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428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陳良治(Liang-Chih Chen) | |
dc.contributor.author | Yong Zhou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周勇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5-19T17:43:25Z | - |
dc.date.available | 2021-08-22 | |
dc.date.available | 2021-05-19T17:43:25Z | - |
dc.date.copyright | 2018-08-22 | |
dc.date.issued | 2018 | |
dc.date.submitted | 2018-08-19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中文部分
丁傑隆(2016)。後進國家廠商的技術學習: 以馬來西亞汽車零組件業為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學位論文,1-123。 王振寰(1999)。全球化,在地化與學習型區域: 理論反省與重建。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34, 69-112。 王振寰(2007a)。全球化與後進國家:兼論東亞的發展路徑與轉型。台灣社會學刊,31: 1-44。 王振寰(2007b)。從科技追趕到創新的經濟轉型:南韓,台灣與中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68, 177-226。 王晉斌(2010)。對中國經濟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的思考。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83-91。 王鳳和(2008)。電動自行車十年回顧和未來趨勢。中國自行車,4,7-9。 中國模式與'北京共識': 超越' 華盛頓共識'。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白少君、崔萌筱、耿紫珍 (2014)。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研究文獻綜述。科技進步與對策,31(23),178-182。 代朋朋(2013)。買方勢力與上游企業的技術授權。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田晓丽(2013)。縱向市場結構中的技術授權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學位論文。 包心鑒(2002)。關於“中國模式”的辨析和中國道路的思考。學習論壇, 02,5-11。 李一文(2000)。對外貿易戰略:進口替代還是出口替代。天津商學院學報,20(2),9-10。 李春濤,宋敏(2010)。中國製造業企業的創新活動:所有制和CEO激勵的作用。經濟研究, 05,55-67。 李新春. 產品聯盟與技術聯盟——我國中外合資、合作企業的技術學習行為分析.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01):91-97+125. 李長英,王君美(2009)。技術授權形式及其社會福利效應. 世界經濟文匯, 06:77-88. 宋泓、柴瑜(1998)。三資企業對我國工業結構效益影響的實證研究。經濟研究,1,30-36。 宋泓、柴瑜(2002)。以勞動力尋找型為主——我國外國直接投資的性質分析。國際貿易,10, 48-53。 宋泓、柴瑜、張泰(2004)。市場開放,企業學習及適應能力和產業成長模式轉型——中國汽車產業案例研究。管理世界,8,61-74。 宋磊(2014)。樣板和對手:日本經濟模式論之於中國經濟模式論。日本學刊, 01,89-102。 易婭莉(2016)。中國經濟模式發展分析——基於“華盛頓共識”、“北京共識”和“孟買共識”的比較。國際經濟合作, 01,79-83。 周春平(2002)。蘇南模式與溫州模式的產權比較。中國農村經濟, 08,39-46。 范淑敏, & 周志龍. (2009). 中國高新區域的政治鑲嵌: 以長三角半導體為例.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73), 77-118. 范淑敏. (2011). 探究中國高新區域建構模式: 以長三角半導體產業為例. 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學位論文, 1-207. 柯忠義(2008)。技術授權、技術創新與社會福利。暨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蔡桂雲,李愛兵.(2011) .企業間技術授權理論:一個文獻綜述.現代管理科學,(02) ,51-53+102. 段淳林 (2009)。 產業集群升級及其自主品牌創建研究。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秦宣(2010)。“中國模式”之概念辨析。前線,2,28-32。 馬穎、李建波(2007)。 從進口替代到出口導向: 大陸與臺灣貿易發展戰略的路徑比較。亞太經濟,3,78-82。 徐進鈺 (1999)。流動的鑲嵌: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的勞動力市場與高科技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5,75-118。 徐進鈺(2003)。邁向學習性經濟中的創意型城市: 兼論臺北的機會與限制。研考雙月刊, 27(4),66-75。 徐進鈺、鄭陸霖 (2001)。全球在地化的地理學: 跨界組織場域的統理。 都市與計畫, 28(4), 391-411。 徐康寧(2007)。開放經濟中的產業集群與競爭力。中國工業經濟,2001,11,22-27。 郭小戈. 合資代工自主 自主反哺合資[N]. 南方日報,2015-03-26(C01). 郭丁源.汽車:主動走出去合資才能走好下一個30年[N]. 中國經濟導報,2015-10-21(B03). 郭冰(2013)。國際經濟學的三篇實證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博士論文。 郭璐(2012) 。基于全球服装生产网络的我国服装出口产业升级路径研究 。大连海事大学碩士論文。 陳文理(2002)。地方政府管理模式的制度創新及其作用——珠江三角洲模式、蘇南模式和溫州模式的比較。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01,87-92。 陳正陽(2010)。中國製藥產業發展-雙元分裂的未來或整合的前奏。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陳良治(2012)。國家與公共研究機構在產業技術升級過程中的角色及演化:台灣工具機業。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24(1), 19-50。 許小年(2002)。中國模式其實是不存在的。上海企業, 01,48。 許高峰,王煒(2002)。論我國民營經濟對區域經濟建設與發展的作用——以蘇南模式、溫州模式、珠江模式為例。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6,492-497。 梁琦(2002)。中國製造業分工、地方專業化及其國際比較。世界經濟,12,32-40。 張敏,顧朝林(2002)。農村城市化:“蘇南模式”與“珠江模式”比較研究。經濟地理,04,482-486。 張曄、梅麗霞 (2008)。網路嵌入,FDI 主導型集群與本土企業發展——以蘇州地區自行車集群為例。中國工業經濟,2,122-130。 楊友仁、夏鑄九(2004)。跨界生產網絡的在地化聚集與組織治理模式: 以大蘇州地區資訊電子業臺商為例。地理科學,36,23-54。 楊春玲(2003)。對“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兩種外貿發展戰略的再認識。學術探索,9,32-35。 楊品傑 (2010)。中國汽車產業出口競爭力研究。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博士學位論文。 楊品傑(2010)。中國汽車產業出口競爭力研究。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博士論文。 電動自行車編輯部(2015)。卷首语。电动自行车,2015,1,1。 資中筠(2002)。從美國歷史的角度認識金融危機。國際經濟評論, 02,16-28。 新望,劉奇洪(2002)。蘇南、溫州、珠江模式之反思。中國國情國力, 07,4-8。 趙偉(2002)。溫州模式:作為區域工業化範式的一種理解。社會科學戰線, 01,15-22。 裴存廣 (2006)。 論出口退稅在我國出口產業結構調整中的作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 黎苑楚(2005)。資訊產業演進規律與發展模式研究——基於產業經濟學的分析。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劉小魯(2011)。智慧財產權保護, 自主研發比重與後發國家的技術進步。管理世界,10, 10-19。 魏守華(2004)。集群競爭力的動力機制以及實證分析。中國工業經濟,10,27-34。 謝健(2002)。區域經濟國際化:珠三角模式、蘇南模式、溫州模式的比較。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0,47-51。 瞿宛文(2007)。 臺灣後起者能借自創品牌升級嗎?世界經濟文匯,5,41-69。 瞿宛文(2009)。 超趕共識監督下的中國產業政策模式-以汽車產業為例。 經濟學季刊, 8, 501-532。 瞿宛文(2012)。中國模式對發展經濟學的貢獻。文化縱橫, 3,58-61。 瞿宛文、李佳靜。(1999)。 成長與產業組織: 台灣與南韓自行車業之比較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35,47-73。 蘇燮(2014)。順應市場潮流 發揮集群優勢——2013 年江蘇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產業回顧。中國自行車,7,83-83。 顧夏陽 (2013)。 2013 年度電動自行車產業淺析。電動自行車,8,41-42。 英文部分 Allrire.(2004).History of bicycle in china. Ariff, M., & Hill, H. (2010). 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isation: The ASEAN experience (Vol. 49). Routledge. Porter, M. E. Acha, V., Davies, A., Hobday, M., & Salter, A. (2004). Exploring the capital goods economy: complex product systems in the UK.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3(3), 505-529. Bell, M., & Pavitt, K. (1997). Technological accumulation and industrial growth: contrasts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echnology, globalis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83137, 83-137. Bruton,H. J.(1998). A reconsideration of import substitu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6(2), 903-936. Brandt, L., & Thun, E. (2016). Constructing a Ladder for Growth: Policy, Markets,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China. World Development, 80, 78-95. Chen, L. C. (2009). Learning through informal local and global linkages: The case of Taiwan's machine tool industry. Research policy, 38(3), 527-535. Chen, L. C. (2011). 11. Technological learning and capability building in LMT industries in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selected examples from Taiwan. Knowledge Transfer and Technology Diffusion, 260. Chen, L. C. (2012). Building extra-regional networks for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aiwan's machine tool industry in China.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100, 107-117. Cooke, P., Uranga, M. G., & Etxebarria, G. (1997).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stitutional and organisational dimensions. Research policy, 26(4), 475-491. Feldman,M and Frans,J.L.(2006),Entrepreneurs as Agents in the Form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in Bjorn Asheim,etal.(Eds),Cluter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Critical Reflections and Expections,NewYork:Routledge,pp.115-136. Freeman, C. (1989). New technology and catching up.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1(1), 85-99. Fukuyama, F. (1989). The end of history? The national interest, (16), 3-18. Hassink, R. (2005). How to unlock regional economies from path dependency? From learning region to learning cluster.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13(4), 521-535. Helveston, J. P., Wang, Y., Karplus, V., & Fuchs, E. R. (2016). Up, Down, and Sideways: Innovation in China and the Case of 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Hobday, M. (1995). Innovation in East Asia: in East Asia : the challenge to Japan. Books. Kim, L. (1997). Imitation to innovation: The dynamics of Korea's technological learning. Harvard Business Press. Krugman, P. (1995). The Myth of Asia's Miracle. Policy Stleonards, 11, 3-10. Krainara, C. 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ization (EOI):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 What Have Been Experienced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With Regard to EOI. Knox, Paul L., John A. Agnew, and Linda McCarthy (2014), The geography of the world economy. London: Hodder Education. Kojima, K. (2000). The “flying geese” model of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origin, theoretical extensions, and regional policy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11(4), 375-401. Lundvall, B. Ä., & Johnson, B. (1994). The learning economy. Journal of industry studies, 1(2), 23-42. McNally, C. A. (2012). Sino-capitalism: China's reemergence and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World Politics, 64(04), 741-776. Morgan, K. (2007). The learning region: institutions, innovation and regional renewal. Regional studies, 41(S1), S147-S159. Parayil, G., & D'Costa, A. P. (Eds.). (2009). The new Asian innovation dynamics: China and India in perspective. Palgrave Macmillan. Peters, E. D. (1996). From Export-Oriented to Import-Oriented Industrialization: Changes in Mexico's Manufacturing Sector, 1988-1994.Otero, Neoliberalism Revisited, 80. Porter, M. E. (1998). Cluster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College of Business,1998(11):79-90. Ramo, J. C. (2004). The Beijing Consensus (p. 3). London: Foreign Policy Centre. Siriprachai, S. (1998). 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isation Strategy with Land-Abundance: Some of Thailand's Shortcomings. Thammasat Economic Journal, 16(2), 83-138. Teece, D. J. (2000). Firm capabiliti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lications for the newly industrializing economies. Technology,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Experiences of newly industrializing economies, 105-128. Viotti, E. B. (2002). National learning systems: a new approach on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late industrializing economies and evidences from the cases of Brazil and South Korea.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69(7), 653-680. Wang, Y., Lo, H. P., Zhang, Q., & Xue, Y. (2006). How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fluences business performance: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based on the contingency approach.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in China,1(1), 27-52. Xu, B., & Wang, J. (1999). Capital Goods Trade and R&D Spillovers in the OECD.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 Revue Canadienne D'Economique, 32(5), 1258-1274. doi:10.2307/136481 Yang, C. (2012). Restructuring the export-oriente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and emerging tension. Applied Geography, 32(1), 143-157.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428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中國的產業發展與技術學習,過往研究多強調高科技產業發展中國家角色以及與全球產業鏈的外部聯結之關鍵作用,鮮少論及中低科技產業。本研究以深入訪談與參與式觀察為研究方法,選取發展二十餘年卻成長為產值超過300億美元的中國電動機車產業作為案例,探討中國長三角地區電動機車產業的技術升級過程中,技術能力建立的動態過程及其學習與升級的渠道與影響因子,建立一個關於中國產業技術學習的發展模式:一個基於技術學習能力、地方政府與廠商高度鑲嵌的網絡關係。
研究發現:電動機車產業的技術學習與升級,主要透過合資經營、技術授權、資本財購買、國內生產網絡與協力網絡、國外協力網絡、人才資源流動以及研發等方式,吸收、擴散獲取的技術,形塑自身的技術能力。另外,中央層級的國家角色並沒有促成電動機車產業在地方的發展,反而是地方政府在電動機車產業發展中扮演著主導和資源支配的角色。而且在電動機車產業作為支柱產業的地方,地方政府與廠商高度鑲嵌在鄉鎮的人情社會網絡之下,地方政府以管理者的角色,既彈性地詮釋中央政策,又彈性的制訂地方規定與地方政策,進而為電動機車廠商謀得較為良好的產業環境,促進電動機車廠商的協同共進。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Existing literature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learning in China has emphasized the rol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external linkages in 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s, but rarely focuses on the low-tech industries and the role of local governments. Using Chinese electric motorcycle industry as the example, this thesis aims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underlying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trajectory of electric motorcycle industr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 technology learning and upgrading of the electric motorcycle industry is mainly achieved through employing strategies such as joint ventures, technology licensing, capital goods purchase, domestic production networks, cooperation networks, foreign cooperation networks, human resource flow and R&D, therefore allowing the industry to absorb and spread the acquired new technologies. Secondly, we found that central government contributed litt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lectric motorcycle industry. Instead,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course of promoting the industry through its embedded networks with local manufacturers. This creates a relatively preferable industrial environment for the electric motorcycle manufacturers.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5-19T17:43:25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7-R03544028-1.pdf: 4839625 bytes, checksum: 1d35fe92740841d2b043f343f49a4695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8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摘 要 I
Abstract II 謝 誌 III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內容 2 第三節 文獻回顧 3 第四節 研究設計 16 第二章 電動機車產業的發展歷程 18 第一節 世界電動自行車與電動機車產業概況 19 第二節 中國電動機車的发展歷程 25 第三節 中國電動機車產業的發展特徵 33 第四節 小結 36 第三章 長三角地區電動機車的生產體系 37 第一節 電動機車的概況 38 第二節 長三角地區電動機車成車的生產模式 43 第三節 長三角地區電動機車廠商的空間特徵 53 第四節 長三角地區電動機車廠商變遷 57 第四章 中國電動機車廠商的技術學習 62 第一節 電動機車的技術變遷與升級 62 第二節 電動機車的學習管道 64 第三節 電動機車廠商的技術能力建立 71 第五章 國家在長三角電動機車產業發展中的角色 73 第一節 中國產業發展中的國家角色 73 第二節 地方政府在電動機車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75 第三節 裡應外合?廠商與地方政府的連結 79 第四節 地方與中央的博弈下,電動機車的「彎道超車」 81 第六章 從「換道超車」到「彎道超車」 85 第一節 如何理解中國長三角地區電動機車產業的技術學習? 85 第二節 從「換道超車」到「彎道超車」的電動機車產業 86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86 參考文獻 88 附錄一:電動機車論文訪談人員名單 93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中國產業的技術學習——以長三角地區電動機車產業為例 | zh_TW |
dc.title | Technological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in China:the Case of Electric Motorcycle Industry in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6-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周志龍(Tsu-Lung Chou),申欽鳴(Kyoung Shin) | |
dc.subject.keyword | 中國電動機車產業,技術學習,國家角色,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Chinese Electric Motorcycles,Technological Learning,Roles of Local Government, | en |
dc.relation.page | 93 | |
dc.identifier.doi | 10.6342/NTU201803145 | |
dc.rights.note | 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 |
dc.date.accepted | 2018-08-19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工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107-1.pdf | 4.73 MB | Adobe PDF | 檢視/開啟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