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工學院
  3.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2317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張聖琳
dc.contributor.authorChin-Fa Leeen
dc.contributor.author李進發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08T04:15:26Z-
dc.date.copyright2010-08-16
dc.date.issued2010
dc.date.submitted2010-08-08
dc.identifier.citationTOP寵物網 http://www.topet.net/
TVBS網路新聞 http://www.tvbs.com.tw/news/news_list.asp?no=arieslu20091215135816
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http://www.lca.org.tw/index.asp
王宗吉(1993),《台灣地區運動參與人口調查》。台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委託。
王乃玉(2003),《國小高年級兒童-寵物互動行為、兒童寵物信念、兒童-寵物親密關係與非學業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王裕順(2003),《台灣地區家犬數目變化趨勢及其原因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鎮宏(2007),《寵物犬在休閒生活之角色:探討飼主飼養之動機、行為與阻礙》。台中: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王應棠(2009),《棲居與空間 海德洛空間思維的轉折》。台北:地理學報 第五十五期:25-42。
台中市政府網站http://www.tccg.gov.tw/
台北縣永和市公所http://www.yungho.tpc.gov.tw/
台北縣永和市戶政事務所http://www.yonghe.ris.tpc.gov.tw/
台北縣中和市公所http://www.junghe.tpc.gov.tw/cht/index.php
台北縣中和市戶政事務所http://www.jhonghe.ris.tpc.gov.tw/
台北市公園路燈管理處網站 http://pwb.taipei.gov.tw/
台北市公園管理辦法 http://www.daan.gov.tw/service1/secon/secon7-1.html
行政院內政部戶政司(2010),民國98年人口重要指標調查。台北:行政院內政部戶政司。
行政院農委會(2010),98年度全國家犬數目調查。台北:行政院農委會。
行政院農委會網站http://www.coa.gov.tw/show_index.php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http://www.epa.gov.tw/
李明宗(1989),《觀光遊憩對實質環境的影響》。台北:治園,9:37-40。
何翠莉(2000),《台北市都市公園空間形式變遷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道珍、蘇雅論、王雪蓮編(2005),《「伴我情深」-動物輔助療法介紹〉,《南區老人諮詢服務中心雙月刊》,23: 2-5。
周傑(1986),《都市公園遊憩效益之研究-以植物園為例》。台中: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寶秀(2001),《都市公園分佈型態與居民遊憩品質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珮儀(2001),《應用寵物治療於護理之家之經驗分享》。台北:長期照護雜誌,8(2),118-132。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侯錦雄(1985),《遊憩區遊憩動機與遊憩認知間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夏鑄九(1994),《(重)構公共空間—理論的反省》。《台灣社會研究》第十六期:21-54。
莊慧秋(1985),《寵物之愛》。台北:張老師月刊,96(16),82-87。
黃昱慈(1998),《犬隻問題行為影響因子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至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詹勝利(1995),《台灣地區家戶寵物飼養之初步調查》。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姮陵、黃慧璧、梁碩麟、陳光陽、賴秀穗(1995),《台北地區畜主與獸醫師及寵物間關係之研究:以國立台灣大學農學院附設家畜醫院為例》。台北:中華民國獸醫學會雜誌,316-325。
楊家民(2003),《台北市家犬家貓及流浪犬族群數目調查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清華(2001),《社區老人擁有寵物對其健康狀況及生活品質影響之相關性探討》,台北: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河信(2003),《遊客對都市公園休憩設施使用滿意度研究》。台中:逢甲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所碩士論文。
鄭和萍(2000),《健康狀態相關之生活品質與養有寵物間的關聯性》。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政策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珮芸(2005),《都市公園之寵物犬活動區設置研究-以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使用者為調查對象》。台北:銘傳大學媒體空間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聯合新聞網http://www.udn.com/2009/9/9/NEWS/DOMESTIC/DOM2/5124915.shtml
戴更基(2000),《別只給我一根骨頭》,台北:水晶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戴更基(2004),《狗狗的異想世界》,台北:富寶。
歐慧如(2006),《動物保護之法制與實踐-以寵物與流浪動物之保護為主》。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妤儒(2001),《寵物商品化與價值變遷:分析1950年代後犬市場的形成與變遷》。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淑芬、孔秀美、曾美蓮、林淑娟、張秀香(2003),《寵物治療在護理專業領域之臨床應用》。台北:護理雜誌,93-97。
蘇美玲(1998),《都市公園使用者休閒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大安公園為例》。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耀期(2003),《台灣地區動物保護法實施後家犬與流浪犬數目變化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學研究所碩博士論文。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頁195-221,收錄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力》。台北:巨流。
龔玉玲(2007),《狂犬、名犬、流浪犬-臺灣現代社會如何面對狗的生物性》。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Alicia Lacombe
http://www.linternaute.com/restaurant/avis_depose_par/8020833/lacombe-alicia.html
Bruce Fogle(1994),《了解你的狗》,台北:牛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nerton(2000),《社會如何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Crumley, Carole L. (2002), “Exploring Venues of Social Memory.” Social Memory and History :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Jacob J. Climo and Maria G..Cattell.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Press,39-52.
Crabtree, B. F. & Miller, W. L. (1992),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
East Village Parks-Tompkins Square Park http://www.evpcnyc.org/tompkins/April.html
Kowazama Dog Run http://pws.prserv.net/papiken/
Lisa Wood, Billie Giles-Corti (2005), The pet connection: pets as a conduit for social capital? Max Bulsara School of Population Health,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Published in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V 61 (2005) 1159–1173.
Michael Quinn Patton著、吳芝儀等合譯 (2002),《質的評鑑與研究》(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臺北:桂冠。
NYCD dog http://www.nycdog.org/park.html
Peet, Richard (2005),《現代地理思想》(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王志弘、張華蓀、宋郁玲、陳毅峰譯。台北:群學出版社。
Robins, D. M., Sanders, C. R., & Cahill, S. E. (1991),Dogs and their people : Pet-facilitated interaction in a public setting.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20(1), 3-25.
Sauer, C. (1962), Land and Life: A Selection from the Writings of Carl Sauer,e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erpell, James(1986), In the Compony of Animals. New York: Basil Blackwell.
Stefanovic, I. L. (2000), Rootednessin place and being-at-home:Environmental and Architectural Phenomenology Newsletter, 11 (3): 9-13.
Tuan, Y.-F. (1984) . Dominance & affection : the making of pet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Wolch, J.(1998). Zoopolis. In J. Wolch& J.Emel(Eds.), Animal geographies: Place,politices, and identity in the nature-culture borderlands (pp. 199-139). London: Verso.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22317-
dc.description.abstract曾幾何時,遛狗活動在台灣已經蔚為一股風潮。隨著近年來社會型態和價值的轉變,民眾養狗的目的轉變至現今,已是將狗視為伴侶,以獲得心靈寄託。因此,遛狗活動已經成為飼主和寵物之間最重要的互動和休閒活動方式。隨著國人養狗風氣日盛,部分縣市政府也開始著手修改公園管理自治條例,開放飼主可以在幫狗繫繩的狀態下,將其帶入公園活動,城市中一種嶄新的狗地景型態於是出現。
合法化家狗可以進入公園後,開始有一些狗咬傷民眾,或是寵物糞便使公園環境髒亂的新聞出現。縣市政府於是啟用一些河濱公園綠地規劃成「狗公園」供民眾使用,但這類公園位置,往往離民眾住家距離太遠。研究中指出,民眾在選擇休閒運動場所時,最常前往免費、並能在徒步十分鐘內可到達的場所進行,因此讓都市公園規劃設置遛狗專區的議題更為明顯。在人口高密度且缺乏綠地空間的台北縣雙和地區,中和四號公園是提供社區民眾休閒與運動的主要場域,也是寵物飼主從事遛狗活動的最佳選擇。位於其中的遛狗專區,是全國第一個設置專為了滿足狗類活動需求所規劃的空間,讓其在無需牽繩束縛的狀態下自由活動。有鑒於國內狗與地景相關的研究十分缺乏,加以研究對象具有其特殊代表性質,故選定此為研究主題。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方式,結合文獻回顧、參與式觀察、訪談法與問卷調查進行交叉研究,呈現出客觀的看法與建議。針對遛狗專區的硬體、管理制度探討,輔以相關訪談與問卷調查,深入探討遛狗專區的變遷過程與民眾認同,並期許相關研究成果能供給國內政府單位未來制定公共空間開放政策與規劃都市公園設置遛狗專區建議參考。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Since whenever, walking dogs has become a trend in Taiwan. With the transition of society and values, people raise dogs as a function for watching house before has changed to spiritual needs as a couple or an emotional commitment. Therefore, walking dogs obviously becomes the important interaction between owner and his pet. With more and more people raising dogs,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proceeded to amend management rules of park such as allowing owners to let their pet dogs into park go around with leash. As a result, the new landscape in cities for dogs’ amusement area had been formed.
After Legalizing dogs to enter park, News such as dogs bite people or doggy poo makes the environment dirty and mass are reported. The local government started to plan some riverside park as dogs’ park for people to use. However, this kind of park is far away form residential district. As research shows that when people choose place for their leisure activities, they are tend to go the place that is free and can be arrived within 10 minutes on foot. Therefore, it follows the issue that to scheme out dog walking section in city park. Shuanghe district in Taipei County is in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and lacks of green land; the Jhonghe City NO. 4 Park is the best choice for dog owners to walk their dogs. The Dog Run in it is the first planed space that is designed especially to provide a comfortable space for dogs to act freely without any leash.

This research adopts “case study”; combing methods such as records reference, observation by participating,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proceed and present objective opinion and advice. It makes exploration aiming at the hardware and management system in Dog Runs; assisting with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investigate deeply the change process of this section and people’s approval for this section. With this research result,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provide it as a reference or suggestion for the government to make policy about opening up public area and to plan Dog Runs in Urban Park Area in the future.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8T04:15:26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9-R95544024-1.pdf: 7098683 bytes, checksum: ff525fd20cf3444a1fafa46063c11b88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0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發問 ……………………………… 4
第三節 名詞定義與研究對象 ………………………… 6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 8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 ………………………………… 13
第一節 建構於文化地景下的狗地景 ………………… 14
第二節 狗的生物脈絡 ………………………………… 17
第三節 遛狗專區在國外 ……………………………… 23
第四節 小結 …………………………………………… 29

第三章 台灣城市中的狗地景 ………………………… 31
第一節 狗與城市的關係 ……………………………… 33
第二節 城市中的狗地景變遷 ………………………… 36
第三節 國內狗類相關活動場所的規劃 ……………… 41
第四節 國內狗類相關政策與法令 …………………… 46
第五節 小結 …………………………………………… 49

第四章 中和四號公園的狗地景形塑…………………… 51
第一節 歷史中的四號公園 …………………………… 53
第二節 雙和地區家狗相關數據調查與探討 ………… 58
第三節 遛狗專區發展沿革與參與式規劃 …………… 61
第四節 小結 …………………………………………… 74

第五章 狗地景也是生活地景-遛狗專區的形式與認同 78
第一節 訪談分析-對於遛狗專區的看法 …………… 79
第二節 問卷調查分析 ……………………………… 93
第三節 形式與認同:社會關係探討 ………………… 109

第六章 城市生活下的狗地景與社會發展 …………… 115
第一節 我的公園、牠的遊樂場 …………………… 117
第二節 結論 ………………………………………… 120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我的公園•牠的遊樂場」城市中狗地景的變遷-中和四號公園遛狗專區zh_TW
dc.title'My park; His playground'The changes of landscape in cities for dogs' amusement area: The Dog Run in Jhonghe City NO.4 park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98-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喻肇青,劉可強
dc.subject.keyword狗地景,遛狗專區,個案研究,zh_TW
dc.subject.keywordDog Run,case study,en
dc.relation.page148
dc.rights.note未授權
dc.date.accepted2010-08-08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工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建築與城鄉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9-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6.93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