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法律學院
  3. 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6752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黃銘傑(Ming-Jye Huang)
dc.contributor.authorHuei-Huei Leeen
dc.contributor.author李慧慧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07T23:45:08Z-
dc.date.copyright2014-07-09
dc.date.issued2014
dc.date.submitted2014-07-01
dc.identifier.citation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1.王文宇(2003)。《新公司與企業法》。臺北:元照。
2.王文宇(2006)。《公司法論》,三版。臺北:元照。
3.王志誠(2007)。《財富管理法規與職業道德》。臺北:證基會。
4.王志誠(2009)。《信託法》,四版。臺北:五南。
5.方嘉麟(1998)。《信託法之理論與實務》,二版。臺北:月旦。
6.史尚寬(1972)。《信託法論》,臺一版。臺北:商務印書館。
7.貝政新等著(2006)。《基金治理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8.邱聰智(2003)。《新訂民法債編通則(下冊)》,作者自版。
周行一、劉璞合著(2000)。《投資學的世界》。臺北:天下文化。
9.符寶玲(2001)。《退休基金制度與管理》。臺北:華泰。
10.陳春山(1997)。《證券投資信託專論》。臺北:五南。
11.陳春山(2000)。《資產管理:廿一世紀的明星產業》。臺北:台灣金融研訓院。
12.陳春山(2000)。《信託及信託業法專論-理論與實務》,三版。臺北:台灣金融研訓院。
13.郭土木(2006)。《金融管理法規(上)》。臺北:三民。
14.郭土木、覃正祥合著(2004)。《懲與治-美國華爾街共同基金與分析師弊案剖析》。臺北:元照。
15.曾宛如(2008)。《證券交易法原理》,五版。臺北:元照。
16.張國清(2006)。《投資基金治理結構之法律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7.張維迎(2005)。《產權、激勵與公司治理》。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18.楊崇森(2010)。《信託業務與應用》。臺北:三民。
19.廖大穎(2008)。《證券交易法導論》,修訂四版。臺北:三民。
20.謝哲勝(2009)。《信託法》,三版。臺北:元照。
21.謝劍平(2011)。《現代投資學—分析與管理》,五版。臺北:智勝。
22.賴源河、王志誠合著(2003)。《現代信託法論》,三版。臺北:五南。
23.臺灣證券交易所(2013)。《世界主要證券市場相關制度》,臺北:臺灣證券交易所編緝出版。
24.司法院及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合譯(1992)。《美國法律整編—代理法、信託法》,再版。臺北:司法週刊雜誌社。
25.David J. Hayton 著,周翼、王昊(譯)(2004)。《信託法》,四版。北京:法律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1.王文宇(2000)。〈信託法原理與商業信託法制〉,《台大法學論叢》,29卷2期。
2.王文宇(2002)。〈從信託法理論看共同基金之規範〉,《月旦法學雜誌》,82期。
3.王文宇(2008)。〈法律移植的契機與挑戰-以公司法的受託、注意與忠實義務為中心〉,《月旦民商法雜誌》,19 期。
4.王志誠(2002)。〈論商事信託之功能與法制發展〉,《律師雜誌》,第268期。
5.王志誠 (2003)。〈信託:私法體系之水上浮油 ?(上)〉,《台灣本土法學雜誌》,46 期。
6.王育慧(2007)。〈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監督機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23期。
7.方嘉麟(1996)。〈信託架構下利益衝突交易及其管制模式之經濟分析〉,《政大法學評論》,56期。
8.方嘉麟(2002)。〈利害關係人交易問題探討—兼論信託財產運用之限制〉,《月旦法學雜誌》,90期。
9.朱德芳(2009)。〈公司治理與基金治理-兼論投信事業行使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所持股票股東權之相關規範〉,《臺北大學法學論叢》,69期。
10.李福隆(2008)。〈投資信託事業利益衝突交易的法律經濟分析〉,《證交資料》,554期。
11.李海龍(2010)。〈美國共同基金董事會制度引介〉,《月旦民商法雜誌》,28期。
12.杜怡靜(2007)。〈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中關於金融業者行為規範-兼論對我國法之啟示〉,《台北大學法學論叢》,64期。
13.許惠珠(2003)。〈交易成本理論之回顧與前瞻〉,《Journal of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Vol.28。
14.陳麗玲 ( 2006 )。〈基金治理之探討〉,《證券暨期貨月刊》,24卷7期。
15.陳茵琦(2006)。〈日本金融管理法制改革新趨勢—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簡介與啟發〉,《證券暨期貨月刊》,24卷8期。
16.郭土木(2004)。〈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法律性質〉,《全國律師》,8卷10期。
17.黃銘傑(2007)。〈金融機構負責人忠實注意義務加重之理論與實務〉,《月旦法學雜誌》,142期。
18.黃虹霞(2005)。〈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法律性質與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受益人之法律地位〉,《萬國法律》,139期。
19.曾宛如(2002)。〈董事忠實義務之內涵及適用疑義-評析新修正公司法第二十三條第一項〉,《台灣本土法學雜誌》,38 期。
20.廖大穎(1996)。〈現代金融法的基礎規範〉,《月旦法學雜誌》,13 期。
21.劉其昌(2005)。〈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之分析〉,《證交資料》。
22.劉連煜(2002)。〈論美國有關證券投資信託公司與投資顧問事業之規範與對我國之啟示〉,《月旦法學雜誌》,80期。
23.劉連煜(2003)。〈公司負責人之忠實及注意義務〉,《月旦法學教室》,7期。
24.劉連煜(2009)。〈董事責任與經營判斷法則〉,《月旦民商法雜誌》,第17期。
25.賴源河(2003)。〈證券暨期貨業自律機關及其規範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29期。
26.謝哲勝(2000)。〈信託之起源與發展〉,《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3期。
27.謝哲勝(2001)。〈忠實關係與忠實義務〉,《月旦法學雜誌》,第70期。
28.謝哲勝(2002)。〈從商業信託的概念論投資信託的法律架構— 兼評都市更新投資信託公司設置監督及管理辦法第二十條的規定〉,《月旦法學雜誌》,82期。
29.證券暨期貨管理雜誌資料室(1997)。〈證券暨期貨管理要聞〉,《證券暨期貨管理雜誌》,15卷10期。
(三)研究報告
1.李存修、邱顯比及曾宛如共同主持(2005)。《證券投資暨投顧事業發展資產管理服務業務之策略方向、法規架構與具體推動方案研究報告》,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委託研究報告。
2.林國全,賴源河主持(2001)。《「證券投資信託」暨「證券投資顧問」法制規範研究報告》,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委託研究報告。
3.周行一、郭維裕及徐政義主持(2008)。《從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來探討我國未來金融市場發展方向期末報告》,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公會委託研究報告。
4.黃銘傑、廖大穎、莊永丞、程春益主持(2007)。《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之研究期末報告》,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委託財團法人萬國法律基金會之委託研究報告。
5.張金鶚(2004)。《日本不動產證券化之實施經驗與其對不動產市場影響探討》,國科會補助國外短期研究成果報告。
6.蔡英文(1993)。《中美兩國共同基金管理規範之比較研究》,財政部證券管理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7.中道法律事務所(2008)。《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保管機構法律關係之研究》,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委託研究報告。
8.中國科技大學商學院(2009)。《我國證券相關公會自律機制之強化與整合》,中華民國證券商業同業工會委託研究報告。
9.安永法律事務所(2005)。《國內信託財產運用涉及外匯及國外投資標的之種類範圍與限制之研究》,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司委託研究報告。
10.協合國際法律事務所(2007)。《引進公司型基金制度及外國資產管理公司之必要性及影響性》,中華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委託研究報告。
11.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2011)。《保護投資人免於遭受市場仲介機構利益衝突行為所引起的損害之適當法規架構》,臺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委託研究期末報告。
12.銘誠法律事務所(2011)。《研究國外基金借款實務及法律關係-探討國內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借款之實務運作架構及作業》,中華民國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委託研究報告。
13.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2)。《英國金融監理總署(FSA)之新監理架構改革及新監理方式探討》。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國報告。
(四)學位論文
1.朱清松(2010)。《論我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與境外基金法制規範之衡平性》,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許朱賢(2005)。《市場紀律與共同基金治理》,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3.徐士婷(2008)。《勞退條例忠實義務之研究-以信託架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
4.游悅晨(2005)。《證券投資信託法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郭以廷(2009)。《證券投資信託法制之研究—以受託人信賴義務為中心》,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6.陳志妃(2000)。《共同基金相關法律問題之研究─以受託人忠誠義務為核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7.陳文信(2005)。《共同基金治理制度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學院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法律專業組碩士論文。
8.陳星德(2007)。《證券投資基金利益衝突的法律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9.陳建國(2008)。《商事信託下受託人忠實義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0.陳彥寧(2012)。《法人機構投資人經營社會責任投資-以退休基金經理人之受託義務為中心》,國立東華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11.陳漢仁(2007)。《論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投資人之保護》,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12.楊培侃(2002)。《國際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法制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3.謝蕙如(2008)。《共同基金管理之研究—以投資人保護為中心》,國立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14.蘇丹成(2009)。《台灣投信產業策略群組之競爭行為研究 ─以國內共同基金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網路期刊文章
1.姜永浩。〈證券投資信託資訊公開揭露之研究〉,《司法新聲》:司法官第四十七學員法學研究報告。載於:http://ja.lawbank.com.tw/treatise2.aspx?id=207。
2.莊書雯。〈共同基金治理制度之探討〉,《司法新聲:司法官第四十七學員法學研究報告》,載於: http://ja.lawbank.com.tw/pdf2/063.pdf。
3.彭凱璐(2008)。〈從全球金融海嘯中重新檢視企業經營之代理問題-看「肥貓」的養成〉,《司法新聲》,81期。載於:http:// ja.lawbank.com.tw/pdf/代理問題(J4848).doc 。
4.陳星德(2010)。〈日本證券投資信託的發展歷程及其法制改革〉,載於:http://xintuo.lawtime.cn/201011152914.html。
(六)中文網站
1.中國民國證券投資信託暨顧問商業同業公會網站。網址:http://www.sitca.org.tw/。
2.中華民國信託商業同業公會網站。網址:http://www.trust.org.tw/home/index.asp。
3.立法院法律系統。網址: http://lis.ly.gov.tw/lgcgi/lglaw。
4.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
5.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網址:http://www.fsc.gov.tw/ch/index.jsp。
6.證券暨期貨法令判解查詢系統。網址:http://www.selaw.com.tw/Default.htm。
7.臺灣證券交易所出版品研究報告。網址: http://www.twse.com.tw/ch/products/publication/report.php。
二、日文部分
(一)書籍
1.田村威(1999),《投資信託基礎と実務》,改訂版。東京:經濟法令研究會。
2.岸田雅雄(2004)。《証券取引法》,二版。東京:新世社。
(二)期刊論文
1.田邊 曻 (1995)。〈投資信託制度の本質―國際的に発展しているミューチュアル・ファンドという観點から〉,《大蔵省財政金融研究所「フィナンシャル・レビュー」 》,11號。
(三)日文網站
1.投資信託及び投資法人に関する法律(最終改正:平成二五年一一月二七日法律第八六号),參考網址:http://law.e-gov.go.jp/htmldata/S26/S26HO198.html。
2.金融商品取引法 (最終改正:平成二五年六月二一日法律第五六号),參考網址:http://law.e-gov.go.jp/htmldata/S23/S23HO025.html。
三、英文部分
(一)書籍
1.Bogert , George T. (1987). TRUSTs (6th ed.). West Academic Publishing.
2.Garner, Bryan A. (7th Ed.)(2000). Black’s Law Dictionary. West Group.
3.Kam Fan Sin (1997). The Legal Nature of the Unit Trust. Oxford: Clarendon Press.
4.Robertson, Robert A. (2001). Fund Governance: Legal Duties Of Investment Company Directors. ALM: Law Journal Press.
5.Wallison, Peter J. & Litan, Robert E. (2007). Competitive Equity: A Better Way to Organize Mutual Funds .The AEI Press.
(二)期刊論文
1.Clark, Robert Charles.(1981). The Four Stages of Capitalism: Reflections on Investment Management Treatises. Harvard Law Review, 94.
2.Coase, Ronald H.(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New Series, 4(16).
Ferris, Stephen P. and Yan, Xuemin (Sterling). (2007). Do Independent Directors and Chairmen Matter? The Role of Boards of Directors in Mutual Fund Governance.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13.
Franket , Tames.(1983). Fiduciary Law. California Law Review,71.
Grossman G. and Hart O.(1978).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4(3).
Jensen, Michael and Meckling, William H. (1976).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3.
Radin, Robert F. and Stevenson, William B.(2006).Comparing Mutual Fund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14(5).
Scott, Austin W. (1936). Fifty Years of Trusts. Harvard Law Review, 50.
Scott , Austin W.(1949). The Fiduciary Principle. California Law Review,37.
Stiglitz, Joseph E.(1989). Market Failures and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9(5).
Warburton, A. Joseph.(2008). Should Mutual Funds Be Corporations? A Legal & Econometric Analysis. Journal of Corporate Law, 33.
(三)網路文獻
1. Gerald Pasquier's Weblog(2009), Depositary, Custodian, Trustee: Their Respective Roles Towards Investment Funds. Available at: http://geraldpasquier.com/2009/12/01/depositary-custodian-trustee-their-respective-roles-towards-investment-funds/.
2. 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2013). 2013 Investment Company Fact Book: A Review of Trends and Activities in the U.S. Investment Company Industry, 53rd, Appendix A. Available at:http://www.ici.org/pubs/fact_books.
3. Investment Management Association(2012). Authorized Funds: A Regulatory Guide. Available at: http://www.investmentfunds.org.uk/policy-and-publications/industry-guidance.
4. IOSCO(2000).Conflict of Interest of CIS Operators. Available at: http://www.iosco.org/library/index.cfm?section=pubdocs.
5. IOSCO(2005). Consultation Report: Examination of governance for Collective Investment Scheme. Available at: http://www.iosco.org/library/index.cfm?section=pubdocs.
6. IOSCO(2006). Examination of Governance for Collective Investment Scheme Final Report, Part I. Available at: http://www.iosco.org/library/index.cfm?section=pubdocs.
7. IOSCO(2008).Objectives and Principle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Available at: http://www.iosco.org/library/.
8. IOSCO( 2010) , Guidance for Regulation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 Facing Market Intermediaries(Final Report). Available at: http://www.iosco.org/library/index.cfm?section=pubdocs.
9. OECD(2004).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vailable at: http://www.oecd.org.
10.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Division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 United States(1992). Protecting Investors: A Half Century of Investment Company Regulation. Available at http://www.sec.gov.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6752-
dc.description.abstract「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作為投資人借重專業投資及風險分散的集合投資制度,不僅成為投資人重要理財工具,其對資產管理業務發展及資本市場健全性亦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基金的治理架構,無論是公司型基金或契約型基金,都將因資金所有與資金管理分離而產生投資人與基金管理人間之利益衝突,這亦是國際證券組織機構IOSCO自一九九四年以來即發佈了多篇諮詢報告,強調基金治理重要性以保護投資人權益的主因。
  制度經濟學告訴我們,「委託-代理」的關係在個人追求自利及有限理性之假設下,將產生代理問題:委託人和代理人間之利益衝突。而在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的架構下,基金管理人與投資人間產生利益衝突的誘因會因資訊不對稱、長期不完全契約、經濟結構不公平等原因較傳統民事信託關係更具誘因。為防止基金管理人進行利益衝突交易造成投資人及基金資產之損失,加強基金管理人的「受託人義務」並建置「獨立的基金監督機制」均為各國法制架構規範之重點。
  近年來我國投信基金發生弊案之原因與基金經理人違反受託人義務與投信公司監督機制未能有效落實密切相關。本論文希望藉由分析IOSCO基金治理準則及比較美、英、日各國在基金架構及法制上對於基金管理人受託人義務及獨立監督機制之建構,提供目前僅具契約型基金架構的我國證券投資信託制度做為參考。本論文研究建議如下:
一、引進公司型基金治理架構及獨立董事制度;
二、強化我國基金保管機構之受託人責任及實質監督權能;
三、充分揭露基金費用資訊,並由獨立機制審核各項基金費用合理性及公平性;
四、將常見利益衝突交易,尤其是關係人交易,類型化與具體化,納入法規範;
五、現行法加入對違反受託人義務之基金經理人「歸入權」之設計,不僅有助基金資產財務健全,亦強化受益人保障之法律機制;
六、參考美國信託法「謹慎投資人原則」,充實我國受託人義務注意義務之內涵。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As a kind of portfolio management and risk diversification vehicle, Security Investment Trust Fund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investment tool and plays influential roles in asset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market. However, no matter the fund structure is corporate or contractual, the separation of the ownership of the funds carries the potential 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fund managers and investors to diver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e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 under the assumptions of self-interest and limited rationality, the long term and incomplete contract will induce the conflict of interest between fund managers and investors. In order to prevent fund assets and investors from losses due to fund manager’s malfeasance or negligence, the IOSCO has announced several reports to emphasize the core principle of fund governance is to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the fund operation and to ensure fund structure is organized and operated efficiently and exclusively in the interests of investors, not the fund affiliates. The most critical and important regulatory regimes to insulate investors form conflict of interest are imposing the Fiduciary Duty with limitation or prohibition on business conduct and establishing the Independent Entity to oversee the fund opera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making fundamental legal analysis of Fiduciary Duty and regulatory framework like Independent Entity to oversee fund operation. The late years fund scandals has deeply shaken the investors’ confidence in our security investment trust fund industry. This legal study attempts to generalize the fund governance principles addressed by IOSCO and compares the fund structure, legal system, and legislation among United Stated, United Kingdom, and Japan. By studying the law and regulation imposed on the breach of fiduciary duty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different fund structures, this thesis provides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to our Securities Investment Trust Fund legal system as follows:
1. Introduce corporate-structured funds and require independent regulatory organization to oversee mutual funds, such as Independent Directors.
2. Enhance the independence and effectiveness and impose reasonable monitoring rights and fiduciary duties on depository.
3. Improve fund fees disclosures and transparency of broker’s compensation of funds.
4. Revise laws and regulations related conflict of interest to encompass and categorize the activities giving rise to affiliated parties’ fund transactions including principal transactions, joint transactions, and agent transaction.
5. Introduce the legal remedy mechanism of Disgorgement to force the fund managers to return back profits due to illegally and wrongful acts.
6. Take the Prudent Investor Rule developed from US. Trust Law for reference to fulfill the duty of care content of fiduciaries, and apply the rule giving investors risk management oriented asset management service.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7T23:45:08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3-R97a41020-1.pdf: 10882067 bytes, checksum: 88d10a9d69ef0ab8352a77ffaac4fbf5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4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目  錄
誌 謝 I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對象及範圍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
第四節 研究架構 7
第二章 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定義及類型 9
第一節 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定義 9
第一項 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之「集合投資計畫」 9
第二項 商業實務上之「共同基金」 9
第三項 我國現行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 10
第二節 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特性 11
第一項 本質上的特性 11
第二項 經濟上的特性 11
第三節 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治理之內涵及架構 13
第一項 基金治理之定義及內涵 13
第一款 基金治理之定義 13
第二款 基金治理之內涵 14
第三款 機構投資人在公司治理扮演的角色 15
第二項 基金治理之架構 16
第一款 公司型基金(Corporate Model) 17
第二款 契約型基金(Contractual Model) 24
第三款 公司型基金與契約型基金之比較 30
第四款 我國基金治理之架構 32
第三章 美英日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法制發展及架構 37
第一節 美國立法例 37
第一項 美國共同基金發展概述 37
第二項 立法沿革 37
第三項 美國投資公司法規範概要 40
第一款 立法目的 40
第二款 修法及演進 42
第三款 美國共同基金之法制與治理架構 45
第二節 英國立法例 53
第一項 英國基金產業發展概述 53
第二項 立法沿革 54
第三項 英國基金之治理法制及架構 56
第一款 基金治理種類及架構 56
第二款 單位信託(Unit Trust) 56
第三款 開放型投資公司(OEICs) 62
第三節 日本立法例 67
第一項 發展概述與立法沿革 67
第二項 日本基金治理法制及架構 69
第一款 委託者指示型投資信託 71
第二款 委託者未指示型投資信託 73
第三款 投資法人 74
第三項 日本「金融商品交易法」之變革及影響 79
第一款 「金融商品交易法」立法概述 79
第二款 對日本證券投資信託制度之影響 80
第四章 我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法制架構及發展 89
第一節 我國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發展概述 89
第二節 立法沿革 90
第一項 「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施行前 90
第二項 現行「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主要內容 91
第三節 我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法律關係 97
第一項 信託及商業信託理論及發展 97
第一款 信託制度起源及定義 97
第二款 商業信託及投資信託制度之發展 99
第二項 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法律性質 101
第一款 我國證券投資信託之法律定義 101
第二款 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法律定位 104
第三款 證券投資信託契約之性質與法律關係 107
第四款 我國證券投資信託契約之性質 111
第五章 受託人義務與利益衝突 113
第一節 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利益衝突 113
第一項 利益衝突之定義 113
第二項 利益衝突理論及成因 114
第三項 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利益衝突之成因 116
第四項 證券投資基金利益衝突之種類 119
第五項 利益衝突的控制 122
第二節 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管理人之受託人義務 124
第一項 受託人義務之內涵 125
第二項 受託人義務之規制功能 126
第三項 忠實義務與利益衝突 127
第三節 受託人忠實義務-國外立法例 129
第一項 美國信託法之忠實義務 129
第一款 「美國統一信託法典」(Uniform Trust Code) 129
第二款 「美國信託法第二版整編」 (Restatement of The Law Second, Trusts) 130
第三款 「美國信託法第三版整編」(Restatement of The Law Third, Trusts) 131
第四款 「投資公司法」(The Investment Company Act of 1940) 132
第二項 日本金商法對忠實義務之闡述 137
第一款 一般行為規範 138
第二款 投資運用業之行為規範 139
第四節 我國證券投資信託法制忠實義務之內涵 141
第一項 基本規範原則 142
第二項 忠實義務及利益衝突防制相關規範 143
第三項 我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利益衝突案例 150
第四項 小結-忠實義務部分 161
第五節 受託人注意義務-謹慎投資人原則 165
第一項 注意義務之內涵 165
第二項 美國法上注意義務內涵之演進-謹慎投資人原則 166
第一款 「謹慎之人原則」(Prudent Man Rule) 166
第二款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之興起 167
第三款 美國信託法第三整編—謹慎投資人原則 168
第三項 我國證券投資信託法制注意義務之規範 170
第一款 基本原則規範 172
第二款 基金經理人資格限制-專業能力 173
第三款 證券投資基金之運用及限制-注意及審慎程度 174
第四項 小結-注意義務部分 175
第六章 基金治理機關獨立監督機制之探討 177
第一節 概述 177
第二節 美國投資公司獨立董事制度介紹 178
第一項 美國投資公司獨立董事監督機制 179
第二項 獨立董事的忠實及注意義務 179
第三項 獨立董事之資格 181
第四項 獨立董事之權能 183
第五項 小結 186
第三節 我國投信基金監督機制之缺失-保管機構監督功能不彰 187
第一項 保管機構偏向單純資產保管功能 187
第二項 保管機構監督證券投資信託事業之規範不足 189
第三項 保管機構監督證券投資信託事業之權利義務不對等 190
第四節 強化我國基金治理之獨立監督機制 191
第一項 引進公司型基金及獨立董事制度 191
第二項 強化我國基金保管機構監督之權能 194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95
第一節 強化我國基金治理之獨立監督機制 196
第一項 引進公司型基金及獨立董事制度 196
第二項 強化我國基金保管機構監督之權能 198
第二節 充實我國基金管理人受託人義務之規範 198
第一項 在忠實義務(Duty of Loyalty)方面 199
第二項 在注意義務(Duty of Care)方面 204
參考文獻 207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從受託人義務與治理機關監督機制論我國證券投資信託基金之法制zh_TW
dc.titleSecurities Investment Trust Fund Governance: The Fiduciary Duty and Independent Entity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02-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曾宛如(Wang-Ruu Tseng),朱德芳(Te-Fang Chu)
dc.subject.keyword證券投資信託基金,基金治理,公司型基金,利益衝突,受託人義務,獨立監督機制,謹慎投資人原則,保管機構,zh_TW
dc.subject.keywordSecurity Investment Trust Fund,Fund Governance,Fiduciary Duty,Corporate Fund,Conflict of Interest,The Prudent Investor Rule,Independent Directors,Independent Entity,Depository,en
dc.relation.page218
dc.rights.note未授權
dc.date.accepted2014-07-01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法律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3-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10.63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