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工學院
  3. 土木工程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1170
標題: 交叉口行人兩段式穿越號誌最佳化模式
A Study of Two-stage Pedestrian Crossing Optimal
Model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作者: Tai-Ju Kuo
郭岱儒
指導教授: 許添本
關鍵字: 人本交通,行人兩段式穿越,號誌最佳化模式,行人最小綠燈時間,
Human-oriented Transportation,Two-stage Crossing,Signal Optimal Model,Pedestrian Minimum Green Time,
出版年 : 2018
學位: 碩士
摘要: 近年來人本交通理念意識抬頭,行人安全愈來愈受到重視,從民國102年至104年涉及行人肇事人次雖逐年下降,但每年仍有三千人以上涉及行人肇事當中,其中駕駛人搶穿越行人穿越道因素於102年統計資料中約佔42%,為最大比例,由此可知行人易於行人穿越道發生危險。目前常見之行人穿越方式為一段式穿越,一段式穿越為路口無設置庇護島,及行人須一次通過整個路口,加上現行之號誌設計方式,造成行人於穿越路口時易與車輛發生衝突,因此本研究利用行人兩段式穿越方式,透過號誌控制完全隔離行人與車輛發生衝突的可能,以保障行人穿越時之安全。
本研究為考慮臺灣車流量龐大容易造成道路過飽和以及機車數量眾多之特性,另於行人最小綠燈時間則考量行人群體大小對穿越時間之影響,將之納入於最佳化模式中,最後將模式應用於行人兩段式穿越號誌設計中,擬定出一符合臺灣本土特性並兼顧人本精神之號誌最佳化設計方法。
模式之建立包含以下三個部分,首先為車行號誌之最佳化過程,將道路切分為五個區段,分別為需求產生、需求抵達、車流推進、匯入車道及離開路口,透過階段性車流來描述車輛行進之狀態,並輔以流量守恆以確保整體推進過程之合理與完整性,此一方法不僅能應用於道路過飽和狀態,亦能同時考慮混合車流行駛情形,最後透過基因演算法求解出號誌時制。第二部分為行人最小綠燈限制,目前常見之行人號誌時常與車行號誌連動,或僅給予行人剛好通過路口之最小綠燈時間,本研究為體現人本交通之精神,透過行人群體流動調查,分析行人數量與行人穿越路口時間之關係,結果顯示行人數量與行人穿越路口時間呈正相關,第三部分為行人兩段式穿越方式,本研究定義行人兩段式穿越之精神,行人穿越路口不同區段時,受不同之號誌管制,本研究亦建議行人兩段式穿越之應用時機與條件。
最後選取符合條件之實際路口應用本模式並比較其前後差異,以延滯做為路口績效比較指標,由比較結果指出,平均每車延滯約下降5%,每人平均延滯約下降10%,雖其行人與車輛之延滯改善幅度有限,然而能夠確保行人與車輛完全不發生衝突情形,於人車衝突改善部分,此一實際路口每小時約減少485人次之人車衝突數量,有效改善行人穿越路口時之安全。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1170
DOI: 10.6342/NTU201802056
全文授權: 有償授權
顯示於系所單位:土木工程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7-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4.27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