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社會科學院
  3. 新聞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8760
標題: 文化保存、社會網絡與社區充權—以佳興部落自主數位典藏為例
Culture Preserve, Social Network and Community Empowerment: Taking Chiahsing Tribe’s Indigenous digital archive as an Example
作者: Fang-Ju Lin
林舫如
指導教授: 洪貞玲
關鍵字: 佳興部落,數位典藏,文化保存,社區發展,社會網絡,社區充權,
Chiahsing Tribe(Puleti),digital archives,Culture Preserve,community development,social network,community empowerment,
出版年 : 2010
學位: 碩士
摘要: 近年來原住民數位典藏政策轉為重視由部落本身進行典藏工作,使原住民能在數位世界握有詮釋權,但同時原住民部落多位於偏鄉,面臨人口流失及數位能力有限的問題,因此,本研究希望瞭解由原住民部落進行數位典藏的過程及影響,以屏東縣泰武相佳興部落為個案,針對其數位典藏工作進行分析。
本研究透過田野觀察及深度訪談,將數位典藏視為社區發展的可行方式之一,採社會網絡及社區充權理論為理論架構,希望瞭解透過數位典藏保存傳統文化,能否刺激部落居民的參與度,從中產生文化認同,提供原住民建立主體性的刺激。
研究發現佳興部落數位典藏內容為當地豐富之文化資源,從規劃內容、蒐集資料到成果呈現,皆是以文化工作者個人為核心,運用在地的內部社會網絡,並連接多元的外部社會網絡,不僅聯繫起數位典藏的參與者,也獲得外界資源的協助,使相關工作能夠順利進行。由於以部落傳統文化為保存內容,在社區充權的個人層次,研究發現數位典藏有助於參與者培養出充權意識,增加對部落的認同,但仍不足以在組織層次形成充權的過程與結果,未來如何擴展並運用個人層次充權的結果,增進社區組織的能力,是佳興部落形成社區充權的挑戰。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8760
全文授權: 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顯示於系所單位:新聞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9-1.pdf1.32 MBAdobe PDF檢視/開啟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