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5612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葛永光 | |
dc.contributor.author | Hui-En Mao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毛惠恩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08T06:21:11Z | - |
dc.date.copyright | 2006-08-04 | |
dc.date.issued | 2006 | |
dc.date.submitted | 2006-08-02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壹、中文部份
一、政府出版品 立法院法制、司法委員會,1991,〈政風機構人員設置管理條例草案口頭報告〉,台北:立法院。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1984,〈新加坡貪污調查局簡報〉,台北 :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 法務部,1995,〈法務部新加坡考察報告〉,台北:法務部。 法務部,2000,〈法務部廉政署組織條例草案說帖〉,台北:法務部。 法務部調查局,1994,〈廉政工作年報〉,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法務部調查局,2000,〈廉政工作年報〉,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法務部調查局廉政處,2003,〈廉政工作年報〉,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監察院,1999,〈監察院國際事務小組北歐監察工作考察報告〉,台北:監察院。 監察院國際事務小組編譯(Bryan Gilling著) ,2001,〈紐西蘭監察使〉,台北 : 三民書局。 二、書籍 王茂林等,1991,《廉政建設概論》,北京 : 法律出版社。 王滬寧,1990,《腐敗與反腐敗─當代國外腐敗問題研究》,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丘昌泰,2004,《公共政策:基礎篇》,台北市 : 巨流。 司徒達賢,1981,《組織診斷與組織發展》,台北:商略印書館。 朱志宏,2002,《公共政策》,台北 : 三民書局。 李再長編譯(Richard L. Daft著),2005,《組織理論與管理》,台北:新加坡商湯姆生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江明修,1998,《各國行政體制與文官制度之改革比較研究》,台北 : 銓敘部。 江岷欽、劉坤億合著,1999,《企業型政府:理念、實務、省思》,台北:智勝文化。 江岷欽、林鍾沂編著,1995,《公共組織理論》,台北:空大。 江岷欽,1993,《組織分析》,台北:五南。 宋筱元,1989,《肅貪機構與貪污之防制》,台北 : 五南書局。 呂亞力等合著,2001,《論文寫作研究》,台北:三民書局。 呂育誠等譯,D.H.Rosenbloom著,2002,《行政學》,台北:學富文化。 吳庚,2003,《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八版),台北 : 三民書局。 林水波,1999,《政府再造》,台北:智勝文化。 林水波,1999,《制度設計》,台北:智勝文化。 金祥、葉建華,1998,《考察「紐西蘭、澳大利亞政風業務相關法令與實務」 報告》,台北 : 法務部政風司。 侯志山,2004,《外國行政監督制度與著名反腐機構》,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 郭俊次,1991,《組織設計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姜仁脩、張榮貴,1997,《考察「德、法政風業務相關法令與實務」報告》,台北 : 法務部。 姜占魁,1980,《行政學》,台北 : 五南圖書公司。 清流月刊編輯委員會,1999,《廉政與防貪》(上冊) ,台北 : 清流雜誌社。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廉政研究室譯,2003,《制約腐敗─建構國家廉政體系 》,北京 : 中國方正出版社。 許介鱗等,1998,《日本行政監察制度之研究─給我國的借鏡》,台北 :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陳金貴等,2004,《「配合政府組織再造,人事、主計、政風人員管理制度如何因應之研究」期末報告》,台北 : 銓敘部。 陳怡霖,2000,《紐西蘭政府再造》,南投 : 台灣省府政。 陳德禹,1996,《行政管理》,台北 : 三民書局。 黃越欽,1998,《各國監察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 : 翰蘆圖書公司。 張定綺,2000,《李光耀治國之鑰》,台北 : 天下遠見出版公司。 張美鳳,2003,《紐西蘭議會行政監察專員制度及其啟示》,浙江 : 浙江大 學出版社。 張家祥,1987,《我國行政機關組織法制的理論與實際研究報告》,作者自撰。 張鼎鍾等,1996,《考試院澳洲、紐西蘭地方人事行政考察團考察報告》,台北 : 考試院。 張榮貴等,2002,《「丹麥、芬蘭、瑞典現行執行廉政制度及發展」報告》,台北 : 台北市政府政風處。 彭文賢,1986,《組織原理》,台北 : 三民書局。 彭文賢,,2001《組織結構》,台北 : 三民書局。 詹中原主編,2004,《政府再造新藍圖》,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管高岳、王文信,2006,《澳大利亞、紐西蘭「倫理制度」及防貪機制之建立 與運作考察報告》,台北 : 法務部。 銓敘部,1988,《行政管理論文選輯》,第3輯,台北 : 公保月刊社。 劉守芬、李淳,2003。,《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 三、學術論文 丁金益,2003,〈以企業再造精神探討公共行政再造策略-以戶政為例〉,大 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昭德,2003,〈二元權威組織獨立性之研究-我國政風機構的分析〉,國立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田國興,2003,〈我國政風機構組織設計之研究─新制度主義之分析〉,國立 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錚,2004,〈香港廉政建設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 士論文。 沈淑敏,1999,〈民主行政的建構-新公共行政與新政府運動的回應〉,東海 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維成,2003,〈我國設置廉政專責機構必要性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管理 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炯祥,1995,〈我國肅貪政策與防貪策略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 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福成,2001,〈政風機構人員角色衝突與組織承諾之關係─高雄屏東三縣市 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韋漢樑,2001,〈我國廉政制度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許漢洲,1999,〈香港廉政制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梁毓怡,2004,〈公部門目標管理應用之認知研究-以中部地區政風組織為例 〉,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輪文。 梁琨,1995,〈北歐四國國會監察使制度比較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 所碩士論文。 郭志建,2004,〈議程設定之研究-以法務部推動成立廉政署為例〉,世新大 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金貴,1974,《組織變革中員工抗拒改革的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 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順煌,2003,〈我國貪污問題與廉政制度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 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書樂,2003,〈我國政風組織功能與人員角色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 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源燦,2004,〈我國廉政制度之國際比較分析--以政風機構為個案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長景,2004,〈廉政機構組織設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碩士論文。 張光志,2002,〈彰化縣政風體系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 進修專班碩士輪文。 廖雯玲,2003,〈廉政機構組織設計之研究:結構功能觀點〉,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龍浩,2004,〈前瞻導向之廉政機制設計:一個比較的觀點〉,國立台北大學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羅志成,2003,〈我國政府推動廉政機構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 士論文。 四、期刊 江岷欽,1995,〈行政官僚貪污防治之比較研究〉(上),《人事月刊》,第2期,頁4-11。 江岷欽,1995,〈行政官僚貪污防治之比較研究〉(下),《人事月刊》,第3期,頁44-55。 江岷欽,2003,〈民主國家廉政制度的比較研究,以OECD會員國為例〉,《立法院院聞》,頁29-39。 宋筱元,1999,〈論專責肅貪機構之設立〉,《人力發展月刊》,第68期,頁28-33。 宋筱元,1989,〈香港肅貪機構及其經驗〉,警政學報,第15期,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頁322-326。 余致力,2002,〈非政府組織與反貪腐運動:國際透明組織與台灣透明組織簡介〉,論文發表於世新大學主辦「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二十一世紀優質治理之機制-行政透明化學術研討會」。 余致力、陳敦源、黃東益,2003,〈非政府組織與反貪腐運動:國際透明組織與台灣透明組織簡介〉,《國家政策論壇》,夏季號,頁39-62。 李濠仲,2002,〈專訪法務部長陳定南:國民黨怕肅貪成績太好,所以極力杯葛廉政署〉,《新新聞雜誌》,737期。 林水波等,1993,〈貪污,一個必解的難題〉,天下雜誌,第8期。 邱瑞忠,2001,〈行政官僚貪污防制之途徑-行政倫理的思考〉,行政倫理論文選集,第十六輯。 施能傑,1993,〈肅貪,除了治療還要預防〉,國家政策雙周刊,第8期。 連宏華,2000,〈組織重組理論之探討〉(上、下),人力發展月刊,第79期,頁43-48;第80期,頁28-46。 黃台生,2000,〈人事一條鞭管理體制的挑戰與回應〉,人事行政,第131期 。 許濱松,1993,〈公務員貪污行為的成因及防治之道〉,《理論與政策》,第29期,頁10-21。 陶在樸,2000,〈新的痛苦指數-貪污與腐化〉,《新世紀智庫論壇》,第9期,頁89-92。 陳金貴,1999,〈政府再造與公共職責的探討〉,考銓,頁58-73。 陳金貴,2002,〈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經營探討〉,《新世紀智庫論壇》,頁39-51。 陳金貴,2006,〈主計一條鞭人事管理制度因應政府組織再造之研究 (上)〉,公務人員月刊,頁5-10。 陳新民,2001,〈新加坡肅貪的法制分析─兼論我國建立肅貪署的隸屬問題〉,軍法專刊,第47卷10期。 葉俊榮 ,2002,〈行政院組織改造的目標原則及推動機制〉,國家政策季刊,創刊號,頁1-22。 葉俊榮,2004,〈彈性精簡的行政組織-行政院組織法修正草案〉,研考雙月刊,頁17-29。 蔡茂寅 ,2002,〈政策統合、獨立機關定位及設立原則探討〉, 國家政策季刊,創刊號,頁23-38。 蔡良文,2006,〈政府改造與彈性用人政策〉,考銓,頁28-63。 貳、英文部分 Ackerman, S.R. 1999,Corruption and Government: causes, consequences, and refor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lick, L.& Urwick, L. 1937,Papers on the Science of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N. Y.: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atch, Mary Jo. 1997, Organization theory : modern, symbolic, and postmodern perspectives , Oxford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err, Steven. 1982,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N.Y.:MaCmill. Klitgard, Robert E. 1988,Controlling Corrup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twin, George L.& Robert A. Stringer, Jr. 1968,Motiration and Organization Climate, Division of Research,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Boston. Meyer, Masshall W. 1977,Theory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ndianapolis : Bobbs-Merrill Educational Publishing. Osboren,D.& Gaebler,T. 1992,Reinventing Government: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 New York: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Inc.. Rauch, James E.& Evans Peter B. 1997,Bureaucratic Structure and Bureaucratic Performance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 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Reiner, D. M. & J. Zhao. 1999,The Determinants of Job Satisfaction Among United States Air Force Security Police, Review Of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sum. Richard Davis. 1994, Politics and The Media,Prentice Hall,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 Rosenbloom, D. H. 2002,Public Administration:Understanding Management,Politics, and Law in the Public Sector(5th Ed.).New York, N. Y.:McGraw-Hill Book Co.. Sahr, R. 1997, The News Media, Presidents and Public Policy. Westport, CT: Praeger. Sharfritz. J. M., & Russell, E.W. 1997,Introduc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N. Y.: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 Sikula, A. 1976,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and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hn Wiley Sons, Inc. Simon, H. A. 1946,The Proverbs of Administration.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Winter. --- 1997,Administrative Behavior: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4th Ed.).New York, N. Y.:The Free Press. Spitzer, R. 1993, Media and Public Policy, Westport, CT: Praeger. Stahl, O.G. 1983,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 8th. ed., N.Y. Harper & Row Publishers. Wade, Robert. 1990,Governing the Marke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 Industrializ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aldo, D. 1948,The Administrative State:A Study of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Americ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N. Y.:Ronald Press.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5612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貪污是國家行政最受爭議的論題之一,無論在那個年代或那個國家,人民群眾無不對之深惡痛絕,它不僅影響了國家政策的執行以及政府的形象,同時,也影響了人民的向心力。當前政府雖然一再倡廉反貪,但從二○○六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所公布的世界競爭力年報當中,在六十一個經濟體中我國排在第十八名,較去年下滑了七名。另據國際透明組織臺灣總會所公布2005 年的貪腐印象指數(CPI)發現,臺灣排名第三十二位。事實上,政府這些年來,也不遺餘力的從事公務員貪污的揭發與懲處,風紀之糾正與維護,但由於建置於機關內部的政風機構先天在體制與職權上仍存在著許多缺陷,極難發揮它應有之功能。適逢政府再造之契機,我國政風機構也面臨組織改造之檢討聲浪。
本研究於確立我國政風機構組織改造政策之研究的研究主題後,乃針對研究主題進行文獻探討,並以新公共管理理論為理論基礎,並在相關組織法制限制之前提下,分別從觀念、組織、法制及效能等四個層面加以突顯我國政風機構組織之缺陷。第貳章則分別就貪腐印象指數排名優於我國之五個國家廉政體制略為介紹後,再將國外廉政體制與我國政風機構進行比較分析,以獲取他國成功之經驗。第參章則就我國政風機構現況加以檢討研析,以釐清我國政風機構組織內部困境,俾利未來改造策略之實用性。第肆章則針對現行政風機構組織改造方案之內涵進行評估,以瞭解現行政風機構組織改造方案發展沿革及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對政風組織改造之影響,進而歸納出我國政風機構組織的外部環境影響因素。第伍章則透過我國政風機構組織改造的觀點取向及各類之調查結果進行歸納分析,而輸出各項決策與行動,形成組織改造策略建議。第陸章乃總結各章分析結果,提出研究發現、建議及結論,並以研析論述符合我國現行法律架構及實務需求之政風機構組織改造政策。 | zh_T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無 | en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8T06:21:11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5-P91341001-1.pdf: 723858 bytes, checksum: bb8ebec6077ded50587015a0fcda2d93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6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壹章 緒論 8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0 第二節 文獻探討 16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43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47 第貳章 各國廉政體制概述 53 第一節 香港廉政體制 53 第二節 新加坡廉政體制 58 第三節 紐西蘭廉政體制 60 第四節 日本廉政體制 63 第五節 法國廉政體制 64 第六節 小結 68 第參章 我國政風機構組織沿革與現況 70 第一節 我國政風機構組織沿革 70 第二節 我國政風機構組織現況 72 第三節 我國政風機構組織特徵與困境 76 第四節 我國政風機構與各國廉政組織之比較 84+ 第肆章 我國政風機構組織改造方案評估 87 第一節 現行政風機構組織改造方案發展沿革 87 第二節 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對政風組織改造之影響 95 第三節 政風組織改造焦點座談重點整理分析 102 第四節 法務部廉政局制度方案 106 第伍章 我國政風機構組織改造策略 112 第一節 組織與管理方式的觀念變革 112 第二節 未來我國政風機構組織設計的原則 117 第三節 我國政風機構組織改造之策略 120 第陸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27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結論 12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31 參考文獻 135 附錄 144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我國政風機構組織改造政策之研究 | zh_TW |
dc.title | The research of Government Ethics unit organization reformation policy in my country.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94-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陳金貴,李炳南 | |
dc.subject.keyword | 貪污,政風機構,組織設計,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corruption,Government Ethics unit,organization design, | en |
dc.relation.page | 163 | |
dc.rights.note | 未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06-08-02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社會科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國家發展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國家發展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5-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706.89 k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