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生命科學院
  3. 動物學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5135
標題: 客雅溪口鳥類群聚的時空變異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in the composition of avian assemblages in K'o-Ya Estuary, Taiwan
作者: Wen-Jay Chih
池文傑
關鍵字: 鳥類群聚(avian assemblages),時間變異(temporal variation),量豐度模式(species-abundance pattern),生態同功群(guild),
出版年 : 2000
學位: 碩士
摘要: 新竹沿海濕地為候鳥南遷及北返路線的一個重要據點,然新竹海岸隨著堤防的興建及水泥化、新竹漁港的興建、西濱公路的修築、垃圾掩埋場與資源回收場的建造與啟用,使得沿岸環境每每遭逢巨大改變,野生生物之棲地面積與棲地品質驟降,且不斷的有新的開發計劃或工程,因此對於該地鳥類群聚的監測,是刻不容緩的事。本研究探討新竹市客雅溪口濕地之鳥類群聚組成與族群量隨著時間與空間之動態變化,同時藉由各鳥種對於不同棲地的利用狀況,研究不同類型棲地對各鳥種的重要程度,以期能做為海岸濕地經營管理的依據。
自1999年1月至2000年4月期間於新竹客雅溪口地區,共進行42次的鳥類調查,研究期間共記錄到40科145種鳥類,以遷移與否區分,以留鳥最多,其次是冬候鳥,依棲地利用同功群來分,以樹棲性陸禽最多,其次是泥灘涉禽。在鳥類群聚的時間變異方面,本研究利用主成份分析、群集分析以及降趨對應分析,將新竹市客雅溪口地區依鳥類群聚組成的時間變異情形,分成6個時期:春季過渡期(3月)、春季過境期(4月到5月中旬)、夏季留鳥期(5月下旬至7月)、秋季過境期(8月到9月上旬)、秋季過渡期(9月下旬至10月)與候鳥渡冬期(11月至2月)。多數冬候鳥、過境鳥及夏候鳥在數量上,有明顯的時期差異;但卻有一些候鳥時期間數量差異不顯著,如小環頸?、小辮?;部份留鳥也有明顯的時期的數量變異,如灰頭鷦鶯、紅鳩、麻雀。在各季節量豐度模式的分析方面,以Log series模式適合程度最高,Broken stick模式最差。在不同區域的鳥類群聚差異方面,依遷移屬性而言,港南區以留鳥為主,浸水區則是留候鳥數量比例相近,潮間帶則以候鳥為主;依鳥類同功群而言,港南以樹棲性陸禽為主,浸水區各同功群的數量則較為平均,潮間帶則以泥灘涉禽最多。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5135
全文授權: 未授權
顯示於系所單位:動物學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