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0446
完整後設資料紀錄
DC 欄位 | 值 | 語言 |
---|---|---|
dc.contributor.advisor | 林鶴宜(He-Yi Lin) | |
dc.contributor.author | Li-An Ko | en |
dc.contributor.author | 柯俐安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21-05-20T21:30:10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0-08-19 | |
dc.date.available | 2021-05-20T21:30:10Z | - |
dc.date.copyright | 2010-08-19 | |
dc.date.issued | 2010 | |
dc.date.submitted | 2010-08-18 | |
dc.identifier.citation | 壹、英文部分:
Banham, Martin. The Cambridge Guide toTtheatre.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Bernard, Jessie Shirley. The Sociology of Community. Glenview, lll.: Scott, Foresman, 1973. Boon, Richard and Jane Plastow. Theatre and Empowerment: Community Drama on the World Stage. Cambridg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Chambers, Colin(Ed.) The Continuum Companion to Twentieth Century Theatre. London; New York : Continuum, 2002. Cohen-Cruz, Jan. Local Acts: Community-based Perform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2005. Diamond, David. Theatre for Living: The Art and Science of Community-based Dialogue. Victoria, BC ; Oxford : Trafford, 2007. Gard, Robert E. & Gertrude S. Burley. Community Theatre: Idea and Achievement. New York: Duell, Sloan and Pearce, 1959. Schechner, Richard. Performance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Thompson, James. Digging up Stories : Applied Theatre, Performance and War. Manchester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5. Van Erven, Eugène. Community Theatre: Global Perspectiv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 The Playful Revolution : Theatre and Liberation in Asia.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2. ---.Radical People's Theat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8. 贰、中文部分(含譯本): 一、專著 Boal, Augusto。《被壓迫者劇場》。賴淑雅譯。台北:揚智,2000。 Williams, Raymond。《關鍵詞──社會與文化的詞彙》。劉建基譯。台北:巨流,2003。 王峙萍等。《石岡鄉志》。台中縣石岡鄉 : 台中縣石岡鄉公所,2009。 林偉瑜。《當代台灣社區劇場》。台北:揚智,2000。 徐震。《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1994。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社區劇場》。台北:文建會,1999。 莫昭如、林寶元(編著)。《草根民主與民眾劇場》。台北:書林,1994。 陳炎正等。《石岡鄉志》。台中縣石岡鄉 : 台中縣石岡鄉公所,1989。 陳運棟。《客家人》。台北:東門,1991。 黃釗。《石窟一徵》。台北:學生,1970。 劉佐泉。《客家歷史與傳統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1。 蔡宏進。《社區原理》。台北:三民,1996。 蔡奇璋、許瑞芳(編著)。《在那洶湧的潮音中──教習劇場TIE》。台北:揚智,2001。 賴淑雅。《區區一齣戲──社區劇場理念與實務手冊》。台北:文建會,2006。 謝重光。《客家文化與婦女生活──12-20世紀客家婦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2005。 鍾喬。《觀眾請站起來》。台北:跨界文教基金會,2003。 藍劍虹。《回到史坦尼斯拉夫斯基──人做為一種技藝》。台北:唐山,2002。 鐘明德。《臺灣小劇場運動史 : 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台北:揚智文化,1999。鍾明德(編)。《補天 : 麵包傀儡劇場在台灣》。台北:425環境劇場,1994。 二、單篇論文與期刊文章 邱坤良。〈從民間戲曲活動觀點──論台灣社區劇場的重建〉。《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硏究中心,1994。頁493-508。 南方朔。〈社區乎?部落乎?〉。《表演藝術》。第25期,1994年11月。頁91-92。 胡珍妮。〈在轉捩點上──客家庄的女兒們〉。《光華》。1994年6月號。 徐瑞雄。〈本省客家鄉村的若干變遷〉。《中原文化叢書之客家風土》。苗栗縣:苗友中原雜誌社,1965。 張克濟。〈社與社會〉。《歷史月刊》。第5期,1988年。頁30-32。 張藹珠。〈綻放在生命與記憶斷層的花朵:「九二一地震」心靈重建戲劇工作坊〉。《中外文學》。第30卷,第8期,2002年。頁132-157。 莊吉發。〈篳路藍縷:從檔案資料看清代台灣粵籍客民的拓墾過程與社區發展〉。《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客委會,2002。頁263-284。 蔡奇璋。〈尋找社區劇場的新現實〉。《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社區劇場》。台北:文建會,1999。頁29-42。 賴淑雅。〈台灣社區劇場的發展脈絡與核心價值〉。《劇場事》。2009年7月號。頁34-43。 鍾永豐。〈淺論傳統客家婦女的身分與地位〉。《重返美濃》。台中:晨星,1994。 三、學位論文 王建盟。《審美界限的超越與去除──從布萊希特到後布萊希特派的波瓦》。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何玟娟。《從廚房到舞台──初探民眾戲劇與婦女賦權》。私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林福岳。《將社區劇場視為另類傳播媒介之研究──「以民心劇場」為例》。國立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四、媒體報導與文章 江中明。〈文建會將辦九二一震災周年系列活動 多面向記錄災後實況與心靈重 建成果〉。《聯合報》。2000年6月29日14版。 周美惠。〈吹鼓吹藝工隊 開拔災區〉。《聯合報》。2000年2月14日14版。 簡獻宗。〈大地一聲怒吼,台中石岡、東勢、新社連山都走了樣〉。《聯合晚報》。1999年9月22日4版。 ──。〈心靈重建 劇團使力見成效〉。《聯合報》。2000年1月24日14版。 盧思岳。〈當做戲的賣起水果……〉。《台灣日報》。2000年7月14日。 五、影音資料(紀錄片) 古秀妃、陳文彬導演。《家──石岡的故事》。台中縣石岡鄉 : 石岡家園再造協會,2005。 顏蘭權導演。《戲台頂的媽媽──差事劇團的另類重建》。未正式發行出版,影片由導演提供,2001。 五、田野訪談 楊珍珍。2010年3月12日。地點:楊珍珍住家與蘭花園。 林玲惠。2010年3月12日。地點:楊珍珍的蘭花園。 張玉瓊。2010年4月10日。地點:張玉瓊住家。 黃月秋。2010年4月10日。地點:楊珍珍住家。 林月霞。2010年4月23日。地點:楊珍珍住家、林月霞住家、林月霞梨園。 彭瑞枝。2010年4月23日。地點:彭瑞枝住家。 李秀珣。2010年4月28日。地點:差事劇團。 鍾鳳姬。2010年5月18日。地點:鍾鳳姬住家。 李秀珣。2010年8月3日。地點:李秀珣住家。 六、其他文獻資料: 《戲台頂的媽媽》劇本。石岡媽媽劇團提供。 《媽媽的伙房》劇本。石岡媽媽劇團提供。 《梨花》劇本。石岡媽媽劇團提供。 | |
dc.identifier.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10446 |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有關「社區劇場」的定義及其操作手法,古今中外眾說紛紜。就台灣而言,一九八○年代興起的小劇場運動中,即有劇場工作者引進歐美社區劇場理念、手法,加以提倡,並將社區劇場視為一種「另類的」劇場實踐形式。近期,則有實踐者援引亞、非、拉丁美洲的民眾劇場方法與社區劇場概念結合,強調以劇場作為社群表達、參與社會的媒介。然而,社區劇場實踐風潮的形成,官方政策卻扮演著十分關鍵的角色,包括一九九○年代初期的「社區劇團活動推展計畫」,以及自九○年代後半以來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皆直接或間接地造成本地社區劇場運動的興起。在上述的社區劇場發展過程中,曾引發各界不少爭議與質疑,其中,最根本的問題在於這些「從天而降」的社區劇場理念(或受政策指導的劇場實踐),如何落實於本土社會脈絡,而真正與在地民眾的生活產生關係或連結?有鑑於此,筆者欲以個案研究的方式切入,所選擇的研究對象為台中縣石岡鄉的「石岡媽媽劇團」,目的在針對其組織、戲劇作品、團員的社會參與、以及劇場與社區之關係進行深入了解,一探當代社區劇場在眾多「爭議」底下實際的運作情形與問題,同時為社區劇場表演與實踐建立一個批評的視野。 | zh_TW |
dc.description.provenance | Made available in DSpace on 2021-05-20T21:30:10Z (GMT). No. of bitstreams: 1 ntu-99-R93129003-1.pdf: 1718291 bytes, checksum: 877ea86f2d06f2a7608f0d124249f38b (MD5) Previous issue date: 2010 | en |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 |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議題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7 第四節 台灣社區劇場團體與作品概述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社區劇場論述與當代實踐方法 18 第一節 「社區」(Community)概念釋疑 18 第二節 「社區劇場」(Community Theatre)概念之探討──以英美社區劇場為例 22 第三節 當代社區劇場論述與實踐方法 25 第三章 社區劇場個案研究:九二一震災後的石岡媽媽劇團 33 第一節 石岡媽媽劇團所在地──台中縣石岡鄉簡介 34 第二節 石岡媽媽劇團的誕生──九二一心靈重建戲劇工作坊 38 第三節 劇團成員背景介紹 44 第四章 石岡媽媽劇團的創作歷程 48 第一節 災區戲劇巡迴演出《戲台頂的媽媽》 51 第二節 社區論壇戲劇《媽媽的伙房》 53 第三節 媽媽的女性自覺──《心中的河流》與《梨花》的性別政治與藝術表現 58 第五章 劇場實踐與生活政治 79 第一節 媽媽的創作與生活 79 第二節 劇團與社區組織工作的連結 83 第三節 劇團的困境? 90 結論 93 引用書目 99 附錄 「石岡媽媽劇團」歷年演出活動 104 表目錄 表一 台灣社區劇場團體與作品表 10 表二 一九九○年代以來影響台灣社區劇場發展的相關施政計畫表 15 表三 「石岡媽媽劇團」成員背景表 45 表四「石岡媽媽劇團」戲劇創作資料表 49 表五 「石岡媽媽劇團」歷年戲劇工作坊課程表 76 表六 「石岡媽媽劇團」歷年的社會參與表 86 | |
dc.language.iso | zh-TW | |
dc.title | 劇場是生活的實踐──從「石岡媽媽劇團」看
台灣社區劇場的戲劇創作與社會參與 | zh_TW |
dc.title | Theatre as Practice of Life: A Perspective on Taiwan Community Theatre’s Creation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from Shigang Mama Theatre Troupe | en |
dc.type | Thesis | |
dc.date.schoolyear | 98-2 | |
dc.description.degree | 碩士 | |
dc.contributor.oralexamcommittee | 紀蔚然(Wei-Jan Chi),王友輝(Yu-Hui Wang) | |
dc.subject.keyword | 社區劇場,石岡媽媽劇團,波瓦,民眾戲劇,女性自覺,社會參與, | zh_TW |
dc.subject.keyword | Community Theatre,Shigang Mama Theatre Troupe,Boal,Self-consciousness of Women,Social Participation, | en |
dc.relation.page | 105 | |
dc.rights.note | 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 |
dc.date.accepted | 2010-08-19 | |
dc.contributor.author-college | 文學院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dept | 戲劇學研究所 | zh_TW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戲劇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9-1.pdf | 1.68 MB | Adobe PDF | 檢視/開啟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