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社會科學院
  3. 新聞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013
標題: 後花博,展館何去何從?
In the Post-Flora Expo Era, What became of the Exhibition Halls?
作者: LIU JUN CHENG
劉潤成
指導教授: 彭文正(Weng-Jeng Peng),高人傑(Roger Kao)
關鍵字: 花博,蚊子館,政治妥協,
Flora Expo Era,Exhibition Halls,
出版年 : 2012
學位: 碩士
摘要: 2010年的電視螢光幕上,花博的廣告熱力放送,大力宣傳「美麗的力量」。因為這是台灣首次舉辦國際性的博覽會,寫下力足台灣、放眼國際的歷史新頁。
花博自2010年11月6日開幕起,為期171日的展期,共吸引了896萬3666人次。閉幕時的光景令人印象深刻。在此之後,台北市政府也採取許多做為,希望延續這股超人氣,留下花博展館做為紀念。
花博閉幕後,這些遺留下來的展館、該何去何從呢?北市府表示,花博展館的殘餘價值有18億,若全部拆除掉、則太浪費了;再者、民眾希望可以保留下來,對此,各方意見兩極。
花博園區,從人山人海到現在門可羅雀。展館使用率低,難道這些展館,已經是個名副其實的蚊子館了嗎?花博紀念公園到底是不是蚊子館,關鍵就在參觀人數。「後花博時代」,營運狀況不理想,展館的規劃,就曾被質疑是否有足夠的動能,吸引遊客回流。
本報導發現,台北市議員,不論是執政或是在野陣營,對於花博展館的存廢,有一個明顯的共識。只是,「後花博」已經屆滿一週年,這些展館仍要繼續經營下去,施政與民意有如此大的落差,難道市政府與議會之間的制衡機制,出了什麼大問題嗎?
有議員指出「政治就是一種妥協」。或許誠如官員與專家所言,這是一種政治、民意與專業的角力戰。但不論民主政治是否無效,不論這樣是不是一種妥協的結果。只是,人民最關心的,莫過於又會有多少個七億,將繼續消逝在這民主的妥協之下呢?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7013
全文授權: 同意授權(全球公開)
顯示於系所單位:新聞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1-1.pdf533.83 kBAdobe PDF檢視/開啟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