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工學院
  3.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52368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王志弘
dc.contributor.authorTai-Ching Chenen
dc.contributor.author陳台菁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15T16:12:58Z-
dc.date.available2015-08-25
dc.date.copyright2015-08-25
dc.date.issued2015
dc.date.submitted2015-08-18
dc.identifier.citation王志弘(2009)〈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55:1-24。
王志弘(2015)〈拼裝都市論與都市政治經濟學之辯〉,《地理研究》62: 109-122。
宋增璋(1981)《近代台灣之建設》,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李宗霖(2013)《從自然監視的環境設計手法探討活動混合對竊盜犯罪的影響 - 以台北市北投區為例》,台北:私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家鈞(1991)《住宅街廓空間設計參考系統之建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謙(2009)《居住隔離和門禁社區現象之探討─以台北都會區的文山區和新店市為例》, 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詩涵(2007)《國宅戶外空間類型與犯罪恐懼感認知之關係研究:以台南市國宅社區為例》, 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大昕 (2008)〈殘障設施的由來:視障者行動網絡建構過程分析〉,《科技、醫療與社會》,6: 21-68。
秦英豪(1997)《領域深度之記號系統》, 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倫端(1995)《中西方傳統民宅『中廷』之比較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章英華(2003)〈都市化、城鄉關係與社區(第十八章)〉《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二版)》,王振寰、瞿海源編,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許瑞生(1994)《防範住宅入侵之設計規範》, 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芳婷(2007)《追尋烏托邦?台北門禁社區現象之探討》, 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美紅(2002)《玄.關-門:居住空間的「顯」與「隱」》,高雄: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
陳宜伶 (2003) 《從店屋到透天厝/販厝的歷史轉化─一個「人家」的個案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陳益仁(1989)《從領域理論試探住宅之空間架構》,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瑞麟(2010)《科學哲學:理論與歷史》,台北:群學出版社。
曾旭正 (1994) 《戰後台北的都市過程與都市意識形構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雅玲(2005)《美麗新視界?—台灣都市公共空間中錄影監視系統之興起》,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貞儀(2009)《門禁社區居住隔離對住宅價格之影響分析-以新竹市為例》,新竹:私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勇信(1995)《台灣集合住宅共用空間領域性之研究》, 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敦浩、劉育忠、洪榮志(2013)〈從對立到合作:文化商品生成中的社會創業〉《輔仁管理評論社會企業專刊》,20(1): 81-104。
Albert-Birot, P. (1945) Les Amusements Naturels. Paris: Les Editions Denoël.
Alexander, Christopher(1994)《建築模式語言》,王聽度譯,台北:六合出版社。
Anderson, Ben and McFarlane, Collin (2011) “Assemblage and geography.” Area, 43(2): 124-127.
Angelo, H. (2011) “Hard-wired experience: Sociomateriality and the urban everyday.” City: analysis of urban trends, culture, theory, policy, action, 15(5): 670-576.
Bachelard, Gaston(2003)《空間詩學》,龔卓軍譯,台北:張老師文化。
Beauregard, Robert A. (2012). “In search of Assemblages.” Crios 2: 9-16.
Bell, Paul, A(2003)《環境心理學》,聶筱秋等譯,台北:桂冠出版社。
Blakely, E. and Snyder, M. (1999) Fortress America: Gated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Callon, Michel. (1986) “Some elements of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 of the scallops and the fishermen of St. Brieuc Bay.” Pp. 196-223 in Power, Action and Belief: 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edited by John Law. London: Routledge.
Farías, I. and Bender, T. (Eds.) (2010) Urban assemblages: How actor-network theory changes urba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Habraken, N. J. (1998) The Structure of the Ordinary, Form and Control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Cambridge: MIT Press.
Jacobs, Jane(2007)《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吳鄭重譯,台北:聯經出版社。
Latour, Bruno (1991) “Technology is society made durable.” Pp. 103-131 in A Sociology of Monsters: Essays on Power, Technology and Domination, edited by John Law. London: Routledge.
Latour, Bruno (2010) “Coming out as a philosophe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s. 40(4): 599-608.
Law, John & Hassard, John (1999) Actor Network Theory and after.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
Low, S. (2004) Behind the Gate: Life, Securi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in Fortress America. New York: Routledge.
Madden, David J. (2010) “Revisiting the end of public space: Assembling the public in an urban park.” City &Community, 9(2): 187-207.
McFarlane, Collin. (2011a) “Assemblage and critical urbanism.” City, 15(2): 204-224.
McFarlane, Collin. (2011b) “The city as assemblage: Dwelling and urban spac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Society and Space, 29: 649-671.
Rapoport, Amos(1985)《住屋形式與文化》,張玫玫譯,台中:境與象出版社。
Sennett, Richard(2008)《再會吧!公共人》,萬毓澤譯,台北:國立編譯館。
Simmel, Georg(1991)《橋與門-齊美爾隨筆集》,涯鴻、宇聲等譯,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52368-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文研究主題為公共與私密領域劃分中介的住宅門口空間,並以位於台北市城郊,自清朝開始發展的茶路臥龍街為研究田野,藉此探討:
一、門口空間的社會生產面向。本文從建築技術法規沿革中找出與公私領域邊界變化的無形關係。在住宅高層化後,住家的領域邊界有了明顯轉變,在住宅類型變遷下,衍生出與住宅容積、量體、技術物相關的法規,種種因素皆控制著目前可見的領域邊界。另一方面,以門口空間之拼裝實體物件發展過程中的門扇、門牌為例,探討材質選擇的變化所反映的空間觀。
二、門口空間的領域深度分析。以N. J. Habraken的領域深度理論畫記方式為分析工具,將不同住宅類型的門口空間,置於同一分析基礎上,探討臥龍街上各住宅類型之領域空間劃分及組合方式。探討重點包含:領域分層上的強與弱界定差別、領域邊界的變動可能性,以及,居住人數與領域層級的相關性,這些都通過空間營造方式而產生。同時,居住者的生活節奏也會對領域造成影響。
三、臥龍街上領域並存的拼裝分析。納入街道環境與人,以拼裝都市論為視角,探討並列於臥龍街上的領域關係。從既有環境條件改變與更改路名政策下,視臥龍街上的門禁社區為構成新拼裝體的關鍵元素之一,藉以看出領域並置下發生的不連續、異質組合、汰換、調整等事件,以由小見大的方式,展示都市生活如何與各種不同元素交織而成型。
zh_TW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5T16:12:58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4-R01544034-1.pdf: 6037180 bytes, checksum: d41615d9a32741a36163b9036afc3118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5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3
(一)門口的社會意義與功能 3
(一)門口的空間生產 10
第三節 分析架構與初步論點 17
第四節 研究設計與方法 19
第二章 住宅拼裝體:法規、物件、街道 21
第一節 從建築法規沿革看門口空間 21
第二節 從住宅拼裝物件看門口空間 25
一、門扇 25
二、門牌 27
三、門鈴 29
四、信箱 30
五、照明 30
六、監視器 30
七、保全 31
第三節 臥龍街今昔景 32
一、茶路臥龍街 32
三、臥龍街里行政區 35
  第四節 小結 37
第三章 住宅領域深度分析 39
第一節 教職員宿舍 43
第二節 透天厝 48
第三節 電梯公寓 53
第四節 門禁社區 58
第五節 單身榮民宿舍 61
第六節 小結 64
第四章 臥龍街領域化拼裝 67
第一節 街道立面拼裝 68
第二節 領域化活動 74
第三節 小結 7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9
第一節 結論 79
第二節 建議 81
參考文獻 83
附錄 85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住宅門口的領域化拼裝:台北臥龍街研究zh_TW
dc.titleThe Territorialized Assemblage of House Entrance:
A Case Study of WooLong Street
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03-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賴仕堯,黃瑞茂
dc.subject.keyword門口空間,領域,拼裝都市論,zh_TW
dc.subject.keywordEntrance Space,Territory,Assemblage Urbanism,en
dc.relation.page93
dc.rights.note有償授權
dc.date.accepted2015-08-18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工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建築與城鄉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4-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5.9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