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5898
標題: | 文蛤病毒轉錄及複製過程及加帽酵素之研究 The Studies on Transcription and Replication Processes and Guanylyltransferase Function of Clam Aquareovirus (CAV) |
作者: | 陳彥州 |
出版年 : | 1992 |
學位: | 碩士 |
摘要: | 文蛤水產呼腸孤病毒(CAV)為本研究室於民國七十五年自文蛤體內所分離出來。本論文分為二部份:(一)研究病毒複製及轉錄的過程,以瞭解病毒的生活史,期能發展出有效的防治方法。利用「32P」-Orthophosphate標定病毒RNA,再以3%Agarose-urea gel分析,發現在感染後18小時才有RNA的合成,且合成量隨時間增長而漸增;再用S1-Nuclease處理不同時間標定的RNA,以10%SDS-PAGE分析發現,在感染後18小時即有dsRNA出現。此外,自培養液回收病毒,發現在感染後36小時才有標定之病毒釋出。由以上可知CAV自感染細胞後12-18小時之間開始轉錄及複製,而在感染後36小時才開始將病毒顆粒釋出,所以一個病毒複製循環需時約36小時;在感染後12小時之前均無標定之病毒RNA出現,故推測CAV感染細胞後應有一段大約為12小時的潛伏期,目標是由病毒total RNA的放射量與dsRNA的比較,推測應先轉錄後複製。(二)探討CAV之Guanylyltransferase的特性。CAV的病毒結構蛋白λ2,可與GTP形成GMP-λ2複合體,故推測λ2具有Guanylyltransferase的功能。GMP-λ2複合體的形成受時間,溫度,病毒蛋白量,二價離子濃度等因素影響,且受焦磷酸(Pyrophosphate),DTT(dithiothreitol),Sodium Phosphate等分子抑制。若加入活體外轉錄之RNA,或RNA Ladder,均會使GMP-λ2複合體消失,且GMP被轉移至RNA上,故確定λ2具有加帽酵素之Guanylyltransferase的功能。 |
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5898 |
全文授權: | 未授權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漁業科學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