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JSPUI

DSpace preserves and enables easy and open access to all types of digital content including text, images, moving images, mpegs and data sets

Learn Mor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Browse
    •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 Publication Year
    • Author
    • Title
    • Subject
  • Search TDR
  • Rights Q&A
    • My Page
    • Receive email
      updates
    • Edit Profile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文學院
  3. 戲劇學系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322
Full metadata record
???org.dspace.app.webui.jsptag.ItemTag.dc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林鶴宜(Ho-Yi Lin)
dc.contributor.authorChing Wangen
dc.contributor.author王婧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21-05-12T09:36:21Z-
dc.date.available2020-09-06
dc.date.available2021-05-12T09:36:21Z-
dc.date.copyright2018-09-06
dc.date.issued2018
dc.date.submitted2018-08-20
dc.identifier.citation-
dc.identifier.urihttp://tdr.lib.ntu.edu.tw/handle/123456789/1322-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文以規範三種歌仔戲藝術空間:內台歌仔戲、電視歌仔戲、外台歌仔戲的法規出發,探究法律背後的政治邏輯如何形塑建構歌仔戲的多元文化形象。本文以批判法律史與法社會學為研究取徑及分析方法,搜集政府公文書檔案等法律文件,將這些史料視為文化象徵與社會形象(汙名)意義競逐的場域,探究政治力量的治理邏輯與法律規章的意識形態,藉此評價政府施行特定法律的目的是否實際造成不利於民間歌仔戲班生存的處境。考察過往經常被視為「外在客觀社會變化」、平面的「法律條文背景」的意識型態。除了分析政治力量本身,也關注「劇人」的試圖抗衡,例如民間(地方戲劇協進會、觀眾、劇團、戲院主)請願、抵制、提出權利訴求的微弱燈火,目前大部分仍湮沒在乏人問津的史料中,希望透過關注這些不同層面的材料以提供未來文化政策更積極貼合現實的訴求。zh_TW
dc.description.provenance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5-12T09:36:21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107-R02129006-1.pdf: 19457685 bytes, checksum: 67f6269c2b8737ab9aedbbb668fce2e0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8
en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一、緒論.............................001
第一節、前言與研究動機....................001
第二節、問題意識.......................003
第三節、文獻回顧與章節架構..................005
第四節、研究方法與預期成果..................013
二、內台歌仔戲之文化形象塑造:「藝術位階與劇種平等」........018
第一節 楔子:日治時期歌仔戲的文化形象............020
一、日治初期淫戲論述的生成................021
   (一)、以台人治台:危害風俗論述的初現 ........022
(二)、以教化之名:正統雅興的戲曲階層化效應 .....028
(三)、正統象徵的再製與區隔 .............032
二、日治中期與皇民化運動以「改善民俗」為目的的議禁芻論..038
(一)、1920年代新知識分子進步主義下民智未開的焦慮..040
(二)、皇民化時期寺廟整理運動下的禁鼓樂措施 .....044
第二節、戰後初期內台歌仔戲改良的呼聲和執行..........049
一、由上俯視的統治者視線:反共目標、西化為尚.......049
(一)台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會務督導..........049
(二)國民黨中央力主改良歌仔戲的痕跡.........051
二、以西化表演技藝為中心:地方戲劇工作人員訓練班.....055
第三節、娛樂稅請願引發的劇種平等論爭.............063
一、娛樂稅徵收的統治邏輯與民間劇人的肆應.........064
(一)、稍縱即逝的行為取締稅:戰時體制的延續 .....064
(二)、夾縫中的代徵者經營困境 ............067
二、民間劇人的降稅請願運動內容分析............068
(一)、台灣各地電影戲劇商業同業公會 .........071
(二)、台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 .............073
(三)、「差別待遇」與「差別影響」 ..........079
三、差異與平等:地方省籍立委的劇種平等觀.........082
(一)從分類到差異、從差異到差距...........083
(二)沒有差別即平等?................085
三、電視歌仔戲之文化形象塑造:「方言有礙民族團結」.........092
第一節、明星旋風:電視歌仔戲的市場力量............094
一、收視率攀升期.....................095
(一)、電視歌仔戲觀眾積極回饋 ............095
(二)、台視力推保存國粹 ...............102
二、收視率穩定期.....................108
(一)、電視歌仔戲演出的群眾魅力不減 .........109
(二)、製播過程透明化、劇評反映熱烈 .........111
第二節、《廣播電視法》方言節目比例限制 ............114
一、行政權管制媒體語言的政治背景.............115
(一)、允用台語到排除台語 ..............115
(二)、國語霸權滲透廣電媒體 .............117
二、《廣播法》修法歷程中的語言排除 ............120
(一)、全盤禁絕或限度開放台語節目? .........121
(二)、攻擊台語節目製作品質 .............123
(三)、宰制性的評價標準 ...............126
第三節、再製次等語言位階...................130
一、電視節目產製過程的語言雙重次等化...........131
(一)、歌仔戲製播流程的「強制國語化」.........131
(二)、台語工具化:語言使用下社會階序的重編排 ....136
二、從觀賞福利到權利訴求.................139
(一)、受限的收聽、收視需求 .............140
(二)、展演鄉土性 ..................142
(三)、指認政治歧視 .................143
四、外台歌仔戲之文化形象:「粗製濫造到有害進步」..........146
第一節、「迷信、浪費、落後」:戰後初到1970年代的民俗改善運 ..149
一、從「綱要」到「辦法」:祭典場合與演出日益限縮 .....149
二、外台戲上演困境:嚴格審核、繁瑣流程與斂財論述.....153
第二節、交通之「社會問題化」: 廟埕空間與搭台環境.......160
一、惡劣的外臺戲演出環境.................160
(一)外臺歌仔戲的演出環境..............160
(二)與汽車爭道的廟埕空間..............162
二、重探都市規劃過程中的廟埕空間壓縮...........164
(一)以當代外台戲廟宇演出空間回推道路徵收史.....164
(二)保存、復原廟埕的呼聲:市街道路意義的再生....168
第三節、噪音之「社會問題化」:嘈雜感受的階級象徵 .......173
一、從擴音器噪音到民俗噪音................174
(一)<臺灣省各縣市噪音管理取締實施辦法>(1959) .176
(二)<噪音管制法>(1983、1992 ..........177
二、都市「縉紳化」後居民斥為吵雜的民俗演出........180
五、結論.............................186
參考書目.............................189
附錄一:1945至1971年民間影劇業者組織請願降低娛樂稅紀錄.....204
dc.language.isozh-TW
dc.title法律與歌仔戲文化形象(1945-1980s)zh_TW
dc.titleLaw and the Cultural Images of Taiwanese Opera (1945-1980s)en
dc.typeThesis
dc.date.schoolyear106-2
dc.description.degree碩士
dc.contributor.coadvisor陳昭如(Chao-Ju Chen)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石婉舜,蘇碩斌
dc.subject.keyword歌仔戲,法律與社會研究,批判法律史,娛樂稅法,廣播電視法,噪音管制法,zh_TW
dc.subject.keywordTaiwanese opera,law and society,critical legal history,Amusement Tax Law,Radio and Television Act,Noise Control Act,en
dc.relation.page208
dc.identifier.doi10.6342/NTU201804069
dc.rights.note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dc.date.accepted2018-08-21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文學院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dept戲劇學研究所zh_TW
Appears in Collections:戲劇學系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ntu-107-1.pdf19 MBAdobe PDF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