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3. 農藝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3006
標題: 改善白肉種紅龍果蒸熱處理後苞片萎凋之研究
Study on Improvement of Bracts Wilting in Pitaya Fruit (Hylocereus undatus Britt. & Rose) after Vapor Heat Treatment
作者: Yu-An Chen
陳俞安
指導教授: 吳俊達
關鍵字: 白肉種紅龍果,苞片,萎凋,蒸熱處理,植物生長調節劑,採收後處理技術,
Hylocereus undatus Britt. & Rose,Vapor Heat Treatment,Wilting,Bracts,Plant growth regulator,Postharvest technology,
出版年 : 2013
學位: 碩士
摘要: 摘 要
苞片失水萎凋為白肉種紅龍果(Hylocereusundatus Britt. & Rose)果實採後劣變重要原因,當失重達採收時鮮重4.2%即會發生,嚴重影響產品外觀及賣相,滅蟲檢疫蒸熱處理(果心溫度46.5℃維持30分鐘)加速苞片萎凋時間,為目前國產白肉種紅龍果外銷或長期貯運亟待解決的問題。低果實採收成熟度(<花後33天)果皮與苞片含水量較高,雖然對蒸熱處理有較佳的耐受性,但果實品質欠佳,因此需要藉由採後防止失水處理技術和�或採前果園管理措施延緩高成熟度(花後36-38天)白肉種紅龍果苞片萎凋問題。蒸熱處理後水冷降溫優於現行強風降溫;厚度0.1 mm低密度聚乙烯套袋可使蒸熱處理紅龍果於5℃貯藏4週才出現苞片皺縮,較裸果顯著延長1週貯藏壽命,然而貯藏後果實苞片仍易呈現下垂現象。果實生長發育期間施用激勃酸(gibberellic acid, GA3)及1-萘乙酸(naphthalene acetic acid, NAA)可使花後36天採收果實果皮(4.4 mm)及苞片(2.5 mm)厚度高於對照組(果皮厚3.2 mm、苞片厚1.5 mm),蒸熱處理後套袋於5℃貯藏,苞片挺立、不萎凋可維持6週以上,但易造成花後36天採收果實果皮無法完全褪綠。提前噴藥或延後採收不具維持苞片厚度或對轉色問題沒有改善效果。GA3 + NAA處理效果在延緩果皮與苞片發育變薄老化的速度,維持較高含水量,因而增加對採後期間失水的耐受性。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3006
全文授權: 有償授權
顯示於系所單位:農藝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2-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4.83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