組織》,1版,2006。
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增訂第5版,2006。
黃建輝,《法律闡釋論》,1版,2000。
蔡茂寅、林明鏘、李建良、周志宏(合著),《行政程序法實用》,3版,2007。
蕭文生,《國家法I—國家組織篇》,初版,2008。
期刊論文與專書中的論文
王鵬翔,〈論基本權的規範結構〉,刊於:《台大法學論叢》,第34卷第2期,2005/3,頁1-61。
王鵬翔,〈基本權作為最佳化命令與框架秩序—從原則理論初探立法餘地(gesetzgeberische Spielräume)問題〉,刊於:《東吳法律學報》,第18卷第3期,2007/4,頁1-41。
李建良,〈行政契約與私法契約區分的新思維—從「青年公園設施委託經營管理維護契約」定性問題談起〉,刊於:《月旦法學雜誌》,第157期,2008/7,頁304-324。
李建良,〈行政法的法源、規範及其位階(中)〉,刊於:《月旦法學教室》,第24期,2004/12,頁51-62。
李建良,〈行政法的法源、規範及其位階(上)〉,刊於:《月旦法學教室》,第24期,2004/10,頁34-44。
李建良,〈從憲法觀點論軍公教優惠存款的存廢問題〉,收錄於:同著者,《憲法理論與實現(三)》,1版,2004,頁437-469。
李建良,〈公法契約與私法契約之區別問題〉,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初版,2002,頁165-203。
李建良,〈法律的溯及既往與信賴保護原則〉,刊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4期,2001/7,頁79-88。
宋承恩,〈信賴保護原則的實質面向——英國法之啟發〉,刊於:《月旦法學雜誌》,第83期,2002/4,頁272-286。
吳坤城,〈公法上信賴保護原則初探〉,收錄於:城仲模(主編),《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二)》,初版,1997,頁235-268。
林三欽,〈大法官釋字第六二○號解釋之評析——以「法令溯及適用」為中心〉,收錄於:劉幸義(主編),《法學理論與文化:李岱教授祝壽論文集》,1版,2008,頁369-405。
林三欽,〈行政法令變遷與信賴保護—論行政機關處理新舊法秩序交替問題之原則〉,收錄於:同著者,《「行政爭訟制度」與「信賴保護原則」之課題》,1版,2008,頁291-355。
林三欽,〈信賴保護原則與法令不溯及既往——兼評最高行政法院九十四年度判字第一四四號判決〉,刊於:《政大法學評論》,第100期,2007/12,頁57-134。
林秀雄,〈剩餘財產之分配與不真正溯及—最高行政法院九十年度判字第六七一號判決評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30期,2002/1,頁61-77。
林明昕,〈行政契約法上實務問題之回顧—兼論公、私法契約之區別〉,刊於:《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18期,2005/4,頁253-296。
林明昕,〈行政處分之「撤銷」〉,刊於:《月旦法學教室》,試刊號,2002/10,頁30-32。
林明鏘,〈行政契約〉,收錄於:翁岳生(編),《行政法(上)》,3版,2006,頁559-598。
林明鏘,〈行政規則變動與信賴保護原則——兼評最高行政法院八十九年判字第一八四二號判決與大法官釋字第五二五號解釋〉,收錄於:葛克昌、林明鏘(主編),《行政法實務與理論(一)》,初版,2003,頁577-600。
林明鏘,〈行政契約與私法契約——以全民健保契約關係為例〉,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初版,2002,頁205-229。
邵曼璠,〈論公法上之法安定性原則〉,收錄於:城仲模(主編),《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則(二)》,初版,1997,頁269-308。
洪家殷,〈論信賴保護原則之適用—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五二五號解釋評析〉,刊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7期,2001/10,頁39-55。
洪家殷,〈信賴保護及誠信原則〉,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初版,2000,頁117-138。
城仲模,〈論行政處分之公定力〉,收錄於:同著者,《行政法之基礎理論》,初版,1980,頁173-184。
翁岳生,〈行政處分之撤銷〉,收錄於:同著者,《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2版,2009,頁31-48。
翁岳生,〈論西德一九六三年行政手續法〉,收錄於:同著者,《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11版,1990,頁183-225。
翁岳生,〈西德一九七六年行政手續法〉,收錄於:同著者,《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11版,1990,頁257-292-6。
翁岳生,〈奧國行政手續法之研究〉,收錄於:同著者,《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11版,1990,頁293-319。
許士宦,〈重複起訴禁止原則與既判力客觀範圍〉,收錄於:同著者,《程序保障與闡明義務:新民事訴訟法之理論與實務(第一卷)》,1版,2003,頁225-296。
許宗力,〈行政處分〉,收錄於:翁岳生(編),《行政法(上)》,3版,2006,頁475-558。
張文郁,〈限時法和法律之溯及既往〉,刊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6期,2003/5,頁155-160。
陳清秀,〈行政法之法源〉,收錄於:翁岳生(編),《行政法(上)》,3版,2006,頁95-144。
陳春生,〈行政法學上之風險決定與行政規則—以規範具體化行政規則(normkonkretisierende Verwaltungsvorschriften)為中心—〉,刊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期,1999/12,頁79-85。
陳春生,〈行政規則外部效力問題之研究〉,收錄於:同著者,《行政法之學理與體系(一)》,初版,1996,頁95-133。
陳春生,〈行政上之預測決定與司法審查〉,收錄於:同著者,《行政法之學理與體系(一)》,初版,1996,頁178-219。
陳春生,〈原子能法領域之技術規範與規範具體化行政規則之法律性質〉,收錄於:同著者,《核能利用與法之規制》,增訂版,1995,頁133-175。
陳淳文,〈公法契約與私法契約之劃分——法國法制概述〉,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初版,2002,頁131-164。
陳新民,〈法治國家理念的靈魂—論法律溯及既往的概念、界線與過渡條款的問題—〉,收錄於:同著者,《法治國家論》,1版,2001,頁147-227。
陳慈陽,〈論規範具體化之行政規則在環境法中的外部效力〉,刊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期,1999/12,頁86-89。
陳愛娥,〈信賴保護原則的具體化—兼評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刊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8期,2007/9,頁159-193。
陳愛娥,〈行政計畫確定程序之法制度的續造——由檢視法務部研擬之「行政計畫擬定、確定、修訂及廢棄程序辦法(草案)出發」〉,刊於:《法學叢看》,第206期,2007/4。
陳愛娥,〈行政上所運用契約之法律歸屬——實務對理論的挑戰〉,收錄於:台灣行政法學會(主編),《行政契約與新行政法》,初版,2002,頁77-130。
陳愛娥,〈國小校長的「遴用」或「遴選」—法律溯及既往原則的相關問題—〉,刊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1期,2001/4,頁140-144。
陳愛娥,〈信賴保護原則在撤銷授益性行政處分時的適用—行政法院八十六年判字第一二三二號判決評釋—〉,刊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期,2000/3,頁15-29。
陳愛娥,〈行政立法與科技發展〉,刊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5期,1999/12,頁94-98。
陳愛娥,〈「法律原則」作為行政的法源〉,收錄於: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憲法體制與法治行政 : 城仲模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初版,1998,頁33-85。
陳顯武,〈論法學上規則與原則之區分——由非單調邏輯之觀點出發〉,刊於:《台大法學論叢》,第34卷第1期,2005/1,頁1-45;
程明修,〈行政處分之溯及力�最高行九七判六○七〉,刊於:《台灣法學雜誌》,第128期,2009/5,頁243-244。
彭鳳至,〈論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之適用與誤用——以七十四年增訂、九十一年修正民法第一○三○條之一第一項之適用為例〉,刊於:《月旦法學雜誌》,第104期,2004/1,頁68-92。
彭鳳至,〈法律不溯及既往之憲法地位〉,刊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48期,2003/7,頁3-23。
黃俊杰,〈稅捐優惠之憲法基礎及信賴保護〉,刊於:《台大法學論叢》,第31卷第6期,2002/11,頁183-267。
黃俊杰,〈解釋函令變更與信賴保護——行政法院八十八年度判字第三九○七號判決評釋〉,刊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20期,2001/3,頁1-13。
黃茂榮,〈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之規定的溯及效力〉,刊於:《植根雜誌》,第17卷第9期,2001/9,頁17-64。
葛克昌,〈法律原則與稅法裁判(上)〉,刊於:《台灣法學雜誌》,第114期,2008/10,頁1-24。
董保城,〈行政計畫〉,收錄於:翁岳生(編),《行政法(上)》,3版,2006,頁599-616。
廖義男,〈論行政計畫之確定程序〉,收錄於: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健全經社法規工作小組委託,翁岳生主持,《行政程序法之研究》,1990,頁365-423。
蔡宗珍,〈干預性法律之解釋方法與法律溯及適用之禁止—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十七年度訴字第二二九九號評析—〉,刊於:《台灣法學雜誌》,第127期,2009/5,頁13-19。
蔡宗珍,〈撤銷違法處分之限制——信賴保護之主張及其效力〉,刊於:《月旦法學教室》,第63期,2008/1,頁85-89。
蔡宗珍,〈退休公教人員公保養老給付金額優惠存款措施之變動與信賴保護之爭議〉,發表於:「第七屆行政法實務與理論學術研討會」,最高行政法院、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台中高等行政法院、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台大法律學院、台北市訴願審議委員會、台大法律學院公法中心主辦,2007/11/10,該篇論文頁1-30。
蔡宗珍,〈在台奈及利亞人悲歌—歸化許可及相關授益處分之撤銷與信賴保護之要件—〉,刊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5期,2007/6,頁135-144。
蔡宗珍,〈法規溯及適用問題與行政規則對於法規適用範圍之解釋〉,刊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94期,2007/5,頁191-196。
蔡宗珍,〈公法上之比例原則初論—以德國法的發展為中心—〉,刊於:《政大法學評論》,第62期,1999/12,頁75-103。
蔡茂寅,〈行政契約相關問題之研究-以公、私法契約的判準為中心〉,收錄於:廖義男教授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新世紀經濟法制之建構與挑戰:廖義男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初版,2002,頁295-324。
駱永家,〈既判力之作用〉,收錄於:同著者,《既判力之研究》,11版,1999,頁1-10。
駱永家,〈既判力之基準時〉,收錄於:同著者,《既判力之研究》,11版,1999,頁11-28。
顏厥安,〈規則、理性與法治〉,收錄於:同著者,《憲邦異式:憲政法理學論文集》,初版,2005,頁55-110。
顏厥安,〈法與道德——由一個法哲學的核心問題檢討德國戰後法思想的發展〉,收錄於:同著者,《法與實踐理性》,初版,1998,頁31-76。
蘇永欽,〈試論判決的法源性〉,刊於:《政大法學評論》,第25期,1982/6,頁179-212。
外文文獻
專書
Alexy, Robert, Theorie der Grundrechte, 1. Aufl., 1985.
von Arnauld, Andreas, Rechtssicherheit: Perspektivische Annäherungen an eine idée directrice des Rechts, 2006.
Badura, Peter, Staatsrecht: Systematische Erläuterung des Grundgesetzes, 3. Aufl., 2003.
Canaris, Claus-Wilhelm, Systemdenken und Systembegeriff in der Jurisprudenz, 1969.
Degenhart, Christoph, Staatsrecht I: Staatsorganisationsrecht, 23. Aufl., 2007.
Detterbeck, Steffen,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mit Verwaltungsprozessrecht, 5. Aufl., 2007
Engisch, Karl, Einführung in das juristische Denken, 10. Aufl., 2005.
Fikentscher, Wolfgang, Methoden des Rechts, Bd. IV, 1977.
Forsthoff, Ernst, Lehrbuch des Verwaltungsrechts, 10. Aufl., 1973.
Hahn, Hartmut, Zur Rückwirkung im Steuerrecht. Zugleich eine Kritik am Beschluß des Bundesverfassungsgerichts vom 14. Mai 1986, 1987.
Ipsen, Jörn,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4. Aufl., 2005.
Jarass, Hans D./ Pieroth, Bodo, Grundgesetz fü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Kommentar, 9. Aufl., 2007.
Jellinek, Georg, Allgemeine Staatslehre, 1900.
Kriele, Martin, Recht und praktische Vernunft, 1979.
Kriele, Martin, Theorie der Rechtsgewinnung: entwickelt am Problem der Verfassungsinterpretation, 2. Aufl., 1976.
Kunig, Philip, Das Rechtsstaatsprinzip: Überlegungen zu seiner Bedeutung für das Verfassungsrecht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1986.
Larenz, Karl, Methodenlehre der Rechtswissenschaft, 6. Aufl., 1991.
Lin, Ming-Chiang, Der Verwaltungsvertrag als Gestaltungsmittel des öffentlichen Baurechts: eine vergleichende Untersuchung zum deutschen und taiwanesischen Verwaltungsvertragsrecht, 1992.
Luhmann, Niklas, Vertrauen: ein Mechanismus der Reduktion sozialer Komplexität, 4. Aufl., 2000.
Mainka, Johannes, Vertrauensschutz im Öffentlichen Recht, 1963.
von Mangoldt, Hermann/ Klein, Friedrich/ Starck, Christian, Kommentar zum Grundgesetz, Bd II, 5. Aufl., 2005.
Maurer, Hartmut, Staatsrecht I: Grundlagen, Verfassungsorgane, Staatsfunktionen, 5. Aufl., 2007.
Maurer, Hartmut,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17. Aufl., 2009.
Mayer, Franz/ Kopp, Ferdinand Otto,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5. Aufl., 1985.
Muckel, Stefan, Kriterien des verfassungsrechtlichen Vertrauensschutzes bei Gesetzesänderungen, 1989.
Ossenbühl, Fritz, Die Rücknahme fehlerhafter begünstigender Verwaltungsakte, 2. Aufl., 1965.
Pieroth, Bodo/ Schlink, Bernhard, Grundrechte: Staatsrecht II, 23. Aufl., 2007.
Pieroth, Bodo, Rückwirkung und Übergangsrecht: Verfassungsrechtliche Massstäbe für intertemporale Gesetzgebung, 1981.
Richter, Ingo/ Schupper, Gunnar Folket/ Bumke, Christian, Casebook Verfassungsrecht, 4. Aufl., 2001.
Richter, Ingo/ Schupper, Gunnar Folket/ Bumke, Christian, Casebook Verwaltungsrecht, 3. Aufl., 2000.
Sachs, Michael (Hrsg.), Grundgesetz: Kommentar, 2. Aufl., 1999.
von Savigny, Friedrich Carl, System des heutigen römischen Rechts, Bd. VIII, 1849.
Schmidt-Bleibtreu, Bruno / Klein, Franz, Kommentar zum Grundgestz, 9. Aufl., 1999.
Schwarz, Kyrill-Alexander, Vertrauensschutz als Verfassungsprinzip: eine Analyse des nationalen Rechts, des Gemeinschafts und der Beziehungen zwischen beiden Rechtskreisen, 1. Aufl., 2002.
Stern, Klaus, Das Staatsrecht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Bd. I, 2. Aufl., 1984.
Tipke, Klaus/ Lang, Joachim, Steuerrecht, 18. Aufl., 2005.
Tipke, Klaus, Die Steuerrechtsordnung, Bd I. Wissenschaftsorganisatorische, systematische und grundrechtlich-rechtsstaatliche Grundlagen, 2. Aufl., 2000.
Wank, Rolf, Die Auslegung von Gesetzen: Eine Einführung, 2 Aufl., 2001.
Wolff, Hans Julius/ Bachof, Otto/ Stober, Rolf/ Kluth, Winfried, Verwaltungsrecht I: ein Studienbuch, 12. Aufl., 2007.
Wolff, Heinrich Amadeus/ Decker, Andreas, Studienkommentar Verwaltungsgerichtsordnung (VwGO)/ Verwaltungsverfahrensgesetz (VwVfG), 2. Aufl., 2007.
期刊論文與專書中的論文
Alexy, Robert, Zum Begriff des Rechtsprinzips, in: ders, Recht, Vernunft, Diskurs, 1. Aufl., 1995, S. 177ff.
Badura, Peter, Eigentum, in: Ernst Benda/ Werner Maihofer/ Hans-Jochen Vogel (Hrsg.), Handbuch des Verfassungsrechts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2. Aufl., 1994, § 10.
Bauer, Hartmut, Bundesverfassungsgericht und Rückwirkungsverbot, JuS 1984, S. 241ff.
Benda, Ernst, Der Soziale Rechtsstaat, in: Ernst Benda/ Werner Maihofer/ Hans-Jochen Vogel (Hrsg.), Handbuch des Verfassungsrechts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2. Aufl., 1994, § 17.
Dreier, Ralf, Neues Naturrecht oder Rechtspositivismus?In Erwiderung auf Werner Krawietz, in: Rechtstheorie 18/ 1987, S. 368ff.
Erichsen, Hans-Uwe, Das Verwaltungshandeln, in: Hans-Uwe Erichsen/ Dirk Ehlers (Hrsg.),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 13. Aufl., 2006, § 17.
Esser, Josef, Richterrecht, Gerichtsgebrauch und Gewohnheitsrecht, in: Josef Esser/ Hans Thieme (Hrsg.), Festschrift für Fritz von Hippel: zum 70. Geburtstag, 1967, S. 95ff.
Friauf, Karl Heinrich, Gesetzesankündigung und rückwirkunge Gesetzgebung im Steuer- und Wirtschaftsrecht, BB 1972, S. 669ff.
Götz, Volkmar, Bundesverfassungsgericht und Vertrauensschutz, in: Christian Starck (Hrsg.), Bundesverfassungsgericht und Grundgesetz: Festgabe aus Anlaß des 25jährigen Bestehens des Bundesverfassungsgerichts, Bd. 2, 1. Aufl., 1976, S. 420ff.
Grabitz, Eberhard, Vertrauensschutz als Freiheitsschutz, DVBl 1973, S. 675ff.
Grzeszick, Bernd, Ergänzungen des allgemeinen öffentlich-rechtlichen Schadensersatz- und Entschädigungsrechts, in: Erichsen/ Ehlers (Hrsg.),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s, 13. Aufl., 2006, § 45.
Huber, Hans, Vertrauensschutz: ein Vergleich zwischen Recht und Rechtsprecherung in der Bundesrepublik und in der Schweiz, in: Otto Bachof/ Ludwig Heigl/ Konrad Redeker (Hrsg.), Verwaltungsrecht zwischen Freiheit, Teilhabe und Bindung: Festgabe aus Anlaß des 25jährigen Bestehens des Bundesverwaltungsgerichts, 1978, S. 313ff.
Kisker, Gunter, Vertrauensschtz im Verwaltungsrecht, in: VVDStRL, Heft 32, 1974, S. 149ff.
Kopp, Ferdinand Otto, Um eine neue Begründung des Grundsatzes des Vertrauensschutzes im öffentlichen Recht, BayVBl 1980, S. 38ff.
Maurer, Hartmut, Kontinuitätsgewähr und Vertrauensschutz, in: Josef Isensee/ Paul Kirchhof (Hrsg.), Handbuch des Staatsrechts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Bd. III, 3. Aufl., 2006, § 79.
Möller, Johannes/ Rührmair, Alfred, Die Bedeutung der Grundrechte für die verfassungsrechtlichen Anforderungen an rückwirkende Gesetze, NJW 1999, S. 908ff.
Ossenbühl, Fritz, Rechtsquellen und Rechtsbindungen der Verwaltung, in: Hans-Uwe Erichsen/ Dirk Ehlers (Hrsg.), Allgemeines Verwaltungsrechts, 12. Aufl., 2002, § 5.
Ossenbühl, Fritz, Vertrauensschutz im sozialen Rechtsstaat, DÖV 1972, S. 25ff.
Pieroth, Bodo, Die neuere Rechtsprechung des Bundesverfassungsgerichts zum Grundsatz des Vertrauensschutzes, JZ 1990, S. 279ff.
Pieroth, Bodo, Die neuere Rechtsprechung des Bundesverfassungsgerichts zum Vertrauensschutz, JZ 1984, S. 971ff.
Püttner, Günter, Vertrauensschtz im Verwaltungsrecht, in: VVDStRL, Heft 32, 1974, S. 200ff.
Schmidt-Aßmann, Eberhard, Der Rechtsstaat, in: Josef Isensee/ Paul Kirchhof (Hrsg.), Handbuch des Staatsrechts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Bd I, 2. Aufl., 1995, § 24.
Schmidt, Walter, „Vertrauensschutz“ im öffentlichen Recht: Randpositionen des Eigentums im spätbürgerlichen Rechtsstaat, JuS 1973, S. 529ff.
Seuffert, Walter, Die Rückwirkung von Steuergesetzen nach Verfassungsrecht, BB 1972, S. 1065ff.
Vogel, Klaus, Rechtssicherheit und Rückwirkung zwischen Vernunftrecht und Verfassungsrecht, JZ 1988, S. 833ff.
Voßkuhle, Andreas, Neue Verwaltungsrechtswissenschaft, in: Hoffmann-Riem/ Schmidt-Aßmann/ Voßkuhle (Hrsg.), Grundlagen des Verwaltungsrechts, Bd. I, 2006, S. 1ff.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9154-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文旨在探討信賴保護原則在不同的國家權力領域中,究是各以何種具體形貌展現。蓋從撤銷與廢止行政處分之相關規整的比較已可認識到,信賴保護原則於不同的情境中,會體現為不同的具體規範,因此前揭的探討即有其正當性。此外,若要合理地審視人民對國家行為的信賴是否應予保護,亦有必要發展出更為細緻的論述方式。
於嘗試將信賴保護原則具體化為更細緻的論述方式前,為使具體化的論述有較清晰之輪廓,不與其他法律原則相混淆,應先澄清其法理基礎。就此,由於法安定原則確實要求法秩序的穩定與可預測,實已包含保護人民信賴的要求,其應可作為信賴保護原則之基礎無疑。而在適當地考量人民的信賴基礎、信賴值得保護的要件、公益的需求,以及法律效果等觀點下,本文認為:(1)在立法領域中,信賴保護原則應可具體化為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並且原則上得以區分真正、不真正溯及既往之方式判斷立法行為是否違憲;惟若涉及基本權的干預,則可以比例原則整合溯及禁止的觀點作一統合性的評價。(2)在行政領域中,則宜區分不同的行政行為形式,個別地審視人民對之信賴應受到如何保護。(3)至於在司法領域中,司法裁判除有確定力外,應不具有規範上之拘束力。惟法院於變更其向來之司法裁判時,仍應考量信賴保護原則,謹慎為之。
zh_TW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5-20T20:11:05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8-R95A21025-1.pdf: 1722245 bytes, checksum: ed1f92f096f8723d753c29bbd66ea8b1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9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信賴保護作為法學論述之對象 1
第二節 信賴保護原則具體化之典型 2
第一項 德國法上的實證法化歷程 2
第一款 從自由撤銷到信賴保護 2
第二款 德國司法實務之立場轉折 3
第三款 於德國實證法化之成果 4
第二項 我國法上的實證法化歷程 5
第一款 我國司法實務早期之見解 5
第二款 實務見解於1990年代的轉變 6
第三款 於我國實證法化的成果 8
第三項 就撤銷授益性行政處分歸結而得之要件 9
第三節 信賴保護原則不同的具體化可能及必要 11
第一項 廢止授益性行政處分之要件 11
第二項 行政處分撤銷要件與廢止要件不同的理由 11
第三項 對不同的國家權力應有相異之要求 13
第四節 議題的界定、探討步驟及處理方式 14
第一項 議題的界定 14
第二項 議題的探討步驟及處理方式 15
第二章 信賴保護原則之法理基礎 16
第一節 應有的切入觀點、思考理路及考察範圍 16
第一項 置重於「內部體系」的法體系概說 16
第二項 論述的進路及其範圍 18
第二節 司法院大法官就憲法基礎所為之說明 20
第一項 初見於我國釋憲實務的信賴保護原則 21
第二項 釋字第525、574及589號解釋的論述 21
第一款 釋字第525號解釋 22
第二款 釋字第574及589號解釋 22
第三節 我國公法學理就法理基礎所為之說明 23
第一項 以多項法律原則共同構成法理基礎者 23
第二項 以法安定性與基本權保障作為法理基礎者 24
第三項 以法安定性為單獨之法理基礎者 25
第四項 對我國公法學理所為說明的批評 27
第一款 含混地以多項法律原則共同構成法理基礎 27
第二款 曖昧地由法安定性與基本權保障作為法理基礎 27
第三款 對單以法安定性原則作為法理基礎的提問 28
第四節 德國公法學理就法理基礎所為之說明 28
第一項 採取綜合多項法律原則的見解 29
第一款 訴諸社會國與法治國原則者 29
第二款 訴諸法安定性及誠實信用原則者 30
第三款 對以法治國原則作為法理基礎之批評 31
第四款 對以誠實信用原則作為法理基礎之批評 31
第二項 訴諸基本權保障的見解 33
第一款 信賴保護作為自由保護 33
第二款 信賴保護作為財產保護 33
第三款 對以基本權保障作為法理基礎之批評 34
第五節 回歸規範結構的思考 35
第六節 具體化的方法及其所應顧慮之觀點 37
第三章 立法領域中的信賴保護 40
第一節 信賴保護原則於立法領域的展現 40
第二節 司法院大法官相關解釋之評析 42
第一項 釋字第525號解釋 42
第一款 解釋要旨 42
第二款 疑義分析 44
第二項 釋字第529及538號解釋 47
第一款 解釋要旨 47
第二款 疑義分析 48
第三項 釋字第574號解釋 48
第一款 解釋要旨 49
第二款 疑義分析 50
第四項 釋字第575及580號解釋 53
第一款 解釋要旨 53
第二款 疑義分析 55
第五項 釋字第577解釋 55
第一款 解釋要旨 55
第二款 疑義分析 56
第六項 釋字第589號解釋 58
第一款 解釋要旨 58
第二款 疑義分析 59
第七項 釋字第605號解釋 60
第一款 解釋要旨 60
第二款 疑義分析 63
第八項 釋字第620及629號解釋 67
第一款 解釋要旨 68
第二款 疑義分析 70
第九項 小結 71
第三節 我國公法學理就法規範變更的情形對信賴保護原則之具體化 73
第一項 主張沿襲廢棄授益性行政處分相關規定的論述模型 73
第一款 信賴基礎 74
第二款 信賴表現 77
第三款 信賴值得保護 79
第二項 對於論述模型的其他主張 81
第一款 依循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的論述模型 81
第二款 區分發展階段的論述模型 84
第三項 小結 88
第四節 德國法上就法規範變動的情形對信賴保護原則之具體化 89
第一項 行政規則作為人民信賴的基礎? 89
第二項 審查法規範變動合憲性的論述模式 93
第一款 憲法裁判實務之見解 93
第一目 聯邦憲法法院的早期見解 94
第二目 自1960年迄今的傳統見解 94
第三目 第二庭自1983年以降的新近見解 96
第二款 公法學理之見解 98
第一目 法律不溯及既往的論述模型 98
第二目 比例原則的論述模型 101
第三項 小結 103
第五節 本文見解 105
第一項 對提問的回應 105
第二項 就論述模型所為調和的嘗試 107
第三項 權衡與過渡條款 109
第四章 行政領域中的信賴保護 112
第一節 信賴保護原則於行政領域中的展現 112
第一項 作為法規適用者的行政 112
第二項 以行政行為形式為中心的具體化論述 113
第二節 行政契約與信賴保護 117
第一項 信賴保護原則在我國行政契約法制上的發展 117
第二項 德國學理之借鏡 118
第三項 法制之比較與論述繼受之可行性 121
第三節 行政計畫與信賴保護 122
第一項 信賴保護原則在我國行政計畫法制上的困境 122
第二項 德國學理之借鏡 124
第五章 司法領域中的信賴保護 128
第一節 司法裁判之效力與信賴保護 128
第二節 司法裁判之拘束力及其變更 130
第一項 司法裁判之拘束力 130
第一款 問題之提起與德國學理上之論爭 131
第二款 問題之繼受與我國特殊的判例制度 134
第二項 司法裁判之變更 138
第一款 上級法院之裁判是否拘束下級法院 138
第二款 最高審級法院是否因其裁判而自我拘束 139
第三款 司法裁判變更後的適用疑義 140
第六章 結論 143
參考文獻 146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信賴保護原則之具體化zh_TW
dc.titleThe Concretiz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Legal Protection on Basis of Good Faith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97-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許宗力,李建良,王鵬翔
dc.subject.keyword信賴保護原則,法安定性原則,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真正溯及既往,不真正溯及既往,比例原則,行政契約,行政計畫,司法裁判之拘束力,zh_TW
dc.subject.keywordthe principle of legal protection on basis of good faith,the principle of legal certainty,prohibition on legislation with retrospective effect,retroactive effect,retrospective on pending cases,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administrative contract,administrative plan,the validity of the precedent,en
dc.relation.page163
dc.rights.note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dc.date.accepted2009-07-28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法律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法律學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法律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8-1.pdf1.68 MBAdobe PDF檢視/開啟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