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5810
標題: | 臺灣淡水河口域及鄰近沿海花身雞魚(Terapon jarbua)食性之研究 |
作者: | 林科吉 |
出版年 : | 1990 |
學位: | 碩士 |
摘要: | 本文是以淡水河口域及緊鄰沿海之花身雞魚(Terapen jarbua)為研究對象,自1989年8月起至1990年9月止,以定置網和延繩釣作業方式,每月於潮間帶及河口域採集標本,共採獲標本1362尾。解剖觀察其攝食構造,籍由胃內容物之組成來分析攝食習性,以瞭解其在生態系上所佔之地位。花身雞魚的口腔膜發達,上下顎各有尖銳之齒列,屬端位掠形口,胃囊極具伸縮性,腸道短,所攝食餌料生物種類包括橈腳類、端腳類、等腳類、短尾類、長尾類、軟體動物類、多毛類、魚類等,就整體而言,以甲殼類為主要之餌料生物。然依標準體長所做之聚類分析結果顯示不同體長之食性有更替現象。從1990年5-7月調查稚魚攝食餌料生物之選擇性,發現對端腳類、短尾類、長尾類皆具有攝食偏好性,然以端腳類之偏好程度最高,可歸類為典型肉食性捕食者。所攝食餌料生物之月別變化,亦與環境中餌料生物密度吻合。日週性變動受環境之影響,並無明顯結果,但尚可看出夜晚之攝食活力比白天來得強。攝食食物之消耗速率亦與實際之生理模式頗為相符。從花身雞魚與所攝食餌料生物間的營養關係,可證實其在河口域食物鏈中,是屬於高級消費者。而河口域生態系之能量主要來自風、潮汐、陽光等外部驅力和系統內部生產者所提供,花身雞魚則位在能量塔的高階層,意即?含較高之內能。 |
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5810 |
全文授權: | 未授權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漁業科學研究所 |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