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85908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康旻杰 | zh_TW |
dc.contributor.advisor | Min-Jay Kang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陳怡君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Yi-Chun Chen | en |
dc.date.accessioned | 2023-03-19T23:28:32Z | - |
dc.date.available | 2023-11-10 | - |
dc.date.copyright | 2022-09-30 | - |
dc.date.issued | 2022 | - |
dc.date.submitted | 2002-01-01 |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文化部(2016)。〈106-109年中程施政計畫〉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list_285.html 。2021/03/15檢索。
文化部(2016)。〈106年施政計畫〉。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list_285.html 。2021/03/15檢索。 文化部(2017)。〈107年施政計畫〉。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list_285.html 。2021/03/15檢索。 文化部(2018)。〈108年施政計畫〉。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list_285.html 。2021/03/15檢索。 文化部(2019)。〈109年施政計畫〉。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list_285.html 。2021/03/15檢索。 文化部(2018)。〈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70004。2021/12/10檢索。 文化部(2019)。〈阿里山林鐵列台灣首處「重要文化景觀」鄭麗君赴阿里山親授證書〉。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100468.html 。2021/03/15檢索。 臺北縣政府(2000)。〈變更三峽都市計劃(三角湧老街區再發展方案)書〉。https://www.tcd.gov.tw/uploadfile/tcd_plan/200931209152139.pdf 。2022/01/03檢索。 臺北市政府(2021)。〈「臺北東區門戶計畫(2015-2022)第六次修正實施計 畫〉。 臺北市政府(2008)。〈修訂臺北市南港經貿園區特定專用區細部計畫通盤檢討案〉。 臺北市政府(2012)。〈變更臺北市南港區鐵路地下化沿線土地主要計畫案〉。 臺北市南港區公所(2008)。《臺北市南港區志》。臺北:南港區公所。 王天源、宋永鑾(2011)。老市街實施都市更新的可行性之研究-以金門沙美老街為例,《中華建築技術學刊》,8(1):63-68。 王志弘(2012)。〈新文化治理體制與國家-社會關係:剝皮寮的襲產化〉,《人文社會學報》,13:31-70。 王志弘(2019)。〈道路建設的視線權利、空間修補與僵固性:台北市中華路一段的社會物質性〉,《人文社會學報》,19:51-92。 王志弘、黃若慈(2019)。〈基礎設施化的國家建造-臺灣經建計劃體制的形成與轉變〉,《國家發展研究》,19(1):145-188。 王凱弘(2010)。《就法制面探討台北市現行之容積移轉制度》。臺北: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碩士論文。 文芸、傅朝卿(2011)。〈重思文化遺產的真實性概念-從過去到現在的理解〉,《建築學報》,76:23-46。 牟鍾璘(2020)。《巷弄經濟學》(曾晏詩譯)。臺北:馬可孛羅文化。 江尚書、周素卿、吳幸玲(2010)。〈都市再發展與新自由主義治理的經驗模式:以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之開發為例〉。《都市與計畫》,37(2):167-191。 邱上嘉、張燕琳(2001)。〈歷史街屋維護後再使用之環境行為研究-以「鹿港古蹟保存區」為例〉,《大葉學報》,10(1):1-12。 阮慶岳(2018)。《城愁》。臺北:聯合文學。 邱淑宜、林文一(2014)。〈建構創意城市-台北市在政策論述上的迷思與限制〉,《地理學報》,72:57-84。 李光中(2008)。〈文化景觀保育和社區參與〉,《地景保育通訊》,26:7-14。 沈姵嬅(2018)。《連棟式磚造建物火災搶救之研究-以南港區為例》,臺北:中華科技大學土木防災與管理碩士論文。 林彥孝(2004)。《街道空間形式變遷之研究-以台中市繼光街為例》。臺中:東海大學景觀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會承(1991)。《清末鹿港街鎮結構》。臺北:境與象。 林崇傑(2008)。〈台灣運用容積移轉於歷史保存之政策與實踐之檢討〉。《文資學報》4: 27-93。 林崇傑(2012)。〈全球競逐下的台北都市再生實踐〉,《台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34-40。 林宜萱(2013)。《打造創意街區/文化導向的都市再生?-以迪化街的都市再生前進基地為例》。臺北: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秀澧、高名孝(2015)。《城事計劃-戰後台北都市發展歷程》。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季芸(2018)。〈住宅區街道空間形構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設計學報》23(2):25-48。 林盛豐(2013)。《都市再生的20個故事》。臺北: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林滿紅(1997)。《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臺北:聯經。 林曉薇(2021)。《覓徑:臺灣產業文化路徑》。臺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林曉薇、黃俊銘(2021)。〈台灣產業文化路徑建構之研究〉,《文化資產保存學刊》57:26-48。 周志龍(2004)。〈台灣新都市主義與都市規劃的挑戰〉,《都市與計畫》31(3):195-213。 周志龍、辛晚教(2013)。〈都市文化與空間規劃芻議〉,《都市與計畫》40(4):305-323。 周奇奇(2013)。《全球化下南港地區之空間轉型(1968-2013)》。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木通、吳黛珊(2001)。〈解說點〉。http://icontent.nkps.tp.edu.tw/naturesci/HtmlPage.aspx?specID=296 2022/08/29檢索。 吳光庭(2012)。〈都市文化遺產保存與地區再生的對話-以臺北市迪化街一段「127公店」為例〉,《博物館季刊》26(1):7-17。 吳宗奇(2007)。《容積移轉(TDR)作為歷史保存手段的神話(Myth)建構-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為借鏡》。臺北: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吳綱立、郭幸萍、趙又嬋(2007)。〈歷史街區環境改善綜合性評估架構之研究-以台南市府中街歷史街區為例〉。《建築學報》62:1-22。 吳昀慶(2018)。《鐵路地下化之政策形成過程與都市政權運作分析-以台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吳佩珊(2022)。《產業文化路徑地方創生經營研究-以台灣茶文化路徑為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胡晴舫(2021)。《我街道,我台北》。新北市:木馬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胡忠明(2001)。《現代城市街道管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郭俊良(2004)。《臺南市歷史性城區文化資產路徑與生活文化觀光建構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燕興(2015)。〈尋找臺北城市的主體性:都市保存計畫及對臺北城市發展的提醒〉,《計劃城事:戰後臺北都市發展歷程》。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翁維志(2018)。〈沙美老街重建案,首推建置示範點〉,《金門日報》。https://www.kinmen.gov.tw/News_Content2.aspx?n=98E3CA7358C89100&sms=BF7D6D478B935644&s=F7043CA1FD49422F&Create=1。2022/05/15檢索。 柯佩如(2004)。《都市計畫形成過程中民眾參與之研究:以臺北市南港區都市計畫主要計畫通盤檢討案為例》。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 陳永泉(2001)。〈線上台北畫刊-中南街-老街風華 待你體驗〉。 http://blind.tpml.edu.tw/ct.asp?xItem=543741&ctNode=292&mp=10。2022/07/25檢索。 陳怡君(2022)。〈讓偶像來代言!當台灣老街成為漫畫主角-專訪《老街流行》漫畫家常守仁〉,《換日線》。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5929。 2022/06/10檢索。 陳慧玉(2004)。〈百年來的臺灣茶業發展史〉,《歷史月刊》201:82-91。 曾慧珠(2009)。〈經濟全球化下臺灣會展產業發展策略評估分析〉,《長榮大學學報》14(1):13-31。 袁克吾(1926)。《臺灣》。 康旻杰(1999)。《剝皮、變臉-剝皮寮古街改造計畫總結報告》。臺北: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康旻杰(2012)。〈「掠奪」資本主義城市中的都市保存〉,《文化研究》15:230-241。 莊欣梅(2014)。《臺北市南港區地景變遷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梁雅婷(2014)。《把路走回來-金瓜石水南洞聚落文化路徑的社會生產》。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論文。 張剛為、林森田(2008)。〈以容積移轉進行都市保存之制度與執行-財產權觀點分析〉。《建築學報》66:97-118。 張詠然(2021)。〈甜點師斜槓YouYuber,拍給愛看、愛吃、愛做的你-專訪厭世甜點店拿拿摳〉,《換日線》。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4788。2022/06/10檢索。 張詠然(2021)。〈揮別日式料理,走回兒時眷村百味-專訪「曉四川,中南本舖」夏程恩〉,《換日線》。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5018。2022/06/10檢索。 張詠然(2021)。〈庶民文化也可以很專業!讓世界認識道地台灣茶-專訪手搖茶達人Peggy〉,《換日線》。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4749。 2022/06/10檢索。 張詠然(2021)。〈專訪木工阿彥:在台灣做工匠沒前途?「我要讓做木工變成一件很帥氣的事」〉,《換日線》。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4690。 2022/06/10檢索。 張詠然(2021)。〈從程式設計到產業轉型,百年中藥行裡的斜槓青年:在氾濫的文創裡,不忘故事與誠意〉,《換日線》。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4573。 2022/06/10檢索。 張沛齊(2021)。〈中南里里長詹坤隆 東區門戶計畫下的綠色轉型與陽光展望〉,《好房網》。https://news.housefun.com.tw/livingfun/article/345654289280。2022/07/06檢索。 張子若(2017)。《日日新鮮的街道市場:攤位繫留的跨市場攤販移動與市場形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張仁豪(2019)。〈以歷史性城市地景視野探討大稻埕歷史街區保存〉。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同弘、廖泫銘(2020)。〈南港的歷史軌跡-桂花大道上各時期的南港車站〉。https://storymaps.arcgis.com/stories/889d4ccc453744bcabcee18d9a449287。2021/10/17檢索。 黃惠如、張建華、梁筠翎、洪郁冠(2018)。〈臺北市東區門戶交通整體規劃〉,《都市交通半年刊》33(2):13-26。 黃士哲(2020)。〈家園區:文化景觀、文化路徑再詮釋下的設區對話〉,《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學刊》30-40。 黃麗群(2019)。《我與貍奴不出門》。臺北:時報文化。 黃舜銘(2004)。《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容積移轉機制研究》。臺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 黃武達(2000)。《日治時代臺灣都市計畫範型之研究》。臺北:臺灣都市史研究室。 黃世孟(1985)。〈臺灣都市計劃歷史初探〉,《都市與計劃》12(1):11-20。 黃世孟(1989)。〈從台北都市計劃歷史探討空間結構變遷特質之研究(A.D. 1895-1945)〉,《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4:67-83。 黃蘭翔(2015)。〈臺灣店屋的歷史溯源及其近代都市改造下的轉化〉,《城市與設計學報》22:19-55。 黃惠如、張建華、梁筠翎、洪郁冠(2018)。〈臺北市東區門戶交通整體規劃〉,《都市交通半年刊》33(2):13-26。 褚瑞基(2014)。〈歷史街區文化資產的保存及經營〉,《銘傳一週》。https://www.week.mcu.edu.tw/12520/。2022/08/16檢索。 葉倫會(2005)。《南港的故事-南港富南宮重建三十八週年特刊》。臺北:南港富南宮發行。 喻肇青(2012)。〈臺北市鐵道沿線再生策略計畫-以文化資產活化作為都市設計與再生策略〉。《台北村落之聲》。 http://www.villagetaipei.net/Post?PId=11583 。2022/1/3檢索。 楊弘任(2011)。〈何謂在地性?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思與言》49(4):5-29。 漢寶德(1978)。《鹿港古風貌之研究》。彰化縣:鹿港文物維護地方發展促進委員會。 劉克襄(2015)。〈福爾摩沙大旅行:一名生物學家的基隆河之旅〉,《故事》。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rambles-of-a-naturalist-on-the-shores-and-waters-of-the-china-sea/。2021/10/17檢索。 廖如玉(2002)。《鹿港「古市街」生活環境博物館建構之研究-歷史空間的文化詮釋與呈現》。嘉義: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佳明、彭揚凱(2017)。〈無中生有的土地,到底肥了誰?-容積移轉的真相〉。《獨立評論@天下》,08月31日。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11/article/6053 。2022/03/15檢索。 顏亮一(2006)。〈市民認同、地區發展與都市保存:迪化街個案分析〉,《都市與計畫》33(2):93-109。 蘆原義信(2020),《街道美學》(尹培桐譯)。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謝佳燕(2010)。《台北市南港地區的歷史變遷研究(1647-2008)》。臺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辰安(2017)。〈南港瓶蓋工廠的發展及其工業遺產價值初探〉,《新北大史學》21:81-101。 Beltramo, S. (2013). Cultrual Routes and Networks of Knowledge: the Identity and Promo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The Case Study of Piedmont. Journal of Tourism, Culture and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4(7),13-43. https://doi.org/10.6092/issn.2036-5195/3908 Bogacz-Wojtanowska, E.& Goral, A. (2018). Networks or Structures? Organizing Cultural Routes Around Heritage Values. Cases Study of Poland. Humanistic Management Journal, Spring, 3(2), 253-277. https://doi.org/10.1007/s41463-018-0042-1 Borst, H.C., Miedema, M.E., de Vries, S. I., Graham, J., van Dongen & Jef E.F. (2008).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eet Characteristics and Perceived Attrativeness for Walking reported by Elderly Peopl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Vol.28(4):353-361. https://doi.org/10.1016/j.jenvp.2008.02.010 Campolo, D.; Bombino, G., Meduri, T (2016). Cul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Routes: Infrastructure Role and Indigenous Knowledge for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Inland Area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223, 576-582. https://doi.org/10.1016/j.sbspro.2016.05.350 Cresswell, Tim. (2004)。《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徐苔玲、王志弘譯)。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Clifford, J. (1988). The Predicament of Cultu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en, Y.C. (2021). The Taiwan Railway Culture Routes: Localising Cultural Routes and Developing Colonial Heritage into Heritage Industry. [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Leiden University. Durusoy, E. (2014). From an Ancient Road to a Cultural Route. Conversation and Management Between Milas and Labraunda. Istanbul: Institut français d’études anatoliennes. Grabow, S. (2010). The Santiago De Compostela Pilgrim Routes: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Cultural Heritage Policy and Practice From a Critical Perspective. European Journal of Archaeology, 13(1), 89–116. https://doi.org/10.1177/1461957109355411 Graham, S. & Marvin, S. (2001). Splintering Urbanism: Networked Infrastructures, Technological Mobilities and the Urban Condition. London: Routledge. Graham, S. & McFarlane, C. (ed.). (2014). Infrastructure Lives: Urban Infrastructure in Context. London: Routledge. Goffman, E. (1956).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Doubleday. Hall, Suzanne. (2012). City, Street and Citizen: The Measure of the Ordinary. London: Routledge. Harrison, Rodney. (2013). Critical Approach of Heritage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Harvey, P.& Knox, H. (2015). Roads: An Anthropology of Infrastructure and Expertise.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illier, B. (2015). Space is the Machine: A Configurational Theory of Architectur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bbard, P. & Lyon, D. (2018). Introduction: Streetlife-the shifting sociologies of the street. The Sociology Review 66(5);937-951. ICOMOS. (2008). Cultural Routes, 16th GA-Quebec 2008. Jacobs, J. (1961)。《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吳鄭重譯)。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Jerram, L. (2011). Streetlife: The Untold History of Europe’s Twentieth Centu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evin L. (1960)。《城市的意象》(吳家璇譯)。臺北:遠流出版社。 Klinenberg, E. (2018). Palaces for the People: How Social Infrastructure Can Help Fight Inequality, Polariz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Civic Life. Larkin, B. (2013). The Politics and Poetics of Infrastructure. Th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42: 327-43. Latham, A.& Layton, J. (2019). Social Infrastructure and the Public Life of Cites: Studying Urban Sociality and Public Spaces. Geography Compass Vol.13(7). https://doi.org/10.1111/gec3.12444 Moughtin, C. (1999)。《都市設計-街道與廣場》(王淑宜譯)。臺北:創新出版社有限公司。 Montgomery, C. (2016)。《是設計,讓城市更快樂》(鄭煥昇譯)。 Punkelephant. (2016)。〈用記憶與線索拼出城市的4D拼圖-記南港老街踏查〉,《眼底城事》。https://eyesonplace.net/2016/05/13/2228/ 2022/08/25檢索。 Rapoport, A. (1977). 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 Toward a Man-environment Approach to Urban Form and Design.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Reason, P.& Bradbury, H. (Eds.) (2008). The SAGE handbook of action research (2nd ed.). SAGE Publications Ltd https://www.doi.org/10.4135/9781848607934 Sennett, R. (2018)。《棲居》(洪慧芳譯)。臺北:馬可孛羅文化。 Sadik-Khan, J., Solomontw, S. (2018)。《偉大城市的二次誕生》(高子梅譯)。臺北:臉譜,城邦文化。 Smith, L. (2006). Uses of Heritage. London: Routledge. UNESCO (2011). The UNESCO Recommendation on Historical Urban Landscape. https://whc.unesco.org/en/hul/ Zukin, S., Kasinitz, P., Chen, X. (2016)。《全球城市,地方商街》(張伊娜、楊紫薔譯)。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85908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文的研究基地為臺北市南港區中南街區,此街區原本是以運輸為主要功能的交通基礎設施,並逐漸發展成工業時期支持社會生活的社會性基礎設施,其近山性和後站性奠定其作為「內部型老街」的特性。但隨著大尺度道路開闢,此街區產生交通功能與社會功能衝突的困境,但其歷史意義則在科技新都中成為連結人與地方脈絡的社會性基礎設施。
中南街區的街道文化,在人性尺度的老街中形塑,街區中的店屋可以容納小規模的生意及居住,且部分店屋利於分層使用。街區中的生活者及靈魂人物,共同詮釋中南街區為來返的場所、謀生有道的地方、須要都更的街區、以及實現文化理想的場域,顯示出中南街區之於生活者的多重意義。 本文奠基於田野調查與行動研究之上,以收束並反省中南拌島團隊在2018-2021年間參與式規劃的經驗,為此階段性的都市再生行動提供一個觀點,並從中南拌島經驗,進一步探討現行都市規劃工具的可能性與限制。在中南街區的社會情境中,都市再生的工作建立在過往團隊的成果之上,本研究也期待能藉由反省中南拌島經驗,提供後續的行動養分。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This research took place at Zongnan Street, Nangang District, Taipei City, where the original function of industrial transportation has been undergoing a transformation from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to social infrastructure for supporting street life.
The location of Zongnan Street is restricted by the topography conditions and the backside effect behind the train station. I define it as a “territorial old street” to delineate its historical dimension and its spatial meanings for local people. However, bigger roads extended to intercept this street and resulted in the dilemma between the need for transportation and supporting street life. At the same time, Zongnan Street as a historical street plays the role of connecting people and place context during the new age of Nangang District. The street culture of Zongnan Street is embedded in its concomitant buildings of a human scale. The scale of shop houses can accommodate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needs. Some shophouses allow the different floors to be used separately. Residents interpret this street as a place with mobility, a place where they make a living, a street that shall be renewed, and a field allowing them to accomplish ideas. These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of Zongnan Street highlight the diversity of the street cultur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fieldwork and action research that aims to reflect the actions of Zong-Nan-Bra-Dou between 2018-2021. With this experience of urban regeneration, I explore possible planning tools in order to find a way to retain the human scale of the street and revive the street culture.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3-03-19T23:28:32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U0001-2609202220583400.pdf: 10580126 bytes, checksum: 91e50c517cff9a25fc476622b574fa2a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22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我的中南街經驗 1 第二節 問題意識:如何理解和再生中南街的街道文化? 3 第三節 文獻回顧 6 一、 從道路(Road)到街道(Street)-物理性與社會性基礎設施 6 二、 街道生活與文化 11 三、 臺灣街道再生的技術政治 13 第四節 研究設計與方法 22 一、 研究範圍 23 二、 研究方法 23 三、 研究限制 29 第二章 扮演社會性基礎設施的次級道路 31 第一節 在盆地邊緣,一條「地域性老街」的形成 32 一、 中南街的「近山」性格 32 二、 中南街的「後站」性格 39 三、 兩條主要道路橫切中南街區 40 第二節 中南街作為社會性基礎設施-從生活空間到地方自明性場所 43 一、 黑鄉人的生活空間 43 二、 科技新都中,地方自明性的場所 48 第三節 國際門戶「南港展覽館」旁的歷史街道 55 第四節 小結 57 第三章 中南街街道文化 59 第一節 中南街街道芭蕾 60 一、 街道芭蕾-從早到晚的中南街 60 二、 生活者路徑 68 第二節 街道生活的容器 73 一、 中南街街區建築型態 73 二、 中南街街區形構 81 三、 社會生活的空間 83 第三節 中南街的生活者觀點 92 一、 來返的場所 92 二、 謀生有道的場所 95 三、 須要都更的地方,但不是房子的問題而已 98 四、 實現文化理想的場域 100 第四節 中南街區的靈魂人物 103 一、 連任七屆的詹里長 103 二、 百年老店林得勝商行主人 104 三、 興發號老闆娘 105 四、 周義成商店老闆 106 五、 全成肉粽老闆娘 107 六、 信福書店張老闆 108 第五節 小結 109 第四章 中南街文化的維續與再生-中南拌島 111 第一節 利益關係人分析 112 第二節 擴張關於都市更新的想像 117 一、 與財團法人台北市都市更新推動中心共同駐點 118 二、 與其等待遙遙無期的都更,不如著手改變環境 120 三、 提倡整建維護式的都更 121 第三節 中南拌島的規劃願景與策略 122 一、 「以人為本」的街道 123 二、 新南港中的「生產、生活、生態的歷史路徑」 124 三、 職人精神與共同體建立的實驗 127 第四節 實務行動對於規劃工具的探索 130 一、 整體性都市更新計畫-整合多元意見,設想中南街區長期發展 130 二、 都市計畫特定專用區-重視街道尺度,恰當轉移容積至面對主要道路的基地 132 三、 文化路徑-街道是有社區生活的路徑,中南街作為生產、生活、生態歷史路徑 133 四、 歷史性都市地景-中南街區作為都市遺產,是資源而非負債 135 第五節 小結 136 第五章 結論:中南街區文化與再生 138 第一節 中南街區之於台北街道文化的意義 138 一、 地域性老街敘事 138 二、 從中南街區經驗反思南港都市計畫 139 第二節 街區行動的反思 140 第三節 後續行動與研究建議 142 參考文獻 144 附錄一:中南街兩側空間使用圖 153 附錄二:中南街社區刊物(依照時間排序) 154 附錄三:賴全茶行報導全文 157 附錄四:林德勝商號報導全文 159 | - |
dc.language.iso | zh_TW | - |
dc.title | 從道路到街道──南港中南街街道文化之浮現與再生行動 | zh_TW |
dc.title | From Road to Street: Emergence of Nangang’s Zong-Nan Street Culture and the Actions of its Revitalization | en |
dc.type | Thesis | - |
dc.date.schoolyear | 110-2 |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黃麗玲;黃俊銘 | zh_TW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Li-Ling Huang;Chung-Min Huang | en |
dc.subject.keyword | 社會性基礎設施,街道文化,都市再生,中南街,南港,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Social Infrastructure,Street Culture,Urban Regeneration,Zong-Nan Street,Nangang, | en |
dc.relation.page | 160 | - |
dc.identifier.doi | 10.6342/NTU202204120 | - |
dc.rights.note | 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 - |
dc.date.accepted | 2022-09-30 |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工學院 | -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 - |
dc.date.embargo-lift | 2022-09-30 | -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10-2.pdf | 10.33 MB | Adobe PDF | 檢視/開啟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