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工學院
  3.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5991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值語言
dc.contributor.advisor陳亮全
dc.contributor.authorYun-Chun Laien
dc.contributor.author賴昀君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6-07T17:57:25Z-
dc.date.copyright2012-08-19
dc.date.issued2012
dc.date.submitted2012-08-13
dc.identifier.citation一、英文文獻
Alexander, D., 2002, Principles of Emergency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NY: Oxford Uniy.
Alexander, D., 2004, Planning for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Presentation at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oventry.
Berke, P. and Beatley T. (1992) Planning for Earthquake: Risk, Politics, and Policy,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laikie, P., Cannon, T., Davis, I. and Wisner, B. (1994), At Risk: Natural Hazards, People’s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 London: Routledge.
Claire B. Rubin, 1985, Community Rccovery from a natural disaster, Institute of Behavior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Coburn, A. & Spence, R. (2002). Earthquake protection. West Sussex, England: John Wiley & Sons.
Hass, J. E., Kates, R. W., and Bowden, M. J., 1977, Reconstruction Following DisasterCambridge, MA: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Technology Press.
Nigg, Joanne M. (1995). Disaster recovery as a social process. In Wellington after the quake: The challenge of rebuilding cities. Wellington, New Zealand: Wellington Earthquake Commission and the Centre for Advanced Engineering.
Quarantelli, E. L., 1999, The Disaster Recovery Process: What We Know and do not Knowfrom Research. Columbus, OH: Preliminary paper, Disaster Center, Ohio State University.
Rubin, C. B. (1985) The community recovery proc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a major natural disast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asters, Vol., 3, 9-28.
Rubin, C. B. and Popkin, R. (1990) Disaster Recovery After Hurricane Hugo in South Carolina, Working Paper # 69. Boulder, CO.: Natural Hazard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Information Center, University of Colorado.
Sinha, A. K., 2008, Pre-Disaster Planning for Post-Disaster Recovery. Journal of South Asia Disaster Studies, 1(1):107-137.
Tierney K.J., Lindell.M.K., &Perry R.W.(2001).Facing the unexpected: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Joseph Henry Press.
Wu, J.Y., Lindell, M.K. (2004) Housing reconstruction after two major earthquakes: The Northridge earthquak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hi-Chi earthquake in Taiwan, Disasters, Vol. 28, issue 1, 63-81.
二、中文文獻
土井幸平(1995)<阪神大震災復興計畫之概要與都市建築之課題>。中國工程師學會、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編,《第十六屆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論文集》,pp.4-1-4-7。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2000)《南投縣鹿谷鄉重建綱要計畫》。
中華民國景觀建築學會(2000)《台中縣東勢鎮921震災重建綱要計畫》。
內政部營建署(2000)《震災地區都市重建分區模擬計畫》。
太乙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0)《新社鄉城鄉重建綱要計畫》。
王鴻楷、林錫銓(2004)<921災後觀光產業重建政策之永續性研究>。《都市與計劃》,31(2),pp.143-166。
丘昌泰(2000)《災難管理學-地震篇》。台北:元照出版社。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2000)《南投縣草屯鎮災後重建綱要計畫》。
江大樹(1999)<只是畫餅充飢?>。《新故鄉雜誌季刊》,11月冬季號,pp170-175。
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02)《重建地區二十四鄉鎮市市九二一重建成果願景與重大施政彙編》,台南:泰銘照相製版社。
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06)《九二一震災重建經驗》。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社區重建更新基金清理小組(2006)《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實錄》。南投: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社區重建更新基金清理小組。
吳杰穎等(2005)《重大震災災後重建計畫機制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吳雅雯(2004)《九二一震災後觀光資源重建對台灣中部地區之經濟影響分析》。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泳隆(2010)《大規模震災災前都市重建計畫之規劃》。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委託研究報告。
李述藺(2002)《南投縣國民中學校園重建用後評估之研究》。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長鍠(2004)《台灣921地震重建區產業振興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峰田、郭家銘(2003)《高解析度數位化航照影像資料應用規劃與技術發展計畫 - 子計畫:建置重建區綜合性重建進度指標之研究》。台北: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室崎益輝(1995)<阪神大震災後的復興計畫>。中國工程師學會、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編,《第十六屆中日工程技術研討會論文集》,pp.3-1-3-11。
施怡君、洪鴻智(2006)《民間組織災後重建計畫成果之影響因素探討:以九二一地震後社區重建為例—以九二一地震後社區重建為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鴻智(2007)<自然災害後政府重建資源分配之決策因素分析:以921地震為例>。《公共行政學報》,23,pp.95-124。
洪鴻智、邵珮君(2004)《災後重建體系及其運作機制檢討與建置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翁政凱(2004)《社區意識多準則評估模型之建構與應用-以「九二一震災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計畫執行方案」為例》。朝陽科技大學都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財團法人台灣大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2000)《南投縣魚池鄉災後重建綱要計畫》。
財團法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2000)《南投縣國姓鄉921震災重建綱要計畫》。
高寄昇三(1997)《阪神大震災和自治團體之對應方針》,南投:台灣省政府消防處。
張隆盛(1999)<災後重建計畫政策檢討>。南投:921災後城鄉重建政策研討會。
莊博傑(2006)《重大災後災後復原重建工作項目重要性之評估-以台北市為例》。銘傳大學媒體空間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碧蕙(2002)《校園規劃「用後評估」之研究:以南投縣九二一震災重建國小為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益(2002)《九二一震災災後生活重建服務整合之行動研究:以南投縣埔里鎮為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任遠(2005)《九二一災後重建校園用後評估》。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明健(2002)<災後重建的經濟評估:以九二一震災為例>。《農業經濟叢刊》,8(1),pp.1-21。
陳亮全、洪鴻智、陳素櫻、賴美如(2002)<921地震的社會經濟衝擊與災後重建:以台中縣與南投縣為例>。《土木水利》,29(2),pp.8-20。
陳建良、林祖嘉(2004)<九二一地震後個別住宅動態資料分析及其成果檢討>。《住宅學報》,13(2),pp.63-88。
曾旭正(2001)<災區重建之規劃體制問題分析與建議>。江大樹、廖俊松編,《府際關係與震災重建》,pp.77-94。台北:元照出版社。
曾俊達、龔峰祥(2006)<921災區新建校舍工程品質評估之研究>。《建築學報》,57,pp.143-159。
黃一峰(2006)《九二一地震對南投災區地方永續力衝擊之分析及其重建績效評估》。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
楊重信(1999)<九二一災後城鄉重建:基本考慮、目標與策略>。南投:921災後城鄉重建政策研討會。
楊傑光(2001)《災後都市更新民眾參與方式之評估:以九二一地震東勢本街及台北市慶福大樓重建為例》。台北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
楊福銘(2003)《從公共利益觀點探討都市計劃之民眾參與》。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俊松(2002)《災後重建政策績效評估之研究》。台北: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鍾起岱(2003)《九二一重建政策解析》。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簡頌愔(2004)《921震災居民參與式社區重建評估要項之探討》。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邊泰明(1998)<都市形成與都市計畫>。林英彥等編,《都市計畫與行政》,pp.3-20。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5991-
dc.description.abstract為使大規模災後重建計畫有助於重建工作的進行,本研究以九二一震災後擬定的鄉鎮市重建綱要計畫為研究對象,觀察霧峰鄉、大里市及國姓鄉三個鄉鎮市擬定和執行重建綱要計畫的過程中,有關基礎資料的調查方式、提供民眾參與的管道、鄉鎮市推動組織的運作,以及各類復原與重建性質之計畫方案的配置方式與執行情形等四個面向,透過不同操作模式之下鄉鎮市重建綱要計畫執行結果的比較分析,輔以鄉鎮市重建綱要計畫運作體制的探討,以及行政院重建推動委員會推動重建工作的審定方式和其中有關鄉鎮市重建綱要計畫擬定與執行上的看法與經驗,提出未來災害再次發生時重建計畫的修正方向。
本研究發現,在基礎資料調查方式上,詳盡的災害受損調查情形使得重建綱要計畫能採取更為積極的重建模式,而平時嚴謹擬定與檢討都市計畫相關資料,有助災後透過二手資料的分析,更為迅速並適切的研擬重建願景及計畫方案,而在民眾參與的管道上,透過規劃團隊專業者的形象,並在其與重建推動委員會和民眾三者間建立溝通機制,有助於整合共識尋求共同目標,並提升地方凝聚力及主動精神,另有關鄉鎮市組織的運作,透過協力單位的協助及明確的重建經費原則,有助於鄉鎮市更能以主導者的角色研擬與執行重建綱要計畫,並透過明確的重建綱要計畫作業原則及重建工作執行相關法令規範,增進重建綱要計畫的務實性與可行性。
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To enabl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plans to be helpful for reconstruction work, this study focuses on 921 earthquake township reconstruction master plans in Wufeng Township , Dali City, and Guoxing Township, analyzing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on elementary data, the channel for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operation of township organization, and the allocation and execution of restitution and recovery programs. Through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executive results of these township reconstruction master plans using various manipulation models, the study also reviews the frame of township reconstruction master plans, the evaluation method in enabling the reconstruction work by Executive Yuan Resurrection Committee as well as their views and experiences in planning and executing these reconstruction master plans in the hopes of providing some directions for future post-reconstruction plan-making.
In this study, it is found that firstly, detailed disaster damage survey could help the reconstruction plans to be processed in a more proactive way, and analysis of second-hand data gained from some urban planning cases that were planned and reviewed in peacetime is also helpful for rapidly and appropriately making up reconstruction vision and programs. Secondly, the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uilding up among the professional planning team, reconstruction committee, and the public contributes to the three parties in terms of setting up a common goal, reaching a consensus, and forming the local cohesion as well as initiative spirit. Thirdly, the dominant role of township organization in planning and executing reconstruction plans could be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assistance from other organizations and clear principles of reconstruction funding. Lastly, clear regulations and operating principles for reconstruction plans could help the reconstruction plans to be more pragmatic and feasible.
en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6-07T17:57:25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1-R96544014-1.pdf: 2723558 bytes, checksum: 00e13bfde0966d2d3c2b457c92f9eedf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2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源起 1
第二節 研究發問 2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目的 3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4
第五節 研究限制 7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分析架構 8
第一節 文獻回顧 8
第二節 分析架構 19
第三章 鄉鎮市重建綱要計畫運作體制與操作情形 22
第一節 鄉鎮市重建綱要計畫相關法令 22
第二節 鄉鎮市重建綱要計畫推動組織 34
第三節 鄉鎮市重建綱要計畫操作情形 38
第四節 小結 43
第四章 鄉鎮市重建綱要計畫個案之擬定與執行 45
第一節 霧峰鄉重建綱要計畫之擬定與執行 46
第二節 大里市重建綱要計畫之擬定與執行 61
第三節 國姓鄉重建綱要計畫之擬定與執行 77
第四節 小結 88
第五章 個案鄉鎮市重建綱要計畫擬定與執行之比較 90
第一節 基礎資料調查情形 90
第二節 民眾參與的情形 95
第三節 地方執行組織的運作情形 96
第四節 各類計畫方案內容與其執行結果 98
第五節 小結 10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6
第三節 後續研究方向 108
參考資料 110
附錄一 鄉鎮市重建綱要計畫操作情形研究問卷 114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大規模災害災後重建計畫擬定與執行之探討—以九二一震災鄉鎮市重建綱要計畫三個案為例zh_TW
dc.titleA Study on Planning and Executing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Plan after Major Disaster — A Case Study of Three 921 Earthquake Township Reconstruction Master Plans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00-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洪啟東,洪鴻智
dc.subject.keyword九二一,重建綱要計畫,鄉鎮市,擬定與執行,zh_TW
dc.subject.keyword921,reconstruction master plans,township,planning and executing,en
dc.relation.page117
dc.rights.note未授權
dc.date.accepted2012-08-14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工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建築與城鄉研究所zh_TW
顯示於系所單位: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1-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2.66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簡單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