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7892
Title: | 民主決策與性別過程:以台灣318占領行動中的學生動員為例(2014) Democratic Process and Gender Hierarchy: Student Mobilization During the 'Occupy Taiwan Legislature' in Taiwan (2014) |
Authors: | Yi-An Huang 黃怡安 |
Advisor: | 范雲(Yun Fan) |
Keyword: | 性別過程,民主決策,占領運動,高風險抗爭行動,學生動員, gender process,democraticdecision-making,occupy movement,high-risk collective action,student mobilization, |
Publication Year : | 2015 |
Degree: | 碩士 |
Abstract: | 318占領立法院行動作為二次政黨輪替以來的「中國因素」一系列社會運動中,規模最大、囊括最多社會運動團體與學生組織共同合作,也是三十年來衝突程度最高的抗爭行動。本篇以圈內人(insider)觀點,透過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的資料,以歷史方法還原運動中的學生動員及其內部決策、發展的動態過程,從成功占領立法院、行政院事件、結束占領行動等三個事件做為轉捩點(critical point),開展本文的三個主要論點。
(一)運動內部決策模式的選擇,並非由動員結構或動員方式決定。運動核心及其所屬運動網絡中,對於運動內部民主、決策模式的一套文化想像,才能有效解釋現場決策過程中,運動者為何共同選擇特定決策模式、組織形式及領導型態的關鍵。(二)在混亂且高風險的占領行動現場,在組織形式、決策模式、領導型態的選擇,是環環相扣的,秘密動員的高風險行動,致使運動中領導型態、組織形式的選擇變得有限。(三)保守性別秩序的再製:在抗爭策略的選擇、決策權力與資訊的傳遞上,造成女性弱勢的處境,抗爭的日常生活空間、對女性身體的刻版印象、言談風格的重重限制等,不利於女性於抗爭中的參與。 綜結本文,一個以民主價值為號召的運動,在運動內部民主的實踐若難以對弱勢者有足夠的尊重、包容,雖達成部分運動訴求,對於民主文化深化的影響仍然有限。以上種種關於運動內部民主的討論,同時也是對性別弱勢者處境的關照出發的,因為性別弱勢者所能享有的空間與決策權,便是民主所能保障的空間,就這個意義而言,運動內部民主本身就蘊含著性別平等的關懷。 |
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7892 |
Fulltext Rights: | 未授權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社會學系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
ntu-104-1.pdf Restricted Access | 2.68 MB | Adobe PDF |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