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社會科學院
  3. 經濟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3566
標題: 布列頓森林或共同因素?
--- 東亞各國匯率的實證分析
Bretton Woods System or Common Factor?
---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Exchange Rates in East Asia
作者: Jui-Chung Yang
楊睿中
指導教授: 管中閔
關鍵字: 布列頓森林,共同因素,匯率,因素分析,
Bretton Woods,factor analysis,exchange rate,
出版年 : 2006
學位: 碩士
摘要: 包括 Dooley et al. (2005) 在內, 許多文獻認為即使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 東亞各國的匯率仍然高度連繫美元, 猶如一新的布列頓森林體系。在透過 Calvo & Reinhart (2002) 和 McKinnon & Schnabl (2004a) 的方法檢驗 1994:01 -- 2006:05 人民幣、 港幣、 印尼盾、 日圓、 韓圓、 馬來西亞令吉、 菲律賓披索、 新加坡元、 新台幣和泰銖的匯率之後, 我們發現在金融危機之後, 印尼盾、 韓圓、 菲律賓披索、 新加坡元、 新台幣和泰銖每月期末對美元匯率相較於前月的變動幅度, 較之於金融危機之前, 超過 $pm 2.5\%$ 或 $pm 1\%$ 的時間明顯增加; 而各國的匯率變動對美元、 歐元和日圓匯率變動的迴歸分析也顯示了在金融危機之後, 美元對東亞各國的影響明顯減少, 而日圓對韓圓、 新加坡元、 新台幣和泰銖的係數則是有所增加。因此, 我們認為在金融危機之後, 東亞各國的匯率與美元的聯繫關係, 可能並不如金融危機前密切。相對的, 日圓與東亞各國匯率之間, 相互的影響力可能有所上升。
為了觀察東亞各國匯率間的互動關係, 我們運用相關性的分析, 發現在金融危機之後, 日圓、 韓圓、 新加坡元、 新台幣和泰銖的匯率變動, 存在著相當程度的關聯性。透過 Bai & Ng (2004) 的 PANIC 分析對各國對美元匯率共同因素的估計, 我們發現, 在東亞各國的匯率之中, 可能存在 1 個在計量上非穩定的共同因素。在 2000:05 -- 2005:07 期間, 共同因素能夠解釋日圓、 韓圓、 新加坡元和泰銖匯率很大部分的走勢, 對新台幣匯率也有一些解釋力。在 2005:07 -- 2006:05 期間, 共同因素對日圓、 韓圓、 新加坡元、 新台幣和泰銖匯率走勢的解釋能力更強。我們認為, 這可能反應了在金融危機之後, 東亞各國日漸密切的整合情形。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3566
全文授權: 有償授權
顯示於系所單位:經濟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5-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2.75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