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4626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劉順仁 | |
dc.contributor.author | Hai-Chin Chang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張漢卿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6-08T05:33:53Z | - |
dc.date.copyright | 2005-02-17 | |
dc.date.issued | 2005 | |
dc.date.submitted | 2005-02-02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一、中文部分
(一)中文書籍 1.吳怡昌著,開啟飛安管理的黑盒子,國防部空軍總司令部,初版,民國89年3月。 2.邱政皓著,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91年。 3.倪安順著,Excel 7.0 統計與數量方法應用,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初版,民國86年。 4.張紹勳、林秀娟著,SPSS For Windows 統計分析,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初版,民國83年。 5.顏月珠,商用統計學,三民書局,七版,民國80年。 (二)中文期刊 1.王承宗著,航空管理飛航安全管理系列-維修資源管理MRM,空軍軍官雙月刊第111期,民國92年8月,http://www.mnd.gov.tw/division/~defense/mil/mnd/mhtb/空軍軍官雙月刊/111/2.htm 2.江學華、林正忠著,探討飛航組織與飛安績效之關係,空軍學術月刊第576期,民國93年11月,pp. 78-95。 3.李中堅著,飛行員的立場,科學月刊第29卷第10期,民國87年,http://vm.nthu.edu.tw/science/shows/flysecurity4/index.html 4.飛行安全基金會,2003年世界飛安概況,飛行安全季刊第37期,民國2004年春季,pp. 10-14 5.飛行安全基金會,2003年國籍航空安全回顧,飛行安全季刊第37期,民國2004年春季,pp. 14-18 6.傅健康著,探討影響飛行安全的因素,空軍軍官雙月刊第64期,民國84年10月,pp. 22-31。 7.傅健康著,飛機的飛行及操作限制因素之研析,空軍學術月刊第497期,民國87年4月,pp. 72-88。 8.傅健康著,簡介水飄作用對飛行的危害及其防範之道,空軍軍官雙月刊第82期,民國87年10月,pp. 8-21。 9.傅健康著,低速飛行的特性、控制及安全因素之探討,民航季刊第1卷第1期,民國88年3月,pp. 117-140。 10.傅健康著,水飄作用對飛安的危害及其防範方法之研究,民航季刊第2卷第3期,民國89年9月,pp. 311-328。 11.景鴻鑫著,飛安新思維,科學月刊第29卷第10期,民國87年,http://vm.nthu.edu.tw/science/shows/flysecurity/index1.html 12.歐李啟綱、張家銘著,連接管理理論三角關係,精進組員資源管理(CRM)訓練與建構優質飛航安全網,空軍學術月刊550期,民國91年9月,http://www.mnd.gov.tw/division/~defense/mil/mnd/mhtb/空軍學術月刊/550/550-i.htm 二、英文部分 1.Sumwalt, R. L., March 1999 , “Enhancing Flight Crew Monitoring Skills Can Increase Flight Safety.” , Flight Safety Digest. , pp. 1-8 2.Sumwalt, R.L., Nov 8-11, 1999 , Thomas, R.J.,“Enhancing Safety through Error Management,” in Proceedings of Flight Safety Foundation,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irworthiness and 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ation Association , 52nd Annual International Air Safety Seminar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4626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飛行器的發明使人類邁向藍色天空,無論民間往來及軍事功能皆被廣泛運用,全世界飛機製造廠無不積極發展,往飛得更高、更遠、更快、更省油、更靈活,以利掌握其各種優勢,惟許多飛行事故亦伴隨而至,所造成在經濟上、政治上及心理上均造成重大衝擊,因此各種研究防止失事學派與理論散在各書局,同時無論民間及軍中皆成立飛安專業單位,而推行「飛安」作業除執行「積極性預防」外,更需詳加失事調查以防止案例發生。因此,案例是一個很有價值的資源,它可以讓我們知道如何面對「類案」,希望過去的流血歷史不要重演,因而引發研究戰機失事原因之探討。
論文結構分別就二十一年戰機失事案例一、二級事件、失事原因,加以統計分析以探討各類失事因素關聯性,茲分別敘述如下: 一、飛機失事肇因: (一)機械因素:零附件不良等。 (二)人為因素:飛行人為、修護人為及航管人為等。 (三)環境因素:天氣、外物損傷、地面設備不良等。 二、失事原因分析: (一)鑑於各級領導者重視飛安及航空器精進,無論軍民航失事均有下降趨勢 (二)人為因素仍為軍民航飛機失事主因。 (三)戰機失事多發生於空中,民航機失事多發生於起降階段。 (四)戰機性能與設計仍為失事主要原因。 (五)技術成熟的飛行員因任務較多及較易疏忽,亦造成失事的主因。 三、改進措施: (一)調整訓練期程。 (二)重視模擬訓練。 (三)消除飛安潛因。 (四)落實風險管理。 (五)提高人員素質。 (六)構建良好組織文化。 (七)嚴格督導考核。 結論: 飛安管理是一種持續性、積極性良心的工作,因次追求飛安成果不只是失事率已降低的成果,而是要追求「零失事」為目標,因此每一位組織成員,都應體認「落實作業風險管理和飛安管理是每一位成員的職責」,盡己所能消彌失事肇因,俾能提升總體飛安環境及品質。 | zh_TW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8T05:33:53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4-P91743023-1.pdf: 1449676 bytes, checksum: 6b5ab6eb45252be52af7e6ed3088b9ca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05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表 次 五
圖 次 七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1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 第四節 研究範圍 3 第五節 研究流程 4 第六節 研究限制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飛機失事定義 5 第二節 軍民用飛機失事統計圖表 7 第三節 飛安事件發生 10 第四節 飛安理論 14 第五節 預防飛安事故八大步驟 15 第六節 作業風險管理 17 第七節 各型戰機簡介 24 第三章 研究分析 30 第一節 各項研究標的統計分析 30 第二節 長期趨勢分析 60 第四章 結論與建議 63 第一節 結論 63 第二節 建議 64 參考文獻 66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飛機失事原因分析研究—以戰機為例 | zh_TW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93-1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柯承恩,陳錦烽 | |
dc.subject.keyword | 飛安管理,飛機失事,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Mishap,Flight Safety Management, | en |
dc.relation.page | 67 | |
dc.rights.note | 未授權 | |
dc.date.accepted | 2005-02-02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管理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高階公共管理組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高階公共管理組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4-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1.42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