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生命科學院
  3. 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81889
標題: 台灣更新世灰鯨化石頭部肌肉復原
Reconstructing the head muscles of a fossil gray whale from the Pleistocene of Taiwan
作者: Cheng-Han Sun
孫正涵
指導教授: 蔡政修(Cheng-Hsiu Tsai)
關鍵字: 古生物復原,台灣古生物,比較解剖學,灰鯨,
paleoart,life-recontruction,paleontology,comparative anatomy,gray whale,
出版年 : 2021
學位: 碩士
摘要: 古生物復原以古生物學、比較解剖學及親緣關係學等基礎研究為根據,藉由化石的骨骼形態研究一路依序重建出肌肉及表皮等軟組織,試圖讓我們可以「看到」已滅絕的動物樣貌。台灣目前的古生物研究仍屬相對缺乏、也沒有古生物復原研究的正式紀錄。本研究嘗試復原台灣更新世灰鯨類化石的頭部肌肉。台灣目前所發現的灰鯨化石包含頭骨後部的上枕骨、外枕骨、顳骨、頂骨和額骨等、在分類上被鑑定到屬的層級: Eschrichtius sp.。灰鯨屬(Eschrichtius)目前僅包含太平洋的現生灰鯨(E. robustus)和早更新世時期在日本所發現的昭島灰鯨(E. akishimaensis)。現生灰鯨有較為詳盡的頭部肌肉解剖研究、昭島灰鯨保存部分有限,因此此台灣灰鯨化石的頭部肌肉復原是以現生灰鯨為主要的重建依據、嘗試描繪化石周圍之肌肉形態及分佈。台灣標本保留的上枕骨成對明顯突起,得以復原出附著於此突起的大、小頭後直肌(m. rectus capitis posterior major and m. rectus capitis posterior minor)和位於上枕骨頂部的頭半棘肌(m. semispinalis capitis);副枕突起能重建連接下顎角突起的二腹肌(m. digastric);貫穿圍繞在顳骨、頂骨和額骨的顳窩,可以還原連接到下顎冠狀突起的顳肌(m. temporalis);翼骨後部能試著建構出連接下顎的翼骨內側肌(m. pterygoid internal);部分保留之鱗骨腹側可嘗試描繪包覆於下顎的深層嚼肌(m. deep masseter)等。台灣標本保存有限,但藉由形態、解剖學的分析,得以建構出原先圍繞在此化石的肌肉群,提供後續更進一步描繪其可能的外表樣貌。這筆台灣灰鯨化石的復原研究,讓我們不只有機會更進一步的勾勒出台灣灰鯨化石的完整面貌、也是台灣首次的古生物復原研究工作,相信能成為後續台灣古生物多樣性和古生態具現化的基礎。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81889
DOI: 10.6342/NTU202104233
全文授權: 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電子全文公開日期: 2024-10-31
顯示於系所單位: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U0001-2610202114432000.pdf27.21 MBAdobe PDF檢視/開啟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