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工學院
  3.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84543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畢恆達(Herng-dar Bih)
dc.contributor.authorYu-Jen Linen
dc.contributor.author林佑針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3-03-19T22:15:03Z-
dc.date.copyright2022-09-30
dc.date.issued2022
dc.date.submitted2022-09-21
dc.identifier.citationAmazing(2017)〈一則女巫的現代寓言《北投女巫》:不要害怕自己不一樣〉。網址: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5015。2021/01/18。 Bachelard, G. (2003)《空間詩學》(龔卓軍、王靜慧譯)。張老師文化。 Chae, J.-H., Han, C.-W., & Lee, Y.-J.(2015)〈Webtoon 服務的易用性和交互行為對服務滿意度和支付意願的影響(웹툰 서비스의 사용편리성과 상호작용적 행위가서비스 만족과 지불의사에 미치는 영향)〉。《Cartoon and Animation Studies》,259-286。韓國:韓國動畫協會。 comico官方(2018)〈分鏡、對話文字篇〉《條漫創作小教室》。網址:https://www.comico.com.tw/3301/1/。2020/07/20 Cresswell, T.(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徐苔玲、王志弘譯)。群學。 Dick, B. F.(1996)《電影概論》(邱啟明譯)。五南。 Gornbrich, E. H., Hochberg, J., & Black, M.(2021)《藝術、知覺與現實》(錢麗娟譯)。木馬文化。 Han, C.-W., & 한창완(2016)〈Webtoon 平台的商業模式和分拆策略生態系統進化研究(웹툰 플랫폼의 비즈니스모델 (BM) 과 스핀오프 (Spin off) 전략의생태계 진화연구)〉。《Cartoon and Animation Studies》,127-146。韓國:韓國動畫協會。 Harvey, D.(2008)《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王志弘譯)。群學。 Iroha_(2020)〈Webtoon漫畫創作教程〉。網址:https://tips.clip-studio.com/zh-tw/articles/2781。2022/04/15。 Jin63916(2017)〈【問題】北投女巫幾個小問題〉《C_Chat》,網址:https://myptt.cc/article/C_Chat/M.1508564271.A.48C。2021/01/18。 Katz, S. D.(2009)《電影分鏡概論-從意念到影像》(井迎兆譯)。五南。 McCloud, S.(2017a)《漫畫原來要這樣看》(朱浩一譯)。愛米粒。 McCloud, S.(2017b)《漫畫原來要這樣畫:漫畫、日系漫畫與圖像小說的敘事秘密》(謝濱安譯)。愛米粒。 Mirzoeff, N.(2016)《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林薇譯)。台北:行人。 POP Radio聯播網 官方頻道(2021)〈2021-04-22《POP大國民》蔡詩萍專訪漫畫家簡士頡〉,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WGYtWazV40&t=1s。2021/07/28。 Rhap24601(2016)〈「青年」comico 北投女巫〉《Suckcomic》。網址:https://pttweb.tw/s/23vG9。2021/01/18。 Rose, E.(2020)《看懂好電影的快樂指南》(灰土豆譯)。大雁文化。 Rose, G.(2019)《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王國強譯)。群學。 scholastica(2010)〈台北教區/台北市/北投聖母無原罪天主堂〉。網址:https://blog.xuite.net/scholastica0210/wretch/110157327。2020/01/03。 ShadowJWu(2016)〈【達人專欄】北投女巫 紅湄〉,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3205974。2021/07/27。 Sturken, M. & Carteright, L.(2013)《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陳品秀、吳莉君譯)。臉譜。 Tuan, Y.-F.(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潘桂成譯)。國立編譯館。 Tversky, B.(2020)《行動改造大腦:行為如何形塑我們思考》(朱怡康譯)。行路。 Uyaihcxx(2021)〈[推薦] 北投女巫2〉,網址:https://pttcomics.com/C_Chat/1VyahPQX。2021/10/26。 Vanessa Lai(2017)〈將外婆口中的歷史搬上漫畫舞台——《北投女巫》不談女巫,談當代青年與台灣認同的曖昧〉,網址:https://www.matataiwan.com/2017/07/03/pataw-witch/。2021/01/18。 しけたみがの(2003)《數位漫畫入門》(王公哲譯)。尖端。 小川裕充(2017)《臥遊 中國山水畫的世界》(黃立芸、邱函妮、蔡家丘、龔詩文、白適銘、陳韻如、黃文玲譯)。石頭。 小好.sai(2017)〈【北投女巫/作者簡士頡創作分享repo】〉。網址:https://www.plurk.com/p/mk0m7s。2021/01/18。 小部(2015)〈《北投女巫》好好看〉,網址:https://www.plurk.com/p/ldgr5a。2021/01/18。 手塚治虫(1984)《漫畫入門:從臉部的畫法到長篇連載》。武陵。 王志弘(2003)〈影像城市與都市意義的文化生產:《台北畫刊》之分析〉。《城市與設計學報》,13/14,303-340。 王志弘(2015)〈領域化與網絡化的多重張力:『地方』概念的理論性探討〉。《城市與設計學報》,23,71-100。 北投女巫劇團(2011)〈關於〉,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E5%8C%97%E6%8A%95%E5%A5%B3%E5%B7%AB%E5%8A%87%E5%9C%98-111433848937177/about。2021/01/29。 北投說書人(2020)〈尋找北投女巫〉。網址: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moi_7zbCIah4YWPfHeOFn4uuyZ8Ou6s5/view。2021/02/16。 卡維波(1998)〈甚麼是酷兒?〉。《性/別研究》,3&4,32-46。 台北市北投區公所(2003)《北投溫泉之旅:歷史、文化、新北投》。北投區公所。 李衣雲(1999)《私と漫畫の同居物語》。新新聞。 李衣雲(2012a)《變形、象徵與符號化的系譜:漫畫的文化研究》稻香。 李衣雲(2012b)《讀漫畫:讀者、漫畫家和漫畫產業》。群學。 周文鵬(2018)《讀圖漫記:漫畫文學的工具及臺灣軌跡》。交通大學出版中心。 岩崎剛人總編(2020)《Web漫畫技術:從零開始學習專家畫技》(Demi譯)。台灣角川。 林浩立(2021)〈從歷史寫實到政治批判 淺談台灣原住民主題漫畫〉,網址: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851。2022/01/06。 林偉淑(2017)〈《金瓶梅》的身體感知-觀看、窺看、潛聽、噁心與快感敘事意義〉。《東吳中文學報》,33,109-138。 芭波的北投女巫事務所(2020)〈關於〉。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E8%8A%AD%E6%B3%A2%E7%9A%84%E5%8C%97%E6%8A%95%E5%A5%B3%E5%B7%AB%E4%BA%8B%E5%8B%99%E6%89%80-105062051463575/about/?ref=page_internal。2021/02/18。 邱夢偉(2004)《幽默漫畫表現形式之創作研究:以幽默漫畫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金儒農(2012)〈如何翻譯「不能說的秘密」:從敘述性詭計看台灣推理小說中的日本輸入視野〉。《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研討會》,1-13。 姚朋(2010)〈獵巫運動的衰亡:一個社會思想史地維度〉。《學海》, 167-177。 洪德揚(2018)〈北投湯守觀音考〉。戴寶村(編)《北投學彙集:地方知識與社區營造》(頁318-338)。開學文化。 洪德麟(1994)《台灣漫畫40年初探》。時報。 洪蘭智홍난지、李鍾範이종범(2021)《人氣條漫這樣畫!向《未生》、《神之塔》等韓國名作漫畫家學創作技法、社群經營,進軍Webtoon平台成功出道!》(陳聖薇譯)。麥田。 涂東寧(2017)〈【評書青鳥】美日的漫畫產業,有商業主流有獨立製作;在台灣,每部作品都像是獨立製作。《北投女巫》〉,網址: https://news.readmoo.com/2017/09/25/170925-witches/。2021/07/27。 畢恆達(2005)〈環境知覺一二三〉《人與環境研究電子報》,11。網址:http://www.bp.ntu.edu.tw/hdbih/%E9%9B%BB%E5%AD%90%E5%A0%B1%E7%AC%AC11%E6%9C%9F.htm。2019/12/20。 許陽明(2000)《女巫之湯:北投溫泉重建筆記》。新新聞。 陳仲偉(2004)《日本動漫畫的全球化與迷的文化》。唐山。 陳金萬(2022)〈「北投女巫魔法節」宛如西洋萬聖節翻版 很荒謬〉《上報》。網址: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53258&utm_source=newsshare-link&fbclid=IwAR2KudGT41GFBH453mbj290N9PKzwHfdKn2-NUzAHHp2FZgnlJzfqR5LEkI。2022/09/04。 陳炤霖(2017)《日本動畫結合聖地巡禮地區振興觀光之研究:以沼津市為例》。義守大學應用日語學系碩士論文。 陳盈棻(2011)《觀影之城:台灣香港電影狂熱者建構的電影城市印象與轉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黃莘瑜(無日期)〈酷兒理論(Queer theory)〉《文學術語》。網址:https://db.nmtl.gov.tw/site2/dictionary?id=Dictionary00033&searchkey=%E9%BB%83%E8%8E%98%E7%91%9C。2022/08/20。 黃銘彰(2019)《在地real local:北投˙天母》。編輯者新聞社。 廖于晴(2018)《都市場景化:台北電影城市意象塑造的皺褶效應》。國立台灣大學工學院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滿月(♡˙︶˙♡)(2021)〈聖誕假期的時候因為跟女朋友閒來無事〉。網址:https://www.plurk.com/p/o6enzc。2021/10/18。 嘴砲@頡圖仙子(2017)〈北投女巫說文解字〉。網址:https://www.plurk.com/p/lt2r1n。2021/01/18。 蔡瑞宇(2018)〈「來場漫畫巡禮」漫畫家簡士頡X台北北投X《北投女巫》場景〉,網址:https://playing.ltn.com.tw/article/16593。2021/01/18。 謝佩君(2017)〈趣玩台北 漫遊奇幻X創意台北〉。《台北畫刊》,591。 韓婷婷(2020)〈北市府同意大巨蛋復工 遠雄:2021年底竣工〉。網址: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8080143.aspx。2021/02/18。 簡士頡(2015-2016)《北投女巫》(2019重新上架)。網址:https://www.webtoons.com/zh-hant/fantasy/pataauw/list?title_no=1710。2019/12/31。 蘇致亨(2020)《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臺灣有個好萊塢》。春山。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84543-
dc.description.abstract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漫畫逐漸變成大眾日常能輕易得取的圖文娛樂,讀者得以藉由漫畫感知空間、文化與地方關係。現今網路漫畫崛起,本研究嘗試以網路漫畫中的直條漫畫《北投女巫》的地方再現,討論讀者如何藉由漫畫觀看地方,漫畫如何呈現地方。研究透過走訪《北投女巫》中明確提到的十個地方場所,以及擷取漫畫中出現的其餘台灣常見景致,探討各場所在漫畫中的再現與現實層面的關係;並且訪問十一位有看過《北投女巫》的漫畫讀者,分析讀者如何理解《北投女巫》呈現的地方。研究成果分成兩部分討論,第一個是漫畫場景與閱聽人的關係,透過受訪者的不同詮釋與理解,總共區分出三種類型的觀看場景:奇魅場景、窺視場景與生活場景;接著是場景之外的閱聽人觀看,探討讀者如何詮釋漫畫當中的劇情呈現,包含一、議題、性別與台灣認同,二、直條漫畫的創作形式影響,三、對北投印象的轉變。最後,研究將漫畫介於讀者與地方的之間,除了借助漫畫反映土地的文化、歷史與空間地景,漫畫也成為讀者感受地方的管道。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rtoon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accessible graphic entertainment. Readers can perceive space, culture and local relationships through Cartoon.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discuss how readers view places through Cartoon, and how places are presented in Cartoon based on the representation the place in Webtoon (a straight Cartoon in web) PATAAUW. The research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se places and reality by visiting ten places specifically mentioned in PATAAUW, and capturing other common places of Taiwan. By interviewing eleven readers of PATAAUW, the author analyzes how readers figure out the place presented by PATAAUW. The conclusion of thi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btoon scenes and audience. Through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and understandings of interviewees, three types of viewing scenes are distinguished: enchantment scenes, scopophilia scenes and live scene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viewing of audience outside the scene, exploring how readers interpret the story presentation in the Webtoon. It includes: 1) issues, gender and Taiwan identity; 2) the influence by the creative form of straight webtoon; 3) the change of impression on Beitou. Finally, the research puts Cartoon between readers and places. In addition to reflecting the culture, history and spatial landscape of the place through Cartoon, Cartoon also becomes a channel for readers to experience the place.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3-03-19T22:15:03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U0001-2109202214380300.pdf: 5380862 bytes, checksum: 3101068b88f382a4b759b846ad420e7f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22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5 一、網路直條漫畫與傳統翻頁漫畫之異同 5 二、直條漫畫中的畫格時空配置 8 三、漫畫中的閱聽關係:想像力、互文性與故事詮釋 12 四、漫畫、讀者與地方:虛實空間的社會、文化與人群 14 第三節 研究論點 16 第四節 研究設計與方法 17 一、研究範圍 18 二、資料蒐集與研究方法 20 (一)讀者訪談 20 (二)次級資料整理 22 第二章 北投傳說-北投有女巫? 24 第一節 《北投女巫》創作背景與內容概述 24 一、《北投女巫》概述 24 (一)內容介紹 24 (二)角色設定 25 二、《北投女巫》創作背景 29 第二節 女巫與白團:北投歷史、文化與意象 30 一、北投發展史 30 二、女巫與白團 32 (一)女巫 32 (二)白團 33 第三節 漫畫場景介紹 34 一、漫畫場所運用方式 34 二、《北投女巫》中的十個場所與台北市常見空間 37 (一)松山菸廠與大巨蛋 37 (二)台北圓山大飯店 38 (三)北投溫泉博物館 39 (四)關渡宮 40 (五)北投白團偕行社 41 (六)台北捷運新北投站與彩繪捷運車體 42 (七)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44 (八)北投文物館 45 (九)北投聖母無原罪天主堂 46 (十)地熱谷 47 (十一)台灣常見地景及北投發生事件 48 (十二)小結 49 第四節 小結 50 第三章 《北投女巫》的場景構作 51 第一節 奇魅場景:漫畫世界的轉譯與魅化 51 一、故事氛圍營造:畫面與運鏡 51 二、地方詮釋:女巫與地方的關係 57 三、地方挪用、變形與魅化對讀者的影響 59 第二節 窺視場景:秘密的誘惑力 65 一、窺探女巫與白團的日常 65 二、窺探想像的地方:圓山飯店、偕行社 69 第三節 生活場景:文化見證於漫畫 72 一、紀實場景:土地記憶與紀錄 72 二、熟悉、回憶與驕傲場景:地方場景召喚的真實、認同與生活感 77 第四節 小結 82 第四章 場景之外:讀者與女巫的爭奪戰 83 第一節 《北投女巫》與當代社會的聯繫 83 一、《北投女巫》案件錄 83 二、性別展演 86 三、台灣地方認同 89 第二節 形式影響讀者:繪畫風格、版面、敘事與故事、讀者互動 92 一、繪畫風格與角色設定影響讀者閱讀意願和讀者閱讀後的反應 93 二、《北投女巫》版面呈現影響讀者閱讀 96 三、故事情節與讀者想像 100 四、網路平台中的讀者互動 103 第三節 地方印象與漫畫與地方讀者的日常 105 一、讀者的地方印象與漫畫的關係 105 二、在地讀者與漫畫的關係 108 第四節 小結 111 第五章 結論:共鳴的交集 112 第一節 漫畫故事與讀者與地方 112 第二節 《北投女巫》的獨特性 113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漫畫研究的未來可行方向 114 參考文獻 116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北投女巫》的場景形構與地方意象zh_TW
dc.titleScene-making and Place Imagery of PATAAUW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10-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王志弘(Chin-hung Wang),李衣雲(I-yun Lee)
dc.subject.keyword直條漫畫,《北投女巫》,地方再現,地方意象,閱聽人詮釋,zh_TW
dc.subject.keywordWebtoon,PATAAUW,place representation,place imagery,audience interpretation,en
dc.relation.page120
dc.identifier.doi10.6342/NTU202203724
dc.rights.note同意授權(限校園內公開)
dc.date.accepted2022-09-23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工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建築與城鄉研究所zh_TW
dc.date.embargo-lift2022-09-30-
顯示於系所單位: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U0001-2109202214380300.pdf
授權僅限NTU校內IP使用(校園外請利用VPN校外連線服務)
5.25 MBAdobe PDF檢視/開啟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