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navigation

DSpace

機構典藏 DSpace 系統致力於保存各式數位資料(如:文字、圖片、PDF)並使其易於取用。

點此認識 DSpace
DSpace logo
English
中文
  • 瀏覽論文
    • 校院系所
    • 出版年
    • 作者
    • 標題
    • 關鍵字
  • 搜尋 TDR
  • 授權 Q&A
    • 我的頁面
    • 接受 E-mail 通知
    • 編輯個人資料
  1. NTU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Repository
  2. 社會科學院
  3. 新聞研究所
請用此 Handle URI 來引用此文件: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4169
標題: 體檢台灣博物館公辦民營 史前館 當代藝術館 海生館
Depth Reporting:
Examine the BOT and OT museums in Taiwan-
A series of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Taipei and National Museum of Marine Biology & Aquarium
作者: Hsi-Wen Tseng
曾希文
指導教授: 陳雪雲
共同指導教授: 卓亞雄
關鍵字: 博物館,公辦民營,
Museum,BOT,OT,
出版年 : 2006
學位: 碩士
摘要: 《體檢台灣博物館公辦民營 史前館 當代藝術館 海生館》,訪談時間計從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到隔年二月,呈現架構上為三館獨立成篇,又因受訪者黃光男特別談到台北故事館,故在當代藝術館後參考文獻,加入「小小故事館」為補充。之後「其餘討論」,漫談票價、配套措施、法國經驗,並回到本土現況和結構制度面的難題,提出建議和提醒。最末,「也談行政法人化」,承蒙柯正峯館長於大綱審查時提醒,雖目前尚無博物館案例,但為下波博物館改造行動,然與公辦民營相同的是,法人化依舊面臨的是人事鬆綁、自主營運、監督等考驗。
「史前館」故事,先從南島文化園區BOT談起。訪談觀察,館長臧振華語多保留,副館長崔瑞明嘗試客觀分析條件,承辦人游清志奉命行事,唯困擾政府態度不夠明確,其餘受訪者有不關心、或略知一二,亦有直言不看好者。「土地」是南島文化園區BOT的另一難題,地方上政治人物喊出回歸公辦公營。
文中第二個重點—由公共服務組,帶到開館OT事件。組內抱怨當初委外過程粗糙;後與民間協調無果,組員表示館長開放度重要;後雖解除管制,但館員憂心行政法人化。公共服務組長張家銘認為委外必須先衡量館題材、展示趣味性程度、交通條件、參觀者數量多寡等外部區位,再來討論細節。他定義「好的博物館」,前提要能吸引民眾。然史前館位於台東,負當地社會教育責任。最後以館長贓振華暢談心中藍海策略做結,也流露對委外保留、高姿態心理。指出缺乏經營團隊難題。
從開館OT到南島文化園區,史前館外在條件並無太大變化,加上內部、政府態度,BOT是個大問號。政府委外時應考察個案差異,更毋忘終極目的。
「當代藝術館」,則以約滿前最後特展參觀所見,點明當代藝術主題。展結束後,訪談遭遇困難,館長始終以沒時間為由拒絕,工作人員也心煩氣躁。幸後訪得監督指導委員會市美館館長黃才郎與台藝大校長黃光男、董事會專業席次漢寶德對易主癥結發表看法,並由文化局長廖咸浩回應。黃光男與漢寶德指要企業以奉獻之心,非台灣人之常情,公、私部門認知差異,衍生矛盾。文化局雖曰公辦民營,但實為慈善事業,民間善捐。全案在雙方認知差異、期待不一情況下,監督成嫌隙,契約亦失當。黃、漢指政府應予民間利多。
廖咸浩則指中央稅法有改善空間。台灣社會對文化事業興趣力量有多大?文化局思維是否過於天真?筆者認為後續研究,可橫向了解台北之家(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紅樓劇場(紙風車文教基金會)情況。台北故事館陳國慈認為企業有贊助文化意願,卻認為找不到理想活動支持。
訪談漏了受託單位型態比較,即委託基金會和公司是否造成差異。可有後續研究接力。探討是否有由非營利團體優先的必要性。
從人才流失數據顯示,十三名館員,留下不到三分之一,然展覽組三人全留下。全文缺館長謝素貞說法,有所不足。
「小小故事館」,黃光男讚陳國慈為捐助楷模,四年三千萬。陳國慈出書,提及諸多操作建議,為少見民間立場之觀點。相較於當代藝術館所需相對較高專業性,她認為像故事館規模與內容才適合企業承攬。而黃光男指當代館機制可仿故事館,但兩者確有差距。故事館一大特點為非委託公司、基金會,而是另一種模式-自然人。
「海生館」以批評展開本文基調。進場後撲鼻而來的商業氣息,點出鄭宜芳此人和南仁湖集團。寫作上,挑選鄭宜芳和林忠孝,一私一公,做為海生館委外兩大靈魂角色。
首先質疑,博物館切割研究與面對民眾之事可能導致的不足,理想中博物館以與時俱進的研究結合、更新展示。海生館則曰維持開館設計。二挑戰,小白鯨處遇是否會因釐清文物隸屬權屬於國家,而有所改變?委外後由民間出資購入之展品歸屬問題,不可不慎。三問,公部門、全民也贏了嗎?此為本深度報導核心問題,但解答只能交由個人去評價。海景是否危機意識,接續的考驗是,完工後十八年經營權、調漲的權利金和還款。
世界水域館未能如約上日期開幕,BOT有「不成功,便成仁」的風險,當工程延宕成黑洞,又缺乏競爭機制時,公部門可能屈居弱勢,無力回天,而終止合約,是政府、全民承擔廠商過失。
磨和是持續的,難如表面美好。此乃雙方相處互動的學問。合約是唯一有形基準,內容訂定應有策略。
海生館有先天獨厚之處,加上民間運轉有方,館方人員亦有調適一面。
「其餘討論」,如委外後追求浮誇、數字的表現功,應建立博物館評鑑制度,包括展覽內容之品質、參觀者評價等面向。委外後票價方面,是否可有向上空間?交讓民眾根據服務品質、內容,判定價值。配套上,提出建置國家典藏系統,釐清文物權。研究當由國家投資。
另外,公、私部門協力,除基本的房東房客關係外,須有更進一步對文化公共性允諾的體認。好房客應享優先續約權。
又回歸善建制度討論,觀摩法國權力下放,政府邊降低補助,同時增加博物館自主項目,聘人、用錢彈性,然研究員仍為公職;另設全國性博物館行銷機構(RMN)。荷蘭與日本做法則見於文獻處。荷蘭改立基金會,營運收入自用外,政府持續補助,預算四年一期。日本亦不減補助,地方設一基金會統籌、調度,展覽教育研究不委外。
歸納國外做法皆在用錢、用人的調整。政府或持續補助,或予博物館自籌動機;該約雇外包者行之,研究教育者則維持保障。台灣也應依本土背景,針對這兩點調整改善,多聆聽博物館人意見,學界繼續培養專業人才,現今博物館,需放下身段,忌自我設限。
「也談行政法人化」,日本做法原旨為將「委託民間無法確實實施之虞」者整併!輔以用錢用人的彈性,政府逐年降低預算。然率先行之的結果,兩廳院惡多於善,黃光男指台灣實施缺乏機制,用人混亂,無專業性,董事會亦無召信,也未見賺錢、省錢。政府應衡量博物館整併必要,建立機制。
參與口試審查委員台北科學教育館長柯正峯指出,此系列報導採納較多鮮明反博物館公辦民營者之意見,報導恐有失平衡;然目前政府推動博物館公辦民營政策思從公共行政觀點切入,人事精簡為由,卻忽略專業人士意見,是故本論文特別著墨批評場域。試論本篇深度報導價值:
(一)對讀者:可從中得知台灣部分博物館公辦民營現況,有為難處、矛盾點、執行衝突、正反評價;了解他國原理。
(二)委外第一手觀察:包括外部條件、和受託者溝通、館長(員)與政府態度等影響要素;應給民間有力的條件,契約內容、機制立意和設計牽涉兩造期待、相處;當民間公司無法經營、掌握訣竅時,政府應設停損點。含票價、約期、人才是否流失等相關討論。
(三)提出建議與觀察:審視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應取一套評鑑標準;釐清文物隸屬權;國家投資研究;尊重專業,然博物館人亦該開放心胸。
(四)指出政策缺失:外國有用錢用人精髓可供參考,但本土有問題、條件差異,必須對症下藥。
建議後續博物館公辦民營或相關研究之方向:
(一)台灣民間對博物館或文化事業經營專業義理之態度與動機研究。
(二)不同受委模式,依自然人、公法人、私法人、股份有限公司等之比較性研究。
(三)委外合約訂定研究。
(四)博物館評鑑指標建構研究。
URI: http://tdr.lib.ntu.edu.tw/jspui/handle/123456789/34169
全文授權: 有償授權
顯示於系所單位:新聞研究所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 
ntu-95-1.pdf
  目前未授權公開取用
870.68 kBAdobe PDF
顯示文件完整紀錄


系統中的文件,除了特別指名其著作權條款之外,均受到著作權保護,並且保留所有的權利。

社群連結
聯絡資訊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No.1 Sec.4, Roosevelt Rd., Taipei, Taiwan, R.O.C. 106
Tel: (02)33662353
Email: ntuetds@ntu.edu.tw
意見箱
相關連結
館藏目錄
國內圖書館整合查詢 MetaCat
臺大學術典藏 NTU Scholars
臺大圖書館數位典藏館
本站聲明
© NTU Library All Rights Reserved