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幫助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工學院
  3. 土木工程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1080
標題: 接頭梁筋T-head錨定之試驗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 Bars with Headed Anchorage in Beam-column Connection
作者: Wei-Yu Li
黎威昱
指導教授: 張國鎮(Kuo-Chun Chang)
關鍵字: 梁柱接頭,錨定鋼筋,預鑄混凝土,耐震性能,接頭箍筋,錨定深度,
beam-column joints,headed bars,precast concrete,seismic performance,joint stirrups,anchorage length,
出版年 : 2013
學位: 碩士
摘要: 在傳統半預鑄方法中,柱構件和梁構件下半部份為預鑄,接頭部份為現場澆置混凝土結合,規範中要求梁下層鋼筋必須預留標準彎鉤伸至接頭遠端進行錨定,因此預鑄梁下層鋼筋須相互閃避,從而導致在設計梁斷面時須考慮閃避構造、吊裝順序、以及箍筋排列之問題。通過在梁下層採用錨定鋼筋可以有效解決此問題,但現有ACI 318規範[1]中關於錨定鋼筋最小凈間距 之要求在實務中難以應用。李宏仁與徐佳豪[2]及林克强與陳振宇[3]之研究顯示,在十字型梁柱接頭梁下層使用6根錨定鋼筋,凈間距為 左右伸入接頭中心錨定時,試體之耐震性能不亞於梁下層使用直通鋼筋之試體。但試驗中,梁下層鋼筋均未緊密配置,且錨定鋼筋均伸至柱心。爲探究梁下層鋼筋採用緊密配置時,鋼筋錨定深度以及接頭箍筋量對於試體耐震性能之影響,進行本研究試驗。
本研究試體梁下層均緊密配置8根7號鋼筋,根據錨定鋼筋埋入深度與接頭箍筋量的不同設計四座實尺寸試體,評估試體在反復載重下之耐震性能。試驗中,四座試體均發生早夭破壞(Premature failure),梁下層錨定鋼筋拉拔破壞嚴重,同時接頭部份也有一定程度剪力破壞,試體強度、韌性、耐震性能均較差。當梁下層錨定鋼筋拉拔破壞時,會從試體中帶出一中間大、兩側小混凝土塊(Breakout cone)。通過ACI 318附錄D對錨定鋼筋拉拔強度進行檢核,檢核所計算出拉拔力與實際拉拔力差距較大。從接頭變形數據中發現,採用錨定鋼筋之接頭剪應變分佈與傳統下層連續鋼筋之接頭不同,且隨著錨定鋼筋埋入深度增加產生變化:當錨定鋼筋埋入深度較小時,剪應變主要集中在接頭兩側;當埋入深度較大時,剪應變主要集中在接頭中心。最後通過與林克强與陳振宇[3]試體對比發現,在十字型梁柱接頭中,當梁下層採用緊密配置間距 錨定鋼筋延伸至柱中心錨定時,可能會因為“群樁效應”使得試體耐震性能降低,但由於目前試驗數據過少,需要進一步研究釐清相關問題。
本研究通過彎矩-位移磁滯迴圈、強度韌性、裂縫以及鋼筋應變發展對比四座試體各項性能,同時通過與以往類似試驗對比,對接頭中採用錨定鋼筋之工法提出建議。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61080
全文授權: 有償授權
顯示於系所單位:土木工程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102-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25.37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