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文學院
  3. 歷史學系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0965
標題: 從墨家兼愛說看孟、告之辯
The Argument between Mencius and Gaozi: on the Background of Mozi’s Theory of Jianai
作者: Chim Keng Jin
詹敬仁
指導教授: 閻鴻中
關鍵字: 墨家,兼愛,告子,義外,仁義,
Mohists,Jianai,Gaozi,righteousness being external,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出版年 : 2008
學位: 碩士
摘要: 孟子和告子有關人性論的爭辯,可視為墨家、孟子和告子三者在這個交滙點上的交流和爭鋒,值得進一步探索其可能性。若從孟子性善論的框架來看,由於缺乏具體背景,告子思想因而定位不明。考量墨家思潮在戰國中期的廣泛影響,以及其前後期演變的思想脈絡,以此背景作為參照,告子思想的相關線索似乎可以有不同的解讀。
  本文嘗試依循當事人的思路和關懷,透過具體思想背景的參照,解讀不同思想線索的關聯,希望對告子思想可以得到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也為孟、告之辯的具體背景,以及墨家思想演變脈絡提供一些可能的線索。
  墨子「兼愛說」的核心主張,背後隱含「趨利避害」的人性基礎,這是墨子認為兼愛足以成立和落實的理由。因此,墨子把兼愛的落實訴諸政治的有利環境,提出尚同政治的構想,透過政治秩序營造的環境,藉助教化和賞罰手段,要求社會群體遵循一致的外在行為標準(義),以達到兼愛的理想。墨家透過外在仁義標準落實兼愛主張,積極鼓吹世人「行仁義」,以求興利除害於天下。
  墨家的主張對當時思想界極有影響力。若以此背景作為參照,則告子「仁義桮棬」說、「人性無分於善不善」、「義外」說以及工夫論等主張,似和墨家注重外在行為標準的思路相近。墨家主張積極「行仁義」,純粹指遵循外在行為標準或規範而言。在此基礎上,告子「仁義桮棬」說,肯定後天環境的作用,保留充分的可塑性,為純屬外在行為標準的「義」,建立了部份人性論的基礎。而其「仁內義外」說則肯定仁(自然情感)的價值,是有別於墨家思想的地方。
  根據本文討論的線索,告子的主張可說介於墨家「行仁義」和孟子「由仁義行」之間。若與孟子心性論相較,其說似有半生不熟的意味;如果相對於墨家思想而言,卻可見告子思想有往心性論發展的趨向。這點從他的工夫論亦可看出。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40965
全文授權: 有償授權
顯示於系所單位:歷史學系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7-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1.57 MBAdobe PDF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