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89902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周繼祥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Jih-Shine Chou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陳靖雯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Ching-Wen Chen | en |
dc.date.accessioned | 2023-09-22T16:36:38Z | - |
dc.date.available | 2023-11-09 | - |
dc.date.copyright | 2023-09-22 | - |
dc.date.issued | 2023 | - |
dc.date.submitted | 2023-08-11 |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參、中文
一、專書 王世宗(2006)。《現代世界的形成》。台北:三民書局。 王振寰(1996)。《誰統治臺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 王國聯(1991)。《我國工商業團體制度之研究》。台北:中華民國行政院內政部。 朱浤源(1999)。《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江明修(2002)。《非營利管理》。台北:智勝出版社。 吳庚(2004)。《憲法的解釋與適用》。台北:三民書局。 吳庚、陳淳文(2019)。《憲法理論與政府體制》。台北:三民書局,第6版。 李建良(1999)。《憲法理論與實踐(一)民主政治的建構基礎及其難題—以「多元主義」理論為主軸》,收錄於《憲法理論與實踐(一)》。台北:學林出版社。 李惠宗(2009)。《案例式法學方法論》。台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惠宗(2009)。《憲法要義》。台北: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周繼祥(2000)。《中華民國憲法概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周繼祥(2005)。《政治學21世紀的觀點》。台北:威仕曼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建煌(2003)。《策略管理》。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法治斌、董保城(2020)。《憲法新論》。台北: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第7版。 邱榮舉(2002)。《學術論文寫作研究》。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俞可平(2000)。《治理與善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紀俊臣(2004)。《地方自治叢書第五輯-地方政府與地方制度法》。台北:時英出版社。 浦文昌(2010)。《中國商會法立法研究及中外資料匯編》。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秦孝儀主編(1985)。《中華民國社會發展史,第二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銘祥(2004)。《內政部主管法律有無侵害人權顧慮之檢討研究》。台北:內政部。 葉至誠、葉立誠(2002)。《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葉秋英等編(2016)。《NGO的治理-現在與未來進行式》。台北: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虞和平(1995)。《商會與中國早期現代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蔡英文(2016)。《從王權、專制到民主:西方民主思想的開展及其問題》。台北:聯經事業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蕭文生,國家法(2008)。《(Ⅰ)-國家組織篇》。台北:元照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蕭新煌(1989)。《社會力-臺灣向前看》。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二、期刊論文 丁仁方、陳怡君(2010)。〈新統合或新多元體制?-縣市合併升格民間國體整併問題探討〉,《中國地方自治》,63:8。 方凱弘、陳宏興(2014)。〈治理與公民參與:淡水河流域治理之Q方法論分析〉,《臺灣民主季刊》,11(1):41-101。 王振寰(1993)。〈臺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4:123-163。 王進祥、盧新海(2016)。〈善治與利用民間力-以新北市建築師公會為例〉,《東亞論壇》,493:51-60。 王筱婷(2002)。〈經濟自由與市民社會-以臺灣為例〉,《公民訓育學報》,11:179-196。 朱鎮明(2005)。〈公務夥伴的整合之道-論政策網絡的管理〉,《研考雙月刊》,29(3):95-108。 何明修(2007)。〈公民社會的限制—臺灣環境政治中的結社藝術〉,《臺灣民主季刊》,4(2):33-64。 吳玉山(1998)。〈現代化理論vs.政權穩定理論:中國大陸民主發展的前景〉,《政治科學論叢》,9(6):443-464。 呂炳寬(2014)。〈我國第三部門法制規範之歷史制度分析〉,《科技法學論叢》,01(9):209-252。 李建良(2002)。〈論公法人在行政組織建制上的地位與功能-以德國公法人概念與法制為借鏡〉,《月旦法學雜誌》,84:43-59。 官曉薇(2016)。〈美國法上對於公司言論自由保障之反思-論美國最高法院Citizens United v F.E.C判決〉,《台北大學法學論叢》,98:1-83。 林佳龍(1989)。〈威權侍從政體下的臺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117-143。 林明鏘(2009)。〈同業公會與經濟自律-評大法官及行政法院相關解釋與判決〉,《臺北大學法學論叢》,71:41-79。 邵維慶(2008)。〈現代化意義與中國現代化歷程之探討〉,《宜蘭大學人文及管理學院》,5:81-110。 孫煒(2008)。〈民主治理與非多數機構:公民社會的觀點〉,《公共行政學報》,26:1-35。 張國暉(2023)。〈轉型管理的興起、定位及新治理構思:自成一家的演變及挑戰〉,《公共行政學報》,64:79-116。 許春鎮(2015)。〈論強制會員制之憲法問題-兼論我國法制〉,《臺北大學法學叢刊》,94:1-66。 許倬雲講、黃俊傑記(1968)。〈關於現代化的幾個觀念〉,《大學雜誌》,6。 陳政智(2009)。〈公私與協力下政府如何協助非營利組織存在〉,《社區發展季刊》,126:182。 曾冠球(2017)。〈良善協力治理下的公共服務 民間夥伴關係〉,《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5(1):67-79。 馮文雅(2015)。〈國家治理現代化不是西方化〉,《遠望雜誌》,324:31-32。 黃清華(2017)。〈國家治理現代化政治學原理論要〉,《「一國兩制」研究》,3:132-142。 廖坤榮(2002)。〈台灣地區社區大學的發展與省思〉,《成人教育》,69:29-42。 廖坤榮(2002)。〈政府與農會組織:治理典範的挑戰〉,《空大行政學報》,12:71-111。 劉宗德(2009)。〈日本公益法人、特殊法人及獨立行政法人制度之分析〉,《氏著制度設計型行政法學》,113-147。 蔡宗珍(2006)。〈營業自由之保障及其限制-最高行政法院2005年11月22日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評釋〉,《臺大法學論叢》,35(3):277-316。 蔡震榮、黃清德(2015)。〈論司法院釋字第724號解釋有關人民團體期限整理案〉,《法令月刊》,66(1):36-57。 三、專書譯著 陳鵬仁(譯),林健太郎(原著)(1977)。《世界近代史》。台北:大林出版社。 四、學位論文 王明川(2002)。《我國室內設計業相關專業團體之角色功能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朝枝(2000)。《台灣工業團體特質與演變之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冠民(2019)。《論商工團體業必歸會制度之合憲性》。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琇瑛(2014)。《地方政府對人民團體輔導之問題探討-以臺南市職業團體與社會團體為例》。高雄:國立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元翔(2008)。《非政府組織在海峽兩岸民間交流功能之研究-以臺灣省商業會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秀娥(2009)。《商業團體發展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台北: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俊寬(1995)。《同業公會與競爭法-以同業公會自我規範行為為中心》。台北: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昭顯(2005)。《臺灣產業公會與政府職能互動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茆昔文(2010)。《臺灣工會參與政策與治理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秀慧(2013)。《同業公會接受政府委託業務之研究-以臺中市政府為例》。台中:東海大學第三部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張祐齊(2021)。《業必歸會下強制會員制之研究》。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 莊隆昌(2007)。《我國商業會政治參與行為之研究:台北縣個案之分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泰國(2005)。《我國商業團體組織與制度之研究-以台東縣為例》。屏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彭夢娜(2002)。《我國商業團體策略管理之研究---以台北市商業團體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黃鋆鋇(2005)。《平衡計分卡觀點應用於非營利組織(工商業團體)經營管理與績效評估之研究─以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為例》。台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工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趙相文(2005)。《行業自治作為我國行政任務民營化之方法-以證券市場自律機制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五、研討會論文 李兆環(2015)。〈如何透過人民團體落實公民參與-以非營利組織人民團體為中心〉,《人民團體法制及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內政部,4月17日。 周佳宥(2015)。〈現行人民團體法之規範範圍檢討與分析〉,《人民團體法制及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內政部,4月17日。 林家祺(2015)。〈人民團體之管理與糾爭解決機制之探討-以104年之修法草案為中心〉,《人民團體法制及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內政部,4月17日。 宮文祥(2015)。〈結社自由之美國法初探-尤以我國政黨在防衛性民主下所涉及之結社自由與言論自由出發〉,《人民團體法制及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內政部,4月17日。 黃清德(2015)。〈各國人民團體法制之比較分析〉,《人民團體法制及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內政部,4月17日。 六、政府委託計畫 江明修(2002)。《全球性公民社會組織之治理、管理策略與結盟之道》(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九十年度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0-2414-H-004-031)。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吳忠吉、黃城、施昭顯、許明華、林秀娥(2004)。《職業團體之屬性暨在公民社會中之角色研究》。台北:內政部。 李宗勳、鄭錫鍇(2007)。《知識經濟時代的新治理模式-歐陸新治理(MODERN GOVERNANCE)觀點》。台北: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施昭顯(2003)。《社會團體設立及輔導方式之研究》。台北:內政部。 許世璋、張洛安(2016)。《我國「業必歸會」制度對產業創新影響之探討(上)先進國家對於產業工會之管理形式》。台北:經濟部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 許世璋、張洛安(2017)。《我國「業必歸會」制度對產業創新影響之探討(下)我國「強制入會」制對於產業創新的影響》。台北:經濟部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 許春鎮(2018)。《職業團體法草案政策建議書》。台北:內政部。 董瑞斌、方進義、范惠美、王若蓮(2009)。《我國證券相關公會自律機制之強化與整合》。台北: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委託之專題報告。 謝水養(2001)。《美國非營利機構之管理》。台北:內政部。 謝百傑(2009)。《從政府治理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以南投市產業文化推廣為例》。南投:南投縣政府。 七、官方出版品 立法院(2014)。〈第8屆第5會期內政委員會第26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103(47):153-190。 行政院(1972)。〈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七九九號 政府提案第九二五號〉,《立法院第一屆第四十一會期第二十三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61(56):5-19。 行政院(1982)。〈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七九九號 政府提案第二一O三號〉,《立法院第一屆第七十會期第十四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71(97):6-19。 行政院(1996)。〈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七九九號 政府提案第四三七七號〉,《立法院第一屆第九十會期第二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85(40):282。 行政院(1997)。〈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七九九號 委員提案第一四三六號〉,《立法院第三屆第一會期第八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86(43):37。 行政院(2002)。〈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一四三四號 政府提案第八四六八號〉,《立法院第五屆第一會期第七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91(70):113。 行政院(2009)。〈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1574號 政府提案第11566號之9/院總第799號 委員提案第8573號之1〉,《立法院第7屆第3會期第12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98(28):128。 行政院(2010)。〈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799號 委員提案第9219號〉,《立法院第7屆第4會期第5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99(29):171。 行政院(2015)。〈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799號 政府提案第14766號之1/院總第799號 委員提案第13274號之1〉,《立法院第8屆第6會期第8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104(11):5。 行政院(2017)。〈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799號 委員提案第21025號〉,《立法院第9屆第4會期第1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委445-448。 行政院(2021)。〈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1684號 政府提案第17320號/院總第799號 委員提案第25062、25440、25490號之1〉,《立法院第10屆第2會期第10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110(10):177。 行政院(2022)。〈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799號 政府提案第28809號〉,《立法院第10屆第5會期第14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委339-344。 八、網路資料 工商時報(2019)。〈業必歸會,商家卻不理會?〉。https://m.ctee.com.tw/expert/content/10604?category=289f93d0。2023/4/3檢索。 內政部(2021)。〈各級人民團體活動概況調查〉。https://www.moi.gov.tw/cl.aspx?n=4115。2023/2/1檢索。 內政部(2022)。〈各類最新統計年報「四、合作事業及人民團體」〉。https://www.moi.gov.tw/files/site_stuff/321/2/year/year.html。2023/2/1檢索。 立法院法律系統(2020)。〈商業團體法立法沿革〉。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6188160C00C8106188160790C8127199162E40C8986998962C0。2023/4/11檢索。 法規鬆綁暨新創法規調適平台(2017)。〈鬆綁商業團體法中公司行號強制入會條文,建議應該要由各公司行號自主選擇是否加入〉。https://law.ndc.gov.tw/Suggestions_detail.aspx?ID=9383。2023/4/11檢索。 法源法律網(2013)。〈工商團體數擬不設限 內政部:縣市改制前成立者不受限制〉。https://www.lawbank.com.tw/news/NewsContent.aspx?NID=111599。2023/6/28檢索。 根雨屋專欄(2019)。〈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選立委〉。https://taronews.tw/2019/06/18/374590/。2023/4/11檢索。 翁耀南(2003)。〈「社會統合主義」政經體制的面向思考〉。https://www.lawtw.com/archives/322246。2023/6/12檢索。 經濟日報(2022)。〈健全公會「業必歸會」 許舒博籲立院支持商團法修法〉。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1/6626579。2023/4/3檢索。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2022) 。〈中小企業為經濟穩健發展之重要基石〉。https://www.moeasmea.gov.tw/article-tw-2276-8641。2023/5/16檢索。 蔡本源(2022)。〈我國職業團體「業必歸會」之必要性〉。https://www.dsthinktank.net/wiki。2023/6/20檢索。 九、其他官方文件 內政部(2015),〈人民團體法制及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內政部(2021),〈110年各級人民團體活動概況調查分析〉。 內政部(2022),〈內政部統計年報〉。 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2013),〈第21次委員會議紀錄〉。 肆、英文 一、專書 Kooiman, Jan (1993).Modern Governance: New government- society interactions. London: Sage. Lewis, D. J.(2001).The Management of Non-Government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Markus Pilgrim and Ralf Meier Bonn (1995).A Primer on The Organization and Role of Chamber Systems. Washington, D.C.: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Private Enterprise. Peters, B. G. (2001). The future of governing.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二、期刊論文 American ‘managerialism’.”Public Administration, 75(4):731-752. Kickert W. J.(1997). “Public governance in the Netherlands: An alternative to Anglo‐ Philippe C. Schmitter(1974).“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The Review of Politics, 36(1):85-131. Rosenau J. N.(1995). “ Governance in the 21st century.”Global Governance, 1:13-43. Stocker Gerry.(1998).“Governance as Theory :Five Proposition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50(155):17-28. 三、編著論文 Ulrich K. Preuß. (2012). “Associative Rights (The Rights to the Freedoms of Petition, Assembly, and Association)”In Edited by Michel Rosenfeld and András Sajó(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Law, pp 948-965. 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89902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商業團體是政府依商業團體法強制設立之組織,扮演著政府與產業間溝通者的角色,是政府重要的協力夥伴,同時具備利益團體的特性,能夠對政府產業政策方向提出政策建議,並對政府政策的制定產生重要的社會影響力。
隨著臺灣經濟發展與國際連結日益深化,要如何健全商業團體組織並發揮效能也日益受到重視。在2015年,政府根據兩國際公約之自由結社精神,修正商業團體法放寬業必歸會的規定,這也對商業團體的運作環境造成影響,例如會員的流失等因素,不僅使團體運作變得困難,也影響團體的自律和管理。因此,在現行的商業團體法框架下,有關商業團體的強制入會規定是否能兼顧自由結社權益,以及商業團體是否實現其設立目的和法律賦予的功能等,是本文想要探討和釐清的議題。 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以治理現代化觀點,審視商業團體法制度。綜合分析後之研究發現:一、政府期許商業團體自治之立場並未改變。二、政府對商業團體管理已有新治理思維雛形。三、業必歸會制度有存在之必要性。四、商業團體應屬私法人地位。五、商業團體投入公共事務具備公益性功能。研究建議:一、政府可運用良善治理現代化觀點設計制度。二、業必歸會制度設計細緻化,並提高法律協調性。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Commercial groups, established by the government through the Commercial Group Act, serve as intermediarie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essential government partners with interest group attributes. They propos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government industrial direction, yielding significant sway over policy formulation.
In 2015, driven by the spirit of international freedom of association conventions, the government relaxed the mandated return requirement under the Commercial Group Act. This adjustment impacted commercial groups' operations, leading to issues like member attrition, hindering group operations and governance. Consequently, within the current legal framework, the article seeks to examine if compulsory membership provisions for commercial groups uphold freedom of association rights and if these groups achieve their intended purpose and legal functions. This research combines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focusing on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to assess commercial group laws. Findings indicate: 1) Government support for self-governance in associations remains consistent. 2) Novel governance concepts shape government approaches. 3) Compulsory membership retains importance. 4) Commercial groups should hold private legal status. 5) They serve public interests by engaging in public affairs. Recommendations: 1) Government should adopt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for framework design. 2) Compulsory membership system needs refinement and better legal coordination."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Submitted by admin ntu (admin@lib.ntu.edu.tw) on 2023-09-22T16:36:38Z No. of bitstreams: 0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3-09-22T16:36:38Z (GMT). No. of bitstreams: 0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5 壹、 研究動機 5 貳、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設計 9 壹、 研究範圍 9 貳、 研究途徑與研究架構 11 參、 研究方法 13 第二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 15 第一節 研究理論建構 15 壹、 統合主義的基本主張 15 貳、 多元主義的基本主張 16 參、 治理現代化之分析架構 17 第二節 文獻回顧 24 壹、 外國相關制度 24 貳、 公會角色與功能 27 參、 我國業必歸會制度與結社自由 30 肆、 文獻評析 32 第三章 研究背景 39 第一節 商業團體的組織概況 39 壹、 業必歸會制度五大內涵 40 貳、 商業團體組織特質與任務 44 參、 商業團體組織分類 48 第二節 商業團體法之演變 53 壹、 民國18年至27年 53 貳、 民國27年至36年 54 參、 民國36年至76年 55 肆、 民國76年至104年 59 第三節 商業團體法104年的關鍵修法 61 壹、 修法背景、重點及意義 61 貳、 立法委員意見 63 參、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66 肆、 法院判決案例 76 第四章 商業團體法的核心議題 81 第一節 商業團體定位與功能 81 壹、 商業團體之定位 81 貳、 商業團體之功能 83 第二節 結社自由與業必歸會 92 壹、 結社自由之限制 92 貳、 業必歸會制度 95 第三節 政府治理之基本主張 103 壹、 產業自律 103 貳、 政府治理 106 第五章 結 論 11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11 壹、 政府期許商業團體自治之立場並未改變 111 貳、 政府對商業團體管理已有新治理思維雛形 112 參、 業必歸會制度有存在之必要性 113 肆、 商業團體應屬私法人地位 114 伍、 商業團體投入公共事務具備公益性功能 11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7 壹、 政府可運用良善治理現代化觀點設計制度 117 貳、 業必歸會制度設計細緻化,並提高法律協調性 118 參考文獻 122 參、 中文 122 肆、 英文 131 附錄 訪談紀要 132 圖表目錄 表1 受訪者名單 10 表2 各國同業公會管理模式一覽表 26 表3 相關文獻回顧 34 表4 各級商業團體歷年團體數量消長情形 44 表5 商業團體組織體系架構 52 表6 立法委員對商業團體強制入會制度之意見 66 表7 大法官對商業團體強制入會制度之意見 74 圖1 研究架構圖 12 | - |
dc.language.iso | zh_TW | - |
dc.title | 我國商業團體法之研究:治理現代化觀點 | zh_TW |
dc.title | A Research on Taiwan Commercial Group Act:Perspective of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 en |
dc.type | Thesis | - |
dc.date.schoolyear | 111-2 |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葉國俊;紀俊臣 | zh_TW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Kuo-Chun Yeh;Chun-Chen Chi | en |
dc.subject.keyword | 商業團體,治理現代化,業必歸會,結社自由,產業自律,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commercial groups,governance modernization,compulsory membership,freedom of association,industry self-regulation, | en |
dc.relation.page | 171 | - |
dc.identifier.doi | 10.6342/NTU202304140 | - |
dc.rights.note | 未授權 | - |
dc.date.accepted | 2023-08-13 |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社會科學院 | -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國家發展研究所 | -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國家發展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11-2.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2.7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