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社會科學院
  3. 政治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8787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王宏文(Hong-Wung Wang)
dc.contributor.authorYi-Hua Weien
dc.contributor.author魏依樺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08T01:26:02Z-
dc.date.copyright2020-08-21
dc.date.issued2020
dc.date.submitted2020-08-12
dc.identifier.citation壹、中文部分
于宗先、王金利,2009,《台灣人口變動與經濟發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內政部、教育部,2003,《幼托整合政策規劃結論報告》,臺北:內政部、教育部幼托政策整合推動委員會,2003/03/03。
內政部,2018,〈107年第20週內政統計通報〉,2018/05/19。
內政部,2019,〈內政統計查詢網出生人數〉,內政部網頁,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
王正、徐偉初,1995,《財政學》第四版,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王順民、陳麗芬,2011,關於「社區保母系統」的策略性規劃,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s://www.npf.org.tw/3/9556。
王宏文,2014,〈如何衡量臺灣之財稅努力:一個不必先估算財稅能力的嘗試〉,《主計月刊》,697:47-53。
王建雄,2017,〈合作經濟下的幼托福利想像:台中市經驗的初探〉,《庶民文化研究》,15:1-40。
王舒芸,2012,〈臺灣托育公共化之研究〉,《邁向社會投資型國家--就業與社會安全重大議題研究論文集》,財團法人臺灣智庫,63-107。
王舒芸、鄭清霞,2014,《我國托育服務供給模式與收費機制之研究》,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委託研究報告。
王舒芸、王兆慶,2016,《105年度建構托育管理制度實施計畫之成效評估方案成果報告》,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委託研究報告。
王兆慶,2017,〈托育公共化的最後一塊拼圖:0-2 歲托育政策〉,《社區發展季刊》,159:126-137。
王如玄,2018,〈給錢的托育政策像放煙火〉,中時電子報網頁,https://opinion.chinatimes.com/20180731003924-262105,2018/07/31。
王敏旭,2020,〈優等公共托育中心竟對幼童施暴 新北社會局重罰24萬元〉,聯合新聞網網頁,https://udn.com/news/story/7320/4610471?from=udn-referralnews_ ch2artbottom,2020/06/03。
立法院,2019,〈立法院第9屆第7會期第15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2019/05/22/印發。
主播媽咪,2019,〈公幼、私幼、非營利?公幼槓龜,私幼貴鬆鬆,到底幼兒園怎麼挑?〉,寶貝幫網頁,https://www.bobocan.com/blogs/%E5%81%A5%E5%BA%B7%E5%B9%AB%E8%AC%9B%E5%A0%82/26110,2019/02/21。
江明修,1996,〈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人事管理》,33(10):4-13。
江綺雯、林雅鋒、陳小紅、王幼玲,2019,〈政府各相關部會對各類育兒相關津貼補助及以實物給付為主的育兒措施、非營利幼兒園及托育公共化等措施,是否符合現今民眾需求仍有檢討之必要案〉調查報告,監察院,2019/06/06。
行政院,2015,《建構托育管理制度實施計畫(104年-107年)》,2015/05/07。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譯自W. Lawrence Neuman.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0.
李力昌,2009,〈質化資料分析的過程〉,李力昌的教學部落格,https://blog.xuite.net/lichanglee/kuastm/27603935-質化資料分析的過程,2009/10/09。
李威撰,2014,〈公托好看吃不到做秀成分高〉,婦團公益網網頁,http://www.natwa.org.tw/newslistdetail.php?page_act=A id=2660,2014/03/28。
李允傑,2019,〈臺中市政府0-2歲托育補助政策專案報告〉,臺中市政府社會局,2019/04。
李美華、孔祥明、林嘉娟、王婷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時英出版社。譯自Earl R. Babbie.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NY: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8.
李宜秦,2018,〈準公托亂象叢生 明日上路保母串聯抵制〉,中時電子報網頁,https://reurl.cc/aVejQ,2018/07/31。
李宜秦,2018,〈私幼狀告準公托聯合壟斷〉,中國時報網頁,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830000589-260114,2018/08/30。
李淑麗,2016,《非營利幼兒園公私協力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梅金,2019,〈準公共托育問題叢生 議員批業者違規卻懲罰家長〉,台灣好新聞網頁,https://n.yam.com/Article/20191104408915,2019/11/04。
呂苡榕,2018,〈撒錢補助托育 真能解決少子化痛點?〉,《今周刊》1126:44-48。
呂偉豪,2018,《幼兒教育與照顧之公私協力研究:以非營利幼兒園為中心》,高雄: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佳懃,2018,〈以 9W 多元思維模式建構居家托育服務中心社會資源網絡整合之道〉,《家庭教育雙月刊》74:31-46。
吳定,2005,《公共政策辭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惠林、林桓億、郭祐誠,2012,《我國離婚率發展之趨勢、影響及因應作法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報告。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譯自M.Q.Patton.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Beverly Hills, CA: Sage.1990.沈東玫,2012,〈研究設計〉,《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國家教育研究院網頁,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719/,2012/10。
汪耀文,2017,〈我國基層校園關於「兒童最佳利益」特定事件實務運作疑義之初探-以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三條為中心〉,《社區發展季刊》157:141-150。
兒童福利聯盟,2017,〈托育“貴蔘蔘”,前瞻不給力!〉,兒童福利聯盟網頁,https://www.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1798,2017/08/18。
林伶玉,2015,《桃園市私立幼兒園園長對幼托整合政策認知度與認同程度之研究》,臺北: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林良齊,2018,〈家長挑幼兒園 收費其次更在乎品質〉,聯合報網頁,https://udn.com/news/story/11319/3338249,2018/08/30。
林良齊、葉卉軒,2018,〈私幼拒準公共化 檢舉聯合壟斷〉,聯合報網頁,https://udn.com/news/story/11319/3338246,2018/08/30。
林良齊,2019,〈祭落日條款/托育育兒津貼地方不同調 教部將扣補助款〉,聯合報網頁,https://udn.com/news/story/6885/3568363,2019/01/01。
林美筑,2012,《教育部「友善教保服務計畫非營利幼兒園」之成效評估》,新竹: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曉雲,2018,〈家長團體肯定減輕負擔美意 廣設公幼才是解決之道〉,自由時報網頁,https://reurl.cc/ZW45Q,2018/07/27。
林惠琴,2018,〈托育準公共化遭批一片亂象 民團:低薪無解、收費不減〉,自由時報網頁,https://reurl.cc/8jDRR,2018/9/4。
林惠琴、林曉雲,2018,〈準公托上路1個月4成私托簽約/私幼準公共化申請家數教育部15日公布〉,自由時報網頁,https://reurl.cc/eDkX7,2018/09/05。
林瑞榮、劉健慧、楊智穎,2011,〈公私協力模式推動課後補救教學之探究-以播撒希望種子課輔計畫為例〉,《教育研究學報》,45(1):26-27。
易禹昕,2018,〈普及公共托育 女性重返職場兼顧就業與育兒〉,健康傳媒網頁,https://reurl.cc/lDzAY,2018/11/13。
邱貴玲,2003,〈托育服務的國際觀:從丹麥經驗談起〉,《社區發展季刊》:101(23),266-275。
邱昌泰,2010,《公共政策-基礎篇》第四版,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邱志鵬、劉兆隆,2012,《我國幼兒托育制度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周梅雀、蔡曉玲、王淑英、簡瑞連、楊秀彥,2007,〈為催生更好的法的行動-「學前教育及保育服務法草案」行動歷程分享〉,《「全球幼教發展趨勢暨臺灣幼教教學實務」論文集》,2007/11。
周育如,2015,《聽寶寶說話:幫助0~6歲幼兒建構一顆好用的腦袋!》,臺北:親子天下出版社。
柯華威,2000,〈我們需要做嬰兒研究〉,《0~3嬰幼兒發展研究》彙編,臺北:信誼基金會。
洪翠枝,2014,《新北市公共托育中心推動與運作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洪惠芬,2018,〈私幼公共化年花300億?假改革、真圖利!應優先廣設0-2歲公共托育家園、2-6歲公幼及非營利幼兒園〉,《婦女新知》網站,https://www.awakening.org.tw/news/5021,2018/05/15。
洪福財,2012,《「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效益評估》,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
胡幼慧、姚美華,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收錄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姜欣怡,2014,《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法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涂妙如,2003,〈影響家庭嬰幼兒照顧方式決策之相關因素研究〉,《家政教育學報》, 5:95-120。
徐宗國譯,1998,《質性研究概論》,新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譯自Anselm Strauss Juliet Corbin.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USA. 1998.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心理出版社。譯自Joseph Alex Maxwell.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1996.
常欣怡,2003,〈瑞典兒童照顧制度對臺灣相關政策之啟示〉,《社區發展季刊》,101:463-474。
教育部,2011,〈「幼托整合—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簡報〉,教育部國教司網頁,www.ccut.edu.tw/adminsection/ecce/downloads/10708.pdf,2011/7/1。
教育部,2012,〈非營利幼兒園實施辦法〉。
教育部,2016,〈積極設立非營利幼兒園,提供家長多元教保服務〉,教育部網頁,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 s=0698416C30635E8B,2016/06/30 。
教育部,2017,〈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計畫(106-109年度)〉。
教育部,2017,〈擴大教保公共化4年規劃各縣(市)增設超過1,000班〉,教育部新聞稿,2017/07/12。
教育部,2019,〈我國少子女化對策計畫(107-111年)(核定本)〉。
教育部,2018,〈有關今周刊報導「撒錢補助托育 真能解決少子化痛點?」澄清說明〉,教育部網頁,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FD56C961F1677400 s=1B3847AB7DC2EF55,2018/07/18。
教育部,2018,〈準公共幼兒園說明〉,教育部網頁,https://www.ece.moe.edu.tw/wp-content/uploads/2018/09/unnamed-file-1.pdf。
教育部,2018,〈教育統計查詢網全國公私立幼兒園統計〉,教育部網頁,https://stats.moe.gov.tw/result.aspx?qno=MQAxAA2。
教育部,2019,〈重大政策發展歷程-學前教育〉,教育部部史網頁,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1,2019/11/19。
教育部,2020,〈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單位預算〉,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網站,https://www.k12ea.gov.tw/Tw/PublickInfo/InfoopenDetail?filter=6587798C-6F9E-4221-B5D2-880F9890F002 id=fe92460b-05b3-4b20-9868-7773deb9f674,2019/08/27。
陳美伶,1991,《國家與家庭分工的兒童照顧政策-臺灣、美國、瑞典的比較研究》,臺北: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昺麟,2001,〈社會科學質化研究之紮根理論實施程序及實例之介紹〉,《勤益學報》, 19:327-342。
陳木金,2003,〈資料分析方法在教育研究的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程中心網頁,http://www3.nccu.edu.tw/~mujinc/teaching/introduction/part2-refer2.pdf,2007/12/21。
陳恆鈞等譯,2004,《最新政策分析:概念與實踐》,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譯自David L. Weimer Aidan R. Vining. Policy Analysis: Concepts and Practice. 3rd ed., 1999.
陳彩稚,2008,〈資訊不對稱對產險業經營健康保險之負面效應及其預防〉,《風險與保險》,17:32-37。
陳雅如,2009,〈瑞典因應少子化兒童照顧法案政策分析〉,《網路社會學訊》,79:165-178。
陳月娥,2020,《109年人口政策與人口統計》,臺北:千華數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陳志泓,2013,《雲嘉地區幼兒園服務品質、知覺價值、滿意度及家長忠誠度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佩吟,2015,《公、私部門如何協力:新北市公共托育中心制度的推動與協力治理》,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姵雯,2015,〈幼托新選擇:認識非營利幼兒園系列報導之一〉,親子天下網頁,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66690-幼托新選擇:認識非營利幼兒園系列報導之一,2019/05/21更新。
陳若琳、涂妙如,2012,《新北市家長對保母及其托育服務使用現況與需求調查》,新北市政府委託研究報告。
陳若琳、涂妙如、李麗圳,2014,〈新北市家長對嬰幼兒托育照顧的滿意度研究〉,《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報》,16:79-102。
陳若琳、薛承泰,2019,《新北市公共托育現況與需求調查》,新北市政府委託研究報告。
陳盈宏,2017,〈國小課後照顧班公私協力議題之探討〉,《教育行政論壇》, 9(1):96-115。
陳雄文,2018,〈托育準公共化的騙局〉,國政評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頁,https://www.npf.org.tw/1/18966,2018/07/04。
陳國維,2018,〈政院推準公共化托育 民團憂政策失準〉,中央廣播電台新聞網網頁,https://reurl.cc/K09bg,2018/09/04。
陳燕珩、吳堂靖,2018,〈北市托育補助金 柯允不縮水〉,中國時報網頁,https://reurl.cc/ZWNWQ,2018/09/04。
陳敦源、劉宜君、蕭乃沂、林昭吟,2011,〈政策利害關係人指認的理論與實務:以全民健保改革為例〉,《國家與社會》,10:1-29。
郭曉雲,2008,〈瑞典親職假對我國相關政策之啟示〉,《幼兒教育》,291:55-68。
郭美瑜、蔡永彬、洪敏隆,2019,〈優質在哪?6成私幼乙級 不信「好又便宜」〉,蘋果即時新聞網網頁,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ife/20190828/DTFVQQD MQI6VN4QA6PM4P2P37U/,2019/08/28。
郭靜晃,2004,《兒童少年福利服務》,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郭靜晃,2009,〈瑞典與日本因應少子女化之社會對策對台灣之啟示〉,《社區發展季刊》,125:224-239。
黃天如,2018,〈少子化風暴!臺灣生育率全球第3低逾半家庭僅有獨生子女〉,《商業周刊》網頁,https://reurl.cc/ZWNQa,2018/04/13。
黃天如,2018,〈私幼簽約比率低,準公托看得到吃不到,家長痛罵「根本在騙選票!〉,《商業周刊》網頁,https://www.storm.mg/article/484752,2018/09/03。
黃光玉、劉念夏、陳清文譯,2004,《媒介與傳播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途徑》,臺北:風雲論壇。譯自Arthur Asa Berger.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Thousand Oaks,Calif:Sage Publications. 2000.
黃寶園,2006,〈心理教育與研究法〉,臺北:華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黃東益,2007,〈審議過後—從行政部門觀點探討公民會議的政策連結〉,《第一屆法律與政府學術研討會:公法與公共政策的整合》,臺北:政治大學公企中心。
黃秀琴,2014,《非營利幼兒園公私協力關係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黃雪曄,2014,《地方政府的政策學習-新北市公共托育中心個案政策研究》,政治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黃鐘山,2018,〈中央準公共化托育補助標準不一林佳龍:懲罰模範生〉,自由時報網頁,https://reurl.cc/mDxKG,2018 /06/28。
黃政傑,2018,〈幼教公共化〉,《臺灣教育》,714:1-19。
黃鼎馨,2019,〈新北市政府社會局契約委外的經驗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66:17-27。
國立民,2018,《經濟學I》,臺中:信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4,〈中華民國人口政策綱領〉,2014/12/27修正。
單厚之、管婺媛,2011,〈催生無效 笨蛋! 問題在社經〉,中國時報網頁,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10815000276-260102?chdtv,2011/08/15 。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2010,《經濟學》第六版,臺北,雙葉書廊。
曾佳俊,2018,〈新北蓋公托速度不變 保母、私托補助增至9,000元〉,蘋果日報網頁,https://tw.news.appledaily.com/politics/realtime/20180731/1402085,2018/07/31。
馮燕、楊金寶、鄧蔭萍、杜慈容,2017,《托育服務》,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彭錦鵬、王麗容、劉坤億,2013,《晚婚、不婚現象因應對策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彭錦鵬、陳玉華、劉坤億,2014,《青年婚育態度與未來政策規劃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彭婉如文教基金會,2020,〈關於非營利幼兒園〉,彭婉如文教基金會網站,https://www.pwr.org.tw/page/10,2020/ 01/15。
彭琬馨,2018,〈托育新制地方政府一問三不知 時力砲轟:倉促上路〉,自由時報網頁,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507107,2018/08/02。
新北市政府,2011,《新北市政府公報》,冬字第3期,2011/10/12。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2011,〈新北市政府社會局主管100年度單位預算〉,新北市政府編印,2011/02/23。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2012,〈新北市政府社會局主管101年度單位預算〉,新北市政府編印,2012/02/22。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2013,〈新北市政府社會局主管102年度單位預算〉,新北市政府編印,2013/02/27。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2014,〈新北市政府社會局主管103年度單位預算〉,新北市政府編印,2014/02/18。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2015,〈新北市政府社會局主管104年度單位預算〉,新北市政府編印,2015/02/26。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2016,〈新北市政府社會局主管105年度單位預算〉,新北市政府編印,2016/03/23。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2017,〈新北市政府社會局主管106年度單位預算〉,新北市政府編印,2017/02/23。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2018,〈新北市政府社會局主管107年度單位預算〉,新北市政府編印,2018/03/01。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2019,〈新北市政府社會局主管108年度單位預算〉,新北市政府編印,2019/04/10。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2020,〈新北市政府社會局主管109年度單位預算〉,新北市政府編印,2020/01/21。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2018,〈準公共化托育服務及擴大育兒津貼相關事宜說明〉,新北市政府社會局,2018/08/04。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2018,〈針對中央準公共化托育政策 新北市持續推動公托及合作聯盟補助 朱立倫:我們的決心與速度不會改變〉,新北市政新聞稿,2018/07/31。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2019,〈新北市公共托育合作聯盟暨準公共化實施計畫〉,新北市政府2019/03/25修正公告。
歐姿秀、陳淑琦、李淑惠,2013,〈非營利幼兒園應有之核心價值〉,《國教新知》,60(4):49-58。
董雨昇,2012,《家長對「扶幼計畫」意見之調查研究-以花蓮縣為例》,花蓮: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楊宛育,2017,《地方型公私協力模式之探討-以非營利幼兒園為例》,新北: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
楊曉苓、段慧瑩,2007,《0-2歲嬰幼兒適性發展學習活動綱要之研究》,內政部兒童局委託研究報告。
楊小萱、王美珠、白淳瑜,2012,〈托育公共化與策略目標-臺南市0-2歲幼兒托育公共化可行性策略之探討〉。《臺南市政府社會局2周年刊》,74-81。
張奕華、劉文章,2012,〈教育正義的實踐觀點與個案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106:1-22。
張長江,2012,《托嬰中心嬰幼兒社會行為之個案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傅立葉、王兆慶,2011,〈照顧公共化的改革與挑戰:以保母托育體系的改革為例〉。 《女學學誌》,29:79-120。
詹志禹、吳璧純,2015,〈偏鄉教育創新發展〉,《教育研究月刊》,258:28- 41。
詹宛豫、涂妙如,2020,〈嬰幼兒身體動作與生活自理能力學習現況之初探-以新北市公共托育中心為例〉,《長庚科技學刊》,32:35- 48。
番紅花,2010,《看得遠的,就是好母親:建立你自己的教養格調》,臺北: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劉玉秋,2019,〈育兒政策別撒錢了事 民團籲總統候選人端出「牛肉」〉,中央廣播電臺網頁,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44371,2019/12/10。
劉芸英,2016,《非營利幼兒園政策執行之評估-以台北市、新北市為例》,臺北: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劉淑娟,2017,《非營利幼兒園創新經營策略之研究-以桃園市某非營利幼兒園為例》,桃園: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碩士論文。
劉毓秀,2002,〈北歐國家之幼托整合經驗與探討〉。載於邱志鵬,2002,《 台灣地區幼稚園與托兒所整合模型之分析與評估研究》,臺北:內政部兒童局委託研究,53-67。
劉毓秀,2010,〈托育公共化:幸福生活基石〉,《臺灣思想坦克雙月刊》,9:10-13。
劉毓秀,2011,〈北歐普及照顧與充分就業政策及其決策機制的臺灣轉化〉,《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9:1-77。
劉毓秀、王兆慶,2010,〈如何兼顧工作與育兒?托育政策向前走!〉,《臺灣勞工季刊》,23:65-70。
鄭清霞,2006,〈台灣經濟家戶組成與特性的變遷-1976年至2004年〉,《臺灣社會福利學刊》,7(2):47-100。
鄭清霞,2009,〈第三章:社會福利財政〉,張世雄,《社會福利概論》第一版,臺北:國立空中大學,51-74。
鄭岱倫,2019,〈一位家長的心聲:居家托育服務中心的黑洞〉,蘋果日報即時網頁,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190812/2YIKGX7ZA4Y4J7UTVK2HPIOJ6I/, 2019/08/12。
衛生福利部,2018,〈「準公共化托育白忙?實收托數不到可收托數二分之一」報導:育兒新制穩健推動,衛福部澄清對準公共托育政策的誤解〉,衛生福利部社會家庭署網頁,https://www.sfaa.gov.tw/SFAA/OpenData/Detail.aspx?nodeid=882 did=5,2019/02/11。
賴閔莉,2015,〈觀點投書:為何幼教需要公共化?〉,風傳媒網頁,https://www.storm.mg/article/46378,2015/04/20。
賴筱桐,2018,〈私幼公共化 朱立倫:不一定符合家長需求〉,自由時報網頁,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333875,2018/02/06。
薛承泰,2019,〈18萬嬰兒的危機〉,國政評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頁,https://npf.org.tw/1/20150,2019/01/25。
薛承泰,2019,〈國家「一起養」還是「幫忙養」?〉,國政評論: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頁,https://www.npf.org.tw/1/22029,2019/12/20。
謝富米,2018,《臺灣托育公共化的政策敘事分析-以高雄市五甲社區自治非營利幼兒園為例》,臺北: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顏淑韻,2005,《長期照護機構品質之不完全契約模型分析》,臺中,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長期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慶祥,2017,〈私幼公共化 學者:可為「義務教育向下延伸」暖身〉,自由時報網頁,https://reurl.cc/N0xRp,2017/12/31。
簡麗卿,200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實施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臺中: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宏江,2011,〈幼托整合政策衝突之研究〉,《育達科大學報》,26:127-154。
簡立欣, 2018,〈全台4282私幼串聯抵制準公托瀕臨潰敗〉,中國時報網頁,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830000582-260114?chdtv,2018/8/30。
臺北市政府編印,2017,《市政統計週報第(940號)》,臺北:臺北市政府。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2018,〈衛福部社家署邀各地方政府參訪臺北市新興托育模式〉,臺北市政府網頁,https://dosw.gov.taipei/News_Content.aspx?n=B6EBA F8221E26F34 s=D1E70DCA91352933,2018/06/29。
蘇彩足、劉志宏、郭乃菱,2013,《財政透明與公共課責之研究》,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
Brand Studio團隊,2018,〈不敢生因為養不起?新北市多元托育方案,解決年輕夫妻不敢生養的恐懼〉,關鍵評論網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6910,2018/10/29。 
貳、外文部份
Agranoff, R. 2006. “Inside collaborative networks: Ten lessons for public manager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 66(1), 56-65.
Ansell, C. Gash, A. 2007.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Journal of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18(4), 543-571.
Bowen, Glenn. 2009. “Document Analysis a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Qualitative Research Journal. 9. 27-40.
Brennan, D, Cass, B, Himmelweit, S Szebehely, M. 2012. “The Marketisation of care: Rationales and consequences in Nordic and liberal care regimes.” Journal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 22(4): 377-391.
Brennan D Adamson E. 2014. Financing the Future: An equitable and sustainable approach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Social Policy Research Centre Report 01/14. Social Policy Research Centr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Colson Steber. 2017. In-Depth Interviews: Data Collecti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Communications for Research, Inc.
David L. Weimer Aidan R. Vining. 2011. Policy Analysis. 5th ed. Printer Courier Companies.
Dickens S, Wollny I Ireland E. 2012. “Childcare Su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in Disadvantaged Area.” Research Report DFE-RR246, London,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Estévez-Abe M. Kim Y.S., 2014. “Presidents, Prime Ministers and Politics of Care: Why Korea Expanded Childcare Much More than Japan.” Social Policy Administration, 48(6): 666-685.
Ellen Galinsky. 2010. Mind in the Making: The Seven Essential Life Skills Every Child Needs. Avon A (US).
Esping-Andersen G. 1999. Social foundations of postindustrial econom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loyd, M. L., Phillips, D. A. 2013. “Child care and other support programs.” The Future of Children, 23(2), 79-97.
Glennerster H. 2009. Understanding the finance of welfare: what welfare costs and how to pay for it. Understanding welfare: social issues, policy and practice series .Polic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Social Policy Association, Bristol, UK.
Halle, T., Whittaker, J. V., Anderson, R. 2010.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 settings: A compendium of measures.” (2nd ed.).
Hatcher, R. 2014. “Local authorities and the school system: The new authority–wide Partnership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Leadership, 42(3), 355-371.
Hart, Paul’t Kleiboer, M. 1995-6. “Policy controversies in the negotiatory state.” Knowledge and Policy, Winter, 8(4):5-25.
Hogan, A. 2016. “NAPLAN and the role of Edu-business: new governance, new privatizations and new partnerships in Australian education policy.” Australian Education Researcher, 43(1), 93-110.
Hotz VJ Kilburn MR. 1994. Regulating child care: The effects of state regulations on child care demand and its cost. Irving B. Harris Graduate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Studi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Katharina Wrohlich. 2011. “Labor supply and child care choices in a rationed child care market.” Discussion Papers of DIW Berlin, No.1169. Germ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
Kirshenblatt-Gimblett, Barbara. 2006. What Is Research Design? New York University. Land H. Himmelweit S. 2010. Who Care : Who Pays. Landon, UNISON.
McWilliams, A., Siegel, D. S., Wright, P. M. 2006.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rategic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43(1), 1-18.
NAEYC 2005. “Early childhood program standards and accreditation criteria.”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NICHD. 1997. Mother-child Interaction and Cognitive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Early Child Care: Result of the NICHD Study. NICHD Early Child Care Research Network.
Norman K. Denzin. 2001. 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 2nd ed. Sage Publications Ltd. London, United Kingdom.
ODI. 2009. “Research tools: focus group discussion.” 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 in https://www.odi.org/publications/5695-research-tools-focus-group-discussion.
Paull G. 2012. “Childcare Markets: Can They Deliver an Equitable Service?” In E. Lloyd, H. Penn (eds.), Ch.13, Childcare markets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Bristol, The Policy Press,:227-246.
Paull G. 2014. “Can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childcare be justified?” Economic affairs, 34(1);14-34.
Robert P . Hagemann Giuseppe Nicoletti. 2014. Population Ageing : Economic Effects And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Financing Public Pensions. OECD Economic Studies, 51-96.
Robert Bogdan Sari Knopp Biklen. 2007.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and Methods. Pearson A B.
Robert P. Hagemanni Giuseppe Nicoletti. 1989. Population Ageing: Economic Effects and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Financing Public Pensions. OECD Economic Studies.
Rupp, D. E., Ganapathi, J., Aguilera, R. V., Williams, C. A. 2006. “Employee reactions to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 organizational justice framework.”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7(4), 537-543.
Scott T.A. Thomas, C.W. 2017. “Unpacking the collaborative toolbox: Why and when do public managers choose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strategies?” Police Studies Journal, 45(1), 191-214.
Washington, DC. Administration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Williams F. 2003. “Rethinking Care in Social Polic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Finnish Social Policy Association.
White LA Friendly M. 2012. “Public Funding, Private Delivery: States, Markets, and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in Liberal Welfare States – A Comparison of Australia, the UK, Quebec,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Research and Practice, 14(4):292-310.
World Population Review. 2020. Total Fertility Rate 2020. in https://worldpopulationreview.com/countries/total-fertility-rate/. Latest update 9 April 2020.
Zaslow, M., Martinez-Beck, I., Tout, K., Halle, T. (Ed.) 2011. “Qualit measurement in early childhood settings.” Baltimore, MA: Brookes.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8787-
dc.description.abstract為因應少子女化,行政院於2018年核定我國少子女對策計畫,以持續加速教保公共化、減輕家長教保費用負擔、改善教保服務人員薪資、穩定教保服務品質、提升2至5歲幼兒入園率,其中「0至5歲全面照顧」是秉持尊重家長選擇權、保障每個孩子都獲得尊重與照顧及無縫銜接等原則,以「擴展平價教保服務」及「減輕家長負擔」為政策重點,並研定「加速擴大公共化教保服務量」、「以準公共機制補充平價教保服務」及「輔以育兒津貼達到全面照顧」等三大策略。
本研究以家長觀點檢視我國0至2歲托育準公共化政策之良莠及滿意度進行探討研究。並採用文獻分析法及深度訪談法,研究對象為設籍於新北市轄內,且育有2歲以下嬰幼兒,並符合準公化政策申請資格之家長,期可透過家長的角度檢視現行政府推動之準公共化政策之政策目標是否達成、托育費用之補助是否確有減輕家庭育兒負擔、與政府簽訂合作契約的托嬰機構或保母是否確可提供具一定品質之服務等,進而提出相關可行建議,以作為政策修訂與未來研究的參考。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To tackle the issue of declining birthrate, the Executive Yuan approved a plan in 2018 to accelerate infant care publicization. The policy was aimed at lessening financial burdens of parents and increasing welfare for childcare industries, with the intended effects of improved care service quality and infant care registration rates (for 2-5 year-olds). The policy allows parents to select service providers and ensures comprehensive care for infants between 0 to 5 years old. It has adopted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expand publicized care service ecosystems, apply quasi-public mechanisms to improve affordability of care services, and provide subsidies to young parent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satisfaction level of Taiwanese parents against Taiwan’s current quasi-public infant care policy for infants between 0 and 2 years old through content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 main subjects of this research are parents residing in New Taipei City who qualify for quasi-public infant care. The author of this work hopes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policy has achieved its intended goal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arents, the policy's key stakeholders. The effect of infant care subsidies on lessening parental burdens and service quality of contracted babysitting institutions/individuals under the policy are examined, followed by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visions and academic researches.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8T01:26:02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U0001-1008202023300400.pdf: 9609068 bytes, checksum: a53cba707e404888fb21674b6b62816c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20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謝辭 i
國立臺灣大學108學年度第2學期學位論文提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範圍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4
第一節 托育準公共化政策推動起源 14
第二節 托育準公共化之意涵 27
第三節 政府托育準公共化政策 30
第四節 托育準公共化政策之爭議研究 34
第五節 小結 43
第三章 新北市托育政策之推動情形 45
第一節 公共托育中心 45
第二節 公共托育合作聯盟暨準公共化 48
第三節 居家式托育服務中心 55
第四節 小結 59
第四章 研究設計 64
第一節 研究方法 65
第二節 研究實施 70
第五章 研究結果 75
第一節 受訪者基本資料分析 75
第二節 訪談資料分析結果 77
第三節 小結 94
第六章 結論 96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97
第二節 政策建議 101
第三節 後續研究建議 106
參考文獻 107
附錄1:行政管理 127
附錄2:托育活動 131
附錄3:衛生保健 135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新北市準公共化嬰兒托育政策之研究-以家長觀點zh_TW
dc.titleA Study on the Quasi-Public Infant Care Program of the New Taipei City- Parents’ Perspectives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08-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彭錦鵬(Ching-Peng Peng),謝明芳(Ming-Fang Hsieh)
dc.subject.keyword準公共化政策,托育服務,公共托育中心,嬰兒照護,家長觀點,zh_TW
dc.subject.keywordQuasi-Public Policy,Childcare Service,Public Childcare Center,Infant Care,Parents’ Perspectives,en
dc.relation.page138
dc.identifier.doi10.6342/NTU202002881
dc.rights.note未授權
dc.date.accepted2020-08-13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社會科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政治學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政治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U0001-1008202023300400.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9.38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