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3458
標題: | 台灣現有薰衣草葉片與花萼之香氣成分 Leaf and calyx volatile components of Lavandula spp. in Taiwan |
作者: | Ting-Yen Yeh 葉婷雁 |
指導教授: | 張祖亮 |
關鍵字: | 頂空固態微萃取法,聚類,樹狀,圖, 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dendrogram, |
出版年 : | 2009 |
學位: | 碩士 |
摘要: | 本研究利用頂空固態微萃取法(HS-SPME HS-SPME)和氣相層析質譜儀(gas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ry ,GC/MS)建立薰衣草葉片的取樣及分析流程,並進行薰衣草葉片和花萼的香氣成分分析。先以1-octen-3-ol、1,8-cineole、camphor、borneol、cryptone和α-amorphene等六種狹葉薰衣草葉片的主要香氣成分確立分析流程為:直徑2mm打孔器取枝條第6節位葉片前端葉圓片6片,置入25ml之頂空玻璃瓶,加入內標準品,以40℃加熱10分鐘,SPME纖維吸附1分鐘,之後插入注射孔以250℃脫附30秒後開始進行香氣質譜分析。樣品取後不儲藏直接分析。
比較21種薰衣草葉片的香氣成分,共分析得95種香氣成分。其中香氣種類最少的為法國黑花薰衣草,含有12種香氣成分、最多的是‛秋雷特’薰衣草,含有58種香氣成分。Camphor為所有的21種薰衣草皆含有。trans-2-hexenal和hexyl-2-methylbutyrate分別只在‛Ales’薰衣草和阿拉第薰衣草的葉片分析到。‛秋雷特’薰衣草和羽葉薰衣草分別有3和4種獨有的香氣成分。 利用NTSYSpc軟體進行群集分析,所得之聚類樹狀圖可將21種薰衣草分為三大群,第一群有13種,為Lavendula亞屬Lavendula節的薰衣草及其與同Lavendula亞屬同節和其他節薰衣草雜交的薰衣草。第二群有7種,為Lavendula亞屬的Dentatae節和Stoechas節的薰衣草,第三群有1種,為Fabricia 亞屬Pterostoechas節的羽葉薰衣草。 梅峰農場與平地溫室薰衣草葉片的主要香氣成分相同,但香氣組成不同。台灣一號薰衣草的花萼有高量的linalyl acetate,甜薰衣草的花萼有高含量的linalool。除了綠薰衣草,其餘薰衣草花萼的香氣含量多高於葉片。 |
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3458 |
全文授權: | 有償授權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園藝暨景觀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8-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1.22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