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7564
標題: | 清代詞學的南北宋之爭 The controversy over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s in the history of tz'u in Ch'ing dynasty |
作者: | Chia-Yun Yu 余佳韻 |
指導教授: | 劉少雄 |
關鍵字: | 清代詞學,南北宋,浙派,常派,四大家, the Sorthern and Southern Sungs,Zhepai,Changpai,Sidajia, |
出版年 : | 2008 |
學位: | 碩士 |
摘要: | 所謂清代詞學的南北宋之爭,指的就是於有清一代中各家流派因時代風會所致,於詞學理論中分別標舉了不同的詞人作為流派尊法對象。南北宋之爭作為一橫亙清代詞學的重要問題,詞派或專意南宋,或崇尚北宋,論述各有詳略。其中由於各家立場不同,評價標準也非一致,在不同的詮釋角度下,南北宋詞彼此風格的特殊性以及流派所彰顯的文學批評意識也漸次清晰。本文正是圍繞著「南北宋之爭」此一詞學問題,依時間先後開展論述,希望在釐清此一問題之餘,對清代詞學的審美品味也能有更深層的了解。
首章緒論,闡述本文研究動機、研究範圍及步驟。次章從明代後期詞學理論談起,觀察詞人如何從主情說等詩學理論轉化至詞學批評,進而發展出偏愛花間小令的詞學品味。並且分析雲間詞派在明末清初之際於南北宋之爭的議題所扮演的角色,獨意小令、好五代詞的詞學審美觀對後出的西陵、廣陵等詞派的影響,受到其影響的詞派是否仍恪守雲間詞派的論詞標準。透過對明末清初詞論的分析比較,探索其中的世變移轉。第三章以朱彝尊所提點的浙派宗旨—「詞至南宋始極其工」為書寫主軸,分析浙西詞派的「南宋觀」背後代表的意義,以對應出其與北宋詞風的不同。本章同時比較厲鶚、吳錫麒甚至郭□(音「麟」)等人的詞學理論彼此間的異同,觀察自清初至嘉慶年間的浙西詞派,南宋醇雅內涵的變迭。第四章第論述常州詞派推宗北宋的詞學傾向。由起初張惠言所倡導的微言大義,演進至周濟獨尊北宋,最後至陳廷焯兼主兩宋,呈現出南北宋之辨已逐漸能夠擺脫狹隘地域派系界分,而更能以通達客觀的角度審視各家風格,深層析理詞作內容的意涵。五章以清代四大家及王國維的詞論作為南北宋之爭的終點,無論是況周頤或是鄭文焯,皆能以風格客觀評價兩宋詞,不限於浙派、常派的門戶之見。王國維以境界為論,推崇北宋詞自然真淳的特色,於當時南北宋之爭漸趨落幕之時,其言論不啻為一特殊的存在。最後總述南北宋之爭的流變,以為本文在設計上,以風會為觀察基點,研究個別家派與時代風格間的關係,緊扣「清代詞學」與「南北宋之爭」兩大線索,整理分析各種論說,以辨明層次,反映出南北宋之爭作為一橫亙三百年清代詞學議題的時代意義。 |
URI: |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7564 |
全文授權: | 有償授權 |
顯示於系所單位: | 中國文學系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大小 | 格式 | |
---|---|---|---|
ntu-97-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 1.08 MB | Adobe PDF |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