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50687
Full metadata record
???org.dspace.app.webui.jsptag.ItemTag.dcfield??? | Value | Language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張正衡(Cheng-Heng Chang) | |
dc.contributor.author | Chia-Cheng Wu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吳佳錚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15T12:52:41Z | - |
dc.date.available | 2021-08-19 | |
dc.date.copyright | 2020-08-25 | |
dc.date.issued | 2019 | |
dc.date.submitted | 2020-08-11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千千岩助太郎 1960《臺灣高砂族の住家》。臺北市:南天。 不著撰人 2012〈歡迎看完「讓靈魂回家」後在此貼留言回應!〉。《讓靈魂回家 Returning Souls》,http://returningsouls.pixnet.net/blog/post/89046811,2012年9月22日上線。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5〈排灣族佳平舊社金祿勒頭目家四面木雕祖靈柱(na paiwan a kemasi kaviyangan na lja zingrur a pararulj)〉。《國家文化資產網》,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antiquity/20150501000002,2015年5月1日上線。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6〈文化資產保存法〉。《文化部網站》,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306_19723.html,2016年7月27日上線。 王崧興 1959〈排灣族泰武鄉佳平社的家族〉。《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13/14: 118-125。 王嵩山 1992〈博物館民族誌的概念與方法──兼及臺灣人類學博物館的初步檢討〉。《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4: 78-111。 包惠玲 2017〈當代東排灣族pulingau(巫師)社群內部中的實踐角色──從patjaljinuk頭目家談起〉。《刻畫排灣學:文化的持續與變遷》。頁131-175。排灣學資料彙編。第一輯。臺北:耶魯。 台邦‧撒沙勒 2014《泰武鄉志》。屏東縣泰武鄉公所。 任先民 2007〈屏東縣泰武鄉排灣族的食、衣與生命禮俗〉。《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0:105-184。 吳宜瑾 2006《部落集體認同的重新形塑:從拉勞蘭傳統青年會所振興歷程詮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吳明季 2011〈物的力量-從「奇美文物回奇美」到「恢復失傳祭典儀式」〉。《臺灣博物季刊》30(2): 14-19。 吳昭潔 2017〈從臺大國寶婚禮談博物館與原生社群互動的可能性〉。《史物論壇》22: 179-200。 吳燕和 1993〈台東太麻里溪流域的東排灣人〉。《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7。 李子寧 2014〈從「民族誌物件」到「文化資產」──臺博館藏原住民文物「返鄉」意義的探討〉。第六屆博物館研究暨慶祝漢寶德教授八秩華誕國際雙年學術研討會論文。 李莎莉 1993《排灣族的衣飾文化》。自立晚報。. 周義男編 2003《屏東縣泰武鄉佳平村部落史》。屏東縣:泰武鄉社區發展協會。 岡田謙 1936〈原始社會に於ける社會關係〉《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哲學科研究年報》3。 松澤員子 1986〈東部排灣族之家族與親族──以Ta-Djaran (一條路)之概念爲中心〉。《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黃應貴編,張燕秋等譯,頁445-478。聯經。 林文玲 2012〈跨文化接觸:天主教耶穌會士的新竹經驗〉。《考古人類學刊》77: 99-140。 林文源 2007〈論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行動本體論〉。《科技、醫療與社會》4:65-108。 林芳誠 2017〈法制化體系的保障或切割?以都蘭阿美人的歌舞實踐為例談無形文化遺產法制化體系與原住民文化主體性的展現〉。《民俗曲藝》196: 15-83。 林開世 2014〈對台灣人類學界族群建構研究的檢討──一個建構論的觀點〉。《重讀臺灣:人類學的視野 :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前瞻》。林淑蓉編,頁217-251。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林開世 2018〈當代『族群現象』的在地運作與矛盾:恆春半島滿洲地區的考察〉。《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黃應貴編,頁 259-309。群學。 林會承 2011《臺灣文化資產保存史綱》。遠流。 林瑋嬪 2003〈臺灣漢人的神像:談神如何具象〉。《臺灣人類學刊》1(2): 115-147。 林衡立 1955〈排灣族之團主制度與貴族階級〉。《臺灣文獻》6(4): 53-58。 邱韻芳 2004《祖先、上帝與傳統:基督長老教會與 Truku人的宗教變遷》。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博士論文。 邱馨慧 2001《家、物與階序──以一個排灣社會為例》。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論文。 洪麗珠 2004〈物與社會階序-以排灣族佳興民族誌為例〉。《階序與權力研討會會議論文。 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胡台麗 1997〈文化真實與展演:賽夏、排灣經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4: 61-86。 胡台麗 2011《排灣文化的詮釋》。臺北市:聯經。 胡台麗 2015〈阿美族太巴塱Kakita’an祖屋重建:『文物』歸還與『傳統』復振的反思〉。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60週年所慶「跨‧文化」研討會會議論文。南港中研院民族所。 胡家瑜 1994〈民族學收藏與原住民文化保存問題〉。《博物館學季刊》8(3): 11-17。 胡家瑜 2006〈博物館、人類學與台灣原住民展示──歷史過程中文化再現場域的轉形變化〉。《考古人類學刊》66: 94-124。 凌純聲 1958〈臺灣土著族的宗廟與社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 1-57。 張正衡 2016〈根莖狀的社區:新自由主義下的日本地方社會〉。《21世紀的地方社會:多重地方認同下的社群性與社會想像。 黃應貴、陳文德編,頁47-100。 新北市:群學。 張金生 2005〈Mamazangiljang:傳統排灣族政治社會研究之回顧〉。《民族學界》32: 223-246。 張瑋琦 2010〈以原住民知識為基礎之社區總體營造──應用人類學在佳平部落的實踐與挑戰〉。《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7: 155-180。 移川子之藏 1936《台灣總督府內務局發行史蹟調查報告第二輯:太巴塱社カキタアンの蕃屋》。台北:台灣總督府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調查會委員。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等著 2011[1935]《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楊南郡譯。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莊德才 2017〈國寶祖靈柱的婚禮〉。《刻劃排灣學:文化的持續與變遷》。Tjuku Ruljigaljig編,頁227-268。排灣學資料彙編。第一輯。臺北:耶魯。 許功明 2003〈台灣博物館展示中原住民主體性之探討〉。《科技博物》7(2): 11-27。 許功名、柯惠譯 1998《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臺北:稻香出版社。 郭文般 1985《台灣光復後基督宗教在山地社會的發展》。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德 1999〈胆(月曼)阿美族的宗教變遷:以接受天主教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8: 35-61。 陳文德 2011〈文化復振?文化創造?以卡地布(知本)卑南人為例〉。《臺東文獻》復刊17:3-39。 陳文德 2018〈從卡大地布(卑南族)部落到『斯卡羅(族)?當代臺灣原住民族群認同的省思』。《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化下的族群性》。黃應貴編,頁143-92。群學。 陳奇祿 1961《臺灣排灣羣諸族木彫標本圖錄》。南天書局。 陳咸夙 2015《那些說故事的手: 屏東排灣puljeti雕刻的社會關係與意義詮釋。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映君 2018《天主教在卡大地布部落的發展、適應與變遷》。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新北市政府 2017〈新北原力健康操,看見國寶祖靈柱〉。《新北市政府網站》,https://www.ntpc.gov.tw/ch/home.jsp?id=28 parentpath=0,6,27 mcustomize=news_view.jsp dataserno=201709150024,2017年9月15日上線。 詹嫦慧 2004〈活力教會:台灣原住民天主教信仰的本位化〉。《活力教會──天主教在台灣原住民世界的過去現在未來》。頁117-312。臺北:光啟。 臺灣總督府蕃族調查會原著 2015[1921]《蕃族調查報告書》。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2003[1922]《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五卷:排灣族》。臺北: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劉振友 2006《天主教在泰武鄉的發展及其對原住民部落文化習俗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璧榛 2017〈從迷信到民俗展演與文化資產:里漏阿美巫信仰與殖民現代性及台灣國族政治的互動〉。《當代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化展演與主體建構:觀光、博物館、文化資產與影像媒體》。劉璧榛編,頁3-44。臺北:順益博物館。 蔣斌 1983〈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5: 1-48。 蔣斌 1992〈排灣族的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上):1895-1971〉。《中研院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4: 27-47。 蔣斌 1999〈墓葬與襲名:排灣族的兩個記憶機制〉。《時間、歷史與記憶》黃應貴編,381-421。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蔣斌、李靜怡 1995〈北部排灣族家屋的空間結構與意義〉。《空間、力與社會》。黃應貴編,頁167-212。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衛惠林 1960〈排灣族的宗族組織與階級制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9: 71-96。 鄭依憶 2004《儀式、社會與族群:向天湖賽夏族的兩個研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盧梅芬 2015〈從展示文本邁向我群與他者的溝通—原住民文化再現的策展脈絡與反思〉。《博物館學季刊》29(3): 5-35。 譚昌國 2004〈祖靈屋與頭目家階層地位:以東排灣土阪村Patjalinuk家為例〉。《物與物質文化》。黃應貴編,頁111-169。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譚昌國 2007《排灣族》。臺北:三民。. 顧坤惠 2002〈宗教過程:改宗vs。本土化-一個排灣族的例子〉。《文化研究月報》18。 Appadurai, Arjun 1986 Introduction: commodities and the politics of value. In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Arjun Appadurai eds. Pp. 3-6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lifford, James 1997 Museums as Contact Zones. In 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Pp. 188-219.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maroff John L. Comaroff Jean 2009 Ethnicity, Inc. Univ of Chicago Pr. DeLanda, Manuel 2006 A New Philosophy of Society: Assemblage Theory and Social Complexity. Continuum. Errington, Shelly 1989 Meaning and Power in a Southeast Asian Real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ell, Alfred 1998 Art and Agency: An Anthropological Theo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George E. Marcus 1995 Ethnography in/of the world system: the emergence of multi-sited ethnograph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24: 95-117. Gille, Zsuzsa 2016 Paprika, Foie Gras, and Red Mud: The Politics of Materiality in the European Uni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Harrison, Rodney 2012 Heritage: critical approaches. Routledge. 2013 Reassembling Ethnographic Museum Collections. In Reassembling the Collection: Ethnographic Museums and Indigenous Agency. Rodney, Sarah Byrne and Anne Clarke eds. Pp.3-38. Santa Fe: School for Advanced Research Press. Hodder, Ian 2012 Entangled: An Archaeolog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s and Things. Wiley-Blackwell. Ingold, Tim 2013 Making: Anthropology, Archaeology, Art and Architecture. Routledge. Kopytoff, Igor 1986 The cultural biography of things: commoditization as process. In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Arjun Appadurai eds. Pp. 64-94.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tour, Bruno 2012[1993]《我們從未現代過》(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余曉嵐、林文源、許全義譯。新北市:群學出版社。 Latour, Bruno 2016[1984] 《巴斯德的實驗室: 細菌的戰爭與和平》(Pasteur: guerre et paix des microbes)。伍啟鴻及陳榮泰譯。新北市:群學出版社。 Linnekin, Jocelyn Lin, Poyer 1990 Introduction. In Cultural Identity and Ethnicity in the Pacific. Pp. 1-16.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Marcus, George E. 1995 Ethnography in/of the world system: the emergence of multi-sited ethnography.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24: 95-117. Miller, Daniel 1987 Material Culture and Mass Consumption. Blackwell. Rita Astuti 2017[1995] 《依海之人:馬達加斯加的斐索人,一本橫跨南島與非洲的民族誌》(People of the Sea: Identity and Descent among the Vezo of Madagascar)。郭佩宜譯。左岸文化。 Smith, Laurajane 2006 Uses of Heritage. Routledge. Thomas, Nicholas 1991 Entangled Objects: Exchange, Material Culture, and Colonialism in the Pacific.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sing, Anna L. 2005 Friction: An Ethnography of Global Connec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einer, Annette B. Schneider, Jane 1989 Introduction. In Cloth and Human Experience. Pp. 1-29.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50687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本研究以2015年佳平舊社zingrur頭目家四面木雕祖靈柱muakai被指定為國寶,並與臺灣大學結為親家的故事為出發點,追溯佳平部落提議舉辦婚禮的契機。同時也追問在與博物館結盟後,雙方是否造就比單純返還文物更密切的合作?這些被創造、延續的關係,又是如何與當今社區文化復振的脈絡結合,幫助佳平人找尋對於部落的認同,以及在排灣族之中的自我定位。 本研究著眼在物質與人的關係,指出若能注意文物性質與生命史帶來的能動性,及其所發揮的促進或抑制效果,將有助於更細膩地分辨博物館和部落協調時各種為與不為中隱含的限制及權力。再者,透過全面地觀察圍繞祖靈柱的生活空間、衍生產品等各式物質,本文也討論在焦點事件之外,博物館文物如何融入當地的日常。 其次,本研究以組裝體作為核心概念,主張博物館和部落都是人、規範、物質、設施等的組裝,以此重探博物館與部落合作中的情感及摩擦。此外,在佳平天主信仰和傳統文化結合的脈絡下,本文亦討論部落內muakai相關物質和空間的組裝,如何拼湊出當代佳平文化復振複雜而動態的面貌。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This research is about the story of an ancestral wooden pillar called muakai, which is owned by the zingrur family, the leader of Kaviyangan tribe. Muakai was designated as a national treasure and married with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n 2015. This research explores how the Kaviyangan people came up with the idea of the wedding. It also explores whether the museum and the tribe created better cooperation than directly repatriate the pillar. How these created and continued relationships are combined with the context of the Kaviyangan's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contemporary, helping the local people find their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their self-position among Paiwan?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ings and people. It argues the importance to notice the dynamism brought by the materiality of muakai and its cultural biography, and the promotion or inhibition effect it exerts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museum and the tribe. In addition, the materiality of muakai helps to delicately discuss the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units. By observing the related spaces and objects of the ancestral pillar, this study also discusses how the pillar was intertwined with the Kaviyangan's daily life. This research takes assemblage as the core concept. By viewing both the museum and the Kaviyangan tribe as the assemblage of people, norms, materials, facilities, etc., this study re-examines the emotions and frictions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museum and the tribe.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mbination of Catholicism and traditional Paiwan culture in the Kaviyangan tribe, the assemblages of muakai’s related artifacts and spaces in the tribe, and how do they piece together a complex and dynamic contemporary Kaviyangan culture are also discussed here.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15T12:52:41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U0001-1108202002370800.pdf: 7206316 bytes, checksum: 7dae1986b7234b9a59d475989bfbc6e2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9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口試委員會審定書 i 致謝 ii 中文摘要 iv 英文摘要 v 目錄 vi 圖表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相關文獻回顧 2 一、「排灣」研究 2 二、族群與部落 5 三、物質文化 8 第三節、研究定位與各章節介紹 13 第二章 國寶婚禮之前 15 第一節 文化資產的田野 15 一、臺灣文化資產規範 15 二、博物館 17 第二節 佳平部落的田野 20 一、社區日常風景 20 二、部落與頭目家族史 23 三、天主教信仰歷史 28 四、文化復振之道 30 第三節、往返田野 35 第三章 muakai與她的婚禮 38 第一節 從藏品到祖先 39 一、國寶申請始末 39 二、討論 48 第二節 Muakai的世紀婚禮 53 一、佳平傳統婚禮介紹 54 二、國寶婚禮籌備 56 三、婚禮 59 四、儀式分析 70 第三節 小結 74 第四章 做親戚的決心 77 第一節 親戚的責任 78 一、《Muakai的跨世紀婚禮》紀錄片 78 二、祖先見證的成年禮 84 三、北上除喪 86 四、小結──不一樣的親家 88 第二節 臺大姻親VS.佳平分會 90 一、臺大親戚團 91 二、佳平青年會臺北分部 97 第三節 小結 99 第五章 祖靈柱在佳平 104 第一節 佳平的祖靈柱們 105 一、雕刻祖靈柱 105 二、祖靈在哪? 109 三、「祖靈柱」們 113 四、小結 121 第二節 建築空間 122 一、重構權威的頭目家屋 122 二、法蒂瑪聖母堂的鑲嵌 132 三、小結─青年會所的拼裝 140 第三節 穿上「傳統」? 144 一、排灣族服 145 二、活動服 150 三、 小結──混種的族服背心 154 第四節 小結 156 第六章 尾聲 158 第一節 結論 158 一、 人/物的糾纏 159 二、組裝的物質與關係 160 三、重探當代排灣部落 162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63 參考文獻 165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做國寶的家人:Kaviyangan文化復振中的物質實踐 | zh_TW |
dc.title | Doing Muakai’s Family: Material Practices of the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in Kaviyangan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108-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童元昭(Yuan-Chao Tung),譚昌國(Tan-Chang Kuo) | |
dc.subject.keyword | 物質性,組裝體,排灣族,文化復振,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materiality,assemblage,Paiwan,cultural revitalization, | en |
dc.relation.page | 171 | |
dc.identifier.doi | 10.6342/NTU202002887 | |
dc.rights.note | 有償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20-08-11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文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人類學研究所 | zh_TW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人類學系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
U0001-1108202002370800.pdf Restricted Access | 7.04 MB | Adobe PDF |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